西西河

主题:【原创】应试的教育的极品老师(一) -- 代码ABC

共:💬238 🌺107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应试的教育的极品老师(一)

    高考已经离我很远了,我们当时的高考是安排在每年最热的三天7月7、8、9。由于我是理科所以一共要考7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和生物。按说高三大家都很紧张,但谁能做到一年时间都紧张而又不崩溃呢。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如何,反正我们那个时候除了作业多一点,心里有点阴影之外。该玩的还是照玩,该乐得还是照乐。反正不管高考最后结果怎么样,高考之后总有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

    我属于那种成绩很好的学生,对于高考更多的是期盼快点到来好早早解脱,反正再怎么掉链子,本科重点线还是有的。不过我之所以这么轻松得益于初中几个很极品的老师。他(她)们让我不惧怕任何一种考试。其中排第一位就是我初二的政治老师。

    在应试教育中,政治科是首当其冲的典型。我想绝大部分人都是考前背题考后就忘,这个分数占高考七分之一的学科还真没什么值得留下的。不过当应试到达极致的时候事情总能出人意料。

    我们这位老师非常坦率,他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他就是要教我们如何应付政治考试,因为政治课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也许大家会猜接下来他就会让我们背诵一大堆习题。嘿嘿,如果是这样这个老师也就不能称为极品了。

    这位老师是教我们背书的方法(注意是“教”而不是“叫”),其方法也很绝。首先他告诉我们政治课本里面大部分是废话(废话这个词是他的原话,而且他前后重复过很多次),然而我们需要在一大堆“废话”中找出关键点,这些点不但是论述题的得分点,也是帮助记忆的关键点。怎么找这些关键点呢?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二)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三)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四)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五)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拜读大作,很受启发:觉得应试方法还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对于工作与学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应付必须应付但又没什么兴趣或者意义的事,腾出时间来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你在中学政治课上可以放心大胆读小说,读课外书等等。 可惜我中学没有遇到这样的极品老师。

      总结一下: 所以应付就用应试方法的方法,真的学习用正当的,大投入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精雕细刻,上下而求索的方法, 也许就可以避免"我很难再体会那些精致的文笔,同时我的书面表达也变得干巴巴的,没什么味道。"的唯一缺陷了。

    • 家园 我觉得这个老师教了学生很好的学习方法,不止是对应试教育

      至少搞科研读文献之类的,他的方法也很有用

    • 家园 幸福呵,当时我们都是自己去琢磨这些提高分数的东西
    • 家园 当年为了考政治

      天天看人民日报还有半月谈什么的报纸,了解时政,同时培养写官样文章的感觉,结果还是考得不错。

      现在有时候写给政府的汇报材料,这一套居然用上了,叹!

    • 家园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六 完)

      给挖出来了,我都忘记还有一个小坑了。

      进入大学后,我认为考试、作业、习题什么的已经不再重要。我可以比较自由地分配时间,要怎么学习都可以。不过有一个老师,我们的系主任——李于凡教授告诉我(们)另一种学习思路。

      李教授是教我们《电路分析基础》的。这是我们无线电系学生最早的专业课之一。那时候我们正逐渐摆脱从公共基础课的纠缠,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等。大多数同学都被这些枯燥的科目搞得身心疲累,昏昏欲睡。满怀希望专业课有点带劲的东西来提一下神。毕竟初略地翻了一下课本,我们发现了电路图——这可是我们千辛万苦考这个系要学的一样东西啊。

      不过很快我们发现,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和电相关的知识只有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以及我们在中学早就搞得滚瓜烂熟的欧姆定律。剩下的都是我们刚刚考完,好不容易挣到学分的高等数学!更加令人郁闷的是李教授的课几乎就是高等数学的复习课,我同宿舍的一位无线电大侠对着黑板上一个个积分符号,托着下巴,努力瞪着眼睛,脖子和肩膀则不听话地总想趴下来。也难怪,这位大侠在中学就会自己焊无线对讲机,凭着万用表就可以修彩电和录像机,但是凡是和数学沾边的科目总是过得异常辛苦。

      应该说,李教授的课讲得还是很好的。他总是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电路分析的各种计算方法。听听他是怎么介绍复数在工程计算上的用处的。“当我们要挑一头猪去市场卖的时候,聪明的就会同时在扁担的另一边绑上一块石头,这样扁担平衡挑起来好挑,等他从市场回来的时候,猪已经卖出去了,自然那块石头也就扔了。就像我们在计算中用到的复数那样,我们实际上要的是复数的实部,虚部就是那块石头。由于复数在计算上的方便性,所以我们加上了那块石头,当然计算完之后我们就不再需要那块石头了(虚部)”(中学的复数知识忘记的,就当我没说,跳过),以后他在讲课的时候就不时用“石头”和“猪”这样的词来代替复数实部和虚部的概念,非常幽默。

      李教授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每天做一道高等数学的习题,一年后你看任何专业书都象看小说一样简单。”,这是我在大学中碰到的唯一强调习题的老师。

      习题,当时可真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我们和它一起度过了12年的时光,大半的人生。陌生是因为我们已经有1年多没再和它亲热了。大学还要做习题?

      李教授不止一次重复过这句话,经常地对我们这些曾经的尖子学生发出感慨。“你们做题的能力很强,为什么不去做点高数题呢?如果你们每天做一道........”,在他的疲劳轰炸下我开始复习高等数学,虽然我没有象他所说的每天做一道,但是翻翻箱底的高等数学课本的确让我觉得这门课并不困难,而且慢慢感到课本上的公式有点亲切。更重要的是后来看其他专业书,不管是不是我的本专业,只要有积分符号的都不太困难。虽然做不到李教授所说的象看小说,但至少不会比看英文小说更吃力。

      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至少不强调应试。李教授的考试也很轻松,按我们师兄的说法,李教授不是“杀手”。但是他提倡的学习方法却有点以前我们“应试”的味道,并不时拿我们这群曾经的“应试”高手调侃。最重要的是他所提倡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有效!从我的经验来看,他说的那句话是正确的,而且他说他自己以前就是这样学习的。

      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掌握一门知识不花时间和精力是不行的,一天做一道高等数学的题目其实已经是一件很轻松的任务了。当社会上大多数人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减少考试,呐喊着取消高考得时候,有没有人记得古人说过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严师出高徒”。大概大家都认为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吧?

      通宝推:airman,匿名:1
      • 家园 学习不是轻松的事情

        现在那些闹着素质教育的人,很多都忽视了这一点。

      • 家园 我爹也说要多做题

        我现在连初等数学都想不起来了就别提高等数学了,我爹是搞模拟电路的,他计算的时候不用翻书,用的公式都是好几十年前上学时学的.

      • 家园 数学锻炼头脑,毋庸置疑。

        记得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就跟我们说,爱因斯坦(是不是啊?我有点忘了具体是谁了)晚年,为了锻炼自己的脑子不至于思维固化,于是每天做一道平面几何题。

        所以闲来无事的时候,翻翻高数书其实是很不错的。^0^

      • 家园 跟一个偶的极品老师

        初三,换了一个物理老师,农村口音,个子瘦瘦小小的,称刘老师。原来的物理老师极其敬业,长得很帅,教得不错,至少理解起来不吃力,于是对这个貌不惊人的新老师就多了点不信任,但是不出一周,我们几个就发现这个老师绝对有一手:

        首先,刘老师上课从来不带课本,也不带讲义,背着手进来,说:翻到62页,今天咱们讲*&%,接着开始在黑板上写个大标题——开讲,从头至尾,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比课本还要简洁明了,一班小孩儿在底下看看课本,再看看板书,张大了嘴巴……常常是半节课讲完一整节课的内容,接着背着手出去,小孩们面面相觑:原来物理这么简单!

        其次,刘老师基本不布置作业,最多最多两道题,在那个大搞题海战术的初三,两道题就相当于“没有”!更多的时候,物理课没有作业,于是刘老师得到一班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后,就是成绩了,刘老师教两个班的物理,两个班轮流坐庄,牢牢占据着年级前两位的宝座,平均分比第三名高N多,让其他各班同学可望而不可及,极大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我们是这么在别班同学前说的:我们物理老师从来不布置作业,上课的时候讲半节课,剩下的时间就让我们随便看书,爱干什么干什么!

        话说我物理有一次考了满分,走廊里碰到刘老师,老师冲我笑笑:小糊不错啊,这次整个年级就两个人考满分,不错不错。我一个人嘿嘿笑着,不知怎么回答……后来学了文科,还是经常记起那个眯着眼睛、不留作业、和和气气的小刘老师。

        • 家园 得胜的猫儿欢胜虎

          “我们是这么在别班同学前说的:我们物理老师从来不布置作业,上课的时候讲半节课,剩下的时间就让我们随便看书,爱干什么干什么!”

          “小糊不错啊,这次整个年级就两个人考满分”

          这种在同学面前的炫耀和老师夸奖面前的满足感无以伦比,牛13万分。学生时代以后的人生经历中,炫耀常有,而这种从心底发出、浑身暖流的满足感不常有。

        • 家园 课的时候讲半节课,剩下的时间就让我们随便看书,爱干什么干

          他跟我学的吗。我是一堂课上二十分钟,留二十五分钟给孩子们玩,据的例子都不课本上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