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前面两篇找不到了,这剩下第三篇。先贴这儿。 -- 老五道口

共:💬22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前面两篇找不到了,这剩下第三篇。先贴这儿。

    前一段时间写过两篇关于文革和毛发动文革动机的帖子。好象有人就此得出结论认为我是拥毛派赞成文革的。在政论帖子里本人一贯摒弃价值判断来讨论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不偏激和公正客观。过去的引用和分析是指出毛发动文革的深层动机和理论基础,不是简单的个人权力之争。这个结论不变,所以文革是REASONABLE的一个现实。但是REASONALBE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其实就是个翻译的理解问题。换个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说法就是事物存在或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言归正传,那么毛对建国后党内外出现的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正确的呢?建国后在社会发展继续革命这个问题上的总方针以及管理国家的办法是否正确呢?是否和马克思主义一致和托派所讲的不断革命一致呢?这个问题就复杂了。简单来说,并不一致。而且从而演化出来的具体政策很多是错误的。最主要的是很多政策都反映了毛的核心理论基础,强调了对立和阶级斗争的绝对化,一分为二的哲学方法论主导了毛的思维,从而使毛在继续革命的理论上强调对立和忽视中间道路。毛的很多被奉为经典的讲话都能反映出他的这一思想,最著名的有,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等等不一而论。

    马克思和托派在哲学上的思辩并不是绝对的一分为二。这个是毛歪曲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在中国被捧为发展和继承马克思主义。以下剽切一些网上看到的相关文字:

    1962 年 1月,杨献珍和党校的一些教师到西安参观。在阅览《蓝田县志》时,杨献珍得知宋朝吕公临著有《老子注》一书,阐述了老子 " 合有无谓之元" 的思想。他为此受到启发。后来他读明朝方以智的《东西均》,发现有" 合二而一" 的提法,进一步引发了他对于辩证法的思考。毛泽东一生习惯了" 对立统一" 、" 一分为二" 的思维方式,特别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对抗性,将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分为对立的两极。这种极端的"一分为二"观点,一切都从对立的立场看待统一,视一切事物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不是黑就是白",没有折衷,没有选择,没有第三条道路。只讲斗争性,不讲妥协性;只讲绝对性,不讲相对性;只讲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性,不讲矛盾双方的相互融合性。大批"调合论",反对"折衷主义", 将公民划分为红黑两类,即把 " 人民" 和" 敌人" 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 ,强调"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毛泽东认为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阶级斗争,社会的发展阶段始终存在着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只有进行"不断革命",才能使社会发展。他认为斗争是绝对的,矛盾的解决是暂时的,融冲论是"形而上学"。而这时的杨献珍则认为,不应当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不应当只讲 "一分为二 ",不讲 "合二而一 ", "一分为二 "和 "合二而一 "都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表述。这是杨献珍对毛泽东绝对化 " 一分为二" 哲学观的挑战。1963 年2 月,杨献珍在给中央党校学员讲《唯物主义引言》时,第一次提出" 合二而一" 的概念。他说:" 事物既是' 一分为二' 的,也是' 合二而一' 的。"1964 年4 月3日 ,他在给高级党校新疆班学员讲课时,介绍了古代学者关于 "一分为二 "和 "合二而一 "的论述。 "当时在新疆班担任辅导工作的哲学教师艾恒武听后很受启发,便写了一篇《 " 一分为二" 与" 合二而一" 》的文章,与另一位哲学教师林青山联合署名。1964 年5 月29 日,《光明日报》刊登了《 "一分为二 "与 "合二而一 "》文章。一个星期之后,毛泽东开始指示反驳,有人便又刊登了《 " 合二而一" 不是辩证法》文章。毛泽东为了" 钓鱼" , 公开" 揭盖子" ,便再次炮制了" 学术争论" 的阳谋,果然有很多热心辩证法的爱好者" 上钩" 了。这时,毛泽东认为可以收网了,便指示康生代表中共中央,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下达指令:在参加关于" 一分为二" 和" 合二而一" 的讨论中,凡持" 合二而一" 论者,其姓名、地址和单位,一律登记入册,以便" 通过各省市转送原单位进行批判" 。

    政治理论的探讨导致政治观点的分歧进而演变为对个人的迫害,这显然不应该成为革命大方向上出现的合理工差,尽管红砖头把这个工差定义为合理的。合二为一的哲学思辩方法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毛的思想是要消除所有资本主义因素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快速地走上工业化和高速发展的道路。毛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因此所有资产阶级的和资本主义的因素都要丝毫不留地从新中国的各个角落中剔除掉。毛认为这场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不能调和的。在这点上,红砖头的思想和毛一脉相承,对于保留委任状,地契,戒指和高跟鞋等行为和人视为敌对面,因为这一切都将是使旧势力复活的因素。所以合二为一这种观点是与毛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如果合二为一,那么就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因素就还要保留。而毛的继续革命正是要彻底去除这些因素。

    从这里可以初步看出为什么文革非理性的行为能够大行其道而不受到限制,为什么很多人在当时没有觉得激烈的暴力行为有什么不妥。很大程度上一般人都接受了这个观点那就是革命确实不是请客吃饭,继续革命也不能绣花,在清楚一切旧社会因素的行为上,一切都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革命的彻底。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才有了人性恶的一面的展现。很多文学作品争论分析都是止于人性分析而没有进一步分析人性暴露后面的更深层的原因,所以就比较苍白地把个人权力斗争的观点当件外衣披上。小说故事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政论文章这样写就过于简单了。

    红砖头认为毛的理论大方向正确,政策运用的实践有工差。本人认为毛的理论思想有合理性,但是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正是不合理的一面导致了现实政策上的实践。这些实践被证明没有成功,不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后来政策的扭转上看都不能说毛的思想和实践成功了。所以文革整体上讲是失败的,但是里面也有些因素在后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普遍地认识到过激的政策不会成功,党内确实在50年代开始就酝酿了一个腐败阶级。对一个政党盲目的崇拜也是从文革开始瓦解的。文革的影响远未消除,现在做最后的结论也为时过早。所以我也只能写这么多了

    老五

    • 家园 五哥不厚道

      好东西还藏着,还倒着贴老五道口:嘿,居然又找到了前一篇,贴给您瞧瞧。嘿嘿

      赶快把1找出来!

    • 家园 最后这句说得好

      文革的影响远未消除,现在做最后的结论也为时过早。

      如今在世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或亲属在文革中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消除之前,任何人对于文革的评论,就难免受到牵扯,一定程度上失去客观性。

      评文革,再过100年都不晚。

    • 家园 哈,老五还有这么严肃的一面。写得不错,花一朵。
    • 家园 走中间道路也要人家配合才行得通吧?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

      刚建国的时候,世界形势就是新生的无产阶级国家跟资本主义国家根本对立。你想走中间道路,人家也要同意啊!再加上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干的事,想想老毛本人的人生履历,让他立即跟西方合作,难了点。河里不少人对TG不感冒,翻来覆去念叨的不就是一个文革,一个64。跟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还有抗日战争比比,哪个分量更重?

      至于后来老邓的时候为什么就行了,那也是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中间道路可行了呗。而且友好合作也不是白给的,“投明状”的拿来。

      至于老毛在文革中的激进做法,可以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话来理解。因为老毛清楚,要想彻底改造国人的思想,达到“共产主义ready”的境界,需要“一万年”。可是老毛明白自己不是神仙,活不了这么久,所以就“拔苗助长”,用了“虎狼药”。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便是老毛这等牛人,也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 家园 南斯拉夫算个中间道路吧。关键还是看自己。我还是老看法,

        走这条路是和老毛接受的继续革命理论和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有关。否则就不必执行激进的公有化政策和推进政治革命的变革。这个问题挺大,真是能做大文章的。

        • 家园 似乎在理。

          可是南斯拉夫没有个待在岛上,时刻准备反攻大陆的总裁吧?

          朝鲜又干了一架,你忘了人家也不会忘的,你说呢?

          南斯拉夫现在在哪儿呢?

          • 家园 那是,情况确有不同,但是不是绝对的。个人以为49年的中国

            不是一定非要搞激进的制度和政策才能让新政权生存下来。在农村保存私有体制并不一定就会妨碍工业化的进程。相反,激进的政策往往会妨害经济的发展,大跃进就是教训。人民公社化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长期缓慢和停滞发展。总之,毛的理念,即已政治革命带动社会革命,并没有被实践证明为成功。至少在中国不成功。不知道中国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是否具有特别的影响,还是这个理念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个要研究了。明儿我问问我儿子是否有兴趣。这种问题我一般都是给趁他刚换完尿布心情不较好时才问。嘿嘿

            • 家园 请举出任何一个没有成功土改就成功工业化的例子?

              》在农村保存私有体制并不一定就会妨碍工业化的进程。

              这话说得当真好笑,历史上有任何没有成功土改就成功工业化的国家吗?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必说了,靠着殖民地向外扩张极大减缓了国内压力,但当年最大的地主――教会,其土地大部分也是被充公了的。 

              东亚的国家,无论是日本,南朝鲜,中国,台湾,管他什么主义,哪一个不是靠着土改打下了工业化最初的基础?

              反观南亚,由于甘地主义的影响,除了印度少数几个左派执政的邦成功土改,大部分地区至今没有成功土改。其结果,对比一下今天的南亚和东亚就知道了。

              当然,成功土改不一定需要革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靠得是殖民和吃教会这个大户,小地主们不少都幸存下来了;台湾,靠得是大陆卷走的金银和带过去的80万杆枪强制赎买――就这样还搞出了至今悲情的228。农村的改良,梁淑冥试过,蒋经国试过,早年的澎湃和毛泽东也试过――这么多人试过都走不通,才不得不革命。

              • 家园 没看懂你的问题。公有化和土改好象并不完全一样。土改和

                50年代的公有化有本质的区别。土改并没有从根本上剥夺私有财产,台湾的土改为例,赎买造就了一批土财主。而这批人后来靠这笔钱发大了,也成了绿独得核心。另外,台湾整体上没有实行全部农村的共有制。而中国大陆这个工作在50年代就完成了。

                在农村保存私有体制并不一定就会妨碍工业化的进程 - 这句话的意思是:毛的思想认为必须要向列宁早期的理念靠拢,先进行政治革命,对制度进行变革,然后推动社会革命,即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老毛认为农村的私有体制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公有制能够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整体工业化的进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我才讲了这句话。不知道什么地方好笑了。

            • 家园 其实反过来说也可以。

              不是一定非要搞激进的制度和政策才能让新政权生存下来。

              不是一定非要搞激进的革命才能建立新中国。

              在农村保存私有体制并不一定就会妨碍工业化的进程。相反,激进的政策往往会妨害经济的发展,大跃进就是教训。

              在农村保存私有体制并不一定就会促进工业化的进程。激进的政策往往会妨害经济的发展,大跃进就是教训,但是跟农村保存私有体制没有必然联系。

              人民公社化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长期缓慢和停滞发展。

              人民公社时期集中修建的大规模水利等基础设施是分田到户时期不可想像的。后来农村搞承包,那些设施用了好多年,直到报废,因为只有人用没有人上心维护。

              毛的理念,即已政治革命带动社会革命,并没有被实践证明为成功。

              实验失败并不一定是理论不对,也可能是你试管没刷干净。

              不知道中国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是否具有特别的影响,还是这个理念本身就是错误的。

              特定的环境和条件都没有特别的影响,那什么有特别的影响?

              明儿我问问我儿子是否有兴趣。这种问题我一般都是给趁他刚换完尿布心情不较好时才问。嘿嘿

              不客气,俺也是蹲在马桶上回您的帖子,其他时间还真没兴趣。

              • 家园 所以核心问题有回到了

                老问题上,究竟是先社会革命后政治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更附合中国当时的国情还是毛的理念更合适。我肯定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了。如今我对这些问题兴趣下降,我估计我儿子也没这个兴趣。将来的孩子谁关心这个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