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柴油发动机的陷落? -- 波波粥

共:💬65 🌺3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里面的内情那是相当的复杂啊~

      1.首先在业内维柴和重汽闹翻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2.维柴和国内唯一能提供高压共轨系统的威福高科达成了垄断性协议:他的高压泵是不能提供给重汽的。重汽推出EGR也是无奈之举。

      3.国内所谓的自主研发都是假的,维柴,上柴,玉柴不是拿着老机器混日子就是拿钱让AVL帮他们做项目,到最后钱花了不少,核心都没掌握。

      4.就目前的发动机行业来看国内和国外的差距20年以上。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BS维柴,在业内骄横且研发实力极其不行,完全靠超大的规模加极低的人工成本维持其国内的霸主地位。

      想到就写的,里面不足之处还烦请各位指正。

    • 家园 这个也不全是中国,五十铃和日野也吃了亏

      EGR也不是完全被判了死刑,至少在汽油发动机上,本田和铃木,还有一些独立发动机开发公司,都还在继续。

      相对于柴油,汽油蒸汽的燃点低,对冷却循环系统的要求也低,适度增大冷却面积即可。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材料。

    • 家园 这个事儿我觉得也存在技术困难, 不算太冤

      我觉得按照中国当时的技术和工艺水平,要独立自主地搞高压共轨,恐怕也存在相当的技术困难。所以从成本和经济角度看,当时选择电控直列泵+EGR也是个说得过去的折中方案。尤其是国内的油品以及客户对成本的高度敏感,重汽的选择也有市场的合理成分,而其在市场上占的便宜也说明这个决策不过分。

      就高压共轨本身来说,bosch把持了绝大多数的相关技术,这个关口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无锡威孚应该算是国内专门做油泵油嘴的企业中顶尖的一个了吧,不也在内外夹击之下斗不过bosch么?

      这个事儿,在供油系统上被人家拿住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只能说咱中国自己的力量还没到那个份儿上,还得接茬儿努力。再说,看看bosch在世界喷油器市场上的份额,咱们受这个制也不算冤。

      • 家园 在高压共轨技术上,BOSCH的地位的确难以撼动

        但是就整个高压共轨系统来讲,并不是BOSCH一家就能全部垄断,自主开发技术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在国外,同样也有不少公司能够做出自己的高压共轨系统。

        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来做,但是自己来做系统集成和完全买过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能够定下正确的发展战略,那么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的,这是使我最感到遗憾的地方。

    • 家园 当然是高压共轨

      10多年前我还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过电控柴油机的未来就是高压共轨。当初没有选择这条路可能在于实现高压所需的工艺问题(油泵,油管)不好解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