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前言 -- wolfgan

共:💬65 🌺1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七)

      -----奥巴马对经济危机的应对之道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执政。还没有上台,他就表现出了锐意改革的态度。事实上,他上台后的动作也确实是大刀阔斧。在外交上,他缓和和世界各大国的关系,包括以前美国的老盟友英日德法印,甚至对俄罗斯和伊朗也表现出愿意对话的一面,不再把他们当作打击主要对象。在各国面临危机时绝不落井下石,而是积极参与援助东欧。总之,外交上不再咄咄逼人,而是四处交好,坚决不给中国制造上升的机会。在贸易政策上,奥巴马清楚地看到以前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政策对中国国力的上升过于有利,因此转而实际上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在国会中通过了美国基础建设使用美国货的提案。面对美国债台高筑的现状,奥巴马的经济对策是长疼不如短疼,坚决不再走负债消费拉动经济的老路,而是重新走工业立国的道路。对于让美国消费者负债累累的信用卡信贷市场,美国现政府的刚通过的“信用卡消费者权益法案”对信用卡的发放的要求明显严格,其要求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也对信用卡公司盈利不利。总之,这是个遏制过度消费的法案。对于美国汽车工会这个美国汽车工业生产成本的毒瘤,奥巴马政府的办法是通过股权改革后让汽车工会持有汽车公司的大股东。这是降低美国汽车生产成本,使之达到和外国竞争厂商同样水平的釜底抽薪的一招,让人不得不感到主意绝妙。要想重走工业立国的道路,就必须让那些大公司把生产线迁回美国。奥巴马政府决心对美国税法进行改革,取缔海外避税体系多项规定,大幅削减跨国企业享有的海外赋税优惠,打击那些通过把利润转到税率低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奥巴马明确表示,他希望这样能够让美国公司更容易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现在,中国国内某些人希望美国还走借债消费的老路。至少在我看来,至少在奥巴马执政期间,这是不可能的了。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Economic Club of Washington)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世界不可能再回到2005年前后的增长模式,即严重依赖美国以及英国等少数几个类似经济体靠举债推动的私人消费。“我们必须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即一个或一组国家不会在另一组国家生产过剩的情况下过度消费。” “此次危机的一个重大教训是,全球经济在2003年至2007年间的优秀总体表现,蕴含着葬送这种繁荣的种子,”他表示。今后,政策制定者将必须关注“各国内部乃至全球整体增长的构成与质量”。美国现任决策层是这么说的,也是一致这么做的。如果有人对此还有怀疑,那只能说他对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美国这样做,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在中国,还有些人寄希望于美国继续把制造业往中国转移,美国继续走金融赚钱的路线。其理由,就是美国以前二十年一直是这么做的,以后也可能这样做。在前些年中国承接的产业转移中,大部分还是中低端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到中国对美国的霸权威胁不大。然而,如果产业继续转移下去,接下来就要转移的就是高端制造业了。高端制造业不但是德法日的立国之本,也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即使美国的某些资本家愿意转移,美国的统治团体也是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的。如果有人对此有疑问,可以看看奥巴马的公开讲话。他说:“华尔街仍将是我们经济中大的、重要的一部分,像(上世纪)70、80年代那样,但不会成为我们经济的‘半壁江山’。在过去十年中,金融业利润在我们所有的利润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分量,我认为这不正常,这种状况应有所改变。”奥巴马还表示,一些过去习惯于在金融行业找工作的人,以后或许会考虑转向其他行业,比如工程技术领域。他说,“我们不想让美国所有在数学方面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都变成金融衍生品交易员。”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有很多人对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多持有人津津乐道,觉得这是中国的一大筹码。他们应该去看看奥巴马的公开讲话。奥巴马改变美中现在经济关系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奥巴马2009年5月14日在新墨西哥州市民会议上说:“我们不能一直从中国借钱。借钱是要还利息的,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拿下一代的未来作抵押。”“美国的债权人终将感到厌倦,不再买进美国的国债,到那时各种消费的贷款利率都要蹿升,从买汽车到买房子,对经济反而造成更坏的影响。”奥巴马政府改变美国经济现状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是一直公开宣布的,也是一直这么做的。这种措施和决心毫无疑问有助于从根本上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我不得不承认,面对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现任美国政府所做的准备比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的政府都要充分。这是美国的福音,但对中国来说,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奥巴马在还没有上台的时候就以中国的玩具为例,要求限制中国货对美国的出口,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中国的失业率,激化中国的内部矛盾,导致中国的政局可能改变。应该说,他确实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国最薄弱的环节。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它想维护自己的霸权,它必须遏制住中国进一步上升的势头,它也只需要遏制住中国即可。因为其他大国充其量是无能的反对者罢了。奥巴马上台以后,四处交好,到处进行分化瓦解工作,并且这些工作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节节胜利,美国已经渡过了危机刚爆发时的艰难处境。他的目标对准了谁?相信没有屁股问题的人都看得出来。

      • 家园 宝地啊,挖宝党速来

        这可是国难财,想好了再挖...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哪里看出来“奥巴马上台后美国节节胜利”?

        可以这样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节节胜利,美国已经渡过了危机刚爆发时的艰难处境。

        ----这话从何而来?

        还有,奥巴马民意支持率跌至55%,比前任的布什在同一时期还要低。

      • 家园 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从“车轮上的王国”到拼车之国

        http://www.stnn.cc/fin/200910/t20091030_1169193.html

        交通方式的变化,仅仅是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一项由调查公司亚历克斯合伙公司(AlixPartners)进行的调查称,经济危机结束后,美国的消费水平也无法达到危机前的水平。最好的预计是达到危机前消费水平的89%。

        P.S 美国正在发生的经济再平衡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中国队此还心有侥幸的话,灾难为期不远。中国的经济再平衡过程也是必然会发生的,现在逆潮流而动的经济政策只会使未来的中国付出更大的代价。

        • 家园 没事,就中国一国而言,资本的疆界还没扩张到极限

          20年的繁荣还是可以期望的。

          • 家园 您的结论我不知道是怎么论证出来的。

            我之所以写这个系列就是为了说明中国资本的继续不顾社会利益的扩张会把整个中国带入死地。

            • 家园 您老的意思我明白,也很同意。

              不过俺觉得还有空间和时间:就算是开车往悬崖跳,也有点距离和时间。俺的基本认识是觉得,中国人口福利还没吃完,中国基本建设没有完成,还处在上上升期。这个时间大约是15-20年的样子,就是到60-70年代婴儿潮退休的时间段。而且,观察德日,这两国和中国最近似,都是后发追赶型取得成功的国家。只要资本主义经济还在扩张,就可以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活力。

              • 家园 您这个条件能不能成立恰恰是个问题。

                只要资本主义经济还在扩张,就可以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活力。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扩张经常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历史上的一个常态,所以您这话大可商榷。另外我(五)中开头就明说了,以上就是2003年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情况,第三次技术革命已经基本上停滞不前,世界经济前进的发动机不复存在。

                • 家园 技术革命停滞,在中国情况则还可商讨下的

                  因为中国的落后,技术转移需要时间,所以就这个角度而言,技术依然在进步的空间。对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确实是停滞了。而对已中国,生产力的效率,不仅仅包括科技生产本身的技术,也包括组织生产的技术能力,比如金融技术,则远远没有到可以触到天花板的程度,俺以为空间很大。这一点,从观察地方中小资本对寻求技术能力的冲动可以看到。

                  这点呢,对我来说,也是认识对中国一国的资本主义而言,扩张还没有达到停滞的另一个原因。

    • 家园 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六)

      ----这轮危机的前景

      在新技术革命停滞不前,世界整体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已是定局。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只是这种衰退局面会有多严重而已。凯恩斯主义的效力已经在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基本被用尽,现在各国政府和个人都是债台高筑,难以拿出钱来进一步刺激消费。而且除了美国,其他各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已经处于很完备的状态,可以说刺激经济现在发达国家整体上是既没有项目也没有钱。在经济衰退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衰退会有多严重,持续时间多长?这主要看现在世界经济的泡沫有多严重。更具体一点,就是看各国的债务规模有多严重。债务规模越大,说明经济泡沫化程度越严重。

      美国自1952年以后,总的趋势就是负债总额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自1970年以后这个趋势呈加速态势。1970年以后美国各种内债上升,将所有债务合并计算,全美债务总额和GDP的比率从1959年的151%迅速地上升到了2007年的373%, 这个比例超过1929年大萧条时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因素,这次美国的危机会比1929年那次更严重。日本的负债水平总体上不在美国之下,其政府债务已达到GDP的200%,个人负债在2000年就达到收入的136%,超过了美国的水平,企业和银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欧洲,企业的负债水平偏高,总体达到GDP总值的95%。欧洲国家的平均政府负债率是70%,略低于美国.欧洲的银行问题比美国更严重,杠杆率更高,投资潜在的风险更大.不过欧洲国家的个人负债率总体低于美国.从总体上来看,欧洲和美国的情况差不多了多少.欧洲大国中情况又以英国最严重.早在2006年底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的个人负债水平已经超过GDP的100%,比率是G7国家中最高;政府负债占GDP的比例则在20009年底达到59%;至于英国银行的负债规模,则是世界第一,光苏格兰皇家银行一家,债务就高达2万亿英镑。除了欧美日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和个人普遍也是负债累累,债台高筑.总之,从债务的角度分析,这次危机会比1929年那次还要严重.这个世界享受的经济繁荣已经太久,积累的矛盾也已经足够的深刻。历史又到了新一轮轮回的时刻了。

      自从1878年经济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总是和经济危机如影随行.这次也不会例外.其实,在本次危机爆发以后,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自从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资本就有内在的冲动向全球扩展,而民族国家存在的现实又使得这个过程一次次的向后拉.每当全球经济处于扩张期时,全球化便得到发展,世界贸易占世界GDP的比例上升.每当世界经济处于下降周期时,全球化便被逆转,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流行,世界贸易占世界GDP的比例下降,而贸易保护主义又会进一步削弱各国的消费能力,使得经济进一步下降。自从资本主义扩展到全球以后,这一幕就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上演。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化的程度曾经比现在还高。经济危机越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就越严重,全球化被逆转的程度就越大。从历史经验来看,全球化将经历一个相当大程度的逆转。虽然中国依旧想推进全球化,然而这个世界的最主要的经济体美国和欧盟显然没有这样的想法。一旦世界主要经济体决心向贸易保护主义迈进,行动往往是连锁反应。全球经济体系的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历史不可避免的重演.我们将再次经历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