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老一辈的“节欲”情结说起 -- 八角酷鱼

共:💬115 🌺1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自虐是前进的动力

      爸爸妈妈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节欲没有到自虐的地步,而溺爱又没有到奢侈的地步,于是小孩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彻底做个花花公子。凡事不能极端,自然就没有成就了。

      • 家园 您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

          您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的,文革时候有人为了体验吃苦精神,故意去摘那种苦的不能吃、根本难以下咽的树叶去煮,结果所有的人吃完半夜去拉肚。自虐到极致,大约也是另一种境界吧

        • 家园 其实不用到极致

          扔到农村待两年就够了,我们这个岁数的+城市出来的,大多数都没吃过那种苦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唉,就连青铜圣斗士也要在生死之交才能打出近似光速的拳。大多数人平平庸庸,无非是缺乏压力罢了,压力真是比金子还珍贵啊。

          • 家园 您说的有道理

            您说的有道理,本人成长于城乡结合部,没怎么吃过苦,但见过“苦”是怎么回事。我的目的在于从“节欲”这个观点引发出一些对社会思维-行为模式的思考。以个人的经历,我觉得有我这样的成长轨迹的不在少数

    • 家园 那也不能称之为“毒药”!

      那也不能称之为“毒药”!

    • 家园 沙发
      • 沙发
        家园 (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市面上正在流行红白机(日本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家用游戏机),我们那个年纪的小伙伴几乎都玩过那玩意儿。在那个电视都未家家普及的年代,隔段时间能看次电影就是享受了(奇怪,今天还依然是享受),网络还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小朋友们对它几乎毫无抵抗力。我们那一代几乎都因为贪玩游戏机掉过成绩,挨过老师家长的训斥,为了玩它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精神鸦片”这个名词也堂而皇之成为了电子游戏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国家对游戏产业仍然抱着审慎的态度。但电脑游戏机已不是稀罕物。在小学中学时被三令五申不得沉迷游戏的我们这些八零后们,一进入大学就把长辈的告诫置之脑后。在高中成绩出类拔萃的天之骄子们,有相当一部分在大学里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荒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成为游戏的俘虏。更不用提那些沉迷网络的90后小孩们。于是家长老师社会舆论乃至国家机器都再度发动起来,对青少年的网瘾问题进行关注和干涉。限制政策不断出台,连网瘾学校这种东西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世人面前。似乎时至今日,“节欲”仍旧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

          而实际上在我看来,它不仅治标不治本,还有诸多的副作用。

          有种说法,人童年缺什么长大后便会执着什么。似乎有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越禁止越节制,反而越增加需求。

        • 家园 这个说的有意思

          所以说凡是禁片,禁书都是可以传世的。。。

        • 家园 从老一辈的“节欲”情结说起(三)

          回忆我的成长经历,几乎就是一部贯穿“压抑”与“反抗”的辛酸史。自幼起,我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只要是学习之类“正事”之外的几乎无一不禁,看电视,看小说,玩游戏,打扑克,以及一些兴趣爱好,只要她觉得有“沉溺”和“过度舒适”嫌疑的,便全面禁绝,围追堵截。在她们的字典里,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是不可能优秀的,甚至是潜在的罪人。

          后来,上了大学,离远了她管不了我。但在假期回家上网过久时,她仍在一旁盘桓许久,然后郑重其事的把一本六级词典拍在我面前——意思是该“适可而止”了。

          长此以往,一种观念便渐渐渗入了潜意识:人要控制自己,不能过度追求舒适。继而,欲望需要控制,那么关于欲望的念头自然也是要加以监督的了,没有欲念最好。我的思维-行为方式渐渐成了一个统一体:自我的、当下的感觉变得次要,对舒适感的需求渐渐让位于节欲所带来的自我控制感和效忠长远利益的理念。压抑已习惯成自然,舒适已不知为何物了。

          然而,欲望是禁绝不了的,巨大的压制必然带来巨大的反弹。从小学到大学,我也一次次酝酿着自己的“离经叛道”,这到底是出于潜意识的作用还是本能使然,说不清楚。但我却从没有真正成功过。

            

          ——这里要提供一点说明:我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偏执而让自己成为一个苦行僧。相反,我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事实上,所谓“节欲”情结对我们思维的钳制远远大于对生活和行为的干扰。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平常到大家认为不会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深远的影响。然而事实未必如此。

          • 家园 另外,大学玩游戏的问题

            也是不会时间管理的反映。父母管得过死,都替小孩做决定,小孩子就学不到如何自己管理的方法和自己执行下去的意志力。等没有了管束,没有人替他做决定,立刻就散了。

            把小孩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父母得花无数的心血,还很不容易办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