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人看不懂中国话 -- 五度

共:💬72 🌺23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兄台好文章
    • 家园 确实是有些问题

      特别是技术类的文章。主要是观念不同吧。国人写的技术类的入门材料常常喜欢扯一堆难懂的概念,不太注意讲清楚细节。当然有外来语的翻译问题。不过同样面对外来语,日本的技术类文章或书籍就很注意解释清楚细节和外来词术语的意思,而且尽量通过图片来解释。有这样的说法,日本的技术书是写给傻瓜看的,中国的技术书是写给天才看的。也许是两国人的智商不同吧。

      另外,五度先生关于电话呼叫中心的大作俺可是等的花儿都谢啦。花催ing.....

      • 家园 这个确实有文化背景在后面

        日本人大概都是深受漫画的影响,形象思维确实很强,做文档的时候喜欢上图,而且喜欢加注,加的注还往往都很有漫画风格,虽然是在一张纸上,看上去却很有层次很有顺序感,就像真有个老师在面前一个点一个点地给你讲解似的;就算是不用图,日本人也非常反对大段大段的文字,讲究个箇条書き分点书写,喜欢一二三四五列开来写,每点最好都不要过行。

        中国的学生呢,文科不详,理科学生,就我知道的,通常在学校里都没有学过文档书写,大都是自己蒙,写成啥样算啥样,跟日本人做的文档确实有差距,尤其是那个插图不容易学来;但是分点书写俺觉得是很实用的,比较容易把事情说清楚,很好的弥补了汉语语法的缺陷。

        • 家园 要不说人家是工匠民族呢

          最近,文部省和一些公司,正在大力推广脑图,力争让脑图成为通用的交流工具。从这个方面来看,咱们就落后更多了。

      • 家园 实在不好意思,电话中心这个

        因为我自己知识也有限,组织起来就比较费劲,不过我也了解到一些新的知识,就是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用网络版的电话中心了,只要给员工几个账号,然后用耳机和麦克就可以进行以前电话中心的工作了,这类公司现在很赚钱,而且企业反应也不错。

        我见到的翻译类的台湾也是如此,感觉老外出一本书,台湾翻译的就很快出现了,也是像日本这样加图片,还有卡通之类,不过翻译的质量我感觉有时候也是比较凑活。

        • 家园 其实那就是俺最关心滴

          现在手里的系统就是网络版的电话中心系统,另外专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也有。一直想回国看看有没有机会推广,所以希望能通过五度先生了解一些国内的情况。毕竟出来很久不太熟悉国内的情况了。

          另外日本的技术类的书籍特别是IT类的确实很不错。一是紧跟技术前沿,新书出版速度快,二是容易理解。以前就很想引进一些质量比较好的著作。其实国内的书难读难懂反而是不错的商业机会呢。

          台湾版的有一些是直接盗版的,加上IT类的书更新周期短,术语多,本身没有经验的话很难准确传达原作的含义,英文或日文精通而且又有行业经验的优秀翻译人才不太好找,质量自然就不太好了。

          其实台湾本土的一些书籍倒很有日本风格,说明详细,精心配图。比如以前网络上很流行的 《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等等。

    • 家园 论据不足

      最近英语有一些进步,开始越来越多的看老外写的技术文章和评论

      你看的技术文章,top 2 bottom的方式是很正常的。这个最多用来对比中英学术文章。用来论证中英语言差异就有些想当然了。

    • 家园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
      • 家园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中国人的写作方法不对,态度不端正。

        • 家园 每次都说“部分中国人”或“某些中国人”

          岂不是很累。LZ对自己日常经历有感而发,并不是在严密论证写论文。

          他的想法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共鸣,也可能与部分人的经历相悖。大家的感受各不相同,各自总结自己的中心思想吧,别人的很难代劳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