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周边的海空优势形势漫谈 第一节 -- landkid

共:💬29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献花4朵
    • 家园 FB之前还没忘兄弟,够意思,FB的时候能想着就更好拉。
    • 家园 回国腐败去了?好走啊
    • 家园 辛苦Land

      估计已经在路上了,还是要道一句珍重,久别重逢,好好陪陪MM,看星星也好,跪搓板也好,回来给大家一个汇报 :)

      制海,制空,制信息的三段论引人深思,军事上要把所有可能作为敌人的对象作为假想敌考虑,双方装备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掌兵者关键问题是怎样在现有条件下解决不平衡的对抗问题。

      比如,和泰森打,我再玩命的练拉力器这辈子也别指望了,我选择和他在网上打三国,老泰肯定完蛋,就算胳膊上再刺上胡锦涛曾庆红也没用 :)

    • 家园 【第二节】夺取制空权的主角 -- 战斗机 的断代问题

      由上文可知,在中国周边的大洋上空,想要夺取制海权,首先要夺取制空权。

      在这里战斗机是绝对的主角。不同于大陆上空的制空权,部分决定于防空导弹的

      助守,大洋上空的制空权基本决定于战斗机的较量。战斗机夺取制空权后,掩护的

      攻击机或者舰队就可以用导弹对对方实施毁灭性打击。没有制空权的舰队根本没得玩。

      /*

      制空权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制空权,比如说 美国对伊拉克,二战中美国对

      日本,二战中盟国对德国,在这种情况下,被压制的一方几乎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

      即使几名王牌飞行员冲出去搞几个战绩,也不能改变整个战局。美国上千架重型

      轰炸机几乎可以无损的任意轰炸对方的战略工厂。在这种情况下,强大如大和号

      一样的舰队也毫无还手之力。

      一种是相对制空权,比如说英德 伦敦保卫战,比如说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拉锯战。

      这种情况下在自己的领土上,动员起自己全部的战斗机,就能获取局部的制空权,

      给对方的进袭机群沉重打击。打到对方的领土上,就会因为自己的战斗机群腿短

      而无力保护己方轰炸机。这样的战斗错综复杂,需要指挥中心优秀的控制掌握

      才能慢慢夺取更大的制空权。在相对制空权下,己方的舰队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可以在己方控制区域的边缘,协作自己的空军,打击对方的机群,给予更大的杀伤。

      */

      战斗机在二战之后开始的喷气战斗机发展历程中,前后已经发展了三代,并且美国

      第四代战斗机 F22 也快进入全面列装,JSF 研制进程也在顺利进行中。本文只能

      先讨论一下战斗机断代,并且综合评价一下各代的差别,顺便评价我国拥有的

      苏27 和 歼10 的水平和所处位置。

      喷气战斗机从德国的 Me262 开始投入实用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一代

      Me262 ,英国的流星, 美国的 F80 可以列为第一代的早期机型,特征为--- “能飞”,/*

      当时的喷气战斗机能保证不出问题,发动机不停转,就算不错了。它们比活塞式战斗机

      飞得快,在夺取制空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米格 15, 米格 17,美国 F86 可列为第一代的中期机型,特征为,“近音速”。/*

      这时候喷气发动机已经完善多了。飞机开始追求高性能,比如说米格的优势是最大

      飞行高度较高、爬升速度较快、机炮威力较大。而 F86 佩刀则平面回转运动性能较佳、

      飞行稳定性高利于射击、机枪射速较快。*/

      米格 19, F100 可列为第一代机型的后期型,相比前型则普遍超过音速,但因为

      发动机限制一般都只有 1.4 倍音速上下。/*米格 19 即为中国歼6,是一款非常优秀

      的机型,在越战中是对美方威胁最大的机种,超过更新型的 米格 21。直到现在其

      改型的强5 仍在中国大批服役。*/

      第二代

      喷气式战斗机进入了2M -- 2 倍音速时代。前期代表型号是米格 21, 美国的 F104,

      法国 的 幻影3 ,/*战斗机由上一代的 1.4 倍音速迅速过渡到 2 倍音速,并且在

      当时的“导弹万能论”中纷纷放弃机炮,装备空空导弹,还以为自己再也不需要缠斗

      了。只需要用导弹了结掉对手即可。*/

      后期型号比如 米格23,美国的 F4 鬼怪,法国的幻影 F1,机身普遍开始重型化,

      电子设备更趋完善,几乎都大大加强了远距空战的能力,并且都拥有了强的多的

      对地攻击能力。但是并未完全摆脱追求高速化和追求全功能化的影响,在格斗

      性能上并未提高太多。

      事实证明当时的空空导弹并没有那么万能,越战中的“AIM-9 响尾蛇"导弹命中率

      约为 9% - 13% , AIM7 麻雀导弹更低。在“滚雷”行动中,“麻雀”导弹总共发射

      了330枚,却只击中27架米格机。鬼怪式的飞行员常常在手忙脚乱的切换导弹发射

      按钮之后,发现追到了敌机屁股后面无法发射导弹而只能目瞪口呆。结果二代战机

      纷纷加装机炮,牺牲掉一些电子设备都必须装上。

      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和错误的战斗指导思想,在机动性,电子设备,武器设备上,

      这一代战机都有不少缺陷,总的来说这一代战机在实战中的表现不佳。

      第三代

      这次战斗机总算进入了正途。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 F14,F15, 轻型的F16 和 F18,

      苏联的苏 27 和 米格29, 法国的幻影 2000。由于发动机技术发展和电子技术发展,

      这一代战斗机采取异彩纷呈的高科技,来保证高强的机动性,优秀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和多任务作战能力,超强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吸取了越战中的一切经验,使得

      这一代战斗机的设计异常优秀,很多机型都服役长达 30 多年而谈不上落后。比如

      F14 和 F15 ,至今仍然是美国 ,以色列,日本等西方科技强国的主力机种。

      它们的价格昂贵是一回事,它们的设计优秀,能够得心应手的完成所有作战任务

      对抗所有的对手才是主要原因。

      具体战例比如说,在美国空军的模拟空战中,轻型战机 F16 曾经和数架 F4 车轮大战,

      F4 反复的被 F16 模拟击落之后,两架次油尽降落了,F16 仍然在空中耀武扬威。

      在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的 F15 和 F16 合作和叙利亚的 米格 23 米格21

      大战,取得了 击落了 82 架敌机而自身未损一兵一卒,并且还顺手干掉了 19 个

      “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 。--- 这里面既有以色列空军的严格训练和针对性准备,

      也和第三代战机优异性能和对二代战机的巨大优势分不开的。

      F15 在诞生到今天,参与多次空战,在击落九十多架敌机的同时自己至今从未被敌机击落过。

      美国海军的 F14 也从未在空战中击落过,虽然多次击落 米格 23, 苏 22 等敌机。

      F15/F16/F14/F18 和 苏 27 /幻影 的对比,请详见拙文 链接出处

      苏 27 是第三代战斗机中的后起之秀,论到机动性强于 F15, 曾经有过模拟空战,

      证明专门针对 F15 设计的 苏27, 在 机动性的表现上确实强于 早了 15 年服役的 F15,

      担任裁判的美军F-15C飞行员感叹地说这好比是猎豹追赶羚羊,只要猎豹想追,就肯定能够追上。

      英国和德国的专家也曾多次对苏-27和F-15这两种机型进行一对一的空战模拟。模拟的结果是:

      苏-27对F-15A的平均损失比例为 1:1.85。也就是说,如果两种机型在大规模空战中交手,

      苏-27每损失 10架,会击毁F-15A 19架。

      强悍的 苏 2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强悍的 苏 2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上文可以看出,第三代战斗机是设计非常成功的一代战机,在对阵设计思想太重高空高速

      的二代战机的时候,强出多多。由于设计思路-发动机设计-雷达-导弹-电子战设备都要先进

      的多,所以第三代战机拥有对二代战机的全面优势,常常可以压制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从 F15/F16 对阵 米格 21 /米格 23, F14 对阵 米格23 /苏22 都表现得非常清楚。

      我国大量的歼7 和 歼7 改(不包含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 超7 )在第三代战机面前的

      实力不足。不包含预警机或者苏 27 作为机队核心的 歼7 机群在 60 公里射程 的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装备 F15/F16) 和 米卡 (装备幻影2000)导弹面前毫无胜机。

      三代半战机

      三代半的代表机型包括欧洲战斗机 EFA , 法国的 Rafale 阵风,瑞典的 JAS39 鹰狮,

      以色列夭折的 Lavi 狮式战斗机,当然还有中国的 歼 10 。这一代战斗机普遍采取

      鸭式布局,追求高机动性,普遍采取了一部分的隐身措施,少许减低雷达反射面。

      但这些国家技术实力不如美俄两强,所以虽然设计时间晚,采取技术新,电子设备

      先进,但仍然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战斗机够强够猛。 其实论真正的技术水平和战斗力

      水平,它们都谈不上三代半战机,因为它们对第三代战机构不成绝对的优势。平心而论,

      只能算是三代战机的后期机型。

      三代半的法国 阵风战斗机,基本上能和 苏 27 打个平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色列 Lavi 狮式战斗机 , 实际上是 中国歼 10 的前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如说实际上大部分的三代半战斗机的发动机都并不算足够先进,EFA 和暴风都和

      美国 F15-F18 发动机的推重比差不多, --- 都等于 8,而歼 10 和 JAS39 更是直接

      采取三代战机的发动机。

      JAS 39 由于机身太过轻小,发动机推力只有 8000公斤, 注定了它不能负载大型雷达和

      更多燃油,不可能获得 JSF 那样的战斗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歼10 也只是采取了 米格 29 的雷达或者是以色列的雷达,而且歼 10 几乎未考虑任何隐身性能。

      携带中程导弹的歼 10 ,这才能拥有和 F16 幻影 2000 交手的能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携带中程导弹的歼 10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携带对地导弹的歼 10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avi 狮式战斗机, 歼 10 F16 的对比图, 可以看出,前两种战斗机都有 F16 的影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至今仍未服役的欧洲战斗机 EFA2000 实际上只能和 85 年服役 但不断改进的 苏 27

      打个平手,----- 虽然欧洲拥有比俄国高的多的数字化电子技术。

      只是各类三代半战斗机给各自国家提供了不依赖于美国的选择而已。

      第四代战机

      真正威猛的是第四代战机 F22 , 这是采取了最新的隐身技术,超强的发动机,最优秀的电子设备

      和控制系统,就是设计要求成世界上最强悍的战斗机的。--- 实际上它也达到了。

      利用超音速巡航性能,隐身性能和先进的雷达导弹,F22 可以在远距离上突袭任何当前的战机

      而获取主动,并且迅速脱离战场摆脱危险。在这一点上,未采取隐身措施的苏 27 确实要逊一筹。

      其他的轻小型 三代/二代战机更加没有多少交手的机会。

      /*

      (附注一下,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心脏,什么样的发动机决定了什么样的飞行性能。第二代

      战斗机的发动机推重比 -- 推力和自身重量之比普遍为 6 ,第三代普遍为 8 -- 幻影 2000

      例外只有6,所以幻影2000 相比有点儿先天不足。三代半可惜基本上也还是 8-8.5, 而第四代的

      F22 可以达到 10 ,是目前最优秀的战斗机心脏)

      */

      F2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近年来有些国家的专家进行过大量不同初始状态的计算机空战模拟,包括超视距空战和

      近距格斗,以配备先进中程导弹 R77 的苏27改良型飞机为作战对象,统计出不同机型的获胜概率。

      如果这个概率为0。5,表示双方打成平手,一比一的空战损失。

      如果是大于0。5,表示这种飞机单机空战能力比苏27好。具体结果是:

      F16C 0。21; 换句话说 四负一胜。

      “幻影”2000-5 (带上最新的米卡导弹)0。35 ,基本上是 2负一胜

      EF2000 欧洲战斗机 0。5 , 差不多是 一比一,

      F15C 美国当前主力 0。43,略输文采。

      F22 美国下一代主力战斗机 0。7。 才能做到 1 负 2 胜。但也并非百战百胜。

      这就是当前世界上主力战斗机的大致水平。

      • 家园 【第三节】歼 10 的不成熟

        对不少人抱以很高期望的中国歼 10 ,--- 据我估计,并不见得会被大量应用。

        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至今仍未正式服役。这并不是偶然的,也并不是空军不热心

        不支持的结果。而是我国固有的整体工业水平的拖累。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弥补的。

        首先,歼10 是中国第一种自行设计成功的先进战斗机, 在刚开始设计时,我国尚无法

        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些三代战斗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几乎不可能自力更生完成计划。在之后的岁月中,中国的科技人员在不少外来帮助下,

        艰苦奋斗已经获取了大量的成功。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先谈谈 歼 10 的优点:

        数字线传系统加上合理的气动设计,歼-10机动性相当可观。从进行过 抗9G持续10秒试验 说明,

        从抗过载能力上看可与F-16相比。 歼十的气动布局吸收了大量三代战斗机的经验,并且参考了

        三代半战斗机 “狮”式的外形,所以这部分是一点都不落后的。

        目前歼十采用的俄罗斯 是 苏 27 的发动机,确实是性能强悍。单台推力超过 12000 公斤,

        比幻影高了 比 台湾 IDF 的两台发动机总合还高 50%,这点可以保证它拥有一个健康强壮

        的心脏。--- 虽然中国空军更希望它拥有国产心。

        再谈谈歼 10 的可能难题:

        总的来说,歼-10本身的设计问题并不大,但配套的各种部件的研制进度,则因我国整体

        工业水平的拖累而严重滞后,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歼-10的致命伤。

        在雷达方面,预计将采用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远期将采用国产相控阵雷达。按一般的推测,

        歼-10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差不多在100至130千米之间,攻击距离在80到90千米左右,

        应能同时对付两个目标。由于雷达也是我国军工的弱项,为歼-10研制火控雷达也很艰难。

        具体现在的水平到底是多高,局外人也很难得知。但是,我很担心的是,没有外来的帮助,

        和 IT 水平天下第一的美国人相比,雷达和电子对抗能力不见得能在 短时间内赶上。

        即使算上俄罗斯的帮助也不一定,---- 试想,歼 10 作为 中档战斗机,怎么配得起

        苏 27 那种水平的雷达?太昂贵的。如果是搭配米格 29 的“甲虫”雷达,倒也确实不错,

        不过又是一种受制于人。

        发动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软肋,同样也困扰着歼-10。据说我国获得了美国第三代战斗机

        的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以此开始了国产涡扇-10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但由于根基太差,该涡扇

        和涡扇-6、涡扇-9的研制一样,过程极为曲折艰难,基本无法满足战斗机研制进度的要求。

        于是90年代起中国开始转向俄罗斯寻求帮助。目前的 歼-10 都装配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

        (苏 27 的发动机)。这种先进的发动机性能强悍,但毕竟仍然是受制于人,未来 歼10

        终究要采用国产的 涡扇-10发动机。虽然目前进度严重滞后,但 2004 年据说已经有了些

        好消息。

        歼 10 能够携带的武器也严重依赖于俄罗斯帮助。--- 并非说是中国不能生产高性能导弹,

        而是说最先进的武器依然是俄国货或者以色列货。近距导弹是仿自以色列怪蛇-3的霹雳-8

        近距空空导弹,加上国产霹雳-11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注意上文提到,先进的空空

        导弹比如先进中程,米卡,R77 都已经是主动雷达制导,所以都是发射后不用管了。

        而霹雳 11 不是。)至2004年,歼-10尚不具备精确对地攻击能力。先进的激光制导武器

        仍在研制中。

        只有在引进 R77 之后,或者是 国产 的SD-10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也可能叫座 霹雳12 )

        服役之后,歼 10 在空空武器上对 F16 和 幻影 2000 的劣势才能克服。

        所以说,歼十虽然已经首飞成功,并且小批量生产,但实际上到拥有真正的战斗力,尚有

        不少道路要走。但主要的问题是,歼-10是以世界战斗机 70年代的水准为基础研制的,待

        研制成功大量装备部队,与第三代战斗机的改进型号(如F-16 BLOCK50、米格-29SMT等)和

        2008年将服役的{JSF}相比,歼-10将变得毫无优势可言。而和沈飞逐步全面国产化的歼-11

        (国产 苏 27 )相比,歼-10也并无优势,甚至贵而性能不如。 (歼十采取了大量的引进

        技术,所以价格并不便宜。歼-10于2005年起有望发展出出口型号,售价约2500到3000万美元。

        相比之下,苏 27 才 3000 到 3500 万美元一架,国产化的 歼 11 应该更便宜才对。

        差价如此之小,而苏 27 的成熟程度和雷达先进程度,都是歼 10 所不如的。在强悍的歼11

        面前,歼十的竞争余地并不大。昂贵的制造价格,很可能限制 歼10 不可能大量生产形成

        真正的战斗力。

        歼-10必将有着相当不错的作战性能,将和{苏-27SMK}、{苏-30}及歼-11形成高低搭配,

        在台海上空有所作为。但是,对于空军的作战能力,也许我们必须寄更多希望在国产化的歼-11身上。

        因为作为高端大型战斗机,歼 11 的战斗能力和空中指挥控制能力都不是歼十能望其项背的。

        而作为低端战斗机,歼7 或者 超7 的一百万到几百万美元的价格实在不是 歼十能望其项背的。

        至2003年3月左右,歼-10实现小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不过至此 歼-10仍未最后

        定型,还需边试用边改进,首批量产型号也分多个细节不同的小批次。歼-10的研制可以说基本

        成功。但它很可能不会大量装备解放军,而是作为一个试验改进的平台,以提高我国航空技术水平,

        促生更新型的国产歼击机。作为第一型自己研制的战斗机,不管其中有多少国外技术,都帮助

        我国能够重新回到航空大国的行列,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经验,在国产化战斗机的水平上,

        从只能仿制和改进 第二代战斗机,到能够设计第三代战斗机,提高了何止里计。

        所以说 歼十是个超级重要的中国航空业的里程碑并不为过。即使它不见得大量装备。

        歼 1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歼 10 配套的中程导弹。但我担心中国的技术不见得比得上俄式的 R7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晕就一个字。。。

          10#的情况没有那么神,但也没有你文中描述的那么惨。飞机是不成熟不假,当年的F-15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机库皇后呢。但说进度严重拖后云云,也言过其实。

        • 家园 【第四节,总结】中国周边的空军武力分析

          上文谈到了,中国的 歼 10 虽然确实是中国空军目前的明星,但它却不见得将被大量应用。

          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和中程导弹的歼 7 作战能力不足。也基本可以忽略。

          所以我们要分析台海上空的空中优势的时候,真正应该关注的是 苏 27/歼 11 。这种

          战机的充分发挥,决定台海上空的胜局。

          中国目前拥有大约 100 架先进的 苏 27 , 此种战机在第三代战机中出类拔萃,面对

          台海对面的F16 和 幻影 2000 拥有很大的优势,幻影只有在携带最新的 “米卡”式导弹方有一些

          还手之力。---“米卡”导弹设计为既可远距发射又可格斗时发射,但这种混血儿必导致

          远距近距性能都一般般,我颇为怀疑它在美国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和俄罗斯的 R77

          面前的表现能好到哪里去。

          先比较一下三种中程空空导弹的作战能力:

          法国 米卡:最大射程60公里。

          俄 R77 迎头攻击最大射程60 -80 公里,

          AIM-120中程空空导弹 最大射程80公里,

          比较“米卡”、R-77、AIM-120,它们都能超视距攻击,马赫数都能达到4,都具有全向多目标攻击能力,

          并且都可以发射后不管。从机动性来讲“米卡”稍胜一筹,但它的射程是最小的。在射程、导弹过载能力上,

          R-77比AIM-120要有一定的优势,还独具抗干扰能力。不过,AIM-120的电子设备要比R-77先进。R-77

          正准备换装火箭/冲压组合式发动机。这样,它的射程将从60公里增大到150公里。改进后的 R77 将领先群雄。

          作为台海中可能对阵的战斗机对比,可见拙文 台海上空的鹰:

          链接出处

          ( 此文并未评价 IDF ,因为 IDF是在美国大力扶持下发展出来的作战飞机,总体来说IDF的作战性能

          不如F-16也比 幻影 -2000 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电子设备比F16 幻影 2000要差;载弹量小;航程短;

          机动性能有限;后勤保障上问题极多;武器系统整合不良。作为最为核心的主力机群,笔者并不太

          看得起 IDF 。)

          由上文的结论,苏 27 虽然力压群雄,但 F16 稍弱却绝不可忽视,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在 F16 的雷达

          下虽然不能完全发挥能力,但也很可能对大型的 苏 27 构成不小的威胁。幻影2000 仗着好的雷达和不错的

          米卡导弹亦颇有战力。所以中国压制台军空军的战斗绝非轻松,绝不能指望苏 27 能够压制得

          对手毫无还手之力。这绝不是三代战机对二代战机的一边倒的战斗。我军希望获胜,战斗中就必须

          动用一切能启用的辅助手段,全力压制对手。

          在我军已购入的 俄式 A50 预警机掌控之下, 大量的 歼 11/ 苏 27 可以作为机群的核心力量

          组织机群压迫幻影 机群,并且用射程远的 R77 先发制人。等到遭受沉重打击的幻影机群 逼近,

          (幻影的机动性相当一般。电子战设备也不见得能应付俄罗斯最新的导弹)却只能和 超7 机群交手,

          因为昂贵的苏 27 根本不屑和幻影打近距空战。这样的幻影机群会相当郁闷的。

          苏 27 对付 F16 机群也可如法炮制。F16 的远距交战能力更差,见上文,F16 和 苏27

          的交换比只有 4:1 也是主要因为 F16 的远距雷达性能很弱,即使携带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

          有远距交战能力,但由于 F16 的雷达相对是最弱的,限制了 F16 对多个目标的杀伤能力。

          苏 27 对 F16 的发现距离虽然不够大,但对 F16 保护的预警机和攻击机则可以远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远距离打击其他机型,F16 几无有效保护手段。

          超7 等轻型战机会被中国在长期战斗中大量使用,---- 它的性能并不弱,拥有中程导弹使它不像

          歼 7 那么薄弱。作为相当便宜的轻型战机,补充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大量战斗机,是不可能

          总是用昂贵的苏 27 的。况且,远程被苏27 压制的 幻影机群,在和超7 在近距格斗中并不占多少上风。

          超7 可以在保卫 预警机 和 苏 27 的混战中好好发挥作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量的歼 7 机群,可惜由于没有超视距交战能力而且腿太短,在台海中很难发挥大作用。</P>

          <P>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论如何,我军并不拥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即使 歼 11/苏 27 强过对手,也并不拥有绝对性的优势,

          也不太可能打出 82:0 那种压倒性的胜利。但在预警机,电子对抗手段,中华神盾舰 舰队防空的支持下,

          是可能压制对手取得胜利的。无谓的叫嚣中国苏 27 打遍天下无敌手,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是否能够夺取台海上空的制空权 乃至 制海权,基本上很重要的决定于我军 苏 27 的发挥,

          是否能够有效地压制对手的各类制空战斗机群。希望我军能够好好掌握 苏 27 的优秀性能和优秀

          设备,用最有效的地空人员来配合它,不要浪费了我军最重要的制敌手段。

          • 家园 说来说去 还是只看到台湾这一个对手阿

            要是再加上美国日本呢

            可能他们不会直接派出部队参战,但是要是为台湾提供情报 电子支援呢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我们很难设想在没有对付他们的把握下,高层领导能下达开战的决心,

            因为国际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

            你确实的为打仗准备了,这个仗可能就打不起来了

            你越是没有准备,或者准备的不充分,这个仗就非打不可

            就像我们当年的大三线建设,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从难从严的扎实准备

            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不敢像以色列对付伊拉克那样来个外科手术

            未尝不是朝鲜的教训与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决心 意志

          • 家园 我觉得作者忽略了中国的最强项地对地导弹在争夺制空权

            中的作用。首先,地对地导弹完全是我们独立开发,不用受制于人,其次成本也要大大低于飞机,如果有台海之战的话,导弹必然是中国首选,所有的飞机都需要基地,中国的导弹技术有能力确保任何一个飞机基地都会受到攻击,试问没有基地的飞机的战斗力又如何保障呢?

            • 家园 谢谢兄弟指正,

              不过我认为地地导弹在对机场压制的时候效果不好。地地导弹的精度经常在几百米之间,

              比如飞毛腿之类,中国不是没有更好的,但一定也更贵。不见得发得起。

              二战中日本轰击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用的是 700 公斤的 356 毫米炮弹,

              都没有完全压制住飞机场,而用散布更大的地地导弹,压制机场,

              很难,不用子母弹头,没法压制住整个机场。而字母弹头---- 我没听到过类似消息。

              • 家园 中国最近在珠海公布的地对地导弹出口型官方的数字

                误差150米,那么可以想像自己用应该是只低不高,说100米内应该不过分。导弹主要是完全我们的技术,如果需要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可以下降,而不用像飞机那样很多部件受制于人。另外,不要忘了,中国还有巡航导弹,美国的成本好像就200万美元以内,中国也不会比它贵到哪里去,而巡航导弹的精度比地对地导弹还要高,打飞机基地可以地对地,巡航导弹一起上。总之,我认为出现二战那种大规模空战的几率不会很高,刀要用在刀刃上,导弹开路,飞机扫尾应该是中国采用的战术。

            • 家园 地对地导弹的作用之一在于可以解决对岸基地

              然而反舰打航母就非常勉强了,那是反舰导弹,潜艇的工作范围,中国这两方面的战斗力都有限,但是近海的饱和攻击力不可低估,因此预计航母如果攻击中国会躲在反潜幕和反舰导弹射程外,而航母的舰载机依然可以攻击中国海军舰艇,这是一个中国和海军强国发生冲突时比较头疼的环节。

              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中国海军不造航母,不造巡洋舰,大概与此有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