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深入讨论】再挑一个话题: 北京故宫的门票应该涨价吗? -- 你克我服

共:💬3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深入讨论】再挑一个话题: 北京故宫的门票应该涨价吗?

    背景: 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六大景点的门票想往上调,为此召开了价格变动的听证会。与会的市民听证员最后一致通过赞成价格上涨的决定。

    然而,在网络上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的网友,则全面反对这一决定。

    为此我们进行深入一些的讨论。

    赞成涨价的一方,提出的原因如下:

    1)这些知名景点,在高峰期客流过大,已经无法保证游客舒适地观赏。因此需要用价格作为杠杆,使得旅游旺季的客流得到一定程度地减少。

    2)国内其他城市的知名景点,票价往往比北京知名景点更高,向外地旅游环境看齐,也是有必要的。

    3)保护古籍和景点的维护,需要更多的资金。在国家无法提供更多款项的前提下,提高票价也是应当的。

    而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网友的反对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故宫是国家的财产,受到涨价影响最大的游客们又多来自北京之外的全国各地,因此涨价与否不该由北京人和北京相应的机关说了算。北京市政府搞的这个听证会,代表不了游客这个权益主体,势必造成“北京人听证、全国人民买单”的结果。

    2)国外有的景点还是免费参观呢,北京人不该与外地景点比,而应该向外国免费景点看齐。降价才是应该的,最好都免费!

    3)涨价限制旅游旺季客流之说不成立,只能剥夺收入少的阶层的旅游权利而以。要想限制客流,应该控制景点的每日入场人数。

    4)保护文物,那是政府的事情。该由国家出钱,而不是从游客身上榨取。

    5)故宫这样的景点,门票收入已经很多了,还有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应该肥得流油了。还要涨价,只是为了他们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的提高目的而以,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审计。

    综合上述背景资料,请大家发表看法。

    有什么新的正方、反方观点,俺也会及时追加到顶楼帖子里的。

    建议: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前,也试着横向地、纵向地比较类似事情,看看自己的结论套在这些方面是不是也显得那么“公平合理”~~~~这样就能够举一反三地看出我们这个社会的全貌了。

    • 家园 北京世遗景点首次就门票涨价问题回应公众质疑

      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称涨价有理

        故宫等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召开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景点有关负责人,请他们就读者、网友的观点和疑问做了解答。

        读者:文化遗产不是商品,用“涨价体现价值”为理由不能服众。

        景点:门票价格调整旨在区别遗产与一般景点的社会功能

        故宫新闻发言人:故宫博物院目前的门票价格难以体现故宫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更不能体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调整门票价格有助于缩小价格与价值水平的差距。

        颐和园管理处:世界遗产门票价格的调整,是对遗产价值的重新定位,是对遗产区别于一般景点社会功能的重新划分,有利于对珍贵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我们办事处负责的明代长城有20.25公里,但目前对游客只开放3.74公里。管理和维修资金欠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已开放的长城是经过多次维修保护的,这需要大量资金。

        读者:说现行门票价格水平普遍低于国内同类景点门票价格,那国外有的景点还免费呢,为什么就不比了?

        景点:我国“世遗”抗风险性弱,需要更严格的保护,而景点经费短缺

        颐和园管理处:我们应该适时适地看问题,不能盲目攀比。“世遗”都有脆弱性和不可复制性。因历史文化不同,欧洲的“世遗”多为砖石结构,而我国的“世遗”园林多为木质结构,因此抗风险性弱,需要更为严格的保护。

        故宫新闻发言人:故宫有16.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40多年从未进行过大修,现开放地区仅占古建筑总面积的52%。故宫陈列几十年改进不大,现代化安全照明未能引入,参观效果差,观众不满意。其主要还是经费短缺所致。故宫每年所需古建修缮费用1亿元,到2008年共需要维修资金7亿元,这些费用全部来自门票收入。一些重大修复项目或靠境外捐助,或靠国家专拨经费,故宫本身无力承担。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我们的专款资金很少,自筹资金也有限,目前的门票收入基本上只能满足日常的维修保护工作。如果取消了门票收入,就目前的国情来看,那古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很难靠公众的自觉性和捐款进行下去。

        读者:门票收入怎样处理?能够全部用作景区建设与遗产保护吗?

        景点:根据有关规定,世界遗产的门票收入实行专户集中管理,并全部用于其保护管理

        故宫新闻发言人:故宫的门票收入每年3亿元左右。门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部上交财政专户。上级财政部门在门票收入范围内根据严格审批的预算项目优先安排故宫使用。根据有关规定,世界遗产的门票收入实行专户集中管理,并全部用于其保护管理。此次调价增收部分,将全部用于古建筑维修和改进等项目的开展。

        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近几年每年的游客量平均为600万人次,每张门票20(旺季30)元。目前,颐和园的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门票的收入,但目前颐和园的门票收入只能维持基本运行支出。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我们的门票收入每年1.2亿元左右。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明代长城的文化内涵得不到继续发掘和展示。调价增收部分将全部用于古建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网友:房产出租收入和出售纪念品、礼品的收入哪儿去了?

        景点:景区内没有房产对外出租;商业网点的收入全部上缴国家

        颐和园管理处:景点目前没有房产对外出租情况。近年来颐和园已逐步净化了大部分商业网点,仅存的少量网点主要是为满足游客游览过程中的购物需要。这些商业网点中出售的纪念品、礼品的赢利收入也是全部上缴国家的。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目前没有房产对外出租情况。在景点核心区也不允许有商业网点,只能有服务设施。为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允许部分人在景区周围有固定摊位,由工商部门收取管理费用。

        网友:要涨可以,涨了就要真正启动监督制度。强烈要求审计署对各个景点进行审计,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福利等。

        景点:职工工资并没与门票价格调整挂钩

        故宫新闻发言人:门票收入与工作人员奖金福利无关。故宫工作人员工资奖金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定员定额核算,编制预算,报文化部、财政部批准后执行的。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我们属于延庆县政府直接管理。每年底,市审计局等部门都会派来工作组,进行严格的财务检查。

        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每年财政支出预算都要报详细的计划和预算,经政府批准后方能实施。颐和园属于事业单位,北京市园林局管理,正式职工1600多人,实行收支两条线。职工工资严格执行国家核定的事业单位等级工资制度标准,职工年人均工资27350元。季节工400来人,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门票价格调整与职工工资无关。

    • 家园 百姓说的深有共鸣。

      最近听说故宫要大修,我挺高兴的。以前去那叫寒碜,皇帝新房啥样?破被子小床烂地砖。

      想不到的是没修它先涨一倍罢了,成都武侯祠修了以后漂亮多了,票价也涨了一倍。不过嘛,中国特色就是,修完了涨完了,没几年就又一破烂样。杜甫草堂97年重修时候那叫风光,现在一看,成老大妈操场了。

      这文化部门深谙生意法门啊,做面包的要涨价之前面包越做越小,涨价了他说偶把面包做大优惠顾客。

    • 家园 故宫等景点的保养维修费用到底需要多少

      不才觉得这是必须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的工程建设历来被怀疑有假账,当年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的花费可以建一支海军,几乎成了无底洞。那么现如今故宫等景点的维护费(包括相关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到底需要多少,总不能像海绵那样富有弹性吧。有个真实的数目出来,再评估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是否出得起这笔钱。

      不才以为,这项费用绝大多数应该由政府出,中央政府出钱是因为这些景点是国家财产,是祖宗留给全体后代的,中央政府代全体国民接收这些遗产,有责任对其维护和保养;北京市地方政府应该出钱是因为这些景点为北京市带来了除门票收入以外的其他一系列更重要的收入,全世界人民都冲着这些景点来北京旅游,北京人挣到了钱就应该付出些成本,当然这要由地方政府统一支付。

      政府出钱,最怕羊毛出在羊身上,想方设法向老百姓收钱来补这个“窟窿”,这当然是不应该的,这本来也不应该是个窟窿。政府很多钱花的不是地方,政绩工程多了些,亏空也就多了。如果这笔保养维修费用真的很高,政府确实想出也出不起,那再向老百姓伸手也不迟,不过不才怀疑原本不是这么回事。

      至于和国外对比也要全面对比,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对比很有点断章取义,不足为凭。香港的大屿山天坛大佛也是闻名遐迩的,其所在的宝莲禅寺也是规模宏大,恐怕维护费用不在少数,可那里既没有门票也没有什么进山费。

      还想说说限制游览人数的问题。这个理由是有些道理的,公共财政里讲这种收费是为了防止拥挤。但如楼下仁兄所说,真涨了价不一定能解决拥挤的问题。管理者其实心里明白那些天游客肯定会超过接待上限,那时候应该限制游客人数,这是为了保护全国人民的财产,人民会理解的。但利用价格杠杆恐怕就有些问题了,因为总有可能涨了价还控制不住人数,那景点的工作人员可就有赚头了。其实这么做不才也理解。如果单纯限制人数不提高收费那管理上肯定有些麻烦,还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如果提高收费,虽说得罪人但保不齐能捞上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北京贫富差距不小,也有不少收入不高的人,很多家庭月收入不过一千多块,饭费不过七八百元。如果门票价格真涨上去了,一个大人带个孩子在淡季去故宫,光门票就120元,相当于全家5天的饭钱,好贵呦。

      • 家园 我看还有一个关键是在于归属问题上

        如兄所言,维护费用多少,这笔钱从哪里来都很重要。归属问题不明确,这个恐怕总会是个糊涂帐。

        如果是在政府预算里,那么就不应该收门票,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税收等,会比较合理一些。如你说的香港的大屿山天坛大佛。

        如果不算是政府预算里,算是“公司”类型,如同蝎子王所说的,自负盈亏的话,那收费不收费,收多收少,就是它的商业行为,大家不好说什么,也就只好由市场来起到调节作用。

        至于限制游览人数,我看价格杠杆也的确会是问题。故宫拥挤,是因为人多。要说人多,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一天之内从检票处通过的人数;一个是在故宫里面单位时间里的总人数。为什么人多,还不就是因为大家觉得要花大钱要有所值,一旦进去,不呆个大半天一天的,哪里觉得对得起自己的那门票钱啊。一天内通过检票口的人数未必多的吓人,呆在场子里的人数倒恐怕是吓人的很。如果免费了,没有几个人觉得有必要在里面呆多长时间,随时可以来随时可以走。大概会是经过的人多,停留的人少。

        这个就有点象交通的情况了。大量车子快速通过,交通堵塞是不会有的。倒是大家都停在路上,会造成交通堵塞。

        • 家园 还有一点:这个归属问题谁说了算

          铁手兄所言极是,归属的确是个关键问题。这里面引申出来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这归属问题谁说了算呢?既然是国家财产,相关的重要问题应该由国民来定。连中央政府都是代表全体人民行政,对于这个问题恐怕政府的发言权是不那么充分的,最好是通过人大立法来解决。这决不是小题大做。因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太多了,像故宫、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等等极为珍贵的就有许多,北京等地的做法会成为全国的参照,那么涉及的项目仅从总金额上说就是非常巨大的。北京一个地方可以这样听证,全国其他地方就都可以,所有“小题”加在一起就不是小题了。通过人大立法来明确维护费用的归属问题可能才是比较根本的。

    • 家园 如果他们自负盈亏涨价无所谓,反正俺觉得故宫没啥可看的

      王朔说的对,参观故宫就是看金银财宝,看看以前中国最大的土地主的幸福生活。对学习文化,陶冶情操没什么帮助。况且值钱的东西49年就被搬到台北了。

      如同难吃的宫廷菜,暴丑的后妃照片一样,故宫也是名声响,实际土的掉渣。

      • 家园 这后妃观察倒是十分准确

        总是听说以前的后妃怎么国色天香、沉鱼落雁,看了好几张清朝后宫的照片,都是丑得不行,就算是珍妃,放现在的标准不过是五官端正。照理说这些后妃都出身富贵之家,营养没啥问题吧,老子纳妾也不会专挑丑的纳,怎么生出来的女孩子都是歪瓜劣枣?做皇帝也不容易,天天要面对那么恐龙的后妃们,履行制造下一代的职责。

        别说后妃,即使民国初年那些名妓的照片,也是那个丑啊。

        • 家园 选妃子并不是以容貌为主要标准的

          这里面还是比较复杂的。就说光绪选的吧。那隆裕皇后是慈禧老佛爷的亲侄女,自然是老佛爷肥水不流外人田。除此之外,老佛爷还给光绪找了四个候选妃子,让他自己挑。光绪还是有些审美能力的,看上了其中两个长得好看些的,可老佛爷偏偏不让他选那两个为妃,为啥?老佛爷怕光绪宠幸那两个比较中意的冷落了隆裕。所以即便是珍妃,也只是在四个候选人里排第三。那皇上为什么宠幸她呢?因为珍妃天真不拘束,其他后妃则很讲规矩,这恰投了光绪所好。珍妃也的确带给光绪很多快乐,可惜……唉。

        • 家园 审美观变了。
    • 家园 全国拿钱给北京搞建设办奥运,倒是记着我们其他地方的
    • 家园 把故宫与博物院分离

      大部分文物统统移到另建的博物馆中,故宫只作为历史遗迹,从而分流一部分游客

    • 家园 问题是涨价能控制参观人数吗?

      要知道来故宫的大多是远道而来的外地人,好不容易来一趟,哪怕200一张的门票也得进去看看。更何况参加旅游团的人,故宫是必到的一个景点。涨价只会增加故宫管理部门的收入。至于那部分增加的收入能否用在故宫的维修保养上,也许只有鬼知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进入人数。比如规定每天XXX人的流量。不仅有利于保护,而且能让进入参观的人能仔细看,认真看。至于维修经费,我想作为国宝的故宫,只要少建那种莫名其妙的国家大剧院和世纪坛就有了。

      至于听证会向来是婊子立牌坊,给人看得。

    • 家园 驴子说两句:事业部门当然不能统统推给市场、自负盈亏

      一上来就往这方面想,习惯了。说的跟听证会可能不很符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走题怕是在所难免了,呵呵。

      记得原来在哪里说过平遥古城坍塌的事情。现在的情况是,当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的时候,需要考虑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平衡的问题。对于博物馆这样的不同于一般公园的公益场所,它所体现的价值决不是单纯经济收入来决定的,通过大众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所获得的社会价值,虽然不好估算,但可以肯定将远远大于门票等带来的实际收入。

      谁都知道文化公益管理部门是冷衙门,在硬性经济指标下,摊派到所属的博物院、文化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将势必以包括提高门票价格在内的种种“措施”来实现创收目标。但带来的结果却未必是收入涨幅与门票价格涨幅的线形关系。

      门票的实际付出方式有这么几种,除了平民大众以票面价格购买外,还有,一是送出的贵宾票、关系票;二是单位员工有时包括其家属的免费通票;三是付给单位员工低于市面价格的部分票券,作为红利、补偿等等;再就是大宗的“批发”票了。上面几种,尤其是贵宾票关系票等,跟门票价格涨跌无关。而平民大众买票游故宫,确实多以外地游客为主,这种情况下“杀生”,可以“杀”掉首次参观的游客,却也可能使得相当部分有意的回头客望而却步,倒不是真负不起那笔钱,而是心里个应。而可以参观的低收入者的门槛却要大幅提高。简单来说,门票价格涨了10倍,就指望年底可以创收10倍?呵呵。

      故宫博物院作为副部级的事业单位,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不应完全推向市场而只看到短期经济指标。即便是创收,也看看创收来的收入放到了谁的小金库里,――这点看看文化保护单位实际的保护状况就知道了,前些日子平遥古城倒塌竟然被说成是古代的豆腐渣工程,真令人啼笑皆非,――文化部门的管而不理,确实是件可悲的事情。再拿故宫说事,博物院应充分体现出公益部门有益公众的本色,国家调配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创收,而是如何减冗增效,花小钱办大事――什么是大事?先把花花草草里的东西拣出来再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