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重温明末甲申山海关之战 -- 温相

共:💬13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重温明末甲申山海关之战

    我们前面说了李自成的一些缺点和弱点,这就是自成从农民领袖最后走向覆灭的必然性,然而,事物还有其偶然性的一面,这个偶然性在公元一六四四年就是山海关之战。

    一:满清和农民军互相摸底的比较

    满清在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已经预料到明朝将要走向覆灭,而且,随着松锦决战的胜利的到来,皇太极对于这点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他曾经说过:“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内讧,土贼蜂起,或百万,或三四十万,攻城掠地,莫可止遏。”这是皇太极第一次用这种口气提到明朝的命运,也是满清的最高统治者第一次提及关外作战的农民军。在阿巴泰担任奉命大将军再度入塞时,皇太极嘱咐自己的兄长说:“如遇流寇,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皇太极如此慎重的交待不同寻常,说明在满清入关以前,满清的最高决策者对于以后他们的对手的转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同时,也说明满清对于农民军的战斗力没有轻易的忽视,至少在他们的眼中,所谓流寇显然比较明军主力要强大的多,也是他们以后可能遭遇的劲敌。多尔衮掌握大权以后,满清对于农民军仍旧抱有试探的态度,在满清送给李自成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这样的文字:“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当然,也可以说成是对农民军的一种策略,不过,更主要的是满清把入关以后的首要目标锁定在农民军的头上。

    满清决定大举征伐明朝之前,范文程公然提出:“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洪承畴等人也主张要对农民军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崇祯之死和北京被攻克的消息传到沈阳以后,满清全国进行总动员,出动的军队“前后兴师,未有如今日之大举”,超过努尔哈赤进攻宁远和皇太极进行松锦决战的总兵力,清世宗以后在《大义觉迷录》中说这次应该有十万大军出征。而实际上,清军的兵力比这个数字还是要多出一些。可谓是空国而来,成败利钝在此一举。

    而吴三桂此刻的献关投降给满清指出了一条更为划算更为堂皇的捷径。而我们知道清军的战斗力远在明军之上,此时就是明军的所谓关宁铁骑在清军的眼中也是不堪一击的,皇太极说过:“明所恃者惟祖大寿之兵,并锦州、松山之兵,及洪承畴所领各省援兵耳,今皆败亡已尽,即有召募新兵,亦仅可充数,安能拒战?明之将卒,岂但不能敌我,反自行剽掠,自残人民,行赂朝臣,诈为己功;”多尔衮是松锦之战的清军统帅之一,他不可能不知道明军的实际战斗力,特别是清军多次入塞以后对于明军的虚实早就了然在胸,此时调动如此庞大的部队,特别是集中清军的精锐部队,其目的显然不是单纯对付明军的,进一步的考虑就是农民军。因为清军在接到北京被攻克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改变三月的进军决策,更说明满清此来已经是志在必得。但是,吴三桂的人马既然愿意充当前驱,那又是满清统治者相当高兴的,因为他们也没有实际同农民军交过手,也要通过实战的演习来判断对付农民军所需要的手段和战术,特别是利用明军残余的一点主力来消耗农民军的锐气更是满清求之不得的。

    对于这样一个如狼似虎的强大的对手,农民军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做了些什么呢?由于清军入关以后对农民军政权的残酷镇压和对有关农民军历史的资料的收剿、毁灭,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全面的看到当时李自成对清军的基本判断了,不过,我们从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前的战略决定可以看出,自成对于灭亡明朝以后的前途是相当乐观的,他指出江南明朝残余政权可以“传檄而定”,所以,当农民军甫一底定胜利在望以后,自成就急不可待的派出马科等人向张献忠的地盘发起进攻,搞起了“同室操戈”。而对于盘踞在辽东的一直以来是明朝的心腹之患的满清,李自成没有片语的评价。

    就在他举兵进军山海关之际,吴三桂派人前来传递假消息时,自成还一度迷惑其间,更为主要的是自成北上带的军队的人数说明了自成并没有想到满清会有备而来。(关于自成带兵的具体数字下一篇中将提及)从自成在同明军关外精锐诸如左良玉部、孙传庭部较量时调动的军队来比较,自成这次带的军队刚好和吴三桂的总体人马类似或者接近。也就是说自成料定吴三桂迫于大军的军威,不一定敢于负隅顽抗,就是抵抗也不会有太大的战争出现,总之,自成对于自己的亲自出征消灭吴三桂是充满一定的信心的。以他多年的戎马生涯来看,如果他考虑了清军之于农民军的态度,他不会一点准备都不做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在山海关之战开始前,参战的双方一个是挖空心思,一个则是粗心大意,战争似乎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上就显示了结果的天平究竟会倾斜到哪一边了。

    (未完待续)

    元宝推荐:沉睡的天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李自成?满清?吴三桂

      自成手下大将多数是陕西籍,乡土观念很重,在自成的军中一直流传着十个幽燕之地不能更换一个长安的说法。这种很有代表性的东西一旦流传开来对于自成部队在北京的所作所为不能一点触动都没有,而北京的士绅阶层在得知这种说法和做法以后再来看自成的追赃助饷的政策那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当时,西安早就不能和北京的战略位置相提并论了,然而自成之所以选中西安建都除了以上固有观念之外,还有对于满清的考虑以及对吴三桂的安排所致。

      顾诚在《南明史》中推测自成可能对于吴三桂的安排类似于马科、黎玉田那些人,我以为不然。自成对于全国胜利之后的规划唯独很少提及或者基本不提满洲的归属问题,可见自成对于满清很有可能是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想法,这一方面基于他不了解满清,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他自己的实力出发,不想过早的和满清冲突。所以,吴三桂这个棋子的作用就在这里的。吴三桂是辽人,以辽人守辽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此,我以为自成调吴三桂入京除了安抚以外就是给予足够的地盘,让他来镇守北直隶。这也就解释了顾诚在《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中的一个疑团,那就是自成何以不在北直隶留下自己的大将和亲军。自成获得北京原本就没有计划常驻,势必要借重一些他认为可以信托的人来驻扎,吴三桂是自成考虑的首要人选之一。

      唐通去和吴三桂解说自成的意图以后,吴三桂很快出发,要不是北京传来的消息吴三桂进入北京投降大顺军是很自然的了。唐通许给吴三桂的条件中有一条是封侯,我们知道自成成事以后封了大量的爵位,首等就是侯爵,大顺政权嫡系人马中的侯爵有记载的包括刘宗敏、田见秀、张鼐、李过、谷英、袁宗第、刘芳亮这几位,也有记载说自成的两位叔叔也封为侯爵,但是,他们并不是军功而来,以高一功在自成政权中的实际地位也还只封为临朐男。由此可见,自成对吴三桂的价码是给的挺高的,而吴三桂这种人如果不啖以重利,他也是不会就范的。

      从后来吴三桂的行事轨迹来看,吴三桂这种人是地道的军阀主义者,此公如果不让他做皇帝,他是不会有什么十分的反抗的,但是,不让他留镇一处、永保封疆,那就不行。三藩之乱的症结也在于此。而吴三桂此前在历次进攻满清的战役中蓄意保存实力也是有力的说明,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当崇祯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让他放弃宁远倍道兼程的救援北京时吴三桂缓慢的速度哪里还有一点纯臣的味道?比较当年袁崇焕勤王的力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问题在于吴三桂已经看的比较清楚了,明朝肯定是要完了,而且短期之内就是完在李自成手中,所以,大明朝给他这个送命的平西伯怎么能和他以后与新朝的合作相提并论呢?虽说这时候他还没有拿定注意什么时候开始和大顺军合作。

      然而,当自成的招抚计划快要成功的时候,追赃和陈圆圆事件却让这件事功败垂成。吴三桂尽管很想给自己和自己手下的五万军队找一个新的主子做依托,但是,这个主子是不是他以后半生的依靠,能不能对他的利益给予充分保障,这是吴三桂更加计较的地方,农民军在他们这些旧日王朝的军阀看来还不能完全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时候突然来了这两件事更证实假如吴三桂投奔过去,一旦对方翻脸,那么原在北京投降大顺的那些官员的被杀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吴三桂才决定反过头来重新进占山海关,赶走唐通,进而向满清送去橄榄枝。

      比较自成在招抚吴三桂问题上的失误,满清在这方面则十分务实,顾诚在他的《南明史》中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说明满清当政者诸如多尔衮等人政治眼光是十分可以的。吴三桂甫一归来,马上封为平西王,以前像孔有德等人穷途末路皇太极仍旧封给王爵,令他们自成一军,满清能够得到天下,统一战线的工作做的是比较到位的。还有后来被李定国打的大败的孙可望,一旦投降封为义王,爵禄在多罗郡王之上。(以阿济格之于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关系和他本人的军功,首封也不过多罗郡王)我们可以这么说,满清在夺取天下的时候不放弃任何有利于这一计划的任何争取,相形之下,自成做的远远不够。另外有一点始终是一个谜,那就是多尔衮在和吴三桂的条件中可能许给吴三桂以后可以独霸一方的某种暗示,以后吴三桂起兵造反时就专门提到这点,而清方对此则含糊其词。如果这件事确有事实的话,就会从另一个侧面证实满清比李自成进一步的落实了对吴三桂的攻心之术,搔到了吴三桂的痒处。从而使得吴三桂死心塌地的卖命以从。

      一六四四年的中国,政局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吴三桂这个原本并不是十分举足轻重的棋子居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和以后部分政治格局的划分不能不说是必然性之外的偶然性。而甲申之际的机遇之神也不是没有赋予自成及其大顺政权很好的条件,可惜他们未能珍惜未能把握,以致于失足成恨。教训自然是沉痛的。

    • 家园 【原创】大顺军、清军和吴三桂三方军事力量对比

      二:大顺军、清军和吴三桂三方军事力量对比

      李自成究竟率领多少军队前去山海关和吴三桂展开较量呢?考诸史料我们暂时看到这样几种版本:

      1.《清世祖实录》中说李自成是率领大军二十万东行。

      2.《明史》采用实录的说法,也取二十万的说法。

      3.顺治朝《东华录》不采用以上说法,只说自成统兵十余万。

      4.《明史纪事本末》和《遇变纪略》只说自成率兵几万,其中《明史纪事本末》卷78说自成率兵万东行。

      5.《四王合传》(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中介绍自成率兵六万东行。

      6.《明季北略》中说李自成率领大军四十万。

      7.《东明闻见录》中说李自成率兵六万,号称二十万。

      8.《辛已丛编?吴三桂纪略》也说自成统军六万东行。

      以上是古人的考证,今人中明末史学者顾诚根据山海关人佘一元的山海关人佘一元《山海石河西义冢记》和清康熙八年的《山海关志》考证李自成率军将近十万,如果加上民工在内则有十几万之众。

      我们从自成在西安建都以后领军进攻北京的军队总数以及留守山西一带驻防的总体情况看,自成带往山海关的军队应该在六万到十万之间,不会超过十万军队。更不会有什么四十万之众,这不过是当时满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夸大其词罢了,等到清末的时候,连官方自己也修改了口气。

      下面再看满清方面的军事部署,这里面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满清官修史料很少正面交待出兵人数,而军事编制上连《清史稿》上也承认经常具有时代的痕迹,也就说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背景加以损益。所以,想要确切的知道清军在入关的具体兵丁其实是办不到的,也只能笼统的接近事实而已。

      1.满清最具有政治权威的皇帝的亲笔之作《大义觉迷录》卷一载清世宗《上谕》说:“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这里说清军进入山海关战场之时是十万之多。

      2.朝鲜方面的当时记载只说:“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而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朝鲜《李朝仁祖实录》七)具体兵丁也没有说。

      而后代学者多数根据朝鲜方面的这个记载来判断清军的总人数应该在十万上下,因为按照满汉蒙八旗在籍的军人总数十二万六千余人的基础上断定如果是三分之二的话,那就是八万以上,明末史专家孙文良考证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时带有大军十三万,号称二十万,以后有些人质疑这组数字,然而始终没有具体的列举出来努尔哈赤究竟率领多少人马进攻宁远,迄今为止没有足够的东西驳倒孙文良所引证的史料。如果从孙文良的这个数字判断的话,当时清军整体军队应该在十五万以上,那么按照三分之二的说法应该在十万以上。

      我们透过《清世祖实录》和《清史稿》等正面介绍清军入关历史的资料看,清军这一次入关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的,而且,清军尽管对农民军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考察,但是,对于农民军的战斗力还是从来没有亲身尝试过,所以,决不可能掉以轻心,也因此调动倾国之兵来争是在情理之中的。特别是在山海关之战、怀庆之战以后,多尔衮仍旧改变阿济格单独追击李自成的决定,除了阿济格所部八万人以外,增调多铎本来南下的劲旅合并一起追击李自成,足以说明清军对镇压农民军的严肃态度。潼关之战打响以后,清军正面进攻始终在人数上不处于弱势,其时顺清双方已经交过手,清军仍旧给予高度的重视。即便是阿济格统军西上时,仍有八万之众,抽调山西一带精兵悍将。(根据根据顺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宣大总督吴孳昌启本,原件藏第一档案馆,另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也有介绍)而且动用了先进的火器红衣大炮,可见,在山海关之战开启之初,多尔衮是不可能也不敢轻视农民军的,这点从他使用吴三桂打前阵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吴三桂方面的明边军力量历来争议比较少,一致的看法是在四万到五万之间,其他人丁八万左右。辽东军阀历来有贪报、隐瞒的恶习,所以,吴三桂一部的军马并没有原来他自己吹嘘的那么之多,但是,吴三桂一部因为在历次战争中善于保存实力,所以,比较明军其他部队战斗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自成统军东行其实是冒着绝大的风险的,然而这一点自成内部的高级将领们甚至包括自成自己都浑然不觉,刘宗敏公开说:“不足当京师一角,用脚尖踢倒耳”(《谀闻续笔》卷一)他们没有把清军的人马计算在内,更没有想到精锐的满蒙八旗主力会和吴三桂联合起来,自成的军队在单独吴三桂上虽说略有多余,却是余者有限,而对付清军不仅战略上未予充分重视,就是人数上也不占任何优势。

      (未完待续)

      • 家园 门外汉的问题:李出征前清有没有底下和他有过什么接触?

        或者吴和李有过接触?

        比如:

        清和李协商共分天下,以山海关为界。

        吴和李协商以为内应取清。

        李轻信带兵取山海关。

        结果清(吴)反悔。

        否则李不会不明白清对明的打击力度,对山海关那么轻视粗心,总是觉得优点难理解。

        • 家园 这个我准备专门写一个贴子回复你:

          其中要涉及吴三桂为什么出尔反尔以及自成的失误。

        • 家园 顾诚的书里是这么说的.

          多尔衮的信送到了榆林守将王良智手中的时候, 李自成已经东渡黄河向北京进军了.尽管王良智奏报了李自成, 但李自成对清廷"协谋同力, 共取中原"的建议未加理会.

          ---------------

          感觉上, 李自成好象就当满洲兵根本不存在一样. 或是由于满洲人几次进兵的目标都是北京, 而且当初努尔哈赤起兵时宣告的对明朝的"七大恨", 产生了一种错觉, 以为女真人的目标只是推翻明朝, 满足于在关外占一隅之地.

          老相也说过, 从李自成命令吴三桂调兵南下的样子看, 他好象要和满洲人和平共处, 以山海关为界.

          料敌过轻.

      • 家园 回头想一下.

        李自成没有把满洲人认真对待, 只这一点, 他的失败就没什么冤枉的了.

        可还是忍不住让人长叹一声.

        • 家园 自成虽然失败了,仍旧不失为一代豪杰:

          所以,后人读史到此总不免感叹一番。

          感叹之余给老弟先行拜年了。下周可能就不上来了,祝你全家特别是你们家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一切顺利!

    • 家园 归其由,咎其底

      李自成之亡,亡于轻敌.亡于大意.

      • 家园 大意失荆州是古今胜利者的通病:

        自成如果不是大意,应该不会让满清那么容易的得手,从后来李定国和尼堪等人的较量看,农民军的整体战斗力不弱于满清八旗。

    • 家园 看到一本书里讲

      开战前宋献策曾经说:双方闯攻山海则闯败,满攻北京则满败。不知温相对这个看法有什么意见。

      • 家园 宋献策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原话是“皇爷去,皇爷不利;三桂来,三桂不利”此话出自《东明闻见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