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耆婆方》 -- 弦音醉舸

共:💬48 🌺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印象中,印度医学是三因七素

                                                  木火土金水好像是外感因素。

                                                  廖育群先生有过这方面的比较,虽然俺窃以为他比较的很挫。因为他自己不是个好医生。

                                                  • 家园 我刚翻到他的一篇文章,

                                                    很不客观,呵呵,他是廖厚泽老先生的儿子呢,所以早就读过一些文章,从来没觉得靠谱过,哈哈。

                                                    • 家园 比较医学这块,应该同时具备文化和医学的修养才成

                                                      他好像两方面都不成。

                                                      他的印度医学知识,来自日本人的翻译,而非自己的钻研。

                                                      日本人一直比较轴,是不是他们把印度医学翻译成调色板式样的,俺不懂梵文,也只好听他们瞎掰了。

                                                      好像有从梵文直接翻译的印度医学著作,俺偷懒,还没看呢。

                                                      翻过印度药典的英文版,老实说,看不太懂配伍的玄机。不过他们对大处方似乎有偏好,虽然也有小处方。

                                                      不像我们,对三五味搞定的不吝谀词。

                                                      • 家园 我们的“圆”这个剂型,基本上就是

                                                        印度制剂。孙思邈“耆婆圆”就是典型。《中藏经》万应圆估计也是,按照中药学的法则,很难将那些药物撮合到一块。即使因巧合撮合到一块,也不会明确功效,这需要理论发达,经验积累到什么程度才可能出现啊,这不符合中国药学的发生史。

                                                        另外,《十诵律》卷二六《医药法》用一整卷谈饮食卫生、用药治病以及佛陀传教时的有关例证。其中提到“四种含消药”,即“酥、油、蜜、石蜜”。《医心方》中还残留一个“煎药方”,就是用酥、蜜来配置的,后世这个剂型在我国基本没再出现。

    • 家园 实事求是,送花支持。
    • 家园 小问题

      麝香,犀角,本土都有。中国最后一只犀牛据说死于1900年。

      乳香好像在地中海那里原产。

      印度医学的框架和中医不太一致。一直没有很好的融合。孙思邈试图捏面团,好像也不太成。最后是中医的框架完全包容了能包容的东西。

      中国印度医学的碰撞,在藏医学里体现的最充分。可惜,俺不是很了解藏医学。

      • 家园 本土那点量,

        完全不够入药用的,你要知道东汉以后,十个方子里有六七个要用到这个药(稍微有点夸张),中国有用犀角的,但是是用来辟邪的,并无药用,直到东汉以后。乳香,即阿拉伯语之曲祖,是乳香树分泌出的树脂,出于阿拉伯红海周边,如叙利亚(大秦)等国。有一个说法,中国最早的佛寺是“乳香台佛寺”,建于永平七年(64年),比“取经”带回的两位高僧还早3年(永平十年[67]),用乳香来命名,可见其早,但并未入药,一来稀少,二来无理论支撑,中国医家使用乳香的最早记载见千南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这与佛教的深入应该有更深的关系,而佛教来自印度。且印度也产乳香,但与出自阿拉伯世界的乳香是同属不同种的植物。

        • 家园 乳香古名又称“熏陆”

          是阿拉伯语的译音,并非印度译音

          《梦溪笔谈·药议》:“薰陆,即乳香也,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鎔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

          在圣经中也多次提到乳香

          所以判断此药的用法是印度传来实在有点牵强

          中医入药千奇百怪,其他国家或地方不以为事得的,常在中医中做药。

          而乳香台佛寺中的乳香来历在于庙中大梁是乳香木质,古名香台寺。

          • 家园 是的,我没判断乳香是印度来得啊,

            我只是说印度也有一种乳香。回复中也说了:乳香,即阿拉伯语之曲祖,是乳香树分泌出的树脂,出于阿拉伯红海周边。印度用乳香是有记载的,在《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十六中说,如果以酥蜜酪和合粳米作护摩,可以降伏夜叉,如果降伏乾闼婆,则用乳香作护摩,降伏饿鬼用吉祥香作护摩。若紧那罗用娑哩惹啰娑香作护摩。如果是为除一切各个种类的障碍灾难,则以所用物八百作护摩,满七日之后,障难即得除灭。

    • 家园 这就更说明了中医需要吸收西医西药而现代化

      不过,那个什么不空善无畏什么的,说翻译密教经典,但一看都是道教的一些内容,我都笑死了。

      另外,印度也有信奉道教的人,那个什么王玄策不就俘虏过一个吗?

    • 家园 你过于敏感了。中国已过了需要靠回忆才能有勇气前行的年代了

      实事求是,文化原本就是交流中发展的。

    • 家园 耆婆,我记得是鸠摩罗什的母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