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瓜颠 (一) -- 老光

共:💬32 🌺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北瓜颠 (一)

    说起南瓜,大伙儿可能都知道,这东西长得长长的,扁扁的,圆圆的……啥形状都有,至于颜色嘛,更就是形形色色。走遍东西南北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可提到“北瓜”,有人便弄不清楚了,这东西是个啥哟?

    其实呢,“北瓜”,南瓜本就是一码子事儿,南瓜就是“北瓜”,“北瓜”嘛,也就是南瓜!

    只是俺这地方的人,自古以来,一直是这样子的叫法。时日一久,约定俗成,于是乎,叫顺了口,便把南瓜称之为“北瓜”了。

    至于这里面有个什么讲究,还是有个什么典故,俺也弄不清白。打小起,俺也是一直随众人直口呼,将南瓜当作“北瓜”,叫唤了这么几十年。以至于到了外地,撞见南瓜时,也还是不改口,称南瓜为“北瓜”。每每呼出口时,弄得旁边人直诧异:这人是不是有点子毛病?莫非是哪根神经绕错了道?明明是个大南瓜么?咋就呼叫为“北瓜”呢?……。

    既然是叫顺了口的,下面遇到南瓜字样时,俺还是按方言叫法和几十年的习惯,称其为“北瓜”吧。

    俺今日向大家介绍的菜,并不是北瓜本身,而是北瓜藤蔓上长出的附带物——北瓜尖。这“尖”字,在本地方言中,读作dian(颠),连起来便是:北瓜颠。

    北瓜从一根瓜秧儿,栽种下去,得了肥力,沾了水气,更兼有阳光雨露的滋润,一路发展下去,便长出长长的一根藤蔓来。肥力足的,又从这长长的藤蔓中间,生发出无数的枝节来。这枝节,便是俗常所说的“北瓜颠”。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种豆。栽种下瓜苗,本就是盼望着收获多多的北瓜么。这横生枝节长出的藤蔓,只能白白地消耗掉瓜苗的养分,惹不掰掉它,藤蔓会越长越多,越生越旺。到头来,尽管长得花团锦簇,绿油油一片,却长不出几个瓜来。所以,有经验的老农,每隔几天,便要用手掰掉藤蔓上长出的枝蔓,只留下独独的一根主蔓。只有掰掉那横生出的枝节,保持主藤蔓上有充足的养分,那藤,才会不断线地结出瓜来。

    掰下的枝蔓,白白扔掉似觉得可了惜呀!于是,拿回来当菜吃掉吧。

    久日久之,便传承下一道菜肴:北瓜颠。

    因为喜欢吃这北瓜颠的人太多,于是按照供求关系的定律,近些年,专门种植这北瓜颠的菜农,也就应运而生。

    每年春节刚过,菜农们便把这北瓜种子,播撒在拌了草木灰的垅子上,然后,用塑料薄膜遮盖起来。等到瓜苗长成寸许高,便一窝窝打足底肥,选个晴朗日子,把瓜苗栽种下。等到藤蔓生发成尺把长,用刀齐齐割下。十来根扎成一把,挑到集市上换钱。北瓜命贱,割下藤蔓不几天,又长出尺余许深浅。于是,又割,又生发出来。

    如今人注重养生,吃啥都讲究个‘绿色’,‘环保’,‘无公害’,‘无污染’什么的,这北瓜颠倒很符合现时的行情。打窝子时埋的大粪,猪屎,因为割的勤,长得快,无需打什么农药,也不生虫。再加上味道又挺不错,买的人也就络绎不绝。就眼下来讲,一把北瓜藤蔓,还得一块五毛钱才能买到,价钱不便宜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丝瓜尖也很美味

      清炒、做汤或凉拌都很好

      • 家园 这丝瓜尖倒没尝过!谢谢提示!那天有空了,摘一点试试看……

        好在自己在屋旁空地上栽种了几株丝瓜苗,如今长得是枝繁叶茂呵呵!多余的枝芽不摘掉,白白消耗了养分。与其让它耗费养分,倒不如摘掉它,弄成一盘新鲜菜肴,尝个新鲜呵呵!谢谢了!

    • 家园 我吃过哦

      这里叫南瓜藤或南瓜尖,一把大概要3、4元哩。买过一次,摘起来太麻烦了,呵呵,还毛呼呼的扎手,可能是就那么随便的一炒,没觉得怎么的,可惜了。有专门做农家小菜的地儿,那南瓜尖南瓜花的做得才叫好吃哩,呵呵手艺不同味道不同啦。

    • 家园 老光是苏中某地的吗?
      • 家园 不是啊!俺是湖南人哦!……苏中也是如此说法?……
        • 家园 是啊,而且只叫“北瓜”,不叫“南瓜”

          的,估计全国应该有不少地方这么称呼啦。

          • 家园 据我所知,把‘南瓜’叫作‘北瓜’的地方不多……

            大多是称呼南瓜。一直对这称呼心存疑惑,不知其中有何典故?

            • 家园 光叔啊,又看了您的美食经,

              发现您的家乡也和水乡环境差不多,吃的蔬果让我想起家乡啊。我想了一下,北瓜似乎生命力极强,不需要太好的阳光雨露啊,我家种的都在墙角房子后门那些地方,位置偏北。难道叫北瓜。至于南瓜是不是北方人这么叫,毕竟产于南方。

              • 家园 是啊!这北瓜用咱老百姓的话语表示:纯一个生得贱!……

                俺这地方,栽种这北瓜,多是寻那乱石成堆,或是沟边坎角,或是茅草成蓬的地方,用锄头挖个窝子,扒上个眼,往里面灌几瓢大粪,猪屎,然后,掩上土,在上面栽上几颗苗,从此,万事大吉,懒惰的,便不朝它划一字,天干也罢,落雨也罢。勤快人,或许一时想起,还望它几眼,来上几路,掰一掰横生的枝芽,拨开草丛看看长了几个瓜儿。等到瓜皮长成红黄色,便挑着箩筐摘回去。好在北瓜经放,好保存,搁它几月也不变质霉烂。到秋后,刨去皮,切成块子,熬上一锅,既能当菜,也能当饭。

                • 家园 光叔的文字感觉相当奇妙啊。

                  浑朴自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略带方言的文字(故意的)和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读起来历历在目还给人莫名的感动,这也许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缘故吧。

                  就说这段吧,从北瓜的栽种到生长乃至采摘食用,寥寥数十字就把这北瓜的“贱”表现地淋漓尽致啊。

                  说起来湘西出文人啊,光叔驾驭文字的功夫很了得啊。您认为烧好菜和写好文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理工学生的一点浅见,说的不对望海涵。

                  • 家园 首先得谢谢你的赞赏!其实,俺也没什么文字功夫……

                    书也读得不多,更称不得什么文人之类。只是早年间得蒙领导抬爱,将黄牛当作马骑——搞了若干年的办公室工作,跟人家学着写写画画。俗话说嘛:久病成良医哦!时日一久,也就晓得依葫芦画瓢了吧!

                    天下事,万变不离其宗。一个是河里人常说的那话:屁股决定论。俺是寻常百姓,至今依然还是大耳朵一个,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老百姓鸡儿不长毛,鸭鸭不生蛋那些琐事儿。于是,写东西也是老百姓那话,直来直去,毫无遮拦,想到哪儿,便写到哪儿。写得一多,大约也就成了“风格”吧(莫误会了, 不是显摆哦),再想改变也就难。

                    做菜嘛,道理和这差不多,也没什么巧。就一宗,要多动手就是。俺这儿有句俚语: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只能告诉你常规作法,也就是所谓的规律吧。如果是照行的话,也就是一模一样。你想超过师傅,就得创新!我一般只看看菜谱,但不完全照搬它。我就自己琢磨着,如何把这菜弄出味道来,自己犒赏自己。弄得多了,自然 也就有了自己的章法。

                    这道理,不知你赞同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