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国债和中国外储的实质 -- SkyWalkerJ

共:💬101 🌺69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政府信用?
      • 家园 美国政府发行货币需要发债,但是美联储就不需要

        比如说QE1,QE2就是美联储主导的发行货币,其中QE1中通过购买MBS美联储就投放了1.25万亿美元QE1,2,3,这些货币发行并没有增加美国国债,却也能增大货币供应量。

        还有一个由《货币战争》引出的错误,就是私有的美联储要印钱就要收美国国债,这样他们就可以一直坐收利息了。其实美联储并不能白拿这部分国债利息,根据联储法,美联储必须向财政部上缴国债收益,比如说2010年,美联储的收益有82billion,其中79billion都上缴财政部了federal reserve

        所以说,美国政府要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其实也是跟中国类似的无本买卖,并没有什么贪婪的私有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无偿享受美国人民的税收。

        • 家园 还需要查证。目前的理解如下:

          1. 记得有一个法案,规定美联储发放债务货币的额度与国债的比例关系。

          QE1,QE2就是美联储主导的发行货币
          有几种可能:

          A.其增发后的金额在国债规定的额度范围内,所以可以增发,但不用增加国债。

          B.QE1,QE2 是通过另外的法案允许或临时允许。

          2.《货币战争》未必是错误的。目前,美联储的发行肯定是更加接近纯信用发行,但《货币战争》描写的更多的是其债务货币发行的初中期。

          任何“来钱”的手段都是越来越隐秘的。否则。。。否则就被看清了,来不了钱了。相信目前“来钱”的手段已经转化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而并非直接收国债利息这种‘朴实’的手段了。

          其实美联储并不能白拿这部分国债利息,根据联储法,美联储必须向财政部上缴国债收益
          - 这个很有趣。不拿还要给啊。非得折腾一圈。 其实,可以查查那个规定必须向财政部上缴国债收益的法案是哪一年生效的?上缴比例的历史沿革?

          • 家园 折腾一圈是制度设计

            用私人的美联属来和政府做为权利的平衡,美国人从根子上是不信任政府,需要对政府权利进行制约。这样的设计,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美国从建国开始信仰小政府,当然世道也是变的。

            • 家园 美国政府起码是民选的,理论上大众还是有监督的权力的。

              私人的美联储,大众有权监督吗?用不受控制的私人组织来制约民选政府,这样的设计是否太有才啦。

              美国人终于从中国历史的垃圾箱里捡起了“指鹿为马”的招数。

              好坏不论,起码美国政府是美国大众百多年来为自由民主斗争所获权利的重要实施保障,因为起码美国政府的一部分需要民选,大众起码还能插句嘴。但是通过舆论对政府信用的不断挖墙脚,很成功的忽悠了美国大众,让他们在自由的谩骂政府的爽快中,很天真很简单的,把自己卖了,然后还帮人数钱。。。。嘿嘿。

              • 家园 是这样的,很多货币政策比如通胀是有利于政府不利于民众的,

                即使民选的政府也有冲动去执行这种货币政策。而独立的央行比如美联储执行这种错误的货币政策是无益于自己的,所以独立的央行有利于执行对的货币政策。

                • 家园 民选的政府想搞通胀,大众起码还能说上句话

                  通胀收益起码还主要落在政府的口袋里,多少还能监管,最终还能干些正事。所谓独立的央行、私有的央行,干起通胀来,大众更没权说话啦,通胀收益主要落在谁的口袋不用说了吧。谁优谁劣很清楚的。。。

                  即使民选的政府也有冲动去执行这种货币政策。而独立的央行比如美联储执行这种错误的货币政策是无益于自己的,所以独立的央行有利于执行对的货币政策。
                  这个忽悠很老了,老兄还没看出来?

          • 家园 federal reserve act是1913年生效的

            federal reserve system

            自从1914年美联储成立以来,已经把95%的净收益都上交美国财政部了

            After it pays its expenses, the Federal Reserve turns the rest of its earnings over to the U.S. Treasury. About 95% of net earnings have been paid into the Treasury since inception in 1914.

            • 家园 谢谢费心。 有几个疑问。

              1. 首先这个链接和文章的可信度。

              http://wfhummel.cnchost.com/fedoverview.html 这个网站只是一个个人网站。写的只是其个人的理解看法。其数据的依据不详。

              2. “95%的净收益”即使这个是确实的,但扣除的成本包括什么也是有讲究滴。转移收益手段很多的:比如联储是有公开市场业务的,打着调节市场的旗号,做几笔亏损业务,收益就流出去了。联储可是一直强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滴,翻译一下就是“联储的独立性”。对其的监管恐怕是聊胜于无。

              3.还是倾向于“来钱”的手段都是越来越隐秘的判断。在现代金融架构里,掌握了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其能量并不比直接拿国债利息少。

              联储1913年才成立,那美国之前的货币发行情况呢?《货币战争》是否言中?

              • 家园 刚刚看了一下federal reserve act的原文

                Federal Reserve Act

                其中Section 7. Division of Earnings说的也很含糊,只是说给股东分红6%以后的净收益存到surplus fund of the bank,但是看后面Use of Earnings Transferred to the Treasury,好像又是把盈利上缴给财政部了。

                我个人觉得如果美联储真的像货币战争中写的那样每年无偿占有数千亿美国税收作为利息,那美国人早就反了,这么简单的事实不可能没有人来揭露。我也认为通过控制美联储,华尔街的确获得了巨大的利益,QE1,QE2,还有之前的TARP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银根,虽然实体经济一直不好,但这两年华尔街的几大投行的分红却屡创记录

        • 家园 问题是美联储发给谁了?还不是花街

          花街一转手,利息这不就收上了么。

          这里其实花街也是有苦衷的。近几年花街转手不出去了。于是这才有必要大搞金融市场,一级二级三级的搞。比收利息还多。搞爆掉了,还可以too big to fail,赤果果滴赖账鸟。本金利息清零,大家一起付账。

      • 家园 关键在于美国是资本的和银行家们的

        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决定了政府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向银行举债。债本身不是问题,但利息是问题。而这个利息如何来呢?当然从纳税人身上出来的。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办任何事情先要向花街支付利息,这个利息的数字的庞大滴,大概是政府收入的10%到15%。

        美国政府曾经发行了两亿美金,这两亿美金到现在为美国人民节约了40-50亿美金的利息。这就是花街为什么不允许美国政府自己发货币。

    • 家园 欧洲是人类的试验田

      这次欧债危机,我觉得下面会有很多看点。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大家发现原来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是那么可靠的,它们的债务也是可以不还的,它们的政府也是不负责的。

      欧洲中央银行的所谓通胀忧虑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欧债危机如果按照目前的解决方法,再拖一两年,下面就是Basel 3生效。欧洲银行现在就已经不太行了,要想符合Basel 3的要求,靠资本市场是没戏了,自己手里的国债又不值钱了,那岂不是说要更猛烈地去杠杆?不知道欧洲是哪帮家伙同意这个Basel 3的,这不是自己签自己的死亡令吗?再加上欧洲政府要砍开支,那革命大戏就要上演喽。

      • 家园 Basel 3 implemented in 9 yea

        9 years.

        I remember there is enough leeway left for European banks. The system designed to favor European banks, that's why Jamie Dimon claimed that Basel 3 is "anti-American".

        I think soon we will have no European banking system to talk about, then who care about a system designed by bunch anti-American Swiss bankers?

        • 家园 我的理解是

          2019年要完全达到要求,但之前几年就要开始向那个目标前进。

          现在我看不到任何一个欧洲大银行有达到Basel 3的可能性。他们如果老实记账,说不定都是负资产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