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难道金包银的蛋炒饭炒法是错误的? -- 白色潜水艇

共:💬89 🌺3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说法我就理解了,因为这样谈论厨艺的话简直太低级了。

                人类在厨艺上面精益求精可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已。而且就是这种说法,我觉得比起中国人的先民的认识来说都还有差距。在两千年前的文字里面,我们就知道不同地域的人对于味道有不同的偏好,而且显然不是用糖,油,盐就能概括的。

                另外,我很奇怪的是,“蛋白质”难道不是必须的吗?即使是从生理和进化的角度来看。那“蛋白质”进入到人的嘴里不会产生滋味吗?

                我们中国人是讲五味的,这个“蛋白质”类的滋味就是“甘”,现在人们说味道就是“酸甜苦辣咸”,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把这个甘给漏掉了,这就是有人画蛇添足地说什么“酸甜苦辣咸鲜”的原因。

                原来老祖宗的说法是“辛甘酸苦咸”,现在的辣是包含在辛里面的,芹菜的味道就是辛,但是不会辣的。这个甘也包括现在的鲜和甜,有人就会说这个鸡汤很甜,其实这是语言的变迁导致的,他也许本意是要说鸡汤很甘,但是现在不用这个字了,他只好说很甜了。

                • 家园 氨基酸是鲜吧?
                • 家园 辣是复合味

                  基本味只有甜酸苦咸鲜五种,它们对应了五种成分。

                  人只能感觉到五种基本味,因为人的味蕾细胞总共只有四种。而这五种味道是与人的生存关系最紧密的:

                  甜-糖分,表明该食物可以补充热量;

                  酸-酸性物质,表明该食物可以加快新陈代谢或已变质;

                  苦-生物碱,表明该食物可能有毒。

                  咸-盐分;

                  鲜-蛋白质。

                  除了这些味道之外的所有味道,都是这些味道的混合。而辣的混合尤其复杂,它是由味觉、热觉和痛觉混合成的。所以不能说什么味道包含辣,只能说辣包含了什么味道。

                  在日常生活中,甜酸苦咸在舌头的不同部分感受是不同的。苦味在舌根特别明显,甜在舌尖,酸在舌两侧后半,咸在舌两侧前半,这是由于味蕾的分布造成的。而辣没有这种区别,整个口腔几乎都可以同样明显地感觉到而不受味蕾分布的影响,这就说明了辣确实是一种复合味。

                • 家园 所以说这恰恰就是一种概括

                  如你所说,各地区人对口味的追求有不同。但是这三样几乎是走到哪里都会被追求的。

                  在味精发明出来之前,蛋白质的味道没有办法通过简单的加调料来满足,所以追求来追求去的调味方式就变成上述三种了。

                  那个片子是从维持生命的角度讨论人体最原始的味觉欲望,您讨论的已经是活命无碍了以后琢磨着吃出花样吃出特色吃出个性来的饮食烹饪文化了。

                • 家园 蛋白质/核酸被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表了

                  就是“鲜”。也就是味精味。鬼子把这个词的冠名权偷走了,英语里就是日语的音译umami。

                  现在认为人舌头能感受到的五种基本味道是酸甜苦咸鲜。辣是不算的,算触觉的一种。

                • 家园 蛋白质的味道……应该说是氨基酸的味道吧

                  鲜和甜,至今好像在粤语中还是通用的,不是广东人,就不清楚了,只知道那里管汤叫甜汤。

                  辣严格说是触觉而不是味觉了,皮肤也能感受到辣。

                  您提及的蛋白质的重要性,没错,蛋白质很重要,但是人体对于蛋白质需求的急迫性是排在油糖盐之后(其实是碳水化合物)的,我猜想,可能因为人类需要大量摄入蛋白质,是在学会了狩猎之后,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本能。

                  • 家园 人类历史上狩猎采集时期远远长于农耕时期

                    狩猎采集的生产方式能够承载的人口总数虽然少得可怜,可古人类得到了相对充足的蛋白质来源,以至于在进化过程中放弃了在体内合成某些必须氨基酸的能力。而糖和脂肪的获取一直相对不足,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分解自身的肌肉,将蛋白质转化为糖。物以稀为贵,所以对蛋白质口味上的偏好远远小于糖和脂肪。

                    • 家园 这段话里面有几个概念性的错误。

                      9种必需氨基酸的合成能力不是在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而是所有脊椎动物都不能合成的,如果从进化角度来看,也许是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丢失的。

                      狩猎采集的生产方式如果追溯到直立行走的时代,那的确年代久远。不过农耕对于狩猎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文明的产生过程,而不仅仅是采集食物那么简单。

                      人(脊椎动物)能够在极少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情况下生存,是因为有糖异生能力。但对于脂肪(有用的是脂肪酸),我不认为获取是“相对不足”的。无论你吃动物或植物,就获取了大量的脂肪酸,因为细胞膜主要成分就是脂肪酸。即使是“瘦肉”这样的东西,也含有10%左右的脂肪(蛋白含量大概20%多吧)

                      • 家园 你提出的问题值得商榷

                        关于必需氨基酸的问题,俺查到了下面一些说法:

                        1)维基百科中文版:由於不同物种的化合能力不同,對於某一物种是必需氨基酸的,對另一物种則不一定是必需氨基酸。

                        2)精细化工辞典:反刍动物,因胃内微生物能合成这类必需氨基酸,所以现在尚不清楚哪种是必需氨基酸。

                        这个问题似乎比较复杂,尤其是如何证明人类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同样为庞大的脊椎动物种群所共享。俺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这个方向的资料检索能力有限。可否请你简述一下相关研究。谢谢。

                        不过农耕对于狩猎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文明的产生过程,而不仅仅是采集食物那么简单。
                        你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俺先把俺的观点说一下:

                        进入农耕社会当然是人类的一个伟大进步,人类从此走上了高度依赖科技的发展道路。以农业科技为先导,科学技术快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但短短一万年的时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太短了,所以人类行为的很大一部分还是由数百万年来形成的“基因记忆”来决定,例如人很难拒绝糖,脂肪和盐的诱惑(链接出处)。

                        脂肪除了参与构建人体各种组织之外,还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当代社会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阶段,但仍然有超过10亿的人口会经常饿肚子。在这之前,每天填饱肚子一直是大多数人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俺当然可以说脂肪的获取是“相对不足”的。

                        感觉你要表述的观点和俺要讨论的问题完全是时空大错位。你认为不存在“相对不足”的情况,好像是说只要吃饱饭,脂肪酸的的摄入就一定是充足的 。俺想请教一下, 这个“充足”是针对什么样的标准而言呢?

                  • 家园 说啥呢?

                    但是人体对于蛋白质需求的急迫性是排在油糖盐之后(其实是碳水化合物)的,我猜想,可能因为人类需要大量摄入蛋白质,是在学会了狩猎之后,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本能。

                    蛋白质需求无疑是排在碳水化合物之前的,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只是蛋白质的功能的一个子集。

                    • 家园 我得确认一下

                      印象中碳水化合物是可以用来合成蛋白质和脂肪,反过来不知道常见不常见。

                      或者问题可以这样问,如果食物中只有这三种的一种,哪种情况下可以生存的下去?

                      • 家园 碳水化合物哪能合成蛋白质啊?

                        蛋白质里有碳、氢、氧,碳水化合物里可没有氮。从蛋白质出发制造其它东西是容易的,反过来可就难了。要不怎么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呢。

                      • 家园 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项,碳水化合物是可选项。

                        存在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TS)的民族,比如19世纪之前的爱斯基摩人。但是不存在不吃蛋白质和脂肪的民族。

                        TS的功能就是提供能量,缺少TS的话,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一样可以提供能量,而且后两者还有更多的用处。

                        TS可以合成脂肪(所以吃馒头也会胖),但不能合成蛋白质。

                        粮食里面含少量的植物蛋白,其必需氨基酸是缺门的。所以辅以豆类和肉食是健康所必需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