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好像想明白苏-27的两个问题 -- 晨枫

共:💬46 🌺1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像想明白苏-27的两个问题

    关于苏-27,有两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1、为什么机头下钩那么明显?

    2、为什么进气道有明显的八字?

    NASA在试验带可调截面中心体的混合压缩进气道,顺带琢磨外压缩、内压缩这些名堂。外压缩用斜板产生斜激波,所以气流要顺着斜坡向外偏转一下,喉道的正激波也相应像两臂一样向内偏转,所以进气道都有一个外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27的进气道在翼身融合体之下,下垂的机头就是外压缩的中心锥,产生向两侧的斜激波,然后进气口顶上的斜板再产生向下的斜激波,这么一来二去,三波系、四波系就出来了。不过这个设计比F-14、F-15都要巧妙,是三维的激波,而F-14、F-15是二维的。由于下垂机头向外的斜激波,进气道前段也相应向内偏转,对准斜激波方向。进气道下方有外鼓,那是用来对准顶上斜板的斜激波的。

    作为比较,米格-29的机头下垂没有那么明显,进气道偏转也不明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么解释能说的通吗?

    进气道的学问真是大啊!

    • 家园 得宝啦,最近很不容易的
    • 家园 老大好,旱鸭子哪个窝你还在吗?

      第一个问题俺知道点,有两个原因,

      1.鹅毛雷达技术烂,必须一个大号口径的雷达才能勉强做到符合作战要求,最终做到的也是超级粗大,安装重量号称超过950kg,F15的才300多些,机头太大,同时要满足向下视野的要求,只能低头,这个低头,F15也有,但是角度较小,su27雷达天线直径好像是超1m了,F15的明显小很多,即使这样,su27的前方向下视野也没有达到当年的鹅毛标准。

      2.su27 的机头下垂看资料介绍,好像是8度,确实很大,综合了机头机身的构型,大迎角时候比较稳定,相比之下哪个小弟mig29,就要差些。你考虑的哪个角度,有点偏颇的是,哪个是地面的角度,正常战斗机巡航机头要稍微抬起来一些的,比如5度或者8度这样的,这么弄了,好像就不全是多大问题了

      • 家园 谢谢

        或许我想得太多了,其实就是雷达尺寸问题。鸭子窝搬家了,搬到航空老筑,我常去那里,不过那里比较冷清,人不多。

        • 谢谢
          家园 老大你太客气了,另外没有说的我在哪里给你留言了。

          佩服老大的学习精神头,这么厉害还爱问问题,爱学新东西,好习惯啊。

          虽然你的这些问题,在行业内,鹅毛的资料里面已经是数不胜数,没人多看一眼,生虫烂掉的那种样子了。哎。。。。

    • 家园 一个问题,亚音速时会产生激波吗?

      如果不行,这只能在超音速才成立吧。

      • 家园 不会,激波是超音速时的专有现象
        • 家园 回答不全对。。。

          这个是物理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到某个飞行器来说,可能飞机速度才0.8,0.9但是飞机某个部位局部空气速度已经到音速了,0.8-1.2M阶段不稳定,飞机从部分到全部速度逐渐进入超音速有个很麻烦的过程,过程不稳定造成操纵困难,早期超音速飞机就因为这个挂了很多。

          • 家园 回答是全对的

            你说的是飞机速度,我说的是局部气流速度。高亚音速的飞机在局部是可以达到超音速的,比如机翼上表面。跨音速阶段比较麻烦,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有的地方已经超音速,有的还没有;或者有的刚刚超音速,而有的已经深度超音速了。超音速时升力产生机制、飞控都不一样,混合的时候就不大好控制。

    • 家园 Su27的机头下反似乎是配平问题

      应该不是设计之初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下反的机头大大增加了低速飞行时候的阻力,这个效果应该比进气效率更明显。机头这么大角度下反,很有可能是为了抑制某种状态下的抬头趋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