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西亚北非人为什么跟猪过不去? -- fullerene

共:💬117 🌺516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是犹抬教义和伊斯兰教义中不吃猪的原因

      犹太教:

      (申14:6) 凡分蹄成为两瓣、又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

      (申14:7) 但那些倒嚼、或是分蹄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骆驼、兔子、石獾(或:岩狸)、因为是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

      (申14:8) 猪因为是分蹄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也不可摸。

      伊斯兰教的更分散和繁琐:

      (2:173) 他只是对你们禁忌自死的、 血、猪肉、与宰割时不以安拉的名高呼的。其非背叛,也非越范,被迫无奈的人,于他无罪。安拉实是多恕的,特慈的。

      (5:3)对你们列为禁品的,是自死的,血,猪肉,未经朗诵安拉的尊名宰死的。以及掐死的,打死的,摔死的,碰死的,毒兽吃剩下的,你们所宰割的不在禁例,在石上被宰的与你们用签子分的。这是背谬。……

      (5:96)“海里的动物和食物,对于你们是合法的,可以供你们和旅行者享受。”

      (6:121)你们不要吃那临宰时未记念过安拉之名的。那实是罪恶。

      (6:145)你说:(对于食者禁不可食的,依我所得到的默示,不外是自死的或外溢的血,或猪肉——因为那是秽物或是临宰时未朗诵安拉之名的非法的,其非背叛,也非越范被迫无奈的人,你的养主实是多恕的,特慈的。)

      (7:157)“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作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

      (16:14)“他制服海洋,以便你们渔取其中的鲜肉,做你们的食品;或采取其中的珠宝,做你们的装饰。”

      (16:115)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的肉、血和猪的肉,以及凭安拉以外的名字所屠宰的(牲口),倘若是迫不得已,不是存心违叛,也不过分,那么安拉是多恕的、至慈的。

      而且,很明显,似乎鸭子妹妹在这个问题上也想当然了:

      “在更早以前中亚和西亚一带的游牧民族就有禁食猪肉的习惯,并认为猪是一种肮脏的动物,如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一公元前425)在其《历史》一书中写道:在埃及人的眼里,猪是一种不清洁的畜类。如果一个埃及人走路时偶然触着一只猪,他立即就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即使放猪者是土著埃及人,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或是从牧猪人中间讨一个老婆。

      人类厌猪、禁猪的历史可追述到五千年前的文明古国埃及。在一幅古代壁画上,可看到凡是作恶之人的灵魂全送给猪吃。距今有三千年的犹太教经典被基督教视为《圣经》的《旧约》利未篇十一章七至八节说:“……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反刍,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所以犹太人不吃猪肉,信奉《旧约》的基督教徒也不吃猪肉,如基督教中的“安息日复灵派”。我们也可在《新约》中看到,凡是描写猪的地方均用极低贱的词汇去形容,由此足证《新约》也厌猪无疑。”

      由此看来,无论是犹太还是基督还是伊斯兰,其实对猪的态度都是继承了古埃及人的看法。不吃猪的板子,得打到古埃及人的屁屁上~````而且早期的中国人也不提倡吃猪肉:

      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古代社会,备受孔子推崇的古书《礼记》少仪篇上有一句:“君子不食溷豚。”即君子不吃猪肉。孔子一再追求的“克己复礼”的礼正是以周朝的《礼记》为准则的。

      人类为何普遍厌猪、禁猪呢?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愚笨等方面都用“猪”字形容。就连我们周围的有些人,在说某个人太笨的时候,也都开玩笑似的说“某某人太\'猪\'了。”

      2-猪喜污秽。其生活区域肮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一旦饿极了,连亲生猪崽也照食不误。一般的动物,即便是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却有时连饲养它的人家的婴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现象,它的性格,就连狼和老虎等凶暴的动物都难以相比。

      3-还有,猪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头,穆斯林们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一特性和穆斯林们的这一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是穆斯林们不吃猪肉的一个原因。

      4-乱伦交配。幼猪一旦到发情期,有的会同生养他的母(公)猪交配,繁衍后代无上下、尊幼之分,在一般动物中也鲜有此事。(看这一条,我突然理解了日本人为什么对猪那么有好感~```)

      事实上对穆斯林而言,不仅不养猪、不食其肉,还要在生活习性方面杜绝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猪及其与之相似的动物所具有的恶习,象以上这些恶习,《古兰经》无一不加谴责,其它社会文明也同样唾弃,不吃也就意味着远离它所具有的恶习。

      • 家园 你的后半部分是绿网上经常说的东西

        还是那句老话,自己不吃是自己的自由,但不要弄出一大堆理由搞得别人不学自己好像就不是人一样,这样除了招致反感没有别的

      • 家园 任何的动物都是乱X的

        猪作为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被这么说多可怜啊

      • 家园 这段其实是有人故意弄错和曲解

        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古代社会,备受孔子推崇的古书《礼记》少仪篇上有一句:“君子不食溷豚。”即君子不吃猪肉。孔子一再追求的“克己复礼”的礼正是以周朝的《礼记》为准则的。

        其实《礼记》少仪篇原文中是“君子不食圂腴”,是说不能吃猪狗之肠,跟猪没关系,否则同是一篇中还提到“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麇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切葱若薤实之,醯以柔之。”不就自相矛盾了。这个最早不知道谁搞的(故意的?),后来穆斯林网站上互相转,成为说汉族人本身也不该吃猪肉的证据之一。

        • 家园 小时候听来的一种说法

          小时听来的邻里传说,是穆族人“认猪作为祖宗”。一方面有用汉族敬祖来做比,以言明穆族戒律严格之处,另一方面算作一定程度上的妖魔化吧。

          认知发展了很久,才扭转了这个印象。

      • 家园 任何抵制美食的家伙都是反人类罪现行犯
      • 家园 4-乱伦交配

        很不幸,牛羊也都干这个

      • 家园 原句:君子不食圂腴

        腴,肚皮上的肥肉, 大概是指老母猪的奶泡肉。

        原意是大概是指:君子不吃低档不洁的东西。

      • 家园 新约中,打开了所有的忌口。

        信主不在于吃什么不吃什么。而是在信----防止许多人因为自己的食谱和别人不一样而藐视彼此。

      • 家园 中国人的祖先绝对不会反对吃猪肉的。

        看你的那句话我也很奇怪,等看了下面的帖子才明白是有人也许是绿教徒成心误导,我不知道这个知识,但我知道汉字的家就是表示屋顶下面有一头猪,说明上古(汉字出现的时候)时期中国人的先祖养猪是普遍的,这就不存在中国人厌烦猪的情况。

      • 家园 这些是“教条”,非“原因”。

        托拉、白布尔、古兰三经,通常只训诫,而没有讲原因的。

      • 家园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看可能也是一种合理解释

        看过一段论述,忘记是哪儿来的,略有印象,大意如下:

        宗教中的饮食禁忌其实很可能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游牧民族、部落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他们饮食习惯,未充分加热的某些食物(例如猪肉)携带的寄生虫和病菌在那个年代对于未成年人可能是致命的(为什么特别强调未成年人,没成年就没后代...自然选择对于三四十岁之后发病的遗传病没啥效果,因为足够养育后代了)

        如果有一种宗教习惯约束信徒,正好避开了这个问题,那么自然选择的结果将是这个群体将壮大。

      • 家园 猪长得才不丑呢,我一直觉得它挺可爱,尤其是小猪

        至少不比牛羊马丑

      • 家园 经书上只说了结果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

        经书上就说了结果,可是没有解释为什么分叉的反刍的就是干净的问题。感兴趣这个问题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经书上没有提及的肉吃还是不吃?比方说澳大利亚的袋鼠肉汉堡包,美国的北美野牛肉汉堡包、肉丸子。

        宗教上的禁忌更早的还是源于生存环境的限制。其实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的禁忌。

        歪楼一下——有同学父母一方是穆斯林,另外一方不是。这非穆斯林的一边要是馋大肉了,就得自己单起灶用另外一套锅碗盆勺做大肉吃。可办公室茶水间里的微波炉怎么算?前一个热完排骨,后一位轮上穆斯林热羊肉饭,算犯忌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