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 “日本高官为侵略战争向中国道歉和反省的记录”想到的一个问题 -- q42474112

共:💬2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事儿我想过很久

              >>周恩来是懂得日语的 也不象是会故意鸡蛋里挑骨头刁难对方的人

              这事儿啊,如果说起总理懂日语,说不好还就坏在总理只懂一点日语这事儿上呢。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懂日语,看对方提出的中文译版,心里不高兴、但有对方“那是类似中国古典式的书面道歉方式”的解释,也能勉强接受;

              如果像廖承志那样精通日语,熟悉日本文化底蕴,也知道他嘴里说的“迷惑”是正式道歉里才用的词汇了,那中文译本反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涂脂抹粉。但明白他亲口道歉了,也好歹能接受;

              总理就不一样了,他在日本待的时间不长,日文考试成绩也不太好,对日语的水平说句不好听的、算是半瓶子水的地步。这样产生的误解、反而是比上、比下都要有严重得多的结果。

              最后先帝还是问了廖承志、才确认对方的确有道歉的诚意,而且最后的《中日联合声明》的措辞、也照着中方的建议修改了(比起9月25日田中在晚宴上的发言措辞,全面有了改动),因此才断定那是“误会”的。

              不过老毛看到得更远一些――没有这样的争论、双方心里有啥话也不说地收场,反而不如现在这样把话说开来为好。这也是他哲学支配生活全部的一个体现。这点是俺挺喜欢老毛的一面;

              话说回来,田中的谢罪、到底该用谁的文化基础作为标准呢?

              老兄也问:

              〉〉道歉是以加害人为准呢还是以受害人为准呢

              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要知道,中国近代史上前前后后被不少国家欺负过,真的向我们道过歉的,又有几个呢?......所以要找这么一个“先例”、让日本人照着去做,还真的有些难;

              俺琢磨着阿,政治家不都是精通对方文化、语言的高手,要说话也就只能是自家的。但给对方的译稿、则应该是体谅到对方文化和习俗的“作品”。

              田中回答周总理的质问时候,说得比较生猛,他原话的意思是说阿,“汉字的本源当然在你们中国,不过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流到了我们那里、就有我们那里的变化用法了。”以此强调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来理解日方的态度背后的真意;可问题毕竟还是出在“我们到底该以什么为基准去理解日本的真意呢”上面。总不能事事都去找廖承志这样的人来疏通吧?要怪、还是得怪对方不肯来站在中方的立场上理解我们的感受、才导致翻译出来的文字“词不达意”的。所以呢,如果不强调总理懂日语这个条件、我倒是觉得总理揪这个辫子没有啥不好的......

              但是呢,这事儿后面其实还有两层意义

              1)他是不是真心诚意?

              2)道歉的方式是这个问题中最该关注的point么?

              对于1),都说看人要看他一辈子的表现,而不是一时一地的言论如何;而田中老头一家在外交上是出了名的“亲华派”,我想他的行为本身、就应该算是很好地诠释了他真实的态度了吧!

              对于2),我倒是觉得毛也好、周也好,当时解决问题看上去挺漂亮,但却没考虑到给我们后人留下制约对方的一星半点杀手锏;

              我们这边政策的连贯性是与世皆知的,但别人家里可不一定;田中对中国亲近,不等于后任也会如此阿;换上和他态度截然相反的人上台,想绕过当年的承诺走回头路,又有什么难的么?

              所以,如果毛周在当年能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资本主义政治特征,就好了;以他们的智慧,肯定会留下什么预见性的预防措施的,唉,现在我们虽然面对复杂的局面,但在差也差不过当年从零开始的时候,只要不再重复这样的错误,就可以了。而要想做到这点,“了解对手”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 家园 首先 日本人要求别人的时候 一般都是要求谢罪的

                比如当年的闲话皇帝 还有当年江泽民访问日本时候 日本右翼打出的标语“江泽民向天皇谢罪”等等

                其次 周恩来恐怕也不是那种半吊子自以为是的脾气吧

                就算是他的日语水平不高 在质问田中之前恐怕也肯定会咨询一下日语专家吧 中国当时虽然封闭 不至于连这么个够水平的专家也找不出来吧

                最后

                以您的看法 您认为当时田中的讲话怎样翻译最为恰当

                • 家园 咣当.....

                  合着俺上面写的、没让老兄看懂......瞧我这笨嘴拙舌的,呵呵。

                  日本的“习俗”总结起来是这样的:

                  1)对犯了错误的,公众或媒体要求其“谢罪” 。

                  (此时用的字眼是“谢罪”)

                  2)犯错者的道歉里说“添了麻烦(迷惑かけた)”、“反省(反省)”、“道歉(お??び)”、“对不住(申し哉ない)”。(此时用的字眼里没有“谢罪”)

                  3)对于这样的道歉,媒体则会后续报道写道“他们谢罪啦”(此时用的字眼里仍旧是“谢罪”)

                  总之、谢罪本身是个过程、而不是道歉中自己使用的词汇。发出来的那些日本“正版道歉”的典型例子,也能证明这一点。

                  所以呢,日方对中方说“添麻烦了”“反省”“歉意”云云的时候,我方媒体只要指出“日本谢罪了”就可以算是完成一次标准的日式道歉过程了......

                  PS: 田中的那话,最后的中日共同声明版(1972年9月29日),其实最好的体现了其本意。这是毛泽东见过田中后、田中所表示的“照中方意思修改”的结果――“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家园 和着您的意思是

                    日本人的那几句话就算是谢罪了

                    俺不懂的日语 说不上道道来

                    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 家园 花一吨

            不过, 田中角荣这位首相的出身与作风独树一格 (建设和腐败也都有一套), 他的谈话和日本民心能有多契合? 呃, 要说这个就说不完了, 民主制度下政党首相来来去去, 下个执政党又翻案了也说不定.

            基本上, 我是认同日本有 "道歉过" 的 "行为" 的. 但诚意如何, 见仁见智吧. 国与国的外交上不可能派人来跪, 表示遗憾与反省一般就是极限了吧?

            不过呢, 中国人当然可以继续认为日本不够诚意, 心里也永远挂着这笔帐.

            • 家园 打将回去~~~~

              还回去一吨鲜花!

              为的是这句:

              〉〉 民主制度下政党首相来来去去, 下个执政党又翻案了也说不定.

              说得太对了。

              这个问题上,我想咱们这边早就想明白了――关键不是看他说啥,而是做啥了。

              韩国现任卢总统说得好――日本正在用行为推翻他们曾经作出的道歉......

              我方也是这个口径了。这才是争斗的主战场。

              至于“道歉没道歉”,那只是今后外交斗争中必须要吸取的经验而以......

    • 家园 道歉不是目的

      认罪才是目的,要认的是战争罪,反人类罪。日本至今在纪念“终战日”的时候,开口闭口总是多少日本人民丧生,一味强调日本也是受害者,从来不提多少东亚人民因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而丧生,不提日本更是加害者。如果不认这个战争罪,口头道歉有什么用?

      德国纪念死难的犹太人的纪念碑、书籍、博物馆比比皆是,日本可有纪念死难的中国人、韩国人、东南亚人的纪念碑、博物馆?

    • 家园 说一个我亲身体会的

      我在日本的某一年,日本又一次“道歉”,用词是“owabi”(这儿敲不了日语,用读音代替)。这个“owabi”虽然也有道歉的意思,却是日语中非常常用的词汇,我的感觉跟中文里的“不好意思”差不多,可大可小。这个“道歉”的诚意,大家自己琢磨吧。

    • 家园 我觉得这种文章最好是能把日本人的原文贴上来
    • 家园 谢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