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世界观综述 -- beiba

共:💬34 🌺11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世界观综述

    前言--关于自然科学的牢骚

    先引用毛泽东的一段精辟总结:“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战之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科学。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对基本规律的认知方面,自然科学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实质进展,而社会科学领域,文革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有了真正对抗周期律的武器,这个进展可以用逆天来形容。这种瘸腿的发展情况,实在让人不容易接受。

    比较具体的来讲,有三点让我觉得很奇怪。第一,进化论和物理学都是研究最最根本规律的自然科学,然而两者一直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几乎没有交集;第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可是物理学最近几十年的趋势是绕开哲学的运用;最后,对于最明显、最根本的规律、假设,现在物理学似乎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没有人去质疑更别说推翻,这和我理解的科学精神有点不符。

    对于第一点,一个借口是现在科学的分支太多,分工太专业,没有人能横跨多领域特别风马牛不相及的生命科学和物理学做基础研究。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个根本的原因,近现代自然科学,不论是物理学还是生命科学,都是用局部的、实证的方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逐步走到了它的极限,行不通了。必须结合抽象的、整体的方式研究自然科学,换成白话就是需要有一批通才而不是只是专才来进行基础科学研究。

    第二点,大概除了职业哲学家以外,包括科研人员以内的大众都以为哲学是玄学,研究的是极其重要然而搞不懂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的学问。个人对哲学的理解,就是灵活运用其它领域知识的一种能力(或者一种科学,看是在个人还是文明层面)----毛泽东总结得很好,哲学既然是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概况和总结,总结出来的规律要去应用啊,不然有什么用?因此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对立统一律这种简单又强大的武器,现代物理学罕有人用。

    对于最后一点,这个不是随口污蔑,有例为证。文革过去了好几十年,没有见过一个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家有认真的探讨过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两种司空见惯的态度:第一,文革对国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毛泽东犯了大错,全国人民有目共睹,他还翻得了身?根本不需要再思考;第二,文革已经是历史,和现在也没关系了,大家往前看---本质上是回避矛盾。他们很自然的忽视了,毛泽东晚年做出的重大决策,比如和苏联划清界限,中美世纪握手,划分三个世界等等,影响深远,改变了历史走向,都是在文革期间,这难道是阵发性清醒?对于影响了我们文明气运的事件,都采取以上思考方式和态度的人,我也很能理解,当他们在面临到基础科学研究最基础最本质的问题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态度。

    发一通牢骚不是目的,如果要写得更尖酸刻薄十倍,也能轻易做到。只是觉得,有些东西需要改变。思来想去,要改变,唯有从最根本的地方改变,才会有效。什么对于做科学研究的人最根本?个人理解就是研究者的世界观。所以,将要做的事情,就是写一系列文章,来改变一部分人(现实点,唤不醒装睡的人)的世界观。当然,没有办法直接呈现出一个完美的世界观,不过,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有一个,现成的不够好,那么就破坏之,原来的破坏得越彻底,最终总会诞生一个比现在的更好。

    这些系列文章,都是个人积累下来的一些思考心得。可以诚实的说,这些文章试图构建的世界观都一定是错误的。然而,即便是错误,也希望是有意义,是值得人思考、借鉴、反思的错误,而不是平白浪费读者的时间。所以,只好采用一个非常笨的办法,让时间来检验。人是会成长的,对于自己几年前写的文章,也时常有不满意,原因就是现在的观念和以前不一样,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发生了变化。又要把东西贴出来,又不能太随便,于是只能写了一堆东西,然后等着过一段时间,观念进化,然后修正一些之前看不出来的缺陷再贴出来。

    并非学者,最多勉强算一个工科毕业的工程师,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认知,都源自平时读书和人生历练,本意是去刺人,也希望让人来刺我,然而对于细枝末节各种错误漏洞参野狐禅的人是不屑于纠缠的。并不期望收到很多读者的疑问,然而非常期望有价值的疑问,对于读者问题的回复,也仅限于以下三种情况:1,回复是能帮助打破提问者的世界观的;2,提问者打破了我的世界观;3,前两者兼而有之。

    请各位务必耐心。首先,回头看之前走了不少弯路,这些弯路又是成长不可或缺的,所以,势必得把走过的弯路也铺陈出来,这个对于某些领域闻道于先者,可以忽略;其次,自己的世界观成长的历程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它是不断的渐进过程,不是一跃上青天,那么也只能逐步的把自己的心得领悟给披露出来,留给读者消化吸收和反击的空档,所以,预设的更新频率是年;最后,这个系列文章本质上是靠人生历练熬出来的,不能期望像小说一样一章接一章畅快淋漓,即便以年为单位都十分勉强,迟早会节操碎了一地。

    关于人类大脑基因的进一步整理

    在所有动物,都有一个共有又特殊的基因,条件反射。这是局部神经系统起作用,趋利避害。然而,动物大脑中并无条件反射的基因,大脑本身没有痛觉。动物大脑在条件反射基因基础上进化出来新的一个基因,总结规律,把事物的行为进行抽象总结。大脑的“抽象总结规律”基因比如每次喂狗前主人都去摇铃,那么用不了多久,狗的大脑就已经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抽象总结得出了规律,外在的表现是流口水等条件反射行为。

    而人类具有智慧(或者说灵性、创造力),是大脑在抽象总结这个基因上进一步进化出来的一个基因,对于抽象总结出来的规律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人类和其余动物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人类总结出的规律(或者理论),总是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方面运用。苹果砸下来,人类总结出牛顿定律后,可以造飞机火箭,如果苹果砸一下就喂狗一个骨头,就算它总结出了这个规律,它也没有运用到其它方面。

    人类大脑的“抽象总结规律”和“对规律泛用”这两个基因,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本质上,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进化而来,所以非常容易让人迷惑,不容易区分它们。这么想比较容易,如果抽象总结出一个规律,无法泛用,就是前者在发挥作用----例如树上砸苹果一个下来,捡到一毛钱,非常偶然的再砸几次,每次都捡到一毛钱。人类大脑必然想去泛用这个规律。遗憾的是,这个规律别的时候不成立,人类大脑很快就又对此进行了“抽象总结”,进而判断出这个规律屁用没有----不能泛用的规律,就是屁用没有,大脑的反洗脑基因马上洗掉这种没意义的记忆(或者说规律)。而苹果会往地上掉,总结这个牛顿定律后,泛用到梨,桃子,石头……都成立,这个规律反洗脑基因就很难洗掉,因为刚洗掉一次,泛用到其它方面又来了,反复洗,自然选择是越搞,基因越强大,这个规律(理论)只要够强,反洗脑基因就渐渐洗不掉了,这个知识(或者规律、理论)就被人所掌握。

    已知的人类大脑基因有:为所有细胞服务(动物大脑的特征),反洗脑(记忆强制性遗忘,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新的基因的吸收),主动挑起自然选择(寻求挑战,超越自我,人和动物大脑的区别),抽象总结规律(动物大脑的条件反射,在局部神经条件反射基因基础上进化而来),泛用规律和理论(人类灵性、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文明看成一个整体,它的大脑应该至少具有上述五个基因才可以称之为“智慧文明”,看起来,现在我们的文明还在从蛮荒到智慧的过渡阶段。

    篇后语:

    人类大脑也许不只五个核心基因,个人的抽象概括能力眼下也就这个水准。希望有人能补充一些。毕竟,对自身越了解,越能挖掘自身的潜力。

    关于几个基本定律的再思考

    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律是宇宙铁律(在个人想象中,即便在这个宇宙之外,也将是铁律---这个可能要存疑,我的想象力也许不够丰富,反洗脑基因不能轻易放下武器)。如果不进化,那么事物将永恒不变,不变化的事物,它无法被感知。永恒的、绝对的不能被感知的事物,它存不存在呢?存在的意义是啥呢?从存在的逻辑上它就不合理,因为它违背了另外一个铁律,对立统一律(奥卡姆剃刀定律),奥卡姆剃刀律就说与其费尽心思去琢磨这个,不如压根就认为它不存在。对立统一律在这个宇宙是铁律,超越当前宇宙之外呢?又到了个人想象力的范围了,只能想象出它是铁律(反洗脑基因也得提醒我,这后面也是有风险的)。每次绝对、永远的只能观察到对立两面其一的硬币,才不愿意被人骗说是有两个。

    当然,当前宇宙三大定律中,最可疑的一个定律是熵增不可逆定律。不管是对生命,还是非生命,目前我们观察到的都是熵绝对值增加不可逆,实在不好找反例。不可逆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假定是沿着时间的方向单一的走下去,换句话说就是时间不可逆,熵和时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当前宇宙的尺度是熵的绝对值,这个问题不难理解,但是不好理解的是熵的绝对值有多大。换成时间的概念就好理解多了,当前宇宙我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到的最古老的时间是什么?假设说是一百四十亿年,那么宇宙的尺度就是一百四十亿年---由于光速不变,换成空间的尺度就是一百四十亿光年。从这个意义上,更倾向于综合二者的观察结果去推测宇宙的尺度----毕竟,老是有人说什么宇宙在膨胀,这句话实在是可疑。

    不过,最可疑的是这三大定律本身的交互作用。例如我们说进化,背后也隐藏了一个沿时间单一走向的假设。我们说对立统一,任何时刻只能观察到对立两面其一,也隐藏了在某个时间点的假定。这三大定律隐藏的假定竟然都指向了时间(从宇宙的尺度我们知道,这也就是空间),非常疑惑同时又直觉的感到,时间(空间)才是背后的关键。

    量子纠缠同时从宏观、微观上突破了宇宙尺度,非常可能是解释时间、空间谜团的关键。牢记反洗脑基因的提醒,再铁的铁律在这个宇宙之外都可能失效,不管它是三大定律哪一个,都扯上了时间这非常可疑只能单向观察,对立面又模糊不清的变量,万一出了当前宇宙人家不是用时间和你玩呢?另外,万万不能忘记宇宙熵守恒定律,忽视这个变量可能导致科学研究甚至文明发展的迟滞不前。

    宇宙熵守恒这个可怕的铁律,它传递给所有文明们(不论原始或者先进,强大或者弱小)的信息是: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当一个文明(基因库)傲慢得停止了进化(例如恐龙),不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吸收新的基因,注定是要灭亡的。但是,一个文明(基因库)傲慢得自已为天下无敌,哪怕先进得现在我们看起来是神一般的文明,随意输出自己的基因(不管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侵略其它文明),本质上就是搅乱熵的平衡。一个文明要突破它所在的宇宙,必然最后要到生命、非生命界归于原点的混沌状态,因为物质和文明进化本质就是一体两面。它赤条条来,也只能赤条条的走,它应该永远最最小心的保持自己熵的平衡,不然就是宿命般的漫长痛苦的文明轮回,直到被输出的熵(新成长起来的文明)哪一天终于回来了,大家了结因缘。当然,作为新兴的文明,也必然是万分努力,它要么是自己独自进化到突破宇宙,要么是遇到冥冥中注定了的文明(们)一起进化。

    篇后语:

    这篇文章需要结合之前一篇《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宇宙和文明进化》一起来读。现在回头看,其中的世界观还是比较阳春和幼稚的,存在一些问题。其实,纯粹从知识传播的角度看,最好是重新写一篇更加严谨的文章,不过,这样很难避免把现在的世界观代入。要给有心人复盘当初自己世界观颠覆的过程,才能更有借鉴意义。

    前一篇文章,已经有读者尖锐的提出时空到底是什么的本质问题,当时我并不能回答,现在一样不能给出答案,但是这里保证,耐心的看下去,用不了几篇文章(也就是几年之内),肯定有人(读者或者作者)能以全新的世界观,带给大家一个崭新的提问角度,我们到时的问题将更加深刻,更加本质。

    关键词(Tags): #世界观通宝推:盲人摸象,surfxu,拿不准,bluestarry,脚歪不怕鞋正,陈王奋起,鸿乾,天白,
    • 家园 肥皂泡世界观

      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用局部的、实证的方法构建了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技术性”的小错误。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要用整体的、抽象的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构建一种世界观。当然,这是承上启下,会用到前面系列文章中的很多概念和结论。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本征量子纠缠是质数量子态的相互纠缠,并且由于量子纠缠的不可分割性,从外界看,任何本征量子纠缠态都是等价的(反正它们不可分割,仅仅是纠缠态“破灭”时向外传递的信息量大小有区别)。从这个角度,在更高的一个层面,可以把任意一个本征量子纠缠态理解为一个单独的量子态;而这些更高层面的单独量子态,它们之间实际上又形成了本征量子纠缠态。这样一直往上延伸,就是从最“底层”(这个词之所以打引号,实际上物质无限可分,所谓的底层只是在我们这个文明的观察极限)到最宏观,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

      实际上,用上面这样的局部的、实证的思路,只是起个头,这样的思考方式很别扭。这里用另外一种完全等价但是形象的方法重新再来演绎一遍。

      首先,我们所观测到,所感知到的“宇宙”,其实都是信息。如果没有信息及信息交换,我们无从判断事物的运动状态甚至存在与否。所以,最根本的一个观念需要重点声明,万事万物包括整个宇宙本身,都是信息的集合。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个本征量子纠缠态,从纠缠态存在到破灭这个动态的过程,由于会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换,我们能够观测、感知到它,所以它“存在”,如果它永远保持存在的状态不变,没有和外界有任何信息交换,那么我们无从判断它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所以,只能从我们定义的宇宙中“消失”。这个观点可能容易被人接受,那下一个等价的观点估计就稍微困难一点。一个本征量子纠缠态破灭之后,如果那些已经成为确定态的量子态不再变化,那么它也从宇宙中“消失”。我们观察到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各种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所谓的“静止”物体,也必然有被观测的信息交换过程。

      基于上述定义,对于本征量子纠缠态,需用更直观更形象化的方式去理解。个人的理解就是每个本征量子纠缠态都是一个肥皂泡,当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换时,这个肥皂泡就破灭了,而肥皂泡的一个特性是只要外界的一个点与之接触就破灭,这和本征量子纠缠态只有一个量子态与外界互动是一致的。每个小肥皂泡又实际上是大肥皂泡的一个点。整个宇宙就是无数个大大小小各种层次的肥皂泡组成。

      这里引入一个假设,信息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处转移到另外一处。上面肥皂泡的比喻其实还不够好。一个肥皂泡破灭的瞬间,另外一个就产生了,肥皂泡随灭随生。本质上,本征量子纠缠态不会“破灭”的,从信息的角度只是发生了一次“翻转”,信息发生了转移而非破灭。

      在肥皂泡初诞生的一刻,所有量子态都位于四维时空的同一点,所有的量子态此时相互间是四维时空零间隔的。在肥皂泡翻转的一刻,外界观察者仅能定位到与外界互动的那个量子态,以此量子态翻转的时空点为基准原点,其余所有量子态都是“同时”的,这里得同时,就是四维时空零间隔。例如三量子纠缠态,分别有a,b,c三个量子态,当a被外界观测而呈现确定态时,假设b此时离开它1光秒距离,c离开它1光年距离,那么a观测到b的确定态就必须是1秒之后,而观测到c的确定态时1年之后,这样才能满足所谓的“同时”。可以由光速在不同参考系不变轻易证明,所有本征量子态此时互相都是零间隔的。

      再来考察一个本征量子纠缠态的信息量。每个量子态到“着力点”都满足零间隔故有c^2ti^2=xi^2+yi^2+zi^2。对于一个确定的时间,量子态可能的概率空间是三维空间的一个球面,故而信息量可以写为c^2ti^2。故而该肥皂泡的所有信息量为c^2sum(ti^2),其中着力点自身ti=0。信息量的大小与2,3,5等质数数值无直接关系。我们之所以有观察到质数的本征纠缠态,只是出于我们的观测能力和手段,其实信息量本身不是量子化的,而是连续的。这里我们换个思路,看这过程中的信息量变化(熵变)。本征量子初始态,是一整个事件,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量子纠缠态,假设信息量为I0,之后在触发事件前一刻,量子态翻转前一刻,可以视为“着力点”的量子态与原有的本征量子纠缠态在做量子纠缠,就是这两个都属于一态,且互相对立。原有的本征量子纠缠态信息量不变,新加入的量子态(此着力点)的信息量等于c^2tm^2,其中ctm代表信息从原有的本征量子纠缠态的起始点到新着力点(下一个本征量子纠缠态的起始点)的光程,所以有I1=I0+c^2tm^2。(原谅我不会在西西河插图,采用比较原始的手段写公式)。

      篇后语:

      从这篇之后,暂时不会在量子、相对论上面花时间了。最近的兴趣点在中医。以前虽然研究过易经、道德经、禅宗这些抽象、整体的理论,受益匪浅,但是终究是个俗人,还是喜欢从实践中得来且实践容易验证的学习方法。初涉中医,眼界大开,仿佛一个瘸子发现病腿有复原的可能,实有不胜之喜。

      下来的一篇文章将是比较挑战自我的,也是真正挑战读者世界观的,希望自己能写得平淡而言之有物。

    • 家园 对一些同学问题的统一回复

      最近有些同学陆续提出一些疑问。这里统一答复,不再分别作答。

      第一个是关于西医和中医,随便侃侃。

      谁是科学,谁不是科学,这都上升到意识形态阶段了。其实,要对立统一的来看这方面的争论。

      西医是局部的、实证的实践经验总结,而中医是整体的、抽象的实践经验总结,都有其道理。类比而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个是局部的实证的,一个是整体的抽象的,都是科学;就像物质世界和文明一样,是对立统一的,割裂来看是错误的。要看到它们对立的一面(互有长短),也要看到统一的一面(都是科学)。

      举例而言,小孩子初生需要打各种疫苗,人得了肺结核、被狂犬咬了需要找西医,中医能应付吗?这是常识。而对于慢性病,亚健康,中医就是拿手,西医基本没辙。这符合它们的哲学出发点,一个从最细节出发,一个从最整体出发,所以各有所长,都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把它们孤立起来,强调其中之一,不能对立统一的看待,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西医的药,是要求对于人群而不是个体定位的,这是他们实证研究的自然结果;而中医的疗法,是对于个体进行整体调节的,这是他们整体抽象研究理论的核心。

      理解这些,对于某些忽悠要有抵抗力,比如,某些一吃就增强抵抗力百病不生的药品保健品,这种神奇的东西从哲学上就讲不通啊,西医没办法搞出系统性的全方位的东东,而中医所谓的整体,是针对每个个体而言,个体之间就千差万别,怎么能有这种无差别的灵丹?

      可以说,新中国前50年,西医功不可没,把人口基本素质提高到与发达国家可以抗衡的水准。但是,过去的成功,就是未来的失败(一直就认为成功是失败之母)。过于迷信西医,抛弃传统医学,带来的副作用已经很明显了,社会上中西医争论是有土壤的。

      不过,中医确实有先天的困难,中医讲究整体、抽象的概念理论,更偏向于玄学,它不能证伪,只能证实。对于局部、实证的理论,证伪是其进步的核心,找碴还不容易,一次结果否定所有前人努力,皆大欢喜;而对于整体、抽象的理论,证实是其进步的核心,单次结果不符合预期不能推翻理论,得看长期的、持续的结果和预期是否出现偏差。所以,中医几千年来的不断总结、演化,基本都是某套理论(伤寒论或者别的)从某个时刻诞生起,就一直被观察、证实,后来者进行的根本性的理论修正极少,最多是某种实践中的解释。这就使得中医理论诞生极其困难,要诞生一开始就极其牛,这种天才不是每个朝代都能出现。中医的传承也不容易,弟子是否真的理解了抽象的理论,得经过极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检验,使得收徒试错成本很高,所以中医世家很多时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试错成本最低的肯定是自家儿子。

      但是这也给中医带来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么严峻的、残酷的自然选择下来,能活下来的中医理论及实践,都绝对不是侥幸。要把中医再捡起来,需要搞很多新鲜理论和科研吗,需要很多天才吗?不过是采用符合中医哲学定位的方式组织展开罢了,对于搞组织展开,找不到比TG更强的了,之前他们是糊里糊涂没搞清楚中医的定位而已。

      第二个是有同学说,生命太复杂,无法用数学或者物理去描述。

      我的答复是,这样的认识,还停留在对生命是孤立的、片面的认知的阶段。生命,是文明负熵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用现代科学中局部的、实证的数理工具,对于整体、抽象的负熵进行表述,是没有可能成功的。生命科学中最璀璨结晶是进化律,这是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性的规律,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基因等等,都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同样,非要说用数理工具描述的才能叫科学或者自然科学,这种认识也都很片面。对于负熵的研究,我们需要更好的,更有效的描述工具---遗憾的是,也想知道什么工具最好,绝大部分看看名字就知道不靠谱,有点意思的拓扑,写的人都是一根筋,让人倒足了胃口,所以现在还是小白一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在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的无解。哲学层面上,已经有极其锋锐的武器,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只要把社会科学上的东西拿过来用就是了,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东西本质上一模一样,都是负熵的不同层次表现形式。

      对立统一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入门级核武器,掌握难度低到初中生都完全没问题,只要引导他们正确的思考。

      高级点的,反洗脑,这个目前我只知道一种绝对有效的方法,欢迎有高人指点另外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一种已知的接近完美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给中学生最深刻的洗脑,洗得他们像1+1=2这么理解得透透的,想忘记也忘记不了;然后, 上大学给他们用另外更加完美的一套体系来彻底洗一次,让他们陡然醒悟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中学都被人骗了,这大学毫无疑问也是骗人的。到了这个阶段,自然就学会独立思考了,谁都蒙不到他。毛泽东搞文革,无非也是用了这样的极端手段,效果有目共睹。至于一大堆公知教授叫嚣着大学的”独立、自由“,”无独立不大学“的奇谈怪论,号称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很扯淡。高校是社会资源的垄断者,这些人什么阶级属性一清二楚,会怎么说话,你猜?不想让中国再来一次89,那么就得让这些人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份。大学不应该是中学的继承和延续,而是中学的颠覆,不过这个颠覆不是灌输普世价值,而是扎扎实实把东西教下去,发现学生还停留在旧思维方式就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掰过来。不理解这个还妄谈独立思考,不配为人师表。当然,很怀疑很多公知是养尊处优惯了受不了这种痛苦和付出,喊出口号给自己变着法子减负,真是其心可诛。

      更进一步的,抽象,泛用,这是高阶武器,哲学造诣到了这种境界,看到社会问题和人的生老病死能对应上来,已经技近乎道,几乎无往而不利。苏联为什么是有史以来崛起最快灭亡最快的帝国?这不是它的制度问题(生产力被制约不发达),对应到人,是生产力太发达,生命在燃烧,死得不快才怪!它的制度是新中国之前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对立统一,所以,它不死真是见鬼了。一个中医不管他是庸医神医,只要脑袋没坏掉,看到一个小孩5年就长大成人,就可以断言10年之内此人必死。个人现在就卡在这个境界,接触到的一些问道之人也都约莫在这里徘徊。

      逆天级的武器,主动制造自然选择,到了这种境界,只要不是存心自找麻烦,没有不能解的问题。然则这个不是常人能用的武器,已经到了道境,全靠使用者的本心,其人心性、格局、胸怀决定了其成就,运气和他无缘。

      这些才是真正需要在研究生命科学中使用的工具,而不是纯粹的数理工具。

      下一个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

      这里实在不想马上展开。主要原因是,世界观才刚刚演进到量子纠缠,才刚刚试图揭开一层面纱,是美是丑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就马上要想洞房甚至抱小孩,实在太快了点。我对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和职业物理学家比没有任何突破(或者说有了一点直觉,但是写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建议读者去认真看看《时间简史》和推荐过的一本《从一到无穷大》。关于其他人的水准,评判他们是否达到问道水准的方法极其粗暴,就是看他们写的,说的或者做的,能否改变我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奇怪得很,号称搞客观研究的科学家或科研人员,看了不少他们的书和论文,觉得这伙人实在谈不上客观。而号称总是拍脑袋的天使投资人,见到的时常颠覆自己的世界观,觉得这伙人很多其实比搞科学的那帮客观多了。

      所以总结出来的心得和大家分享,基本要和你扯时空的,扯量子的,扯相对论的,基本都是忽悠。不幸的是,我已经占了一个半,很快就会变成两个或者都占了,所以也是忽悠。永远不要相信别人的忽悠,包括我在内的人基本都和兜售炒股赚钱秘方一个性质。至于神秘兮兮的,就不仅仅是忽悠的问题了。如果你接到一个神秘兮兮的电话:群里庄家带队,来者莫问。你怎么想?

      最后一个,算是亮出个人屁股来,其实以前也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反精英统治主义(注意不要和无政府主义甚至反政府主义混淆),这个很简单,赌徒看穿庄家出单,他傻了才会买双。

      人类文明演化的速度是指数式的,全球化的情况下,纯粹的传统周期律演化注定了文明的灭亡,这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侥幸躲得过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还能躲得了?

      在新的极其先进也极其恐怖的东西覆盖地球的时候,一个文明的倒下的机制,会因此而改变吗?苏联已经演示过了,有导弹有核弹,足够毁灭地球几十次,然而还是倒下了,阳光下没有新东西,就是进化律和历史反复告诉我们的,生产资料的过度集中、垄断。

      在几十年后,生产资料更加不好再分配了,最主要也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在人身上---也就是知识的垄断,精英统治。这个生产资料的过度集中垄断一样会颠覆文明。更糟的是,那时候更加高级的玩意儿出来了(量子多如狗,核子满地走),世界格局非常不均衡,这时候生产资料的再分配将很不寻常。

      一向把文明当做一个整体来看,他也是一个人,也有强烈的求智、求生的欲望,所以他绝对不会放弃。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他要干出什么事情来。既然能够预见,再和他作对就太不明智了。

      一贯的喜欢盗版,所以文字也随便大家去裁剪引用,怎么都无所谓,最好名字都换掉。个人也不会在官方渠道上发表文章,这些文字,从根源上就不希望既有体制内的精英们受益,那么一定是互联网渠道了,免费+分享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这样的文字一定会选择思想碰撞火花四溅的地方,而且是融合中西,贯穿古今,历史哲学科学社会经济时政等等无所不包但是水准又能维持在一定程度以上的,所以落在西西河而不是其他论坛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还有一个眼下没那么重要但是长远至关重要的原因,这些文字不是只给中国人看的。

      通宝推:盲人摸象,jboyin,
      • 家园 甚合吾意

        人总是人总是忍不住要找到一切的答案,解释一切,只要活着大脑就停不下来做这一件事。从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从少量问题到广泛问题,许多人没时间想或者想不明白就放弃了,比如外包给宗教了,或者外包给大神大师了,或者跟着感觉走了,让大脑成为感官的奴隶了。

        也有人不甘心承认自己命运只是大自然的一个过客,就拼命想。

        但其实这可能就是大脑这个器官的一个本能。算是我思故我在的一种表述吧。

    • 家园 献花!

      让我想起有人跟我大谈特谈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他说每个事物都有时间属性与空间属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换,我是完全听不懂,让他写下来,他怕麻烦不愿意写.我之前觉得他在忽悠我,难道不是?

    • 家园 【原创】基于量子纠缠和相对论的世界观

      基于量子纠缠和相对论的世界观

      在人类科学史上,几乎都是用局部的、实证的哲学去探索和思考,这在物质世界非常适用。宇宙的整体不只是物质世界,文明的层次(精神层面、意识等等)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另一面。既然物质世界用局部、实证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非常有效,对立统一律指出,在研究文明的一面,应当用整体、抽象的方法去分析---就像研究人的意识,只研究几个脑细胞是肯定得不出结论的---下面的方法即基于此。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宇宙的演化,首先明确一点,从相对论的观点,对于宇宙,绝对时间只有一个,是有意义的(对宇宙自己);其次是所选的参考点,由于宇宙的对称性(任何一个物体做参考点都没有差别的,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在任何点都是一样的),所以,任意选一个即可,不必在乎参考点的选择;另外,三大定律(熵绝对值增不可逆、对立统一律、进化律)背后假设都是时间单向流动不可逆。所以,我称下面的这种世界观是基于量子纠缠和相对论的“经典”世界观。

      在进一步分析之前,必须对“事件”作出明确的定义。事件即粒子状态的变化,必然引起熵在文明和物质世界的转化,反之亦然。宇宙中不存在任何事件非此定义。例如一个光子被观测就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事件(当然,其它基本粒子被观测也是;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能量、动量的交换也是;基本粒子的状态改变也是)。

      第一个结论是,对立统一律指出, “元事件”(对立统一事件)非定域性的必然。所谓“元事件”,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事件,始终处于量子纠缠态(即任何时刻总保持对立)。例如,考虑一对做量子纠缠的光子,已知它们的总动量,那么任何事件都不发生的时候,整体不论相隔多远各自的动量都属于不确定的状态。不过一旦其中一个的动量确定(被量测,状态变化,事件发生),另外一个的动量同时确定下来(也必然同时状态变化,事件发生)。用元事件的话说,就是整体处于“0”和“1”不确定的两种状态的一个元体系,可以是在空间上相隔很远的两部分,两部分各自在没有任何事件发生时,都是不确定状态,一旦其中之一发生事件确定状态,对立统一律指出,另外一个会同时确定为对立的状态(也有事件发生),不论两部分空间距离多远,似乎违背相对论的“同时”发生,这就是非定域性。元事件就是两个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事件,注意这里的基本粒子未必一定是光子这种无法分割的基本粒子,所谓的“基本”只是事件发生时某个具体种类的信息(例如动量,或者能量等等)分配的最小载体,在其它情况下这些粒子或许可以再切割为多个组成部分。元事件的起源,来自于一个信息量确定的信息在某一时刻被赋予了由两个各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整体。

      让我们做一个思维实验。假设找到(或者构造)一个“真空”的环境,有一对相隔较远的量子纠缠的基本粒子,某时刻我们对其中之一进行了观测,发生元事件之一的A1,这时必然有对应的事件A2发生。关键问题来了,A1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间的互动(被观测的粒子与观测设备),那A2粒子周围并无其它基本粒子,它的状态改变是由什么引起的?我的回答是,它是与宇宙文明这个“整体”做了互动。在元事件A1发生在物质世界的微观(基本粒子)的层面,而对立的事件A2,对立统一的思考,它发生在文明的宏观(整体)层面。量子纠缠的元状态,一旦元事件发生,必然其一属于物质世界的微观层面,而对立事件必然处于文明的宏观层面,换言之,元事件必然有一个基本粒子不和任何其他基本粒子互动而看起来“自动”的改变状态。元状态量子纠缠非定域性的根本原因是其中一个粒子是和文明整体互动。这个观点虽然和经典的唯物观大相径庭,但是绝不能由于文明“无形无质”的特点而否认它的存在及对物质世界的作用。

      再来用光锥分析一对量子纠缠的光子的行为,加深对于元事件(即成对粒子的量子纠缠行为)的理解。如上左图,这是光锥在t1时刻的俯视图(空间只画二维平面方便理解)。对于观察者O而言,元事件中的A1距离它c*t1,A2距离它为c*t1+c*t。但是在t1时刻,O对于光锥之外的任何事件都无法用常规的方法知道。右上图是光锥的竖截面,时间轴竖直而空间轴水平。A1,A2是元事件,其中A2经历时间t之后到达光锥,这时(t1+t时刻)O可以观察到事件B。如果直接从时间以及熵变的关系,将推断出A1是B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律。其实,因果律很简单,就是建立在量子纠缠上的行为,本质上是一件事(A1,A2的元事件)。所谓预测未来,不过是注意到元事件的一个事件后,在对立事件到达光锥之前做出的推断。

      这里思考一下宇宙尺度。首先,越是“基本”、微观的粒子,其不确定性越强,要确定其状态(状态发生变化)所需的信息量越大。然而此事件引起文明的熵变H不能超过当前宇宙熵的绝对值(即宇宙尺度)。所以,不确定原理背后是文明熵绝对值---文明的尺度。类似的可以理解到光速不变背后的限制是物质世界熵绝对值。不过,由于宇宙一直不停的进化,熵绝对值一直在增加,所以,宇宙尺度一直在增加,那么,我们可以观察的“基本”粒子的不确定度将可以继续增加,基本粒子不再基本,物质无限可分---前提条件或者说假设是宇宙一直熵增不可逆的进化下去。宇宙尺度从时间上看,某些文章上提到至少约140亿年,不确定原理提出到现在不到100年,不确定原理的最小量变化最大也才约1.4亿分之一(如果宇宙更古老这个变化量更小)。不确定原理的最小量的变化是值得以年为单位进行持续的观测,虽然可能需要观测上百年甚至几百上千年才有足够的分辨率。而对于物质世界的宇宙尺度而言,为保证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等比例变化,光速必须恒定---这和不确定原理的最小量一样,值得以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跨度去观测的一个物理量,只不过我们预期它是个恒量。

      这里要探讨量子纠缠下非定域性(即时,超光速)信息传输的可能性。信息本身无法超光速传输,但是信息量的大小也是一种信息。它可能可以即时传输(不用时间,完美的超光速,而且不违反因果律,因为得到的信息也只是对于元事件的信息量)。在预先编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输。既然信息能即时传输,物质的“传输”(即利用信息逆转录)也是成为可能。我怀疑,人类大脑(还有很多动物的大脑)是基于这个原理工作的。

      这个可能成立的核心前提(或者假设)是量子纠缠态信息的传输,信息量的大小(而非信息本身)可以测量。希望可以得到实验的证实,如果成功,那么无视距离的即时信息传输和计算能力无比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将可以诞生。

      从元状态推广,我们可以定义广义上的量子纠缠状态。一个信息量确定的信息在某一个时刻被赋予多个(三个或更多)基本粒子,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况为多粒子的量子纠缠态。这里暂不探讨多粒子的量子纠缠态。

      这篇文章恐怕是充满了荒谬和错误,实在让我感到害怕。让人非常郁闷的是,一个人孤独的思考,无法和其他人头脑风暴,也缺乏实验信息,陷入思维定势的陷阱之后恐怕很难跳出来。

      希望后来者和我一样,对于宇宙的进化充满敬畏,时刻不忘顺流而行;但是也要十分警醒,异常的出现可能就是我们文明甚至宇宙的机遇。

      我的世界观、历史观是彻底的唯物,同时又是唯心的,对立统一。相信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又相信其过程可以选择。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也承认英雄伟人们的作用。很多论述是唯心之谈,很难甚至不能去证伪,但是评价任何理论还是得去看证据。不相信只有一个宇宙,不相信人类文明是唯一智慧文明,甚至认为它可能不是太阳系中的第一个智慧文明,但是没有证据前,就抱着人类是唯一的智慧文明这种态度来思考分析问题。对于进化的两面(物质和精神层面),人类是研究物质起家的,认为其余的智慧文明也可以从精神层面先开始进化。甚至,未来文明的发展真的只有物质和文明两个层次,不能有第三、第四或者更多的层次么?

      关于数论和量子纠缠的思维训练

      看到过很多书里提到过,所有数学方法、工具里面,唯独数论没有在物理学上有用到,这简直是非常讽刺的一件事---我们从老祖宗开始研究数学起几千年来就一直在做无用功?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既然非常没用,那么必然也非常有用,人钝不能怪刀钝。花了些时间看了看数论的书,有所领悟。然则,这根本上是本人世界观演化的一个过程,可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写下来,权当思维训练。

      在开始之前,得对量子纠缠的本质再仔细探究一次。前篇文章已经阐述过,某个时刻,一个信息量固定的信息被赋予两个或者多个各自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引起了量子纠缠,当然这后面有个隐藏的前提就是这些粒子初始状态是确定的,即粒子们初始总状态的信息量为零---让我们暂时不考虑这些粒子初状态信息量不为零的情形,以后自然能够理解。

      信息本身受制于不确定原理(其实是宇宙尺度),是量子化的。信息是熵变的结果,回归本源,来看看熵(即状态数)。先看不是量子纠缠的情形,最简单的情况是两个独立的基本粒子,为了方便理解,假设A粒子有0,1两个量子态,B粒子有0,1,2三个量子态,那么总共量子态有2X3=6个。如果我们简单的把情况扩展一下,A其实是一对量子纠缠的基本粒子(体系),B是三个作量子纠缠的粒子(体系),A,B整个体系是6个量子态。这里很重要的一点,独立的粒子组合而成的体系(即非量子纠缠),量子态是相乘的;而做量子纠缠的“基本粒子”间,它们的量子态是相加的,因为完全不能继续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种“本征”的量子纠缠(即牵一发动全身)和质数的行为一模一样。质数是不能分解为质数的乘积的。而合数,可以分解为多个质数的乘积。类比来看,就是说独立的体系间,量子态是相乘的。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类比来看不存在只有1态(确定态)的含信息的量子体系。推广一下,乘法是独立的体系间量子态的叠加,加法就是不独立的量子态叠加。

      有加法如2+3=5或者2+7=9,这种量子态的叠加是在外界干预(即有额外信息引入引起“基本”粒子的破裂或重组)下形成,它既不是乘法(非独立体系的叠加),也不是质数(各量子态算数叠加),结果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整体最终量子纠缠或者不量子纠缠,不确定)。所以引入“本征”量子纠缠的定义,就是和质数对应,无法乘法分解,量子态是算数叠加的。

      回顾前面量子纠缠的基本定义,一个信息量确定(即量子态数确定,从前述分析知此数为质数)的信息在某时刻,赋予了多个各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这句话其实就是说必须是量子态),前提是初始信息量为零。这个前提很重要,就是为保证结果为质数,所以必须初态各粒子状态确定,信息为零。微妙的直觉告诉我,现阶段去分析初始态不为零的量子纠缠态没有意义,非不欲也,实不能也,这个问题留给后来者吧。

      关于本征多量子纠缠,有非常重要的性质需要讨论。它有且只有一个量子态是与外界粒子发生互动而改变状态。证明需要利用宇宙的对称性,假设有多个量子态与外界粒子发生互动而改变状态,为保证同时性(物质世界与量子态的互动由于于光速限制不是即时的,不同于文明与量子态的互动是即时的),宇宙的参考点选择,必须保证这些与外界粒子“实在”互动的粒子在以参考点为圆心的圆上,然而宇宙的参考点必须可以任意选择的,和前述矛盾,由此得证。这个性质本质上是说,多量子纠缠态,有且仅有一个“基本”粒子(或者说量子态)是与外界粒子发生“实在”互动,其余的粒子(或量子态)都是和宇宙文明互动而“自动”改变状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征量子纠缠只能有一个“着力点”,但是不可以就此就认为它是因,其余是果。本征量子纠缠是一个事件,相互纠缠,同时发生,用因果律来解释是误导性的。因果律是一种错觉。

      前篇文章有讲到元量子纠缠下的即时信息传送,事实上对于本征多量子纠缠态一样可能。可以设想,一个文明实现了超空间的多点即时信息传输,那么它就和一个生命没什么两样了,牵一发动全身。更进一步抽象的讲,质数是生命或者文明甚至宇宙的数学表述,而质数和文明的性质一样本身是稳定的。一个也许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两点,三点,五点七点等质数空间体,有无拓扑不变性或者拓扑共性,但这可能要留给职业拓扑学家去研究了,看了几本拓扑书籍就被扑面而来的孤高冷傲给吓跑了。

      可以预见,一个高阶文明,本征量子纠缠是其文明的核心架构。本征量子纠缠的核心是质数,如果我们遇到另外一个智慧文明,简单衡量它的实力和潜力的方法,就是看两个数,一个是已实际运用的最大本征量子纠缠态数,另外一个是它已知的最大质数(不管是理论推导出来的还是暴力计算出来的)。文明的成长,数学上讲就是其最大质数的探索过程,一个新的文明基因的融入,数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新的质数的引入。最大质数是衡量文明程度和进化速度的量化指标,当然这和GDP一样搞成唯质数论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前面叙述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一点,研究量子纠缠,数论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最有历史的自然科学和最前沿的自然科学的联姻,对立统一,将开创出一片让人无法想象的天地。

      来探讨一下合数态的本征量子纠缠体系的存在可能性。一个本征量子纠缠系统,假设其有合数个量子态,最简单的例如6个量子态。6=2x3,即6个量子态。在不额外引入信息的情况下,总可以让量子态之间聚合而划分为两个更高层次的对立“量子态”(所谓对立就是只要任何时刻总是状态不一致),每个部分包含原来的3个量子态,必有一个部分是和文明互动的,我们姑且称之为“自动”量子态;由于更高层次的“量子态”是可以任意选取的(底层量子态的对称性),所以“自动”量子态也可以是任意的3个底层量子态构成的高层次量子态;由于我们遍历了所有的划分,最后所有“自动”量子态在底层量子态的并集是全集,换言之,这样的本征量子纠缠体系没有最底层量子态的“着力点”,不和物质世界发生互动,对于这类量子纠缠我就没有兴趣再研究下去了。其实前面就可以看到,由于可以高层次的“聚合”而成新的量子态,那么这就不能定义为量子态,量子态在定义里就是无法再继续分割的状态。

      整篇文章都是毫无依据的臆想,所以把这称为思维训练。现在最期待的是找到一个合数态的本征量子纠缠体系来证伪,实验证据是如此的可贵!

      篇后语

      很久没有推荐人生必读和不能读的书了,今天推荐两篇必读:一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推荐的理由是它从语文课本下架了(不知道是否属实,只是早前看网上有过这样的流传),所以变成必读;二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篇科幻小说值得看至少一次。

      上面这篇文章,其实也不是特别满意。因为现在看起来,犯了一大一小的两个错误。

      小的错误是技术错误,虽然再三强调要用整体的、抽象的方法思考,但是理工科的背景让我很难摆脱思维定势,所以两篇文章(发在一起,实际写成隔了好几个月)还是浓重的实证、局部的思考方法写出来。这可能比较和大多数科研技术人员的胃口,不过终究觉得比较肤浅---当然,读者放心,是绝对不会采用老子、王阳明的方法写的,这里我的学习目标是白居易。

      犯的大错误必须非常严肃的和大家探讨。不认为写下的东西有什么是正确的,相反,都是错误的,只不过在一段时间内它们有值得借鉴的价值。最简单的,单从世界观的角度,文明的熵是负熵,这就是一个极其难被证实和证伪的假设,它是目前我的世界观的基石之一,诸位可以这么理解它对我的重要性,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科出身的工程师,对于物理学现在只有一条基本定律是(近乎)毫无保留的相信,就是熵增不可逆,类似等价的另外两条科学和哲学定律是进化律和对立统一律。要让此刻的我背弃文明负熵这个观点,难度和推翻熵增不可逆、进化律、对立统一律一样大。但是,终究的,它还是一种假设,是可能在未来某个时空被证伪的,因为目前已经理解了另外一条众所周知、更深刻的,自己以前一直理解不了的道理,更在前面这些之上。

      本意是希望让所有人都追求“道”(真理),都有向道之心,最终踏上问道之路。问道不是只有在科学或者哲学领域,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任何工作到了极致,都可问道。比如屠夫,也可问道,一如庖丁;比如医生,叶天士束手无策的消渴症(糖尿病),一个老和尚用对立统一的思路轻松解决----顺便,现代中医也有问道圣手,某次思虑过度内火太旺快不行了,一个中医用吊住性命激发内火的方法,把我给治好了,从那之后才理解文革的本质。只不过,很多闻道于先之人,并没有能力把他们的领悟、认知用大众能轻易接受的方法普及开来, “道可道,非常道”。我算是比较能写能忽悠的,并非境界高明,请读者千万认清。

      前面推荐《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是希望大家意识到,对道(小说中就是智慧)的追求对人是多么重要,小说中的主人公查理的一生,没有正常人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如果文明看成一个个人,也没有文明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但是,无意中,用的却是“术”,这就是犯的原则性错误。这里的道术之别不是指授人与鱼与授人与渔的区别,而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光顾着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世界观碎片描画出来,没有告诉读者,要形成这样的世界观,最重要的是什么。

      写的都是私货,所以也不在乎再夹杂更多点。下面的感悟来自个人成长的历程,很多东西写出来又长又臭,兼带个人隐私,讲故事的话借鉴意义不大,所以直接说结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成长,总是时时刻刻面临各种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很微妙的,每一次都会进化(或者淘汰,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人某一方面的能力(理解为进化整个基因库比较容易)。纯粹智商、情商、逆商(对于挫折的应对能力)这三种基本属性的能力,都是可以比较容易看得清楚而且能够培养的(虽然难度各有不同),这三种能力基本可以决定人在社会中的成就,但是只靠这三种能力,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踏上问道之途。个人这三种能力都在人群中前15%以外(见过的人多了,能准确衡量自己是能力之一),侥幸踏上问道之途,总结下来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点,明心见性,比较直白的理解是在两个侧面:一个是内心不迷信任何真理执着的追求真理,一个是正直坦荡不违本心,到了一定程度上就能理解它们是一回事。前三种能力的自然选择,相对较少而且明显,但是关于明心见性,几乎随时都有自然选择加诸头上。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或者不应该说错误,更多的时候是随大流),基因定性,路径依赖,想改正是千难万难。能够明心见性者,这方面的基因将越来越强,而求道路上,为道日损,需要尽可能减少偏见,明心见性是必要条件。

      这种说教的文字其实不是很喜欢,写出来,是因为不希望自己误导了一大群人。另外,对于在问道门槛上的人,明心见性可能性命交关,自己曾度过三次半极险的自然选择,第一次之后的一个多月都见光流泪,连阳光下的地砖都不能看,很久之后才回味过来当时居然经历了散瞳。可以很确定的说,那些时候哪怕有一丝一毫的“聪明”,现在大家肯定看不到写的一系列文章。

      最后可以很毁三观的告诉大家,比起花在武侠小说、网络小说,玩游戏网游,看爱情动作片,读炒股书等等(而且,还都是盗版!)各种不务正业爱好上的时间,当四有新人(读正经书,培养正经兴趣爱好)的时间大概连零头都不到。就是个凡夫俗子,非常庸俗,庖丁和镇江的老和尚也都不见得有多超凡脱俗,俗人也有俗人的活法和追求。

      关键词(Tags): #世界观
    • 家园 刚在天涯看到的精彩回复

      作者:bushrice 时间:2013-09-20 08:24:20

       

        首先,数学是最基本的科学。 要准确(不是精确)描述自然界,必须用数学。

        所谓哲学,我认为是在人类还没明白那个领域的时候,某些人用人类的“洞察力”来“猜测”这个领域的问题。 一旦某个领域被科学攻克,这个领域就退出哲学家的范畴。 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很多,因为人类对世界懂得太少,大量的东西需要哲学家去“洞察”。 比如头顶的星空,古代绝对是哲学的范畴,现在是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畴, 因为头顶的星空已经被物理用数学精确的描述了。而且这个精确度还在提高。

        所以要想讨论目前还没有被数学准确描述的领域,必须先把目前已经数学化的天空弄清楚,否则,走的重复一遍百年前的老路而已。

      • 家园 所以西医是伪科学

        所以既不讲数学又不讲哲学的西医就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了,是封建迷信!所以被外界事物所吓倒动不动就惊叫:“太复杂啦!无法用数学描述呀!”的人,实际上是被自然界所征服,而非征服自然界。

    • 家园 只有物理与中医才算科学

      科学是一种很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以哲学为指导的,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为目的的。单纯的对事物的描述仅仅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辅助手段。科学活动的核心是对事物的深刻认识,通过某种“象”思维(抽象/形象/具象/意象等)对事物进行归纳,再通过某种数学对归纳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演。所以牛顿的著作叫做《自然哲学中的数学方法》;所以《黄帝内经》有言:法于阴阳(类辩证唯物主义),合于术数。

      而生物学生化西医这套学问是完全碎片化的,完全缺少对事物的总体认识,根本没有站在哲学高度来看待生命的各类活动,自然也没有数学可言。所以生物生化西医根本算不上科学,仍旧处于牛顿前的时代,积累“经验”而已。如果我们只有“真科学”与“伪科学”两个选项的话,毫无疑问,西医属于伪科学,中医属于真科学。

      有人会问:为什么西方的生物学医学没有按照牛顿的方向走下去?为什么没有《生物哲学中的数学方法》之类的著作?

      答曰:这是西方资本家打天下与坐天下的表现而已。当资本家在反对王权的在野时代,真正的科学,真正的哲学,与独立的思考是在思想上进行革命的必要条件。而当资产阶级革命大范围成功后,资本家要维护自己的统治,便采取了类似封建王权时代的愚民思路,用伪科学愚弄知识分子,以免自己的统治再被新的革命所推翻。二十世纪的核物理学家普遍亲共,令西方的资产阶级青睐非科学的生物医学等成为不二的选择。

      一点浅见,多多指正。

      • 家园 中医并不属于科学范畴

        中医并不属于科学范畴,而且不属于科学范畴的领域有很多,比喻艺术、经济、文学、历史、宗教等,就是客观范畴和主观范畴之分

        • 家园 中医属于博弈范畴

          有人望骰子上吹一口气,希望摇出自己需要的点数,还有人认真统计各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有目的地投注。

          不能因为有人吹气就说博弈不是科学, 也不能因为复杂的博弈无法还原的, 无法双盲的, 以此来否认中医的科学性。

          • 家园 这个值得商榷一下

            一般而言,博弈至少要两方,而且主体都是人,才能称为博弈。

            好吧,我承认阿法狗不是人,但那好歹也是“人”工智能。

            你能否想另一个词,不然又会鸡同鸭讲了。。。

          • 家园 摇骰子属于博弈?

            还有人认真统计各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有目的地投注。

            难道骰子6个面点数出现的概率不是平均的,需要认真的统计才能确定?

            有目的的投注可以增加胜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