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关运十部分细节 -- catspace

共:💬193 🌺842 🌵3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737是68年服役,707是79年停产,20年怎么算的?
                                  • 家园 707最后的交付是1991年

                                    1991年,交付11架

                                    1989年,交付17架

                                    707生产线1991年关闭。

                                    • 家园 讲民航市场上军机数据果然大丈夫?而且还是错的!
                                      • 家园 讲的一直就是运十

                                        九十年代,空军上预警机时就面临无合适的母机平台可用的问题,王小谟对运十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九十年代空军对运十的看法:

                                        在开发预警机的过程中,我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选择飞机,只能用外国人的。但你用哪个飞机,哪个飞机就卡我们。现在俄罗斯看我们做出预警机了,他不想卖伊尔-76了。这不卖不要紧,“逼”得我们在小一些并且是我们自己生产的飞机上面也能做到这种性能。

                                        2006年,中国空军一架由运八改装的空警200在安徽失事,损失惨重,四十人遇难,绝大部分是我军的雷达专家。

                                        有过为预警机选飞机平台的痛苦,王小谟才会为运十扼腕叹息。

                                        另外,我查了一下数据,没有错,你的数据来源是?

                              • 家园 未必
                                • 未必
                                  家园 各自保留吧。

                                  技术基础和市场规模决定了。

                                  运十走下去,可以参看秦山一期:工业规模的试验性核电站。为第一代核电。

                                  纵观核电发展历史,核电站技术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即:

                                  第一代核电站

                                  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shippingport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

                                  上世界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站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requirementsdocument)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文(Europeanutilityrequirementsdocument),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满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对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能在2010年前进行商用建造.

                                  第四代核电站

                                  2000年1月,在美国能源部的倡议下,美国、英国、瑞士、南非、日本、法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和阿根廷等十个有意发展核能的国家,联合组成了“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于2001年7月签署了合约,约定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第四代核能技术.根据设想,第四代核能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将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备固有的防止核扩散的能力.高温气冷堆,熔盐堆,钠冷快堆就是具有第四代特点的反应堆.

                                  秦山核电于1985年3月开始建造,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设计寿命30年,总投资12亿元。秦山一期工程额定发电功率30万千瓦,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后来,该堆型还走出国门,成功落户巴基斯坦。这两套原型堆成为现在世界上仅存的还在运行的第一代核电站。作为中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家园 秦山是第二代,是压水堆。

                                    才发现运10党分析资料的能力这么差。

                                    • 家园 秦山一期是第一代,二期才是第二代。

                                      秦山还有第三期。

                                      秦山一期74年就开始准备了,堆型基本上就是091上的9万千瓦压水堆放大到30万千瓦。正式开工是85年,并网发电是91年,真正完工投入商业运行已经是94年了。

                                      二代核电站是国际上70年代开始建设的商业堆,有多种堆型,压水堆超过一半,其他还有沸水堆、重水堆以及其他堆型。不是所有压水堆都是二代核电。

                                      把74年开始自主设计的秦山一期扯到二代核电里去,当年中国的民用核技术真先进啊。用写论文的八股词,仅次于“国际领先”,属于“国际先进”水平。

                                      • 家园 第一期就是压水堆,第二代技术。
                                        • 家园 74-82年就基本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设计”的728

                                          项目(秦山一期)达到了70年代才开始的国际第二代核电技术水平。

                                          中国的民用核技术是真牛啊!

                                          秦山核电厂的总设计师欧阳予院士谈过当年建设秦山核电厂时的情况:

                                          我国核电是从728工程(秦山核电厂)起步的。1971年,我奉命到上海负责核电项目的技术工作,主持制定了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工程的技术方案。1974年3月31日,周恩来总理抱病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主持召开了中央专门委员会,审查批准了这个技术方案,决定作为科技开发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并在科研设计、设备研制及制造厂技术改造和电站建设前期等费用以及人力资源组合方面给予保障,核电在我国开始起步。

                                          728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建成的核电工程,它于1974年~1982年耗时8年基本完成了科研开发、设备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设计等任务,1982年上报了《七二八核电站开展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报告》,经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审查后,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厂址定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电站定名为秦山核电厂。随即在厂址现场开展三通一平等建设前期工作,1985年3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

                                          老院士可不敢说秦山一期是第二代。

                                          • 家园 你这脑补能力真强,他不吹就不是?

                                            秦山是我们第一台原型堆,但参考的技术路线却是国际上70年代成熟的第二代技术。你看资料之后,引用之前过过脑子好不好?唯一的第一代还在运行的核电站在英国。

                                            • 家园 79年日本考察3个月,82年去趟美国,就拿到了国际上70

                                              成熟的第二代技术?

                                              看来这核电不算啥高技术嘛!瞅瞅就到手了。

                                              秦山一期确实参考了二代技术路线,至少单堆功率上到了30万,算是达到一代核电的先进水平,但这并不等于秦山一期就是二代核电。

                                              这和运十用了尖峰翼型是一个道理。

                                              • 家园 因为小所以容易么。考你两个问题:

                                                第二代技术和第一代技术最显著的技术差异是什么?

                                                单堆100万千瓦和单堆30万千瓦比难在什么地方?

                                                思考题:

                                                为啥小飞机比大飞机容易得多?

                                                • 家园 一代核电做工程验证和商业验证,二代实现了商业化和标准化

                                                  74年批准的728立项的目的,本身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核电技术基础,并不是直接为解决电力问题。中国没有外星来客,不可能跳过验证阶段直接搞商业化的核电。

                                                  秦山一期出色的地方在于它是个工业规模的核电验证项目,但它并未实现标准化,除了有一台改进型出口巴基斯坦外,并无第三个秦山一期。

                                                  秦山一期单堆30万千瓦,确实比美苏法等国的第一个核电站大,但放到真正的的二代核电中,就不够看了,绝大多数二代核电,单堆功率都在60-100万千瓦之间,据2007年统计数据:世界正在运行的439座第二代核电站主力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72亿千瓦,34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0.278亿千瓦。

                                                  728开始时,还在熔盐堆和压水堆之间纠结,最初方案是2.5万千瓦高温气冷熔盐堆,后来才确定把091艇的9万千瓦压水堆放大到工业规模。这难道不是证明了工程验证的必要性?

                                                  若是秦山一期就是二代核电的话,何不按二代核电标准化的思路,直接把一期改改放大就得了,为啥二期完全不同?

                                                  按行业内标准说法:秦山一期30万千瓦级核电工程解决了我国大陆有无核电的问题,秦山二期60万千瓦级核电工程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

                                                  借用02年秦山二期1#机组并网发电的新华社通稿:中国核电实现三大跨越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今日并网发电,成为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核电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的跨越。

                                                  这三大跨越是:实现了由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进而大幅度提高自主研制能力的跨越;实现了核电建设由行政安排到市场经济的跨越;实现了由30万千瓦原型堆到60万千瓦商用堆的跨越,为自主设计、建造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打下了基础。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在确定技术路线时就明确了要完全按照商业堆的要求来进行建造。无论从技术标准,还是从投资、工期等方面都必须按照计划完成,从而对核电二期工程的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江说。

                                                  光一个单堆功率30万千瓦,是无法把秦山一期提升到二代核电里去的。

                                                  728工程当年引发的争论不比708小。

                                                  中央专委74年3月31日正式批准的“728”工程方案就是30万千瓦压水堆。国务院78年批准从法国引进两套90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引发了中国核电的发展路径的争论:是依靠自己、立足国内,还是引进技术、合作生产或成套进口。

                                                  一机部、水电部、国家建委主张“728”工程下马;国防科委、二机部、国家计委坚持继续干下去。?

                                                  反方理由:

                                                  30万千瓦太小,技术落后,国外早已淘汰,没有价值。既然决定进口90万千瓦系列的,再搞一个技术上把握不大,又无发展前途的大项目,是不合理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练兵,而花掉6、7个亿,是否值得?不如用“728”这笔钱来搞核燃料的浓缩加工和勘探。他们还提出,应以国际先进技术为起点,没有必要一步一步地从头搞起。发展核电从90万千瓦搞起,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加快步伐,争取时间。

                                                  对照河里谈运十,真是有意思。

                                                  通宝推:红茶冰,mezhan,diorited,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