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最光辉的时刻” :不列颠战役 -- PBS

共:💬88 🌺157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且不说这一刀拖了多久才敢捅

                        英美军刚上岸,曼施泰因们懒得理,随手招呼个空军将领兼管一下意大利地面防务,指挥了几个德军二流师,也没见费什么劲,英美陆军就老实了,叫他立正他就不走了。这个歧视,世界军史上也属于罕见。狼穴敢于这样指挥,就是看惯了英美陆军的互相推诿,指望川军跟滇军协同?也就是这点能力了。

                        美军诸将,真正贪战的武疯子,只有一个巴顿,最后还是让自己人弄死了,觉得留着是个祸害。这么一支陆军,还在日本混用温泉里把骨头都泡酥了的,你强求他必须在朝鲜打得多么漂亮,不是故意捉弄人吗?

                      • 家园 哈哈确实是柔软腹部但刀太钝

                        我基本就是这个意思,英美陆军太菜,必须要有基地发挥海空优势,才能撼动陆权强国。在欧洲是英伦三岛,在亚洲是日本。

                        地中海成了内湖,那下腹部自然也不存在了。我就想不出英美还能怎么奈何纳粹德国。

                    • 家园 打世界大战,打的是“世道”

                      “一战”和“二战”,我视为一场完整的战争,只不过间隔了一个“中场休息”。这场战争的欧洲部分,就战争艺术角度而言,是拿破仑战争的“升维版”,因为从拿破仑战争到二战,欧洲的底层社会固然有了巨大变化,但顶层的统治阶级仍走在僵化的老路,统治意识跟拿破仑时代没有太大差别。统治阶级榆木脑袋里的世道没有变,战争的演进风格就没有变。

                      二战中,德国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法国;美国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英国;北大西洋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英吉利海峡;英国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奥地利。

                      拿破仑大破奥俄联军和德意志诸邦,但没有好的海军,仍然拿海峡对岸奈何不得,即便拿下西班牙,兵锋也只能止于开罗。

                      同样的,希特勒即便占领英国本土,英国人也不会屈服(从大轰炸中英国国民的态度可知),而海洋帝国的特色就是可以跑,大半的国防资源可以溜走。这样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索性放弃延安后,英国“复国舰队”反而没有牵挂,可以大开大合,而德国在这种自海向陆大纵深包抄的压力下,战线只能拉长。苏联卫国战争打得这么气壮山河,一个关键原因是对于苏德两国,都是内线作战,就近作战,使得上劲儿。如果德国被迫要深入撒哈拉以南,德国的陆军就被牵扯得四分五裂,吉凶难料。

                      当然英国并不愿意主动放弃本土,但本土真被德军占领,英国残余军力低声下气投靠美国落脚,美英的军力融合要顺利得多,美国也不必耗费大量资源供养战争期间的英国国民(德国代养),而德国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兵员(英国伪军肯定不可靠嘛),美国自己人口足够,不缺英国这点炮灰,只要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把供奉都转送美国即可。美国兄弟连,未必人人都敢这么想,但坐等约翰牛“人设崩塌”,从而名正言顺摘取天下的,肯定有。这里,英国就是崇祯,德国就是李自成,美国就想当后清。所以后来丘吉尔对美国一直有点阴阳怪气。

                      整个二战史,中心思想就是三个字:靠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英国靠自己挺过来;苏联靠自己挺过来;中国靠自己挺过来。美国至今没有经历过这种大场面,将来碰上了,挺得住挺不住难说。

                      我们以上的这个二战进程假设一旦出现,欧洲的战火可能会早点熄火,而美国无力顾及亚洲,恐怕对日本会更怀柔,战后的联合国,就是“美苏英法日”五常了。

                      我们今天不是推演着玩,中国的民族秉性+资源禀赋,就是典型的陆权国家,单单迷信陆军的话,忘海必危。中国社会,软件上没有海权意识,硬件上没有百年海军,地理上没有好的军港(前出态势的良港,一个也没有),国际上没有大批海洋价值高的盟友,这种条件下,单靠砸钱和马国宝们,也未必能顺利建立“海洋大业”。

                      先聊这些。

                      • 家园 唉,有点儿牵强了

                        拿破仑去打埃及的时候还没雾月政变呢。而且那边打得那叫一个惨……撤走的时候由于累赘把自己的伤兵全部处死,这事儿纳粹都干不出来。

                      • 家园 手机码字,简单评论下。

                        一战和二战,我也认为应该视为一场战争的上下半场。只不过和拿破仑战争相比,情势的差别就太大了。统一德国在中欧的出现是一个决定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两场战争很难做太深入的比较。

                        苏联和中国之所以能发挥纵深优势,因为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英国人民都没了还怎么打?而且陆战和海战有本质不同。陆地上可以在本土大开大合如鱼得水,海军却必须要有依托。没了本土,舰队想打一下德国人都得从上千海里外出发,至多能像U艇骚扰一下,根本起不了大作用。

                        英国人民在二战期间,是资产而不是负担。丢了本土只身上船跑路的皇家海军,不是轻装上阵而是丧家之犬。美国打日本还要一步步选落脚点跳过去,要是丢了夏威夷,甭管你美国生产能力再逆天,就问你怎么投射。

                        至于殖民地们,澳洲加拿大等等本来也是要加入盟军,英国本土没了并不会影响,除非是负面的。其他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力量?恕我想不太出来,感觉都像是肥肉而不是肌肉。

                        二战的情况,我认为归纳一下其实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大佬”。真正靠自己的,只有美苏两国,其他都是因人成事。英国靠自己只能维持一个苟延残喘,还多亏希特勒手下留情;中法更不用说了,“靠自己”的话连不投降都很勉强,不必谈打赢。这从珍珠港之后丘吉尔蒋介石一干人等都都弹冠相庆喜不自禁,就看的很明显。

                        话说回来其实我不知道推演这个是为了啥,之前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不过,目前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如果二战德国打下英伦三岛,那么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 家园 这句话里“和平”要改为“分裂”吧

          美国维持欧亚大陆和平的关键就是控制英国和日本这两个桥头堡(现在可能包括台湾)。

    • 家园 按曼不群的说法海狮其实是可以尝试打一下的

      主要还是小胡子对英国敌意不足决心不够,而且胆小不敢冒险。

    • 家园 德军缺的是英吉利海峡制海权,不是制空权

      “渡海作战,首先就要夺取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坦克登陆舰就是活靶子。”

      德军缺的是英吉利海峡制海权,不是制空权

      不在直布罗托和埃及发威怕打击过重殖民地落到霉菌手里

      另外是在掩护进攻苏联的备战

      • 家园 英国海军主力当时因德国空军而不能在英吉利海峡活动

        英国海军并没有控制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但是大西洋制海权是被英国人取得。

        古典海军军事理论,在战术层面部分,多属帆船时代至地理大发现间的海战经验分析。在如今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于实战上已经过时。

        在二战没有制空权(强大的航母舰队)的一方参加海战必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军方普遍已认识到制空权之重要,海军若要对远程目标进行任务势必要拥有空中武力。

        例子: 马岛战争。英军和阿军反反复复争取制空权。阿军失去制空权后,无法阻挡英军海军运送步兵登陆。

        德国“海狮”作战计划3个集团军渡过海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军主力当时要越过英吉利海峡不可能只通过最窄处多佛段。

        “海狮”作战计划是敦刻尔克后德国自然而然的行动,只不过整个行动计划推迟。德国应该在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6月5日)立刻发起不列颠战役,而是等待了1个月,在7月10日才发动。英国人在这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总动员。

        当时希特勒在避免美国加入战争得到保证后,将对英作战局限于封锁战,发挥德国的陆军绝对优势,进行对苏战争,彻底消除两面作战的隐患。

        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出现错误,应该在5月份初发起而不是6月21日。

        看来德国人在二战中做什么事情都是慢了一个月,最终被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击败。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