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200:民居杂谈 -- 本嘉明

共:💬105 🌺58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东岸

        snow belt主要指东部国境两侧,比如密歇根州和安大略省。

        不过你也不能说,单是水泥瓦保住了这条街,应该是风向、消防队等等因素。当然,消防队也会善用这些条件,在最有利的地形处布置防线。

        很奇怪的是你前面楼里那张照片,废墟中连双门冰箱这样的大件都没留下来。按美国人的说法,一旦核弹在你村口爆炸,实在没处躲,躲冰箱内或许还能赌一把。

    • 家园 我家是陶瓦

      虽然不像沥青瓦需要每10几年一换,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松动破损,更换也挺麻烦,很难找到合适的新瓦。

      总的来说,住独立house虽然好,但花销实在大。

    • 家园 茗谈200-2:烟囱

      这篇比较杂,说几个点。

      (一)

      本楼的起因,是“北纬42°”兄提到,怎么美国那么傻或者穷,还在造那么“简陋(落后)”的房子。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是经济、人文、物产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所以我说说我了解的,加拿大以及美国北部,高纬度地区的民居建设的“初心”和一些细节。

      这一篇最好的题目,不应该是“民居杂谈”,而是“snowbelt地带民居风水”,可惜改不了了。snowbelt,是美加边境两边的一串姐妹州/省,人口稠密工商发达,冬季冰雪体育运动蓬勃。

      北美民间社区建设,一个重要原则,是“自治”,就是小小一个社区(以一个小教堂为核心)能自力更生,就算整体拆迁到火星上去,照样能过日子。北美拥枪文化这么顽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早先子弹是可以自造的。早期的火枪,铅弹头可以自造(参见电影《悲惨世界》和《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今天仍可以在家部分自造(打靶后收回子弹壳,买来散装弹头和火药,配一些小工具,自行再装子弹)。同理,房子跟子弹一样,在这边,可以由每个社区独力重建,社区有自己的木工、电工、水管工,其他不懂技术的邻里再出点人力,房子就能重建。

      “独立重建”的巨大意义,不仅仅在于迅速恢复生活,还在于不过度依赖社会精密分工,不依赖大政府的救济,不坐以待毙,从而本质上缓解或泯灭了抱怨和反抗。西安的小区里没菜吃,你不能指望居民自己种菜,因为没有菜地、没有天候、没有种菜的技能,街道也不允许你把绿化带刨了。但如果发生在这里,小区里会自发地搜集各家的黄豆、绿豆,各家匀一匀,发豆芽。产妇临盆,邻居里真有医生护士敢伸手,在家里接生,因为事后这些见义勇为的,都是Hero,不大会有法律上的后遗症。总之,主观能动性不太一样,这跟“自给自足”经济因素的残留,有一定关系。

      当然,木结构房屋最基本的原因,是“费效比”,就是这么造,在本地市场里横向比比,最便宜,但够用了。同一纬度带的较富裕地区,有东北亚(中国东北、韩、日)、欧洲、北美三个地带,但只有北美的民居,绝大多数仍使用木结构,其他都已经采用钢+混凝土。在北美,独立民居(在日本叫“独栋居”)和连排镇屋,平均每户的人口大约1-5人(所谓“两娃一狗”),造得太大太贵,不值当。

      而且,木结构房屋(木制墙、顶)比各种砖石结构房屋,隔热性能更好(冬天防止室内热量泄漏;夏天防止室外热量传导)。今天家庭的能源开销已经很可观,绿色环保意识又抬头,能节省能源,也是好事。

      (二)

      我提到的知识点,一部分来自行业的专业书籍,一部分来自我那些HANDY GUY(做各种装修的个体户)狐朋狗友。比如说屋瓦,我再多说几句。

      一,石棉瓦确实不再生产使用了,但已经装在屋顶的,没有强制拆换,所以还碰得到。

      二,如前所说,有几类屋瓦,是“鱼鳞片”,大约40厘米长宽的一片一片,钉在屋顶上。比如木瓦、石瓦、陶瓦(clay tile)。如果你家房子是这类瓦,那么最好到了年限整个屋顶换掉,不要看到零星几片坏瓦碍眼,就找施工队来单独换。单独换几处的话,施工队的报价,往往是那几片瓦的4-5倍,因为在换那几片瓦的过程中,大大咧咧的小屁孩学徒,大概率踩坏的瓦,比你现在要修的还多,他师傅把这几片再补齐,难道自己掏腰包?当然先打个余量。

      (三)

      既然有河友已经说到壁炉,我们说说烟囱。

      在这里,有壁炉的房子会卖得贵一点,情调嘛。不论壁炉是烧天然气、煤气,还是柴,总还有烟,所以需要烟囱。即便你不用壁炉,但买的房子带壁炉,那原来就配了烟囱,你也得照顾好。

      法律规定,如果房子是平顶,烟囱要高于房顶至少3英尺;如果是山字顶,烟囱要高于屋脊至少2英尺(以防烟倒灌)。这就产生一个隐患:烟囱的倾斜。因为从建筑图纸上看,其实烟囱是独立于房子的。

      点看全图

      如果你看中一个House要买下来,烟囱有点斜,卖家说:“没事没事,都那么斜了15年了,还不是一样用?房价再便宜你一万块。”。你千万要再想想。

      烟囱是一个附件,附着在外墙上,如果倾斜,与外墙间会产生缝隙。

      点看全图

      这既会造成墙体受损(引发室内漏水等),万一烟囱倾倒砸到人呢?况且,扶正烟囱是个专业、昂贵的工程,有那个闲钱你不妨捐给比萨斜塔,人家也盼着改斜归正。

      另外,烟囱不仅仅就是一层砖,里面必须要有衬里(flue lines),以免烟气带的酸性腐蚀砖块。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时间长了,这些一截一截接起来的衬里也会老化,需要专业的维护和“美容”,以延长寿命。

      第三,在山字屋顶上配的烟囱,横向尺寸超过60厘米的,最好在烟囱背面设置“烟囱鞍(cricket/saddle)”,以免顺着斜坡滑落的积雪和杂物(比如落叶)在烟囱背后堆积,诱发屋顶漏水。

      点看全图

      (四)

      下篇想说说屋檐雨水槽(Gutter)。

      点看全图

      你不要觉得倍儿有禅意,在Snow belt地带,至少有30%的业内老法师觉得这就是个盲肠,有了不如没有。

      通宝推:普鲁托,任爱杰,夏侯,
    • 家园 石棉对身体有害

      现在用的越来越少了。很多地方已经立法禁止新建房屋用石棉材料,旧房需要做去石棉处理。

      • 家园 国内石棉瓦之石棉二十多年前就用玻纤代了

        基本材料有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菱镁水泥,菱镁水泥可做彩色。使用寿命也不那么长,十年八年吧。关系水泥石棉瓦本身会被水渗过,下雨时间稍长,瓦底也是湿的。

    • 家园 所以有时候不太喜欢有物业费的

      和中国很像,也有不同的地方。

      有物业费的原因往往是有一些公共的设施需要维护。你如果住公寓那就没得说了。电梯,走廊有事情不得你掏钱?如果是有一个社区,那往往就是社区的花园,游泳池什么的。像有的连片房子共享一堵墙,有时候也搞一个物业,收一些物业费,用来共同维护。这就是两个业主之间的事情了。两家一商量,觉得没必要,直接就取消了。

      和中国不同,在美国欠物业费是不行的。可以直接被告的把房子没收。 但是,虽然不能欠,但是民主啊。物业费得有业主共同讨论决定。往往会走极端:一个小区的人都很穷,所以每次开会都倾向于减少物业费,越减越少,那服务也趋近于零,最后房屋社区得不到合理得维护,会不断贬值。 另一个极端就是,很多地方业主都有钱,不在乎,于是物业就不断狮子大开口。我知道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教堂改的住宅。在波士顿一代200多万一套,算是很贵了。物业也不干什么,每月6,7百。一看没人在乎,又直接涨到了1500,说需要修装饰性的水池,花园什么的。很多中年人无所谓,我的哪个朋友,一个退休的老人就有点受不了了。比较好一点的是一开始就签好合同,声明物业必须在房价为参考的一个合理区间。业主只能对一些新设施修建提同意或者反对的意见,相当于在立法基础上的民主,这一般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通宝推:陈王奋起,
      • 家园 社区民主制度是最直接的民主制度

        从普遍的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搞民主能不能成功, 中国真的不行,无论是农村村级直选还是城市业委会选举,都搞得乌烟瘴气。

        • 家园 按理说没有不乌烟瘴气的自由选举

          自由选举的本义,无非就是没有一致的核心权威,不同利益群体的竟争,竟争的烈度大概跟利益大小成正比吧。简单的说,自由竟争就是抢食。

        • 家园 民主到底是所有制还是选举制度?

          讲所有制,全民所有制。讲选举,我们社区,村选举基本可以囊括大部分情况。有哪个国家的基层状况能多过我们,复杂过我们。天下乌鸦一般黑,难道国外月亮特别圆?

    • 家园 现在看到钱花那了

      这在国外,物业费比我们国内大城市房租都贵。

      我们国内农村自建房(看起来)都是水泥顶,没听说换房顶的。一般翻盖就是拆了房子全部重新造一遍,一般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比邻居家房子高。很多北方农村月台起的已经快有一房高了。

      • 家园 你是我的“一字师”

        我们这里造民居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带地下室(地库)。二,没有地下部分,直接在平地上起房子。三,有地下部分,但非常浅,用意是抬高房屋,使得底楼不沾土地的潮湿,这种的地下部分叫Crawl Space,指人只能在里面匍匐爬行,站不起来。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这个Crawl Space,可能就是你说的“月台”,总之用“月台”来翻译,确实挺传神的。

        点看全图

        一样占用这么大一个地块,多数房子尽量加造地下室。但有了地下室,水患始终是一大心病,月台被淹掉倒也无所谓。

        点看全图

        通宝推:普鲁托,龙牡,桥上,
        • 家园 这个月台结构下面被水淹的话绝对是有所谓的

          自己买房子如果下面是这种结构的话一定要进去看。不要说被水淹了,哪怕只是有点潮湿也是非常糟糕的信号。一个是容易发霉腐烂,产生真菌,还有一个是容易造成一侧地基下沉然后房体倾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