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药品开发与企业和政府的角色 -- 桥上

共:💬36 🌺20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的系统是以充足的资源实现了整合,中国怎么搞感觉还没摸到门 -- 补充帖

        比如我以前的医院,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业界和NIH

        通过采购相关公司的设备,要求对方加大科研支持,医学院自己出钱加NIH出经费联合支持了一批专门搞科研的PhD,这样MD和PhD们一起合作,MD负责想法/临床/验证,PhD负责找解决方案,然后PhD们和业界公司合作,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循环...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很容易就形成垄断,并且需要资源很充足才能玩下去

        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医学院在缩减规模,裁员了一批这种研究PhD....

        日子不好过啊

        • 家园 国外医生的社会声誉太高了。

          相对而言,比较有担待。

          至于国内,

          一个小兄弟说:上回我去医院内科看病,正好碰到我高中同桌。

          我考大学时,医科录取线低于清北复旦,高于同济交大。

          不太理解他啥意思:那他还不得给你好好看?!

          兄弟气愤:他在高中就是个笨蛋,迷糊的很。他看病,我不放心。

          我觉得陈王自学医学知识,实在是有梁可愿。

          • 家园 要说看一般的病症,国内的医生比国外有经验多了

            国内看病最大的问题是病人太多,全挤到三甲去了

            一个医生一天门诊100多号病人,放在谁身上态度也好不了

            但要说经验和医术,三甲医院的那些医生比美国的同僚好太多了

            还是因为经验多

            全英国一年肺癌手术不到1000例,中国找个一线城市的大三甲,就能做出这个数字来...

            我去夏威夷的时候,脑门被磕了,缝了10多针,结果回来之后经常被医生朋友们嘲笑,说这水平还不如他们科室的实习生

            不过国内医生面对疑难杂症,还有就是最新的医疗技术掌握起来慢一些

            这个也和费用有关,医保不覆盖的,实验性技术,费用谁出?

    • 家园 2年了大鼠实验结果拿不到

      这个似乎是没那么贵,不需要企业参加,科研单位就能搞定的

      新冠这么热门,真像吹这么好,没道理搞不到钱做这个吧?

      修饰修饰弄专利卖钱不香吗?(这我不懂乱说的)

      总觉得有难言之隐……

    • 家园 这个事,我相信资本家的判断

      资本就是为了赚钱。买几个互联网号去吹是一码事,真砸钱做实验是另一码事。看看BNT疫苗,中国的复星三月就签了,买股份,买销售权,在中国投入实验,签约比辉瑞还早一天。BNT上分到的利益比例,肯定比这个要低,但它仍然义无反顾投入,所以“不能有独占的利益”应该不是最大原因。资本不肯投钱,大概率还是觉得希望不大,不赚钱。放下西医不说,就是中医,步长药业也是花了大钱搞了临床试验的。和前期探索性阶段不同(这个往往国有资产,比如高校、科研院所、基金委科技部卫生部等是大量投入的),后期的临床实验的时候有没戏已经是比较明朗,如果资本觉得无价值,大概率是真的无价值。国家拿纳税人的钱当冤大头,总要有个理由,纳税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资本家的考虑也包括独占性
      • 家园 千金藤素是老药了,没专利怎么赚钱啊?
        • 家园 老药新用当然可以赚钱

          很多制药公司都在这么做,因为可以避免很多安全性、副作用方面的审查。只要是真赚钱,什么都能谈。小公司做了赚钱的药,整个公司被收购的都大有人在,何况区区专利。

          • 家园 谁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

            原文和桥上兄说的很明白。正因为是老药,其他人都可以做,试验成本却要一家出,时间还长,还要面临同类产品的高速进展(1期 vs 3期)。所以没有动力。

            这次申请的专利是适应症专利,限制药品的用途。但是从药企的角度看,化合物的专利更重要。

            药品因为不能有独占的利益,企业没有动力开发。

            • 家园 我已经说过了,都是可以谈的

              首先,原来拥有专利持有者(步长制药),以及已经授权生产销售者(其他几个药企),如果新用途目的销售需要授权(适应症专利),其拥有者,总之即如果试验成功,所有这些潜在的权益所有人都有动力去做实验。那么他们或者各自做实验,或者联合起来做实验,或者联合起来委托第三方做实验,并以不同方式出让利益,在资本市场都有非常成熟的模式。现在不做实验,就是因为没有赚钱的希望,而不是能赚钱大家缺乏合作动力。

              比如当初BNT,西方做实验的钱都是辉瑞先出的,辉瑞也垄断了大部分地区销售权。但是销售仍要给BNT分成,BNT拿到销售分成后再补前面实验花的钱到自己出50%的比例,在基本没钱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原创利益。类似的复星拿到在中国(大中华)的类似辉瑞的销售权益,还入股BNT本身。我记得好像还在医科院某所做了动物实验有正面结果,后面就停下来了。只要东西好不怕巷子深。

              现在这个老药专利期应该还没过,如果希望大,剩余专利期长的话,做实验方给(化合物的专利)专利持有人比如文中提到的步长药业,利润分成高,反之则低。现在没人干,大概率是希望小到怎么算都不赚钱。当然步长制药授权生产的药企,授权细节我不知道。如果他们权益高,被要求出钱也应该。还是那句话,如果像当初BNT一样市场前景好,不愁没人投钱。

              我的判断是,这个药根本没用,就是资本化几个小钱新闻炒作下赚点股市的钱。真金白银做实验,资本不认可。

              • 家园 我的想法是,没有赚钱希望和药物本身是两回事。

                资本对药物的评价,是以可行性和回报率估量的(或者说转化率),和药物表现是两回事。因为我们目前不知道这个药物到底会怎么样,毕竟没有试验。只有以历史开发为参照才有这个结果。但以什么为参照,我们尚未可知。何况还有其他产品的竞争。

                另一方面则是,问题不单是国内。这个药品本质上没有专利,不仅日本可以生产,而且已有加拿大药企准备临床,这些都会影响到国内投资。按照资本逻辑,难道加拿大临床,不是认为这个药效果还行吗?然而以上一段的逻辑来看,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所以如果从试验来看,更可能是国内试验运作的问题。

                • 家园 链接原文说有专利,步长药业持有

                  当然他授权了几个其他药厂可以生产。

                  至于管不管用,好像还没有管用的证据,几乎相当于不管用。体外实验我是不信,把病毒搁到强酸强碱甚至盐水或者一泡屎里都可能导致活力下降,跟没实验差别不大。前面有人回了,对于成本很低的动物实验,两年了也没有正面效果。动物实验买几只耗子,用一个半职的研究生,一年时间足够了,人+物的花销算下来不够一辆好点的轿车钱。没有正面结果就是没效果,而不是什么投入问题。

                  我还是那个意见,这就是个资本用媒体炒作的案例。跟这里那里突然发现超大油气田,但是没人花钱打井一样,唬人的。

                  • 家园 因为国外有才让情况复杂。而且步长药业也不是化合物专利。 -- 有补充

                    要是国外没有,你的说法大抵成立。而且步长药业的专利是制备方法,而不是对这个化合物本身有专利权。这是问题的核心。这玩意都快一百年历史了,分子式清晰,方法也简单。一处通,处处通。所以资本投资是很谨慎的。药物本身没有试验之前没法定论,国内不试验,国外要试验,都不能证明这个药物到底有没有用。

                    不过,就炒作而言,比如步长药业的股价,背后很可能有。只是这些企业已贴出公告说明问题,提醒投资风险。故而和药物本身不是一个问题。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一下药物专利类型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千金藤素是制备方法,即方法专利。

                    通宝推:张燕,
                  • 见前补充 474720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