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该大力改善住房条件了 -- 桥上

共:💬48 🌺527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南地北,大庆与深圳,两座拨地而起的城市。

      有知道安达的吗?另一座 伊盟鄂尔多斯。三亚也算上吧,第一次去的时候亚龙湾沙滩上只有两间供换衣的铁皮房,住宿去条件好的农垦驻地。

    • 家园 要到临界点了

      无论是实际供需,还是市场情绪,都已经到了房价翻转的临界点了。

      我专门整理过深圳周边惠州市的房产供需情况。比较有意思,这个月是所谓的金九银十的金9,这个月虽然还没结束,但是惠州惠城区的新房网签量大概率不高于200套,这是最近10年创记录的最低极值,哪怕是2020年2月过年因为疫情全国人民待家里的那个月,网签都有290套。而今年三月份,惠城的月度新房网签数量尚有2100多套。

      而且吧,前阵子看二手房,发现周边有一些已经有20年的小区,里面居然都有大把的毛胚房,简直是离谱。

      第一个数据吧,其实是意味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关于房价走势的预期已经过临界值了,投资投机需求算是出清了(我是整理了最近三年的所有新房供应及网签数据)。而后者,则是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存量房产的巨大,这部分迟早会被释放出来。

      通宝推:方平,桥上,
    • 家园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

      https://m.guancha.cn/politics/2023_09_24_709766.shtml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按你说法有效住房估计很长时间都会不足,但总体来说应该是过剩了

      ---------//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1.76平方米。其中,乡村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8平方米,城市和镇的分别为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

      --------

      根据该报告,2020年,德国农村地区的人均居住面积最大,为51.4平方米。在城市,则低于40.9平方米,小城镇和郊区介于两者之间,为47平方米。

      此次Empirica Regio调查研究

      ---------

      所以是否有很大改进空间其实是见仁见智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如您所说,

        那位局长忽视了有效住房,说句玩笑话:谈住房面积不谈是否有效面积就是耍流氓。

        其实在我看来,德国的住房也有不足,是因为无法规划疏散工作单位,不是疏散到百公里外,于是近处的住房只好拥挤了,这是规划的缺位。

        所以我们的住房更是大有改进的余地,当然还有配套,也是有余地的。

    • 家园 关于内需不振

      大家回忆一下,过去十年中国人的主要消费都是啥?大家有了钱以后,是不是从刚需住房到改善型住房到投资性住房,一直到海景房、文旅房、商铺、公寓……

      或早或晚的,现在几乎所有人都上车了,还没上车的连一套县城房子都没有的人,那就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考985进华为自力更生了。

      当下尽管就业问题形势严峻,还据说薪酬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宏观上看,主力消费力量总数减少幅度也不超过10%,那也还是个很大的数字。

      2010年的“社会中坚力量”买买买的是改善房、海景房、文旅房、商铺公寓,00后长大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时,当房子是用来住的观念深入人心,当房地产执着与痴迷消散以后,他们买买买的将是什么?

      所以我的结论是,内需不振是短期的,经过几年低迷时期磨底行情过去以后就能柳暗花明,内需的力量迸发将超乎你的想象。

      • 家园 方寸大乱

        对比我国不同地区的消费,对比我国城乡的消费,对比我们跟欧美的消费,单就工业品而言,离没有消费需求,差着十万八千六百四十二里。

        有个事要搞清楚,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并不算低,上半年这么恶劣的情况下还有5.5%(?)。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哀嚎?一个是金融房地产被整顿。这个可能金融房地产可能是“改开”以来最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能和中央政府对抗30年,屡战屡胜,现在还没落下方,还大量的向国际转资金,还大量的消耗中国人民的资源,只是目前疆持一段时间。第二个是进口集团。第三个是出口集团。由于美欧政治和经济共同作用,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进出口受影响。第四个是黑色灰色集团。还有其他吧。都是或多或少些寄生吸血性质的,然后一些不通世务的跟着骂习近平。

        搞工农生产的,能有这个空天天骂?好的在数票子,计划着迭代或扩产;坏的都在想法突围。

        为什么这骂那不骂?因为骂的那些,主要是分配利益的,的确能骂到利益。不骂的那些,要凭真本事吃饭,自己水平不行,骂谁都没用,对政府的要求,差不多就是安全了。

        @桥上 老师是我很尊敬的一位河友,不过在大城市建设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观点一向有很大差别,说不上截然不同,我并不完全反对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我是反对刻意的无限制的搞超特城市,犹其是把资源都投进沿海地区搞。至于房子,住建部提供过一个数据:工作人员实地摸清了近6亿栋居住建筑的资料,请注意 :栋。而之前有河友提到一个令我很是惊讶的数据:深圳居住在商品房的人口大约是18%(或者36%),我还去相关政府网站验证过。从这两个很令我惊讶的数字来看,桥上老师和贼不走空河友关于住房的看法,可能都需要重新考虑。

        而曾看过另一个调查文章,深圳工业用地十分紧张,可用工业用地不到总面积的1/3,这又是一个很令我惊讶的数字。这个我也是上政府网站核实过的。

        桥上老师提到的城市分布方式,20多年前其实就已搞,就是所谓“卫星城”。泛珠三角,大珠三角,大湾区,其实也是这个理念推出来的。但是,很多时候本来是工业为中心,结果是房地产开发为中心。房地产所到之处,众生下跪。我很不看好深圳的这波统租。

        中国的后三十年,可以说是将士阵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总不能永远这样的。中国政府,特别是我们这些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地方政府,其实对工业企业十分之友善,说难听点,只要你不犯众憎,做什么都当看不到,严重偷税漏税一般都当看不见。但是零几年时为什么还是有大量的工农企业去搞房地产搞金融?利润大风险少事情少呀。

        总是想着人家赚钱自己花,不行的。中国的经济命脉还没能自己拿捏着呢。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托工农业能力,打开国际空间。光是能制定一个国际规则,就能赚多少钱呀。

        通宝推:河兮兮,时间的影子,青青的蓝,林三,川普,chuchong,梓童,桥上,绝望坡前,贼不走空,
        • 家园 【商榷】房地产利益集团早做好准备

          我同意主帖观点,今年不管美国还是欧洲,市场的繁荣程度都不如中国,出去几趟回来一点也感受不到国内经济有啥可喊不好的,那些经济学者和经济政策参与者的杞人忧天到底是啥目的?

          可是利益集团仍能绑架中央,金融利益集团仍能在股市兴风作浪,各种各样挤兑中央的言论甚嚣尘上,不能不对歪风邪气忧心忡忡。

        • 家园 多谢回复,打这么多字确实是重视我,也一一回复吧

          关于消费,当然不是没有,但可以更多,考虑到顺差,还可以更多。

          关于增速,可以到六七。

          关于超大城市,那是规律啊,我还没来得及主张大力扩张,只是希望顺势而为,对已经住在城中的要多满足些住房要求,而实际上是在大力限制。

          关于住在商品房中的比例,其实我是不赞成一直租房的,因此深圳那个比例未必就高了,何况还得看居住面积。

          关于分布方式,其实卫星城的方式和我的主张还是有区别的,我是主张都连在一起的。好比前些日子假日河友提到德国(正是卫星城方式)连好一点的医院都在另一城市,总归是有诸多不便的。

          关于工业和房地产的竞争,我主张的是降价啊,何况房地产还能带动钢铁水泥建筑等工业。

          最后,我想着的是自己赚钱自己花啊,而且发展速度快了确实日子好过啊。

          再次感谢。

          通宝推:翼德,
          • 家园 你们好像想要高GDP增速

            之前转发过一个帖子,没法搜索。

            把GDP当作衡量经济水平的标志和一国经济发展的程度是一个错误概念,GDP的高低,实际上是对经济活跃度的反应,并非真实的经济水平。

            有几个结论

            第一,中国统计方法是产出法,美国GDP是支出法。所以中国真的要扩大内需,就应该调整统计方法,作为一个标志性动作。

            第二,你们好像想要高GDP增速,按照上文也就是说想要的其实是“交投活跃”,意思是你买个房子一住住十年这样不行,不增加GDP,应该每三年五年改善一次。

            第三,高GDP=高就业率,GDP与就业强相关。我经常换房子,楼下的房产中介就有生意有提成。

            第四,近年来很多人换手机的频率降低了,华为最新搞了个超耐用昆仑玻璃,据说是摔不坏,这技术发展反而降低了GDP啊。

            第五,涿州水灾。如果洪水再大一点,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712.8万辆,把所有车都变成水浸车。。。岂不是要万人空巷敲锣打鼓庆祝三天三夜?

            所以吧,GDP就这样。

          • 家园 既然是二次房改,那么其核心肯定有别于现有的各种解决方案

            譬如说卫星城,廉租房,工业与住宅的布局。肯定都会有参考全球其他区域,但又肯定跟各地都不一样。

            最简单的例子:【涉税房地产价格认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已经有26个城市搞了,其特点是

            创新建立“3+1+1”涉税房地产价格认定工作机制,推进涉房税收协同治理,即:构建3大估值体系、升级1个数字化平台、建设1个数据库。

            构建3大估值体系,一是构建存量住房计税价格动态批量估值体系,推进存量住房交易“即时申报、即时纳税”;二是构建存量非住房计税价格个案评估(基础评估+报备审核)估值体系,发挥价格认定“定规则、当裁判”职能作用,确保计税价格客观公正;三是构建存量房计税价格争议调处机制,畅通纳税人异议渠道,快速调处存量房计税价格争议,促进征纳和谐。

            建设1个数据库,即开发建设涉税房地产价格数据库,采取“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可视地图”推进涉税房地产片区划分,按最小片区建立全覆盖、市场化的涉税房地产价格数据库,提升存量房计税价格综合评审、报备审查、争议调处精准度、直观感。

            这个的基础,其实就是【住建部的全国建筑大数据】。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

            庞大数据的背后是近500万调查人员的辛勤奔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介绍,此次,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就有260多万人参与普查,他们对每一栋房屋都进行了调查,“跑”出了每一栋房屋的数据。高峰时期,在调查系统后台可以看到,有40多万人同时在线填报普查调查数据。

            曲琦介绍了在此次调查中住建领域的很多“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海量数据;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在今后工作中,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用好普查数据,大力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

            而结合目前对于国内各种对流动人口、常驻人口的管理,可以认为,这些数据将会为精准的【住房分配】提供基础。

            什么【住房分配】,当然是包括了租赁住房、人才房与商品房。而租赁住房又包括了国家的统租房、廉租房,及市场化的租赁住房。

            以国家的统租房、廉租房、人才房为基础,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房产区域调控,肯定二次房改最特别的地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