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历史上帝王政治“隔代亲”背后的真相 -- 天福山起义

共:💬16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历史上帝王政治“隔代亲”背后的真相

    帝王世系大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据王国维诸先生考证,源自西周,始作俑者为“制礼作乐”的周公。立长不立贤,以先天的出生定序摈弃后天的人为选择,嫡长子制自有优势所在。起码可以有效地防止继承人在选贤过程中,统治集团内部的矫装伪饰、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相互倾轧以及由此引发的内耗离心与崩解骚乱,给心怀异志、觑觎国器者以可乘之机 。而帝王政治中据鼎秉权者的新旧交替是一姓王权生命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平稳地、安全地交接政权向来是历朝统治者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立长制以先天既定性让选贤制下有机会者心无异想而安其分守其责,是防范乱自内作的屏障。尽管它也有虚弱的命门,如继位者少幼时政权的旁落宦官、外戚与母后,但王位继承人的立嫡制自西周以来至明代基本上无可动摇。

      

      由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清朝却是例外。清入关后,在皇位的承继上别于前朝,采用的是立贤制,即诸皇子均是候选人,择其贤能者立为皇储。表面上看来,这颇与现代的人才择优理念相符,而实际上的中选者只是取决于父皇的合意与否。欣悦于万人不如取悦于一人,因此诸皇子间竞争激烈之程度可想而知。而有幸承接帝位者,忘形的得意后掩饰不住的是极度扭曲心灵的累累伤痕——可见皇帝们常有的暴戾无常的言行实是大有理由的。同时关于在位者的流言也多有,在宫廷与坊间暗暗播布。例如雍正帝,在他峨峨金銮殿煌煌宝座的背后,弑父逐弟鸠子的阴影终其一生不散。“传位于四皇子”还是“传位十四皇子”,民间流传的篡诏矫命之说眉目甚细。因为四阿哥胤祯(雍正)不是诸位阿哥中最优秀者,他的承接大统引起了朝野无尽的善意或恶意的揣度。

      

      于是有一种替雍正辩解的说法流传:清圣祖康熙帝非常喜爱天资聪慧的孙子弘历(乾隆),其情殷殷甚于爱诸子。为确保帝位将来某日传与孙子,四子胤祯父因子贵被确立为皇位承继者。因此雍正不过是王权承继的一个过渡。乾隆盛世清室中兴,继位的乾隆帝的确没有辜负皇爷爷的厚望,成为一代有为名君。乾隆帝一生对祖父的恭敬、崇拜之心也眷眷可表,在登基六十年时,为免于超过康熙祖在位六十一年而显不敬,便下诏逊位于嘉庆,甘做太上皇。祖孙情浓明明可鉴,民间伦理关系中所谓的祖孙“隔代亲”在帝王政治中也有所反映。

      

      照弗洛伊德理论,子对父的反父情结源于本能,因为生活中的父子关系有时是处于进退无措的境地。在古代的权力场中,父子关系的对抗更是得以放大,宫廷里父子常是互存警惕之心的。太子势力坐大,就有逼宫之嫌,是深为父皇忌讳的。这似乎也有理,如唐代“安史之乱”的平定中,太子李亨势力逐渐壮大,最后径自称帝——是为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玄宗黯然失却帝位。倘若太子懦弱势微,有时也会面临废嫡立庶的危险,如汉高祖刘邦的太子刘盈(惠帝)就有过一段被父皇预以赵王如意替换的危机。后太子采取建议,与刘邦曾征召而不得的山野隐逸高士“商山四皓”往来甚密,使刘邦顾及到太子在民间的影响力,取消了重立太子之念。权力的绝对诱惑,让父子之亲心生罅隙,使亲情异化。历史上弑父自立者亦不乏其人,如隋炀帝,还有安禄山、史思明不也是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史朝义害了吗?父子相隔太近,彼此看得太清,在权力交接的漫长等待中,很可能让人失掉耐心去“抢班”。至于王权政治中的兄弟关系就更不可信了,李世民为了皇位杀兄灭弟的“玄武门之变”,不就是对着自己的手足大加杀戮吗?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协力打下天下,却不能共享天下,夜里兄弟共饮,晨则宣告兄驾崩、弟登位,惟余这夜幕里的“烛光斧影”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猜疑。

      

      似乎只有这康熙、乾隆祖孙的“隔代亲”少了点利害,多了些温情,给了人们些许言说的羡意。当然,类似的帝王政治“隔代亲”历史上也曾有过,但它却是悲剧。例如,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东征西讨定鼎天下后,在确定接班人问题上的失策即埋下了动乱隐患。应该说诸位皇子中,四子燕王朱棣征讨安邦、威伏四夷对于明朝开国功劳甚大。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按说,建国之始,诸王子中择其贤能者以承大统也不为过,嫡长子继承制历朝历代也都有所权变,可太祖元璋不知出于何因,硬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于是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或许心中的猜疑畏虑让朱元璋对于儿辈有所防,而祖孙的“隔代亲”让他心有所安,故此舍儿取孙。朱允炆君临天下,试想燕王怎肯对黄口小儿俯首称臣?“靖难之役”起,很快南京陷落,建文帝朱允炆穿袈裟、揣度牒,“大地山河一担挑,四大皆空相”,凄凄惶惶逃离了京都,杳杳渺渺不知所终,叔父终夺了侄子的天下。

      

      立贤也罢,立嫡也罢,一家之天下的王权政治,政出一人,在上之意总是成为裁量定夺的标准。一驾注定坠崖的马车,驾车人上上下下的更替变化,挽救不了必然覆亡的命运。兴也勃,衰也忽,贤与不肖者,几次三番的更迭,百姓或得点实惠,或离乱遭殃。然而一姓一朝,生之始,亡之起,既定的轨道,王权的交替,关乎百姓何事?诚如张养浩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多是帝王政治的实质。权柄的牢牢秉握与稳妥交接是帝王们的念念不释,这期望却每每落空。往事犹可鉴,回头看去,这宫廷里曾有过的祖孙间一丝温情的亮色,也被涂抹上了一层凄迷的暗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旺,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朝代更替之际痛苦思索之后写在《明夷待访录》中的句子,确实道出了社会的实质。可这又怎么会被王朝时代的君主们理喻呢?(

    • 家园 据说诏书上应写“皇十四子”,不会是“十四皇子”
    • 家园 没想到现在还为是十还是于辩哪

      我来说点基本常识,满人入关后所以诏书都是最少两种以上文字,其中满文是必不可少的,汉字可该满文咋该。

    • 家园 “传位于四皇子”还是“传位十四皇子”?清代就已经用“于“了?
      • 家园 你眼光有点毒啊

        清朝的“于”是老字,想改可没那么容易。况且,雍正总算是一个好皇帝啊,正史基本承认他不是篡位的

        • 家园 什么是老字啊,是说繁体么?繁体“于”还是这么写的
          • 家园 应该不是啊

            你看过前些日子中央12频道的清史介绍吗?上面说以前的“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 写法的

            • 家园 “于”字在古代就已经有出现

              和於基本上是混用的,所以这倒没什么。

              反正满清皇帝都是汉满两种文字书写,而且遗诏必提皇子名字,断无“传位十四子”这样的写法。遗诏窜改之说只是无本之木罢了。

            • 家园 “於”?
              • 家园 这篇文章从观点到证据都是站不住的

                有时间俺说说。

                • 家园 先给花 不过说好了 不准忽悠我呀
                  • 家园 瞎写一点,供大家一笑

                    天福童子的好学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所谓思而不不学则妄。

                    王朝,作为某段时间内的一种政治架构,有其合理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毛爷爷说过,凡事就怕但是。但是,历史除了正剧之外,也会偶然的演出一些喜剧。关于王朝继承者的传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天福提到的几个外,英国的伊力莎白一世,卖糕的,打错了,蒙牛抗议了。法国的铁面人,都是影视作品的摇钱树。扯远了。

                    关于康雍乾盛世,其实也不是很特别。汉文景武也是祖孙三代很有能力。为什么要用能力这个词?天知道。要说皇帝老人家他怎么想的,这我也不知道。俺连我媳妇怎么想的都搞不明白呢。但要说爷爷能看上孙子的能力,这个打死我,菜菜虫也不信。老康活得长不假,这继承人的事可没整明白。大阿哥两立两废,再坚强的人,老整这冰火两重天也废了。又跑蹄了。你说,老康对立储这事能不上心么?整天拿个“于”字说事,没创意。据说这重要文件是要满蒙汉三文的。就算是一种文字,也不可能单有汉字啊。这要万一写成:传位于吴三桂咋办?我觉得这个“于”字还是不说了。

                    中国的成年人标准是十八,外国有十六的。再说说老朱家的事。朱老爹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国,立朱标为太子(公元1355--1392年),这标哥也当了二十四年太子了。再看朱允炆,出生:洪武十年(1377)十二月五日. 属相:蛇。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

                    各位,可能觉得我很烂,这些大家都知道么,有啥关系呢?那么从上得知,朱标当太子时,十三岁,朱允炆当太子时十五岁,当皇帝时可就二十一了。一个二十一岁的皇帝可不算小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这里鸣谢张廷玉先生这几天给我的指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