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张献忠屠蜀” -读江上苇《锦城破》有感 -- 萨苏

共:💬47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关于“张献忠屠蜀” -读江上苇《锦城破》有感

    张献忠屠蜀,一向是历史学方面一个争论的焦点。其主要争议有二,第一,从当时的人口变化和文献纪录,认为清军和明军在四川可能也有屠杀现象;第二,张献忠屠蜀的纪录文献虽然内容丰富,但主要依据是《蜀碧》和《明史.流寇志》。这里面前者是乾隆朝进士彭遵泗的作品,彭作为清朝的官员,有为清朝统治者混淆是非,隐瞒清军的屠杀而嫁祸张献忠的可能,后者更是清朝的官修史书,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领袖自然不会有好口碑。

    个人看法第一条并不足训,并不能因为布痕瓦尔德死亡集中营的存在就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清军有屠杀行为,不能因此张献忠的屠杀就可以被选择性遗忘。第二条就值得作进一步的讨论了。

    对于张献忠屠蜀,我曾经也对《蜀碧》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其描述超出了理性的范围,在彭的笔下,张献忠与其象一个暴君,不如说更象一个精神病患者。如某些历史学者所说,或许是出于阶级立场的造谣。

    然而后来看其他一些当时的文献,却发现记录张献忠屠川的远非《蜀碧》一书。在当时的各种书籍,特别是一些笔记体文献,对张献忠的行事记载都间错其间。

    比如曾经看到某笔记(好像是《墨堂丛语》)中有对一个四川人的记载就令人慨叹。

    此人本为农民,在家中耕作,忽闻张献忠军屠戮而来,大恐而逃,连妻子都不及顾。幸好跑得快才躲过劫难。这一逃就逃到了广东,慢慢作了生意,几十年后才敢回乡。回来看时,田庐都成丘墟荒无人烟,为草莽覆盖。人伴一同劈开荆棘,进到原来村中,竟然发现自己的房子还没有倒。

    这时,有人用十分生涩的话问道:是谁到我家来?看时却是一个老妪,衣服是树皮所串,粗糙不堪,大约多年不与人说话,言语都不灵便。细看之下,却原来是他的妻子。于是悲喜交集上前相认。几天以后其妻才能顺畅说话。原来那天他跑后,其妻无力跟随,只好在勉强爬上屋顶躲避,张军官兵杀绝村人,却没有发现她,匆匆而去。

    这一次屠杀之后,周围都没有了人烟,这女子脚小,无力出门,也不知道逃难可以逃到哪里,无法,只好自己种地,并用树的纤维作衣服,居然活了几十年等到自己的丈夫回来,可称奇迹。

    这些零星的记载,或有意或无意,都指向了同样的结论。合在一起,就只能说要么是这些作者都在说谎,要么就是张献忠真的在四川有过这样的恶行。类似的纪录,在《蜀警录》,《蜀难叙略》等书中也可看到。

    至于张献忠如果有这样的杀戮狂征兆如何还能成为农民起义军领袖,我的看法除了他可能在其他方面如军事韬略上有出色表现以外,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大约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中有一大陋习就是不尚合作,所谓“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也,谁也不服谁,容易一盘散沙。因为这个原因,开国君主好一点儿的演出杯酒释兵权,坏一点儿的那么就要火烧庆功楼了。原因是一同起兵的老伙计很难保证对自己的忠诚。这种文化特色下要成为领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不再是一个人。无论“造神”还是“造鬼”,只有当这个领袖在部下心中不再是一个“人”,才没有人敢于反抗他。

    从这个角度,如果张献忠确有历史记载中那种喜怒无常,也许还是他成为领袖的一大条件呢。

    也许,为张献忠辩护的历史学家,也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一份阶级立场吧。其实,放下也就放下吧,从这些记载来看,在那个时代死在刀下,根本无论贫富,这已经不是一个阶级问题了。学者能够这样为张献忠辩护,或许心中至少明白自己是无需去面对张献忠的大军的,正如给岳飞“重新定位”的人物是无需岳家军保护他的天灵盖一般。

    呜呼,乱世之民。

    [完]

    关键词(Tags): #张献忠#蜀碧#明史#锦城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疑问的应是规模

      张献忠杀人,不应有什么争议。用今天的标准衡量像个精神病患者也没什么奇怪。别忘了,那个时代的帝王,庭杖打死官员都是家常便饭。

      不必说史籍记载,就算是对李自成张献忠大有感情的姚雪银,在他的《李自成》中也多处谈到李张二人大规模砍掉平民右手——绝对是虐待狂型精神病。

      但张献忠的部队,能不能杀到四川十室九空的地步,是大问题。乌合之众的大西军,全盛时期八大王能控制的,也不过是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说他们杀了

      六亿六的人,也是精神病。说他们杀了六千万的人,肯定以为杀六千万人比杀六千万猪容易。

      张献忠杀了多少人,是个永远的迷底。除非发现一百麻袋四川版满文老档还能整理出来。那可比屠蜀难多了,虽然比杀猪容易些。

      把四川每个死人,包括今天地下发现的每副骨架子全算到张献忠头上是挺轻松。可那些写架空小说的,就一个张献忠可玩,不寂寞啊

    • 家园 不是为张献忠辩护,而是清军的屠杀更野蛮更残酷

      甚至可以说打断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骨,并且深深地毒害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 家园 张献忠屠川的一个疑点是

      张于1646年在与清军作战中死亡,清军到13年后的1659年才占领重庆。如果张献忠将川境杀的十室九空,怎么能够坚持抵抗这么久?就算是大西军余部独立坚持战斗,也需要当地百姓长期供养,如果大西军对川民进行了大屠杀,哪里有那么多百姓供养他们?就算没有杀那么多,幸存百姓在两军对峙时候完全可以逃往清军控制区域,大西军残部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给养。

      如果是清军因为川民长期抵抗进行的屠杀,就符合逻辑一点。

      另一个问题是清廷的文字狱政策,如果有清军在四川进行大屠杀的文字证据,一定逃不过康雍乾三代的文网,会在这段历史中被湮灭。有人说,那扬嘉的事情怎么又流传下来?这是当年东渡日本的明朝遗民留下的记载,一直到清末反清排满的时候才被东渡的革命党从日本翻出作为满清罪状广为宣传。四川深处内地,交通不便,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说尽管流寇军纪不好,但屠川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疑案。

      • 家园 革命党的东西太可疑了,首先立场就有问题。
      • 家园 我手上有清军屠杀的清方史料

        晚上有空我放上来吧。

        不过,偶和老萨一样,认为张献忠要洗白是不太可能的,相当多的私人笔记和官史记载都表明其有此类行为,要彻底推翻,只凭立场论是无法解决那么多问题的。屠川双方都干了,差异是数量,但从本质上说,杀50万和杀100万没有任何区别。

        • 家园 这么比喻不妥

          都知道张献忠“屠川”,但多少?如果杀了50万,而清军杀了1000万,到底那个危害大?性质一样,只是说说而已,一旦数量上差别太大,质变也就有了。

          • 家园 虽然具体人数很难确定,但是我相信差异还不足以到达如果地步

            双方在四川拉锯多年,双方都有屠杀的记录,清军入川前是张老八杀,清军入川后清军又杀,之后双方混战,我觉得怎么搞都是一笔糊涂帐,双方都必然夸大对方屠杀行为,所以才出此言。

            附一点事迹和史料给大家做参考。

            顺治三年豪格入川,五年时清巡抚李国英奏章说成都一带“孑遗饿孚,百里无烟”,赖毫格大军在得以稍复生气。而三桂入川前,因南明朱容藩引发的内讧,那几年整个四川乌烟瘴气混战连连大开杀戒,到顺治八年才算告一段落,四川这事南明军也是有份的。

            三桂入川后,《江津县志》记载说三桂部队“残暴无纪律”,《庭闻录》记载其“骄恣部下,淫杀不法”,《艳预囊》云三桂军过保宁、永宁后,“官民庐舍、仓库、典籍荡然一空,靡有孑遗”,对三桂军的这些问题,川抚郝浴也屡屡提出,因此和三桂结下了梁子。而三桂与刘文秀保宁决战,先自报刘军五万,之后刘军王、张二部被败引发溃退,刘率其所部解围拔王、张出部分人马后撤入贵,三桂不敢追,但战报却有斩首四万多人,真要如此以三桂壮年那种悍骛不一路紧追刘文秀那么点败兵杀进贵州才怪。而这战报谅他又不敢做假,有个和他不对的川抚和李国翰等人在,没那么大胆也没那么容易。此战刘军中有不少倮猡士兵,他们是云贵川的土著,我估计这四万多斩首里边只怕老百姓占了一多半。

      • 家园 千里无人区,不易占领,所以最后才占领四川

        另外,明清在四川打过仗,不多,主要是刘文秀,吴三桂的一场仗。

        由于四川无人,所以明清在四川打仗简单,

        吴三桂先输一场,退到川北,刘文秀尾追攻城,输,从川北退回重庆之外。only 两场。

        吴三桂在四川呆得也痛苦,没给养,差点想放弃。

        如果有人的话,肯定不会退守进攻地理跨界这么大。中间还有很多城市嘛。、

        何必跑得跟兵乓球一样?

      • 家园 立场,立场,还是立场:))

        想起曹丕的考语了

    • 家园 呵呵,何以当时人对诬蔑李自成就不那么热心呢?

      凤阳路上,槊注婴儿,人为箭靶;

      滁州城下,倒埋裸妇,以厌火器;

      武昌城中,驱民入江,浮尸数月。

      张献忠入蜀前这些作为,也曾见诸《明季北略》等书,计六奇对李自成和满洲也颇不客气,自然说不上独厚于张献忠,可每每提到张,便是这些耸人听闻的恶行,李虽然也有奸淫屠戮之事,但充其量不过是“贼初入城,先拏娼妓小唱,渐次良家女。良子弟脸稍白者,辄为拏去。妇女淫污死者,井洿梁屋渐满。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

      和“朝天蜡烛”比起来,恐怕还大小巫之别吧?

      • 家园 对李闯攻击还是有很多的

        光明史里就有他不少屠城的记载,包括什么给军马吃的饲料是大磨里磨出的人肉之类,但关键在于李闯过处,没有发生和四川一样那么大规模的白地现象,要进行污蔑肯定需要找个合适的基础,四川具备这个条件,所以载给了张献忠,倘若李闯和张易地而处,而四川又依然是白地,那可以想见李闯也必然会扛上这个名号.

        问题在于李闯过处没有发生这样如此大规模的白地现象,所以也可以就此推测李闯军风纪要好得多,确实不如张杀得狠等等,所以不容易把帽子给他按上去.

        我在下面说了,张八和清军都干过屠杀是很难洗脱的,基本可以肯定有这个问题,焦点无非是谁杀多少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