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同名电影的比较(一) -- 梦秋

共:💬60 🌺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同名电影的比较(一)

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同名电影的比较(一)

今天刚刚看完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从前看到的国内洁本一样,我再次为它所感动,沉浸在震撼和难言的沉默之中。我对这部小说和它的电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喜欢它的故事;喜欢它的语言;喜欢它的音乐;喜欢其中无所不在的,俄罗斯式的淡淡忧伤。这篇影评是七年前为一个来不及交作业的小师妹的捉刀之作。我不改一字。虽然文章当中满是幼稚的学究气,倒也不缺少少年意气的挥洒。在此博众一笑。

1969年,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下简称《黎明》)。全书因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而荣膺了1975年苏联国家文艺奖金。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巧妙地避开了卫国战争中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而捕捉到了同样平凡和艰巨也是悲壮的战斗生活。全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苏军准尉华斯柯夫领导着两个班的女战士守卫铁路会让站的经历。而第二部分,也是全书的主要部分则是描写了华斯柯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森林里与十六个全副武装的德寇进行的殊死搏斗。全书最后以五位女战士牺牲,华斯柯夫受重伤的代价换取了战斗的胜利而告终。1972年,由瓦西里耶夫亲自改编,斯•罗斯托茨基导演的同名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荣获1973年全苏电影节大奖和1974年列宁共青团奖金。

对比原作和电影,我们可以发觉,电影在强调与原作内容和风格上的统一的同时,更突出了各种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说,电影和原作在一个统一的立场上表达了一个一致的主题——描写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但是,使用的对比手法却根据应时和文学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不同产生了变化。在《黎明》原作当中,作者已经确立的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和超越时空联系的叙事技巧使得原作情节跌宕起伏,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在电影当中,编者和导演充分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和节奏的变换等手段,阐释了人物的深刻含义。通过原作和电影的比较,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原作还是电影,都并不是单纯描写某一项简单的战斗任务的。它们既肯定了战争中的英雄主义,更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不过,与其它描写女性与战争的作品不同的是,作者的视角不仅仅将女性界定为战争的受害者,也将女性界定为战争的参与者。由于女性在战争中的双重角色,所以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崇高才能在女性身上得到体现。

由于艺术形式不同带来的变化内容是多样的。原作给读者的印象是通过被赋予意义的文字,或者说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进行传达的。因此,文字的褒贬、雅俗及其变幻多样的组合能够使读者获得超越自己经验以外的感受,形成一种并不具体的想象的空间。然而,电影艺术具有的视觉感受将具体的内容呈现给了观众。观众可以依据自己的欣赏水平在导演的铺排下对内容进行理解并发掘其中的意义。这样,电影如果要表达作品中的主题,就必须在原作无法拓展的空间里恰当地使用电影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体会这种对比与统一的内涵。

一. 色彩

《黎明》的电影版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战争影片中对于暖色调(主要是红色和黄色——这一点可以在苏联的经典战争影片《解放》中得到证实。)的大量运用,而别出心裁地穿插使用了黑白和彩色的两种色彩方式。在对和平生活和表现指战员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当中使用了彩色,而在战时生活及战斗经历的描述当中贯穿始终的是黑白色彩。有意思的是,五位红军女战士在对自己因战争而被毁灭的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得到大量运用的色彩都是浅色。丽达•奥夏宁娜的回忆的色彩是洁白色的,冉妮娅的回忆和丽莎的回忆,甚至嘉尔卡对自己的幻想都融在一片洁白的世界当中。白色出现在剧中角色的记忆里,首先可以通过暗示传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历,如暗示女战士们简单而热烈的和平及感情生活。电影当中,每当出现这些追忆的场面时,导演又有意暗示出时间背景:例如,索妮娅在热恋中时后景上的“1941”使人更加觉得这种追忆的可贵。白色的衬托并非是为了淡化主题。这种衬托只是把往事推向前台,使之带上“昙花一现”的淡淡忧伤。其次,白色的使用也相对模糊了银幕视觉,留给观众一种虚幻的感受。色彩的使用在这个意义上明显地区别开了现实与梦幻,现实与未来。从而表达出编者所要强调的实质性的东西。

首先,色彩的变化强调了距离。

例如,华斯柯夫在沼泽地发现了被淹死的丽莎:

(黑白)

华斯柯夫(痛苦地思索):这是怎么回事?

(丽莎的灵魂出现,以天蓝色为背景)

丽莎(微笑):我太着急了……

在这个镜头当中,观众所感受到的强烈的震撼来自于这种生与死的距离。这种距离的表现不仅来自幸存者和牺牲者之间的无法接近,也源于色彩的强烈对比之下两个世界的对照:在黑白分明的战争环境和逝者所在的冥冥之境无法相容。

其次,色彩的交替变换强调了感情的连贯。导演对与战后的和平年代的表现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这又与战争和回忆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镜头展开远景的描绘时,华斯柯夫和女战士们战斗过的地方层林尽染,是一个明朗而清爽的秋季。在镜头里出现的女青年亦身着鲜艳的红上装。虽然和平年代的描绘只占全片中的极小部分,但这样鲜艳的色彩的出现无疑是对以黑白色彩为对照的主要内容的修饰。色彩的变换之中横亘着时间的延续。时间作为感情的载体,通过延伸和色彩的多样化突出了战争的无情和战友的友情。

在对精神世界的描绘当中,编者力图用色彩展现人物痛苦和幸福交织的心灵。可以看到,色彩的运用主要是分布在三个层次上的。对战争实景的描绘使用了黑白的对比;对追忆与思念则使用了浅色,以白色为主;对战后和平生活使用了暖色。这三种层次在全片中不规则地铺开,尤其是在战斗场面中不断穿插追忆与思念的镜头,使全片在多层叙事空间中来回摆动,形成对比与思考。这样,主题的传达就通过这种缤纷和单纯在三个世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在原作中,作者无法通过具体的视觉效果来传达这种人物内涵。因而作者更多地用文字描绘了季节和自然的特征,隐隐约约地表现出书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从一些描写当中是不难发觉这一点的:

“这时正是风清云淡的白夜。从日没到日出,终夜是一片朦胧,空气里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未发现德寇之前)

“这里的黎明真是静悄悄,静悄悄的。”(发现了德寇)

“……一条小河伸展在眼前,河水象泪珠般晶莹清澈,两岸是金黄色的沙滩。”(追击德寇)

“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升起,霞光染红峭壁。”(德寇出现)

“朝阳冉冉升起在树梢上空,阳光照耀着泥沼。丽莎最后一次看见阳光——温暖而又光耀夺目……”(丽莎牺牲前)

“乳白色的暮霭静静地漂游在晒热的岩石上。夜雾已从洼地上升起……”(女战士全部牺牲后)

从这五个对不同场面的描写当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着色意图。不论是平静的生活,还是惊心动魄的战斗,对环境的描写是那样的精确而细致。与电影不同的是,作者并不使用色彩来衬托人物的命运。他的色彩描绘十分丰富但没有电影中那样多样的变化,这使他在使用对比手段来描绘战争与女性的关系时,不是通过色调的互相对比来彰显主题,而是直接通过色彩与人的遭遇的对比来传递主题。他在原作中尽可能地渲染了五月的春天给俄罗斯广阔的森林带来的丰富而多样的色彩,尽可能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死者消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消失在一个如花的年龄里,这本身就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如果再联想到这一场战争的意义,联想到战争对于这些女战士们的含义,留给读者的思索中又会染上悲壮的色彩。总而言之,读者在阅读和想象的共同空间里同时具有了几种意象:潮湿而又朦胧的春天的夜;清晨的阳光;茂密的白桦林和松林;宽阔而平静的湖泊。正如电影中的色彩变换不是孤立的一样,意象的描写也不是孤立的,否则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就会苍白无力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时刻把意象与情节联系在一起,把静谧的气氛与暗中在互相试探的战斗联系在一起。记实与虚化的两种描写手段同时用于刻画细节和勾勒背景。从具体的文字当中孕育了丰富的色彩,也同样可以表达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弥漫的特殊气氛——在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的交界时的人的命运与抉择。景色的美与死亡的苍白之间的对比便成为作者在原作中的主要对比方式。它通过想象与体验的色彩来概括主题,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置于各种相互联系的意象之中,与电影中彩色和黑白交织的场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家园 【原创】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同名电影的比较(二)

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同名电影的比较(二)

二. 人物

对人的思考是《黎明》这一部作品所侧重的一面。《黎明》既将人物的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行为加以深化,又将人物的结局通过这种塑造转达了出来,并在人物的发展中引发思考。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当中,既要把握好作品前后两部分的联系,又要区分战争与和平的更替,使影片象作品一样能扣人心弦,就必须处理好节奏的变化。在这一点上,电影处理得更为有效。通过改编,战争与和平的两部分具有了一定的因果联系:在和平的间隙里发生的战斗与后来德寇的出现产生了联系;丽达要照顾自己的儿子要常常来回于驻地和城市之间,因此发现了德寇——又形成了一层因果联系。这样原文中稍显松散的前后两部分就在电影中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又通过生活和战斗两种方式的表达区分了原作中的分野。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在细节的处理上采用的节奏处理方式。

原作中对内容的节奏把握是相当流畅的,甚至“很有音乐感”。例如红军战士们抄近路急行军追击德寇的时候,作者的描写简直如行云流水,既抑扬顿挫,又将轻重缓急把握得恰到好处:艰难而紧张地涉过泥沼,沉重的喘息,短促的细语;越过险阻,转入坦途,在小河沟里洗澡,和谐的欢笑,轻快的尖叫;最后,达到目标,进入阵地,准备迎敌,凝神专注,沉默无语,空气中混合着寂静和不安。由此可见,原作中的描写跳跃起伏,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电影当中,导演和编者也很好地处理了这种节奏。丽达在操纵高射机枪与德国飞机进行战斗的时候,镜头不断切换到她与牺牲的奥夏宁上尉的感情世界里。一边是血与火的残酷斗争,一边是温情脉脉的眼神。二者相连,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理反差。但是,感情与现实的切换只是电影中变化技巧的一部分。编者在对原作前后做改编的时候更加注意了和平与战争的对比,甚至在某些方面采用了漫画的技巧。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少校来到铁路会让站检查工作。为了表现原来驻守会让站的士兵在和平的环境里的散漫生活,编者有意安排了这样一个镜头:

少校怒气冲冲地从房子里走出来,华斯柯夫跟在后面。

(中景)

一个人头上戴着俄罗斯老大娘的头巾在一头奶牛旁挤奶。

少校走过那头奶牛,挤奶的人忽然站起来,

(敬礼):少校同志!

少校:唔……

(他突然注意到敬礼的是一个带头巾的士兵,顿时脸色更难看了。)

奶牛示威似地连声叫起来。

华斯柯夫(斥责道):五天禁闭!

士兵(委屈地):不戴头巾它就不下奶……

从这个镜头可以看到,编者并不是在刚一开始就要把战争的气氛强加在影片之中。但是,随着影片的发展,凝重的气息也就直接地流露出来了。这种气息的表达,不单是通过女战士们对幸福生活的苦涩回忆,不单是她们操纵着高射机枪与敌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也是通过个人在言行中传达的。例如,索妮娅两次念勃洛克的诗,冉妮娅给全体战士弹吉他等。对于索妮娅所读的诗,无论是原作还是剧本,都选择得恰到好处。

第一次朗诵是在丽达与基里娅诺娃就个人感情发生争执的时候,索妮娅用朗诵诗来劝解: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失;……”

第二次朗诵是在伏击德寇的漫长而又孤寂的等待时:

“而我们是俄罗斯严峻岁月的儿女,

不能把往事遗忘……”

诗歌所带给人的情感在电影中有效地带动了节奏的变动。这样,作品以其淡淡的诗化,或者散文化的韵味,使原作中的“音乐性”通过不带音乐的人的言语,人物的一颦一笑传给了观众。可以看到,电影中节奏也是紧张-舒缓,在情节的发展中进行的。人物的性格在舒缓中得到阐释,在紧张中的到证明。刻板的华斯柯夫在安排行军时的暗号时,快活的索妮娅提出用驴叫来当暗号,华斯柯夫立刻想到的是当地没有驴子。他要战士们学鸭子叫,自己也带头叫了几下。沉稳大方的丽莎半开玩笑地说:“这是公鸭在唤母鸭”。不论在原作还是剧本中,这类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虽然不多,却能够很好地舒张气氛,从而衬托出全书或全剧里的淡淡忧伤和悲壮结局。但是,作品当中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冷静而忧郁气氛是主题的精神所在。如果把这样一次战斗任务描写成纯粹的浪漫和英雄主义的故事,无疑会使全书脱离其表达的独特视角,变成千篇一律的007式的英雄加美女等于成功的故事片。《黎明》当中节奏变换所带来的音乐性,使影片浸透了一种交响乐式的内涵:时而是狂风暴雨,时而是丽日晴明。不论是原作还是电影,都紧紧围绕着这一内涵,力图构建一个思考的范畴,让读者或观众在体会到这一内涵的时候,能对那一个特殊的时代静静地思考,不仅思考那一个时代的强者、英雄,也对当时占有人口的一半的女性进行分析——她们是不是弱者,她们是不是英雄?

曾有观点认为,作为苏联军事文学第三阶段的里程碑的《黎明》,在描写战争与人的关系的时候所隐藏的忧郁和沉重“和当年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英雄时代是不协调的”。作为亲自参加过卫国战争中的战士的一员,瓦西里耶夫当然能够体会到那个“英雄时代”。他在致中国读者的信中是这样描绘的:“是的,这完全是特殊的一代……我们身上有着阶级斗争的狂飙式的热情,有着如雄壮乐曲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有着对于同我们的制度的敌人必不可少的拼杀的冷静期待。”但是,死亡与生命作为对战争的反思的内容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超越英雄主义的掩饰,对战火所带来的变化,命运的转折进行理性的分析。在《黎明》之中,如果缺少了这种有余忧郁和沉重,《黎明》就不是回顾过去的史诗,而只是歌唱英雄的小曲。当然作者和编导就不必独具匠心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渲染和描述了。

俄罗斯式的忧郁和沉重是与这样一个广袤而悠远的国度相称的。在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当中,色彩和节奏也是传达这种精神的重要方式。色彩与意象,节奏与音乐往往能够代替心理描写和抒情写意,在深层次上蕴藏作品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传递方式倾向于含蓄和深沉,而不是婉约和华丽,这样就使作品的风貌显得质朴和大度。在《黎明》这部作品中,无论原作还是电影,都突出地表达了这些特点。这正是它们得以统一之处。而对比的手段,则表现在想象和具体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当中。但是,艺术的区别最终服务于内容的统一。这也是原作和电影的特征之一。

家园 花顶好文——
家园 好文照例花之!

我特喜欢看苏联卫国战争的小说

家园 俺是先看小说,后看电影,两个都喜欢,真的很静。

那时年轻,还以为只有苏联的女战士是女人,现在想想就后怕。

家园 苏联战争片中那种忧伤没有彻骨的战争体验是表现不出来的

秋兄好文,我也很喜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另一个让我感慨不已的是“两个人的

车站”的结局:主人公们(忘记叫啥名字了)最后终于认识到彼此相爱,但已来不及

表达了,男主角乘上最早班的有轨电车前往部队报道,女主角只能隔着车窗表达自

己的爱意。这个结尾虽然不是大团圆,但纠缠整部电影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了。

观众在有小小的遗憾的同时,不禁有一丝幻想,他们还有机会。

但马上一个很平淡的字幕打出来:男主人公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阵亡。观众们立

刻被巨大的悲怆击溃:他们不光没能再续姻缘,而且这一生再也没见过面,女主人

公甚至连小伙子埋在哪都无从得知。这就是战争!

这一表现手法也被其他苏联电影使用,比如“毕业班”,描写了1941年夏天的一个

高中毕业班。虽然有战争的阴影,但毕业班的生活还是一样,将来的事业,朦胧的

爱情,整部片子就是这样一部青春片。最后,一个字幕告诉大家,这个班的全体毕

业生都死于战争。我忘了同样是片尾的字幕还是后来看得影评,小说作者本人就是

一个1941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他写这部作品是亲身经历,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全苏联194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男女都算上,只有2%活到了战后。

看王外马甲兄的骑兵系列,最深的一个体会是这么多鲜活的人物,都牺牲在战争中,

真实而令人心疼。小时候写八股作文,最常用的一句是“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

鲜血铸造的”,说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看了马甲兄的文章,才真感到这句话不

虚。听说骑兵系列要拍电影,这种牺牲可一定要表现,说不定字幕是一个好的手法。

家园 花。。。

看王外马甲兄的骑兵系列,最深的一个体会是这么多鲜活的人物,都牺牲在战争中,真实而令人心疼。小时候写八股作文,最常用的一句是“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造的”,说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看了马甲兄的文章,才真感到这句话不虚。
同感

家园 通宝一双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对短帖送花被视为友情赞助。鲜花已经成功送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

家园 哈哈哈哈,兄弟有钱拉!!!

回家买两辆 BMW,开一辆,砸一辆!

家园 一花双宝,哈哈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对短帖送花被视为友情赞助。鲜花已经成功送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

家园 很奇怪,我记得一些细节

两个人的车站我没看完过,我只是记得结尾,有轨电车来了,男主人公上车,送别。男主人公好像战死于明斯克。

对于战争主题的表达,我个人认为苏联人是卓越的。对于这种战争的伤害,中国人够沉痛,却不够集中;美国人够集中,却不够沉痛;德国人既沉痛也集中,但德国人失去了表达。

原野上荒草燃烧,白桦林中鸟儿歌唱。

家园 第一次看“黎明...“应该是88年暑假,印象还很深

忘了在哪看得一句话,“大兵”中奥马哈海滩尸横遍野可能还不如“黎明”中5个女兵的死给人的触动大。

结尾处,镜头一晃到了战后,色调也从黑白变为彩色,一群年轻人在准备野餐,看着这两个人觉得碍事,跑了过来,好像还说着“我去让他们走开,别妨碍我们野餐”。当年轻人嘻嘻哈哈跑过来的时候,一下安静了下来,默默的鲜花,华斯柯夫的表情似有千言万语,当时看到这一下就哭了

家园 说的好

德国人既沉痛也集中,但德国人失去了表达.

“帝国的陷落”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可能我这句话政治上不正确,但德国人中英

雄真是多呀。尤其是落日英雄,更让人感慨!不过也可以这么想,德国人输的彻底

(那可真是一条街一条街输的,再次佩服一下),但重生也彻底,包袱也甩的干劲,

属于涅磐形的。日本那是残喘形的。

家园 有同感

美国影片当中对生的执着追求要远远大于对死亡的理解。否则米勒上尉是说不出“earn this”这样的话来。

家园 精彩评论!

每个国家的电影表达都有自己的套路,这样的套路来自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深处,无法轻易改变。我前一段时间看《士兵之歌》的时候也曾经为类似内容打动:

苏联士兵阿廖沙与美丽少女卡嘉萍水相逢,两人在短暂的接触当中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而彼此之间又羞于开口。当他们在月台上分手,一位随着火车徐徐离去的时候,我多么希望阿廖沙能够追上卡嘉的火车!就算他没有追上火车,他能够远远地呼唤一声“我爱你”并让卡嘉听见,这样也就不会留下多少遗憾,因为两位相爱的人就这样咫尺天涯,永不相见,而阿廖沙将牺牲在战场!

同样的内容也可以在《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当中找到。女报务员喀秋莎即将踏上开往巴黎的列车。她多么希望能够和她的战友,救命恩人施季里茨最后相聚一次。施季里茨就坐在火车站旁的小酒馆当中等待着和上级联系。自始至终两人都没有能够最后看上一眼。观众的心中早已明了,他们今后是无法再次会面了。

这是一种巨大的,缺憾的美。俄罗斯式的忧郁,也许就是一种渗透到内心的对死亡的坦然和超脱,对短暂爱情和团圆瞬间即逝的珍视和无奈。

顺便说一句,《帝国陷落》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不知道兄台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没有: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不论军人还是党卫军,他们之间均使用纳粹的举手礼。唯一一个军礼,是在从地堡突围出来之后军人们准备向红军投降时出现的。行礼的军官面对的是非军人的荣格夫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