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原创】在家说禅之文与机 -- 无心之云

共:💬22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原创】在家说禅之文与机

未拟议已蹉过,正拟议隔关山。禅是最难说的,禅的旨趣,刚萌动就消失,就象你抬头看见天上的飞机,你以为它正在你城市的上空,其实,飞机此刻已在别处的上空。你此刻如说它正在你城市的上空,你就说错了。禅师对此喜欢用铁鹞子过新罗来形容。正所谓向言语上做解会,泥里洗土块;不向言语上会,方木逗圆孔。因此,本文与其说是在说禅,不如说是在说一些禅宗的趣事。

由于是在家,先从居士说起。庞蕴,字道玄,湖南衡阳人,存殁于唐中期。参马祖道一领悟禅旨,后躬耕于襄阳鹿门山下,世称襄阳庞大士。相传六祖慧能灭度前预言七十年后将有两位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盛法门,广宏教化,那个在家的,就是庞蕴。他有一个女儿名灵照,由于父亲经常和禅师来往,受到潜移默化,俨然成了一名女禅客。有一次,庞蕴下一座桥的时候,摔倒在地,灵照看见后,马上扑倒在父亲的旁边。庞蕴很奇怪地问她怎么了,灵照说,看见父亲摔倒,某甲特意前来相扶。注意,某甲,在唐时,是和尚嘴里的我字。且不说,庞蕴的摔倒是个偶然,并不是张着机锋接引女儿。灵照做出的举动,算得上即兴的禅宗行为艺术。之所以说禅宗行为艺术,是因为禅宗自六祖后,各辈禅师常常演出各式传达深刻禅理的古怪行为,颇类似当代的那些行为艺术家。例如,“南泉斩猫”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安徽池阳南泉院是普愿禅师主持的禅院,普愿因此被称为南泉禅师。有一次,禅院东西两堂的僧人争一只流浪猫的抚养权,吵了起来,把南泉禅师给吵出来了。南泉禅师对争执着的僧人说,“道得即救猫儿,道不得即斩也。”那些僧人无言以对,南泉禅师就把猫儿斩了。等南泉的得意弟子赵州从捻和尚从外面回来,南泉禅师把斩猫儿的前因后果跟从捻说了一遍,从捻听完,把鞋子脱下,顶在头上,走了。南泉禅师说,“刚才你要是在场的话,便救了猫儿。”

斩猫,在俗人不算什么,但在僧人,而且发生在为当世所瞩目的禅宗寺院里,就不止是奇怪,说惊世骇俗也不为过。它传达了什么禅意?赵州把鞋子顶在头上走出去,又表达了什么禅意?这些行为所藏深意令后世费猜。与此类似的还有发生得更早些的“石头路滑”、“丹霞烧木佛”等等以及发生得晚些的“俱胝一指头禅”等等这些禅宗公案。禅宗全盛于唐时马祖道一出世之后,其时禅师间机锋相对时,除言来句往外,不乏竖指举拳,翻筋斗,踢飞腿等行为动作,后来,沿袭成禅门一大弊端。明末曹洞宗著名禅师元来和尚对此痛斥为“大似弄傀儡相似,使旁观者相袭成风,。殊不知,古之所是,今之所非。将来镬汤炉炭,决定少他不得。”虽说禅宗崇尚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演绎太过,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因此,有些禅师为了开宗立派成祖成师,便刻意创造公案,走终南捷径,往往弄巧成拙。这也是禅林五宗两派到元时只剩下两宗两派,其他的三宗彻底断绝的一大原因吧。并且,后来的临济扬歧派走回老路,多以文字传世。像扬歧派重要禅师南宋的号称“佛果”的克勤就有语录二十卷传世,文字合计约十万之数。

家园 有点意思

期待后续。

家园 【原创】在家说禅之衣钵

在家说禅之衣钵

衣钵现在是个代名词,指薪火相传的知识和心得,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使用。其源自佛门禅宗个典故,说的是菩提达磨的一件袈裟和一只盂钵。这两样东西,从实物变成信物最后变成喻指是在达磨将它们赠给弟子慧可,表示慧可的证道已经得到他的印证,是真正证果之人之后。此后,慧可传僧粲,僧粲传道信,道信传弘忍,达磨从印度带来的袈裟和盂钵传了五代,是为禅宗前五祖。得到袈裟和盂钵的僧人,不仅表明已经证道,还被承认为禅宗的当世祖师。由此可见,衣钵,在作为信物的时期,是非常贵重的物品。因此,觊觎它们的就不乏其人了。

相传,慧可接受达磨的衣钵之时,曾问达磨:你们在印度也是这样以衣钵来做证明的吗?达磨的回答颇有点现代新闻体的味道,他说,在印度并不用实物来做证明。因为印度人真率,没印果决不说自己已得道;而中土之人却不这样,大有未得道便宣称自己已印果的人。为避免谬种流传,不使中土之人受到迷惑,只有留下信物给真正证道之人,使中土心向禅旨的僧俗知道该向谁去寻路领悟。禅,也就不会被空虚之人盗用其名。

前五祖,衣钵平和地交接。但其表面的波澜不惊之下,隐藏着险礁。在禅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更是如此,显然,这不是对中土之人的诚信矫枉过正的达磨所愿意看到的——毕竟,信物如附带着贵显,那就会带来竞争——即便这是五蕴之外的佛门的信物。信物所附带的贵显愈重大,竞争就愈残酷。这从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卢行者时,对他嘱咐的话中可见一斑。

卢行者,岭南新洲人,自序本为范阳人,后流离至南海。范阳,日后出了个杂胡安禄山,扰乱李唐的江山。卢行者作为从北流落到南的范阳人,在岭南被视为獦獠。獦獠,是对以狩猎为生的南方种族的蔑称。狩猎必杀生,因此,五祖弘忍在卢行者找到黄梅县东禅寺谒见他,“远水礼师,唯求做佛”的时候,不禁回绝道:“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这时,卢行者的回话给弘忍带来震撼般的默契。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利?”有人或许认为卢行者得到弘忍的默许是在他吟出“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之后。笔者认为似是在他初见五祖时说的“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之时。后来禅子不断追问高德“万物有无佛性”因本于此。弘忍见卢行者根性大利,“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过了八个月多一点,五祖弘忍在对卢行者秘密授法之后,毅然决定将衣钵传给卢行者。将如此重要的信物以及如此显要的地位传给一个还未剃度的行者,在禅宗以至整个佛门都是空前绝后的事情。古人之不拘一格,令人感慨。在授受衣钵的时候,弘忍说了这么一段话:“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佛门中人谁不对成佛做祖寤寐思服呢?而成佛做祖的捷径在于这么一件袈裟一只盂钵时,佛门中人有几个不会起贪婪之心呢?五祖弘忍对此看得很清,或许,他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惨重经历。

授受是在三更时进行的,领得衣钵之后,即刻便逃亡。五祖将六祖亲自送到九江驿,将卢行者送上船。

“合是吾渡汝。”五祖说道。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才,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六祖回道。

“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五祖赞叹道。

卢行者摇起撸,船离岸,船靠彼岸,卢行者上岸。上岸之后,怀着衣钵,发足南奔。两月之间,迭遇险难。不得已隐身于猎人的队伍——很有可能就是獦獠族人之中,“但契肉边菜”,窜伏十五年,方才惴惴出来。后在广州法性寺由印宗正式剃度,取法号为惠能。从广州法性寺出来后,到韶州宝林寺住持,三十余年,悉心传道,弘法不辍。

在宝林寺,惠能座下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叫南岳怀让,一个叫青原行思。青原行思是惠能的首座弟子,江西人,俗姓刘。他以“圣谛亦不为。”而得到惠能的印可,从而决定将衣钵传于行思。所谓“圣谛亦不为。”就是说连佛我也不想做了,佛子不想做佛,那不是菩提非树么?

惠能传衣钵给青原的时候对他说:“自古以来,衣法相传,师资递授,衣为信,法为心。如今我惠能已得到了衣、法,我何患不信?我又何必还要再去传心呢?自我接受黄梅五祖的衣钵以来,我的遭遇真是多灾多难。现在如果我把衣钵继续传给后人,一定也有很多的争执。因此,今后袈裟就留着永镇山门,不再以它作为传法的信物。现在,你行思可以去行化一方,使我们的法脉不断,慧灯常明。”

这一次的授受,不再于半夜三更之时,不再授受衣钵,重回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默契印证,因此也不再有受衣钵时便是逃亡时的活剧。行思和怀让,一个在青原,一个在南岳,两人座下,演化出临济,沩仰,法眼,曹洞,云门五宗。后世禅子赞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从惠能决定将衣钵留镇山门开始,衣钵就不再是信物,而逐渐成为喻指。衣钵带来的争竞,也从此消除。后人还有寻求留镇山门的衣钵何在,真正是舍本求末了。

有偈云:

“衣钵本是衣钵,证法何须依托?多亏惠能六祖,利刃斩去乱柯。”

家园 不错.支持一下.
家园 禅: 艺术化和神秘化的哲理。如此而已。
家园 【原创】在家说禅之赵州和尚的锥

赵州和尚是个很有意思的和尚,能插科打诨,会逢场作戏。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金圣叹——问斩前在自己的耳朵里塞两团纸条,脑袋下地,掉下两个字来。从左往右念是“好痛”,被杀头,那感觉当然痛不可当。从右往左念是“痛好”,病痛病痛,痛和病是分不开的。头掉了,人死了,自然痛就不痛了,痛也就好了——这么风趣的人,在其点评《西厢记》时,大段大段地引用赵州和尚的语录,其中最让人倾倒的是赵州和尚圆寂时说的偈语。偈云:昔日贫,无立锥之地;今日贫,锥也无。

贫无立锥之地,手上还有一只锥。只是找不到放下的地方,终日提着,不免沉重。于是便很彷徨,于是便很焦虑。等到锥也无,没有锥了,不必再找立锥之地,便大坦然,便大方便,于是很赤条条。其实,赤条条还不够彻底,赤条条也是锥。要形骸俱尽——不,就连形骸俱尽也是锥,得连感悟也烟消云散,方才寂灭,平静地还天地以受生受法前的模样。我自无来,我自无去。

贫无立锥之地时的赵州和尚,曾有一位女尼前来请益“何为密密意?”赵州令她近前,抬手在她脸上拧了一把。女尼愕然道:“不意和尚还有此意在!”赵州说,“是你自有此意在。”

贫无立锥之地的赵州有禅宗并无密密意这个锥在,因此,女尼来问何为密密意时,赵州和尚无密密意,也就实告之无。如用话告之或不获信,遂用密密意在世俗中最被采信的男女之密来醒之。女尼不解。和尚示她连世俗的密密意都未能去掉,如何去得掉禅的密密意?这是在告诉她,不要找,不要骑。

有一个禅林故事和这个典故很类似,不过没有这个典故透彻。

是说有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下得山来,路过一座独木桥。走到一半,迎面撞上一位女子,两边一时都前进不得。老和尚一把抱起女子,转身将她放到自己身后的桥段上,然后两边各自走通了。过完独木桥,两个和尚又走了很久,那个小和尚却从此闷闷不乐。老和尚问他原因,小和尚说男女授受不亲,况且我们是和尚,要守色戒,师父你却抱了那个女子。老和尚笑道,你说那个女子吗?我早就放下来了,倒是你却一直在心中抱着她。

这两个典故,老和尚放下的是女子,还抱着禅。赵州和尚连禅也放下来了,当然是赵州和尚更彻底。

赵州和尚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和尚,不曾开山立派。是他不想,也是他不能——因为后面的人跟不上。

家园 红楼梦中有所谓”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
家园 就是这么个意思
家园 禅里面有个叫旱地白牛的东东,还懂吗?
家园 你不妨解释解释嘛。我洗耳恭听。
家园 真有兴趣为什么不自己查一下?
家园 你也可以不讲。论坛嘛,自然是鼓励交流的。
家园 这种东东你也可以不查,耽误的只是你自己~
家园 边儿都不粘!

如果仁兄所指,是赵州和尚的锥,与红楼梦里头的无立足境;

楼主玩的的倒是可以划归红楼梦林妹妹一干人,嘻嘻

家园 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是还有足在,但和无立锥地的贫也差不多少

虽然强词了几句,不过,渔舟MM的棒喝还是很醒人的。在下对禅说不上参,玩票而已。说实话,就是一些读禅语录的感觉,野狐禅罢了。一笑可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