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丁卯分明之 真实的平淡与虚幻的过瘾 -- 丁坎

共:💬3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丁卯分明之 真实的平淡与虚幻的过瘾

人心都是喜新厌旧的,再好的东西看久了都容易厌倦,正如赵翼说的: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读厌了怎么办?

作为创作者,可以追求新的表现对象和新的表现手法,艺术史上各种流派的相继兴起即由此而来。然而,作为解读者,则不应该因为不新鲜而对解读对象随意赋与新解。

履虎尾兄将《离骚》首章

帝高阳之苗裔兮,

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试译如下:

伟大的高阳氏的后代,

辉煌的伯庸的儿子,

虎年、虎月、虎日,

三头于菟相逢的时刻诞生的,

此人便是——

老子!

老子!

老子——

这样的翻译谁看了不得大呼三声:

过瘾!过瘾!过瘾!

不过,过完瘾我们还得思考一下,这样的翻译是否成立。

此处的关键在于,朕字作为自称,有没有近似于老子的傲称用法。

履虎尾兄作了点简单的考证,尚书太干巴,放在一边。

《孟子.万章》有

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琴,弤,二嫂使治栖。

似乎这里的朕可以解作老子,于是考证过程就结束了。

可是,这里的朕解作中性的自称有何不妥吗?至少在我看来,自称老子与前文的父母相连相当的奇怪,而中性的自称却没有这个问题。

如果说此处的解释尚不明确,有争议的余地,那么,下面的两例则毫无疑议:

1

閔予小子之什·訪落

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紹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此处朕与谦称小子并用,可见决不可能有傲意。

2

论语·尧曰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躬。

这是商汤祭祀天帝时的祷告,他说: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

注意,此处朕再次与小子并用,而且是祈祷上天,其谦卑虔诚可以想象,不可能有自称老子的狂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朕绝对没有傲称的涵义。结合这两个例子看,万章中的朕也是普通的自称而已。

再回到《离骚》首章,注意一下此处与訪落均有皇考一词,我们认为在说到自己父亲的时候,使用老子之类的傲称是难以想象的。

再者,以平常的语气诉说自己不平常的身世,岂不更加“柔持”,更加符合屈原的贵族身份?

履虎尾兄在这里位高望隆,本来在下作为新人是不该“捋虎须”的,但事关我们共同热爱的传统文化,只得当仁不让,对兄台多嘴两句:

新解的确过瘾,也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自在感觉,从跟帖来看也很受欢迎,不过,在真实的平淡与虚幻的过瘾之间,恐怕我们还是应该选择前者。

也对这里的兄弟多说两句:

人气和交情不应该模糊我们的判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这个朕字是到秦始皇时才为皇帝独用的吗?
家园 一般都这样认为

但也有人从史记 秦始皇本纪 出发,认为天子称朕是承袭而不是首创,在我看来,是他们对史记的解说有误。其实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首创,如同皇帝这个称呼一样。当时的背景是秦王统一天下,群臣认为他的功业超过了上古先王,所以要寻求新的称呼。

这样看来,独占朕字更有道理些。

不过,另一方面呢,在古文献里使用朕字的,又的确以帝王居多,多少要算皇族的才能这样用。

没有更多证据的时候,不妨从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