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不是评书,与萨苏之强袭达达尼尔文相商榷 -- stably

共:💬132 🌺473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1949-1979的TG
家园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此事古难全。
家园 越南前领导人武元甲曾经如此评价中越关系

越南前领导人武元甲在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对中越两国关系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

“对于越南来说,中国永远是一个陷阱”

In his memoir Memories and Thoughts, Tran Quang Co cited Vietnam's late leader Vo Van Kiet as saying in 1991 - the year the two countries normalised their relationship - that China "was always a trap".

外链出处

家园 撮尔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何足信哉
家园 我觉得必要性不大

纯历史是非常枯燥,纯军事历史也一样枯燥,正经的军事著作基本都是用乙醚印刷的效果,看了不瞌睡......说明汝不是人.所以评书历史混作一团,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起码能吸引人去看.要是真有把评书当历史说三道四的,那也简单,手边凑手的几块砖砸过去就是了,谁还能跟历史事实装蒜.

研究历史很简单,不过是范文澜(?不记得是不是他说的)说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着一句空."上网来研究历史,还跟人怄气,本身就是个失败的行为.

家园 批评从来就不是问题

但 1-河里有“不许批评”的潜流。2-批评无效,我行我素。所以“谁还能跟历史事实装蒜”.....这个事情涉及以下种种,我也不敢评说啊。

河里种种,常见的不就是——

以“不许批评”或者“不接受批评”、“不理会批评”为实,把“学术”批评上升到路线之争,屁股之争吗?

你批评,好啊,选择(1),人不理你,继续以历史之名评书;你继续批评,那就反批评你,找一些人粉丝也多,说你不平和,你跟着人屁股追,你没做到“对事不对人”。[当然啦,如果批评都无效的,孔圣人也做不到“对事不对人”不是?] 选择(2),把批评上升到路线之争。你有没有资格啊,你当没当过差啊,你实不实名啊,你对西西河贡献大不大啊,你有没有放入过心血啊,你不平和,好吧实在不行,你左愤,左粪素质都不高。

窃以为,还是设置“历史小说”版吧。这样少了许多纷争,也没有误人子弟,开评书的继续评书,较真的继续较真,其乐融融,岂不快哉?

家园 您也太高抬西西河了

尤其是考虑到,粉丝们年纪往往年纪并不大,更缺乏分辨能力。

俺从来都不知道西西河还有教育年轻粉丝的义务?这种教育“缺乏分辨能力”年轻人的事情,连谷歌这样的亿万公司尚且做不好,你让老铁一人承担,呵呵,未免期望值太高了。

老萨岂止不是神仙,连专业作家也不是。老萨在河里发了17892个帖子(1657个主帖,1366个精华帖),帖子里面有漏洞乃至硬伤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您即使不能如楼主那样举出老萨的错误(当然,能这么做的河里没几个),给楼主送个花,跟帖请老萨以后认真考证一下就可以了,又何必在此以及下面的帖子里夹枪夹棍的?

楼主写的好贴,希望不要被大家歪了楼

家园 打酱油,打酱油~~

有人心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有老大,有小弟,有江湖规矩,有打打杀杀,论坛差不多也这样.所以么,上网讨论历史,不要怄气就好了.这个论坛是人家的,搞的怎么样,关我鸟事.团战?不划算.我自己有个秘诀:实在看不过眼,干脆也去当老大的粉丝好了,一下子心态就平衡了.这秘诀可是百试百灵,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

家园 stably兄,不必太认真

老萨的文章不是历史研究论文,,说实话也没有人把此文当历史文献看。大家就是觉得老萨文笔幽默,语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还能了解一些有趣的消息,才来凑热闹的。就好像一个《三国》您要是按陈寿师傅的《三国志》念下来,保证不如袁阔成老师的叫座不是?

还有历史还原的问题,我们小时候听单田芳先生的《隋唐》也没人去和李元霸能否拿动800斤的大锤较真,反而通过单老师的刻画,深深地印上了这个敢于天斗的小子。至于历史上真有其人否,我辈不是吃历史饭的,谁又关心呢?

百花争鸣西西,平和笑看人生。

与兄共勉。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我倒不认为这是抬高

后人有意无意的涂抹,或多或少会模糊了历史的真相。萨大也许本意只是在评书,可是鉴于萨大的影响和他在历史著作的贡献,别人可不一定这么想。说不定哪天就有人拿出萨大的文章出来,论证当时的丘吉尔是多么无知了。有心人自然会进一步探究,无心的也许就被忽悠了。

家园 建议您放下键盘想想日俄战争

土耳其没站对队,但您说的也太轻巧了.俺很不喜欢.

家园 话说,老邱的盲动主义还真不是盖的

从他的年青时代一直到二战结束,仔细找找,他一辈子还真就一孙大炮.

家园 【原创】历史不是评书,与萨苏之强袭达达尼尔文相商榷(2)

WW1的爆发,一直以来都是个热闹的话题,基本上是属于以十万字为级数来写的鸿篇巨著。不过我也没那个能耐,就这段历史简单地描述一下。

在当时的欧洲,两大集团之间已经是非常对立和互不信任了。

汉斯认为自己被英国邪恶的策划下,陷入绝望的包围,只有先下手为强才能打破僵局,火中取栗。

法国则是摩拳擦掌,要一雪普法战争之耻辱,把德国这个老仇人打倒在地,永不得翻身。

俄国在永不满足的领土扩展本能以及对一个温水出海口的渴望驱动之下,始终对土耳其投以饥渴和威胁的眼光。巴尔干是俄国利益敏感区。

俄国和法国的联盟关系紧密的很多,法国大量借贷给俄国财政支持。战争一旦爆发,按照沙皇的说法,“我们两国的共同目标必须是柏林。”

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爆发了,毁灭欧洲一代人的骨牌被推倒了。这个刺杀事件给奥匈帝国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迫使塞尔维亚屈膝。但是,俄国是斯拉夫塞尔维亚人的后盾。因此,奥匈当局还是谨慎从事,派了一名密使到柏林去谋求德国的支持。1914年7月5日这一天,按温斯顿丘吉尔的说法,“威廉二世拿德帝国的全部资源作抵,(给维也纳)开了一张无限提款的空头支票……”。他保证全力支持奥匈帝国的行动,或者说是怂恿奥匈帝国采取行动。

奥匈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7月26日拒绝了塞尔维亚的复文,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29日炮轰了贝尔格莱德。也就在同一天,俄国在它与奥匈接壤的边界一线实行动员,7月30日,奥、俄两国都颁布了总动员令。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它十二小时内撤销动员并向德奥证明这一点。在这短短一周时间内,欧洲的历史从此开始改变。

各国总参谋部都为预先制定的应急计划和无情的时间表所驱使,丘八们拍着桌子要求政府同意发出调兵遣将的命令,生怕对手取得提早一小时行动的便宜。

8月1日星期六正午,德国给俄国的最后通牒限期截止,俄国投有答复。不出一小时,一份电报发给了驻圣彼得堡的德国大使,令他于当天下午5时向俄国通报德国对俄国宣战。当天,法国在俄国的催促下,在霞飞总丘八头的催促下(霞飞对内阁号称,每迟钝一分钟,我们都会丢失数以十英里计的领土),国家领土大义当前,盟约义务当前,法国于当天下午公告总动员。骨牌一张接一张地倒下。

按照德国的史里芬计划, 德军应该在其左翼佯败首先吸引法军主力离开其固守的筑垒地区. 而德军则可以利用其在阿而萨斯洛林地区的筑垒地区以逸待劳以少量兵力牵制住法军主力. 与此同时德军右翼的重兵集团迅速占领比利时利用法军左翼防御空虚的契机突破法军防御然后直捣巴黎。

整个史里芬计划象一个旋转的木门, 其左右两翼的配合及其兵力分布极为重要. 法国人在右翼推得越用力这个门旋转得就越快, 法国人摔倒得越重。

在这一点上,本来法国人还是很配合的,因为他们的总参谋部有个计划,叫十七号计划,其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词“进攻”,如果还要加上1个词的话,那就是“复仇”。计划规定战争爆发,法军就要朝着阿尔萨斯和洛林突进,直扑莱茵河和鲁尔区,“打到德国去,解放被占区”!!

史里芬计划的要点之一就是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以达成从右翼突破的目的。史里芬将侵犯比利时列入他于1899年制订的第一个计划。但是,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是英国最为关切的一点,一旦比利时被攻占,就意味着英吉利海峡的洞开,意味着英国朝向欧洲大陆的海岸处于被威胁之下。德国对俄、对法宣战都没有能立即促使英国加入战局,但是德国侵入比利时,这就成了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英国也加入战局。

欧洲人全面开打了。

8月2日终了时,按照德国动员第一天的预定计划,全部占领了卢森堡大公国。4日,德军侵入比利时,法军开始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英国宣战。5日,英国动员。

另外,史里芬计划并非是不针对俄国的,只是史里芬的推断是俄国低下的效率和差劲的交通网难以和德国匹敌,德军在六周内击败法国后就能回师东线,击败俄国。如果俄军提前进攻,那就“投入全部兵力,对首先进入我军射程的一路俄军”予以痛歼。

后来的发展再次证明了计划不如变化快,再好的计划,那也只是计划。

家园 好文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