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政权的最大成就 -- 高士奇

共:💬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新政权的最大成就

对于新旧政权孰是孰非的问题,可谓百家争鸣。不才也就班门弄斧地“鸣”一下,列为看官叫好还是喝倒彩,悉听尊便。

不才以为,新政权最大的成就是进行了土地改革,或者说土地革命,从根本上在短时间内消灭了地主阶级,为工业化做好了准备。首先说明,这个任务老蒋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因为他的背后就有大地主支持,他们穿一条裤子都嫌肥。共产党讲的三座大山老蒋一座也搬不走,其中就包括封建主义。其他政治力量也无法搬走这座大山,除了共产党外唯一的希望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渐壮大来解决问题,那样的话很多朋友现在可能还在给地主当长工。所以,不才大声说一句,没有新中国地主阶级就不会灭亡,就中国一定是半封建的。

那么,进行土地改革对工业化有什么重要的?已经知道的朋友请容许不才再卖弄一下。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都必须以各种方式废除地主对农民实际上的控制权,给工业提供劳动力。当然由于没有控制人口现在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过剩,但这是另一个问题,这里不多说了。没有土地改革,绝大多数农民都会被地主束缚在农业上,那么工业化、城市化都无从谈起。现在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其最大的障碍――地主对农民的束缚已经扫除,而扫除这个障碍非要靠革命不可。

此外,新政权解放了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并分给耕地让其生活有了保障(后来的人民公社运动是犯了错误,但现在已经改过来了,而如果地主还在那么绝大多数农民肯定都要过着没有保障的生活),使得其后代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也为推动工业化作了贡献。

国民党跑到台湾后,经过几十年确实把台湾经济搞得很好(用词并不重要,诸位应该比较了解台湾的经济状况),从其经济基础看就是因为台湾的封建势力相对大陆要差很多,也不是国民党和蒋氏父子的依靠力量,他们可能进行经济重组。特别是蒋经国执政期间更可以放开手脚。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民政府的败逃恰好是他们逃避了土地改革这一历史重任,从而可以在偏安的那一隅加快经济建设。

不才此论也是千疮百孔,但坚信所宣扬之中心思想还是正确的――新政权进行土地改革是对中国现代化的巨大贡献,而这个任务是旧政权无法完成的。

家园 我们家的地呀........

俺们家祖上的地就是被新政权给革没了,到了大革文化命时,干脆连我爸爸的爸爸的命也一块革了,等大革文化命结束,新政权就还给我们家一箱子书。为了这段历史,我要朝他们扔一块大板砖!!

家园 板砖还是留着砸我吧

陛下的板砖还是留着砸我吧,不要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呵呵。

不过话说回来,这土地改革里问题很多,有很多人冤死,还有很多人小人得志。但大凡此类改革必然有所误伤,重病需下猛药。至于后来的乱七八糟的事与土地改革之初衷已大相径庭,并非不才所论之重点。不才可否重申一下,不才要说的是土地改革具有历史功绩,而且旧政权做不来。历史地来看,这是大大的进步呀。呵呵。

家园 这“大大的进步”.....

在下实在难以苟同,新政权疯狂肆虐的时代在下还为出生,所有种种事件皆为上辈经历者言传,曾看见祖母弥留之际怀念家乡流下最后的泪水,几欲回乡探望而心存忌惮,结果终于他乡。父亲的美好前程因新政权的革命赴之东流,刺配西域蛮荒大漠.........哎,怎一个恨字了得啊。

在下决非借此向兄台发难,只是谈及此事,历历往事.....,兄台见谅了。

家园 看来是触到你的伤心事了,万望见谅
家园 请兄台原谅我一时兴起,决无他意,冒犯之处请见谅。
家园 明明是陈胜吴广分的,

俺还得了一分田呢

家园 几个问题请教

没有土地改革,绝大多数农民都会被地主束缚在农业上,那么工业化、城市化都无从谈起。现在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其最大的障碍――地主对农民的束缚已经扫除,而扫除这个障碍非要靠革命不可。

请问地主怎么束缚农民了?当时有规定城市和农村户口吗?农民进城需要地主批准拿介绍信吗?50-80年代,农民有流动的自由吗?

家园 关于查理兄的问题

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说起来话可就长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要想大行其事必须消灭地主阶级,兄台如有兴趣可以多看看世界近代史方面关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方面的资料。当然消灭地主阶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暴力革命,另一种是通过温和改良逐渐解决问题。在中国,后者基本上不可行,因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已经使得地主势力根深蒂固,连蒋委员长都需要他们的支持才能坐稳宝座。当然,不才不能一口咬定委座大人一定不会进行改革(没有证据说他有罪,姑且算他无罪吧,呵呵),但有两点要说明,一是历史证明他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这么做的意图(对于历史如果假设太多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二是由于国民政府的后台之一就是地主阶级,就算它有强国改良之心,恐怕完成起来也要很长时间,所以你我可能现在还是某个地主的长工。当时中国的情况是,面临外来的威胁(虽然日本鬼子打跑了,但还有苏俄和美国虎视眈眈,英国也想维护他们在中国的利益),中国要想实现独立自主就必须加快实现工业化,可有地主阶级在,这工业化谈何容易。(不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是在有大量地主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的,呵呵。)所以迅速消灭地主阶级(不是把人都消灭,而是消灭其经济基础)成为当务之急,在地主阶级不合作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暴力,但其中的恩怨情仇又有很多令人唏嘘。

查理兄关于50-80年代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问题是另一回事。其实50年代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加入工业化建设,这是中国过去百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但到了60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这个跟土地改革没什么关系,倒是人民公社这玩意捅了漏子),农村的粮食供给满足不了城市人口增加的需求,不但农村人进城难了,就是原来的一些城市人也不得不回到农村。再后来文革使中国工业化进一步受挫,加之不讲计划生育农村人口急剧膨胀,到现在中国的劳动力仍然相对过剩,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简单的说就是,工业化发展慢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了,但劳动力的供给反而大大增加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能不限制么?不过这和土地改革不是一回事,眉毛胡子还是不一把抓比较好。

中国的问题复杂得很,因此很多问题百年来被颠过来倒过去的讨论,这本来是好的,有助于更多的人更全面的了解事情的本质。但我们很多中国人讨论问题的方式值得商榷,总是笼而统之,对一人一事喜欢一言以蔽之。加之近百年来惊涛骇浪翻滚,屈辱光荣并存,以至于处于漩涡中心的或者被妖魔化,或者被神话。不才以为,还是不要无所不用其极的好。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有其历史功绩,当时共产党也只能与其合作北伐抗日,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共产党在新政权成立以后犯过巨大的错误,目前也还存在着腐败之类的严重问题,但其功绩也是巨大的。

家园 历史地看问题

对重要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方面不才以为黄仁宇老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可做一表率。过去写在书本上的中国历史(或者说正史)也有其伟大之处,但总的来说比较呆板,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用它来教育后人反而可能使后人产生反感。现在人们获得历史资料的途径大大增加了,可很多人谈史的方式却不比过去有所进步,往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结果要么说某某是圣人(虽然也承认他可能犯错,但字里行间透出崇拜);要么说某某是恶魔(虽然也认为他可能做过好事,但字里行间透出鄙夷)。如果不是别有用心,请不要那么极端,瑕不掩瑜,是非分明。

家园 我倒是觉得“崇拜”和“鄙夷”不见得不妥当

谈历史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立场,要看你是站在多数人一边的,还是少数人一边的,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人的正确思想”。就黄老先生的“大历史观”而言,在我看来我无非是资产阶级的史观,很多地方会令站在我这种立场的感到很好笑。不带有感情色彩的谈历史,最适合的莫过于两台电脑对弈了,就看谁的内存和硬盘大。当然我对能做到的人也是很敬佩的,但并不赞同大家都这么干,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讲,历史是用来帮助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的,没有感情色彩不行,与其空谈,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家园 立场当然应该有

兄台所言立场一事,不才深以为然。如果没有立场,那还研究历史做什么呢?而黄老先生之立场,兄台可能未必全看明白了。但是立场不等于感情,坚持立场不等于囫囵吞枣,更不等于以偏概全。对于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首先应该基于某一立场对其进行分解,全面分析其中合于自身立场之处,以及违背自身立场之处,然后再客观的给出结论――此人此事给后人什么启示。

不才与兄台之分歧不在于有无立场,而在于立场之表现方式。兄台似乎认为,坚持立场就是要给某某一个简单的表态,而且这表态似乎还要极端些,否则不足以彰显黑白之差异。不才以为,要更好地坚持立场不可以盲人摸象一样简单表态,而要对其中每一重要环节基于立场给出看法,并由此给后人一只整象之完全面貌。

最后说明,不才也深以为立场必须站在大多数人一边,但如何看待大多数人之利益值得商榷。不才以为,总要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看,而长期利益似乎更重要一些。

家园 嗯,我们基本一致

问题就在于不要简单化,而是应该动态的,进步的对待历史,不是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某一个时间点的观点而僵化自己的思维,拒绝接受新鲜而正确的东西。

家园 兄台果然好见识
家园 兄台立论的前提是如何证明的?

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说起来话可就长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要想大行其事必须消灭地主阶级

俺还是不明白。如果工业的回报高于农业(基本肯定),资金自然会向工业流动,这是中国近代已经发生的事,许多沿海的地主已经自发成为了工业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