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什么是在劫难逃--怀鲁迅(-) -- gb2312

共:💬64 🌺5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终究是苍蝇。
家园 写的好,赞一个!
家园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终究是苍蝇。

家园 有一个问题,就是鲁迅和太祖本人见过吗

他们一起共事过吗?比如新文化运动时期,太祖是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鲁迅在北大任教,打头碰脸应该是有的吧!

家园 两人应该没见过

毛泽东在北大干的时间其实不是太长,他2次到北京:

1918年8月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1919年4月6日,从上海回到长沙。

1919年12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第二次到北京。1920年5、6月间,在上海会见陈独秀。

外链出处

鲁迅是1920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外链出处

鲁迅去任教时,毛泽东已经走了。

家园 我相信太祖说过这样的话

而且我相信如果万一鲁迅活到了那一天

他也会这么做的

虽然他一直声称 我和鲁迅在思想上时相通的。

家园 这一点你算说对了。

毛乃中国之耻也!

家园 毛确实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他把中国引向了黑暗!

家园 毛恰恰是一个不会做实事的人。

与刘少奇先生相比,毛只有嫉妒的份。可恨毛贼,误我国人矣!

家园 还是先搞清楚是哪些人在搞言论压制再来感慨吧

想想为什么《党内通信》居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出

家园 从黄宗英的人品看

既然他能为了不正当的得到别人的财产而不惜收养遗孤,那她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黑毛也是顺理成章。

外链出处

在加拿大定居的一代红星周璇的次子周伟及其夫人回北京,周伟先生送给记者一篇他刚刚写就的文章《为了母亲的微笑》,在这篇大曝内幕的文章中,周伟将矛头直指著名演员、作家黄宗英,他向记者指出,黄宗英在周璇逝世以后,处心积虑,以收养他本人为名,侵吞了周璇的遗产。

家园 中国之耻?不好意思,农狗也不赞成

太祖之评价,只怕近期无法得出明确的、大家都接受的结论

家园 还是政治家和批评家的区别

即使同样有远见,得出的结论相似,政治家和批评家的行动也是不一样的。

毛是实际做事的政治家。搞政治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团结多数人。带有革命性的观点通常会因为大大超出同时代人的视野而得不到多数人的理解甚至遭到普遍反对。政治家这时候需要在一些甚至是原则性的问题上让步,在保持政治组织不分裂的前提下小步前进。一个分裂的组织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不管方向正确还是错误。所以一个政治家必须明白有时候需要“识大体不作声”。

批评家是冲锋陷阵的孤胆战士,必要时需要有“关在牢里继续写”的勇气和觉悟。当批评家的观点大大超越同时代人的视野时,肯定会在人群中被孤立起来甚至招致社会的普遍反对。这时候坐牢甚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批评家冲得越远,对社会的震动和带动力往往越大。所以我认为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无非就是鲁迅选择做政治家还是批评家的问题。毛泽东本人未必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他应该很清楚对一个既有远见又对国家和民族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来说,在这两条路之外基本上不存在别的选择——也就是说,他只能因为“识大体”才不作声;否则一定会把自己写进牢里还不罢手。

换言之,古往今来的一切社会里,真正的思想家很少有不坐牢的。不管你靠山有多硬,当你的思想超前到让你成为全民公敌的时候,有碗牢饭吃已经算是万幸了。

家园 所以,即使,也不是私仇,所以,即使,也不以为是个人的冤屈

毛彭亦然

家园 这篇好。透彻

识大体是对政治家的要求,对鲁迅,似乎还没人定位他是政治家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