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一个题外话供大家参考,“印度制造”“越南制造” -- 九牛

共:💬34 🌺1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情况没那么糟糕的。。。。

个人认得一个HK的中间商,他们很烦呢,因为老美客户决心放些单子(服装服饰类)到印度呀孟加拉呀去做,让他们跟单,那边人力成本低而且没配额啥的,但是呢,那些地方,基础工业很薄弱,屁大点的东西自己做不了,反过来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这么一搞下来,交货周期90天,慢一点的要180天,联系起来拖拖拉拉的。

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应该是烧火做饭举案齐眉的粗笨丫头角色,而应该是LEADING的A咔。

不过,开改,没高心气儿,高精尖扔掉,却一头扎到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下端,愿意抡圆了膀子搞那些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的东东,也没办法。

谁叫总设计师把太祖时期创造出来的人口红利,这般廉价地急功近利地去挥霍了呢。

家园 哪里有那么多的遏制?资本的本能而已

当初从四小龙转到大陆,不是因为资本家喜欢我们的改革开放,纯粹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便宜,政策优惠而已

现在越南、印巴、南美、埃及的劳动力更便宜,资本自然转移到那里

几块钱一把的雨伞,几块钱一打的毛巾,说“遏制”、采购限制、预防中国垄断未免有点可笑

去年以来,我听说过若干汽车配件厂、机械研发中心迁到东莞、浙江的消息,我觉得这才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家园 跟大家闲聊一下印度,去年朋友去一趟回来非常感慨

大抵是去年因公派驻过去指导三哥的工程队挖土方+修路,回来之后聚会时候跟十年没吃过烤串一样拎着啤酒瓶跟我们一帮好奇宝宝大发感慨,导致印象极其深刻,跟朋友们分享如下:

按那位的话说:印度做事真是和谐的一塌糊涂,能在印度生存下来的基本上全世界就能横着走了

衣食住行网上不少帖子说过,就说点跟生产有关的问题吧:

1:这位是从香港转飞新德里,从印度味道浓郁的飞机上下来之后,在机场等取行李等了俩小时,算是着实感受了一下印度式效率,然后本地来接机的兄弟来说:哥几个今天运气不错

2:三哥差不多早晨9点吃早餐,然后骑着摩托或着国产车去上班,14点之后算下午,下午2点吃午餐..按说午休之后应该忙工作了吧? 不.和谐一点的下午3点就下班了,不和谐点的5点下班,下午6点吃晚饭,然后就是印度人一起喝酒扯淡的时间,10点之后大部分店铺就关门了.该兄台有一次出门时候车胎爆了,去换胎,正巧赶上三哥在那喝茶,继承了大不列颠优良的下午茶传统,喝茶吃点心就让人等了15分钟.

3:缺电,每天还得停电三小时...

4:项目延期,按原话就是没见过一个项目能准时完工的.国内的工程队都是加班加点的干活,三哥的工程队是10个人里面2个干活,剩下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延期成本增加那就不是一点半点的事了

5:三哥也有群体事件,征地导致底层民众不满相约群体散步等等

至于其他的那些贫民区混居啊,疾病贫穷等等问题也有很多论述,就不浪费大家篇幅了.

说点题外的,当时这位兄台在那的时候,正巧他同学一般人因为某些原因去东南亚走一圈拍东西,然后这俩就约了个出租车主管来面谈一下,准备说按照国内惯例吃中午饭顺便谈事情

结果哥俩从12点等到下午2点半,那个主管才跑过来,给领到一个小餐馆.在这个过程中哥俩的各种难受无法忍受就不说了,总之最后敲定了时间之后订好车带着到处逛

没曾想司机那边还出问题.每天价格变一次,打表的钱每次计算方程都不一样.爱占小便宜的性格给哥俩留下深刻印象.

再扯远一点,尤其说印度啤酒,话说三哥们最近经济发展了.啤酒销量屡创新高.但是,三哥的啤酒跟全世界哪的都不一样.主要是口感非常的混沌.配上炖的看不出形状的咖喱蔬菜汤淋过的米饭抓起来一起吃,个中滋味实在非笔墨难以形容.要知道国内啤酒通常是强调自己传承和水质优良,三哥的啤酒一般只说自家麦子如何之好..其他的?没了...所以非大智大勇有无上坚韧的人请不要轻易尝试

坦白讲,战略上很看不起印度,但是并不意味不重视.某种意义上印度就是西方鬼子们建立起来的民主样板工程.那是稍微有点功绩就要大大歌颂的.另外印度本身也是很听话,又会哭会表演,自然在世界上给人感觉很不一般.但是一个没有从血火中立国又被各方碰到如此高位置的国家究竟成色如何我觉得还要认真分析看待

其实中国自己产业结构升级.中部生产东部消费的发展前景下,通过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框架起来把那些血汗工厂模式的外贸加工转出去并不是坏事,而且还能显示出TG为东南亚各国家着想嘛:你看,我们都牺牲自己利益不跟小兄弟你抢市场份额了

家园 转基因这个确实有被鞭尸的可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