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一个题外话供大家参考,“印度制造”“越南制造” -- 九牛

共:💬34 🌺1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一个题外话供大家参考,“印度制造”“越南制造”

【原创】说一个题外话供大家参考,“印度制造”,“越南制造”与中国经济出路

我的一个朋友在国内一家制造遮阳伞,海滩折椅(应该算奢侈品一类)的公司上班。吃饭时,他和我说,今年的外销形势十分不乐观,估计销售额只有2007年的1/10,而同时国内内销因为刚刚起步,还远远不如外销金额,总体上比较惨淡。他们公司外销的客户主要是沃尔玛,往年的每个订单都是上千万美元级别的,但是今年总共才做了那么多。

   类似的,浙江有个伞城(不清楚他说的是否是上虞的那个),这几年订单也是缩水严重。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很多单子都被印度和越南抢走了,原因无他,那里的劳动力更便宜,价格更有优势!有人专门走访发现,印度和越南都有很多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前些年还是从中国买进成品拿回去卖,一段时间后,就只买一些配件组装,再过一段时间就是买一些伞布原料,或者机器之类的产品了。和我们浙江的一些民企,当年仿制起家,做大做强如出一辙。

   看来生意场上没有温情,只有真正无情的丛林法则。联想到沃尔玛近期要把一大部分的产品全球采购中心转移到印度,外链出处,问题就很让人深思了,作为“世界工厂”,我们的优势还真的是脆弱呀?我们一心想把相对落后的一点产业,转移到内地,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相对的物流成本又上升了。当然,站在美国,欧盟等西方的立场上,肯定是各种商品希望不要过分的依赖中国,近来针对中国频繁的贸易保护,和反倾销的措施,表面上看来,美国国内的相关产业也不会因此而增长,只不过是从一个国家买,转移到求购于另外一个国家。但是这样的产业转移,既能够得到实惠(防止中国“垄断”),又能实现打压中国的战略目的,何乐而不为呢?来到西西河,我才明白,MD这么些年的霸主不是白干的,华盛顿可能是世界上最讲“政治”的一个政府了。

    相比于60年代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四小龙,“中国制造”更加显得尴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转型更加紧迫。因为庞大的体积,众多的劳动人口,使得我们不愿意把低端制造业,悉数转移给其他国家。但同时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起飞,带来的却是全国的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普遍的上涨。如果不能尽快的转移为“中国创造”,同时为承接这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二十一世纪的

第二个十年里,我们还会上演同样的经济神话么(毕竟从一万亿美元到五万亿,和从五万亿到十万亿美元,是个不同的概念:所处的国际环境都会有巨大的不同)?一旦制造业基础受累,届时,房价的泡沫可能就会加速破灭……

印度是我们的对手(经济意义上,仅次于美国),尽管现在他们可能基础很薄弱,产品可能很拙劣;同时还存在着,政治上不稳定,国内还有反政府的游击队活动等不利因素.但假以时日,一定会是我们的大麻烦,因为他们和唯一能够匹敌中国的人口,而地球资源总共就有限的。再过十年,我们再看看印度,不知道我们现在对印度的看法,是否会如同十年前西方国家唱衰中国那样可笑(不要忘了,印度人对于组织上的相对混乱有着相当强的忍受力;而军备方面,虽然每天叫嚣采购军备,但其实,军费额度绝对是在能承受范围之内,2006年是2.5%,比例低于美俄,高于中国)。

写到此处,我想起老广之前的一篇关于印度基建的文章链接出处,我们的政府,是否也应该“讲政治”一回呢,限制中国企业在交通,电力等项目上建设印度呢?"咖喱美元"是建立在破坏我们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基础上.而且我们不是没有理由,印度曾多次以安全为借口,阻止或限制“华为”等中国企业在印度活动呢。

因为我此前所在的行业,“品牌”是欧美少数大企业垄断的,而其“制造”上基本上是中国一枝独秀。听到朋友所述其他行业这样的情况,觉得会对我们认识印度有所帮助,所以想就这个话题说两句,本来想回复河里关于“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讨论的帖子的,后来越写越多,所以就独立成文,在此抛砖引玉。

通宝推:不远攸高,
家园 支持,我总觉得现在嘲笑印度是盲目乐观

全世界都那么看好印度,不可能全是吹捧。而且他们的进步确实很快。另外,印度宣传的能力可超过中国太多了。

家园 没错,很多国外超市的东西都不是made in China

了。跟几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东亚南亚还有拉美那边抢生意厉害的很。

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1. 国外ZF有歧视性政策倾向于在中国以外采购?

2. 中国生产确实成本提高了?

3. 中国生产质量下降了?

4. 运输因素?

还请达人解读,谢谢。

家园 低端大家都可以做

中国以前不也是学日本,韩国和四小龙起家的。低端进入门槛低,别人也是可以做的。只不过很多国家没有中国的规模罢了。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有那么强的优越感。想上下通吃不是那么容易的。还想围堵印度不成?

家园 非常可能全是吹捧

“全世界都那么看好印度”基本就是“印度宣传的能力可超过中国太多了”的结果。这种全世界一起不顾别人死活昧着良心大合唱的景象,历史上出现太多次了。20年前,苏联活活的就这么被唱死了,俄罗斯一夜回到解放前,从工业国家堕落到了石油出口国,至今还没有完全缓过来。

另外,全世界都看好印度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对于中印这样两个起点过于相似的国家,世界无法接受民主制度的印度居然全面落后于非民主制的中国这种现实。因此这种“看好”有相当大的自我安慰因素在里面。

对于印度,我是没有亲自去过,对那里的环境没什么发言权。但是我认识的朋友去过印度的,一致把印度列为“不想去第二次”的地方。以前我很不理解为啥,直到看了恒河浮尸的那个帖子……

家园 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还未全面恢复,

保留相应规模的制造业还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到日益增长的人口,保证就业,安定民生是维护稳定的头等大事。但是长期而来,人口萎缩的趋势,特别是18~25岁间的青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会日益显现,中国制造业转型会面临内外两方面的压力。2009年下半年起,珠三角,长三角在订单有所增加,却招不到足够的人手,“民工荒”初现端倪,以后只会越来越严重。今年有很大因素是年初糟糕的经济形势,很多打工者根本没有离乡务工。那段时间,我之前所在的公司,甚至一些在上海的知名外企的(用工比较规范的),都招不到足够的普工。

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占吸纳劳动力的大户,对外贸形势非常敏感,要想短时间转向内销,也是十分困难的。

家园 国内应该有不少投资工厂在东南亚。换个地方防贸易保护而已
家园 我们也要预作准备

经济版wolfgan有篇关于我国国际矛盾(地缘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分析,可以说明一些情况。俺要是外商,也会转移产业,商人也得讲政治

另外,俺国也进入社会变革期了,未来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会增加不少

俺的看法是,俺们的生产能力要转出至少30%。国内也要建好贸易壁垒,保护好自己的市场。以后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还会升级的

家园 中国模式不可复制只有中国人才信

当务之急,是把南方的这种模式复制到内地,生产的产品内地消化,降低销售价格,即增加就业,又增加内需。减小地区差别。

家园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民工荒将长期存在。

我爱莫扎特:【讨论】对于就业优先有不同看法

我爱莫扎特:蔡昉的主要观点

家园 污染太大,得不偿失

倾销政策下,现在的成本核算不包括污染治理成本和弃置成本,这两块远大于外贸收获,更不用说特殊行业工人的健康损害成本

我对国内的重商政策很反感,就是为了一文不值的纸币而糟踏子孙后代的未来

今天的1号文件转基因堂皇上架了,我想,这届政府是要给人鞭尸的

家园 我用过印度产的文具

在GO-LO(澳洲的连锁低价日用品超市)买过一些 Made in India的文具,质量之低劣令人难以置信。一包圆珠笔20支(卖1块多澳币),只有1支是能写出水儿的。荧光笔,每支大概能坚持5分钟——不是连续用5分钟,而是5分钟不盖盖子水就干了,写不出来了。涂改笔,出来的水儿稀到不行,半天都不干而且完全没有覆盖作用。

我小时候总羡慕日本的笔好,不漏墨,写起来顺滑。中国产的笔总是爱漏墨,印得手上一块蓝一块红的。想不到还有更牛的,印度产的笔根本就不出墨。

因为便宜到不行,总共也没几块钱,我也懒得去退去换。不过再也不敢买印度货,考试时笔忽然写不出来可不好玩。Made in Indonesia的还要好些。这样的质量,完全不明白为什么GO-LO会收货。(我后来是再也不去GO-LO买东西了。)

倒是越南产的东西质量还过得去。

家园 贴牌?

在中国生产,到出产地贴?

家园 低端制造的门槛太低

做个衬衫、裤子要什么技术?

家园 可就是衬衫,裤子的制造也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

比如足够的电力,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还要有初期的稳定的资本投入。

我们家乡九十年代初也刮过一阵乡镇企业之风,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不同于这几年的经济开发呢?当时的电供应居民用电还嫌紧张,路也只有门口的石子路,至于初期可持续的资本投入,也谈不上。我们以前不把印度放在心上,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基础设施”,相对便宜的劳动力,现代这两个优势,印度也在逐步赶上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