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有趣的解释 -- BJBear

共:💬20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个有趣的解释

刚刚读过唐德刚的晚清70年,他在讲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较量,用了主题和副题的概念。国民党在北伐的时候,威望是如日中天,为什么?他的主题是反封建,反专制!在当时合乎民意顺乎民心。按照他的说法,共产党在北伐刚刚有一点建树的时候,就在后方开始了共产党的主题:土改。而在当时,土改还不是全国人民的主要关注问题。是个副题而已。据他讲道,有北伐将士的父母在后方被共产党游街的事情。可是到了日本人投降后。主题和副题就改变了,土改成了主题了,全国人民对土地制度的改变有自己的要求。而这时候,国民党完全没有准备,[作为一个革命党,没有革命的目标是很可怕的],反而成了共产党的革命目标。

家园 不过。。。。

唐德刚自己的局限性很大,对中共很有偏见。照他的说法,毛主席就是没有文化![不是原话,是个意思]。看他的书,常常令我很生气,可能因为偏见和资料不足,唐德刚对49年后的大陆知之甚少。历史学家写史,如果资料不全还要硬写,怕是。。。。。。

唯有他这段主题和副题的论述还比较有意思。其实国共都是英豪辈出的团体,都为中国的革命有很大的贡献,成为一时瑜亮也是造化弄人

家园 其实,毛sir的文化水平就是很不高的

这个我看来得从文化水平的定义来看。毛同学在北大那短时间估计也在单位没少读书(人家在图书馆上班,有地利啊),从后期的作为上看可以说对中国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著作什么的没少下功夫。不过毕竟泡图书馆的时间少了点,像经济问题什么的研究的就少的多,还是政权出在枪杆子里嘛,而枪杆子又是人拿的。他打江山绝对是个好材料,坐江山就一般般了。经济发展在早期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土改及工商国营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效应,到后期明显有点跟不上劲,更不用说时不时的来个运动了。搞运动实际上也是毛同学不会坐江山的一个表现,说到底每次运动都打倒一批人的(说不过你老子就来狠的,号召大家一起打你,没再肃反就不错了)。

说到对文化的认识,毛同学的这方面缺陷是每个从建国起就参加文化工作的专家们都明白的,只不过不说出来罢了。我以前采访过的一位老太太提起当年的事就说毛泽东小农意识。农业不强则乱,可也没听说过现在哪个世界强国是靠农业经济一直蓬勃的。毛泽东看到了工业的重要,不过有点不是地方。他老人家曾经说“我要从天安门上望到的都是见不到边的烟囱”(应该有点偏差,记性不好)。您说北京不改抽大烟了?要是真实现了雾都就不是伦敦了。开国大典里的那段的真实性我一直在怀疑。当初的城市规划曾提到过在复兴门新建政府中心,以创造新城。我觉得这个到内城距离也不是不可以啊,起码我上班时骑车的路程比这个长多了。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紫禁城肯定要算一个重头戏。但您可能不知道,在英名伟大的毛同志领导下,曾经计划把它拆了,连土地勘查、施工图纸设计都做完了,那真是拉过来队伍就能开刨的。后来让周同学给拦下了。北京城的城墙都拆了,城楼也没什么了,再拆故宫,哪找这么漂亮的检阅台啊?(斗胆胡言一通,不过当初确实图纸都画好了,毛也不可能不知道。按现在开发商的劲头肯定一边报批一边施工了)。

我认为抛开文化水平不论,毛成功的关键还是政治玩的好,会整人,更重要的是土改,有点像玩股票的偷着发现一个潜力股,血本扔下去大赚了一笔。你说人家是赌徒也好,不过没有眼光是玩不了这个滴。

家园 关于“大烟囱”的事情,我是这么看的。

当时刚刚建国,人民生活水平究竟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作为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所说的“烟囱冒烟”正是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心态的真实反映,和那些所谓的“文化调调”相比,民生问题还是最重要的。“琴棋书画”解决不了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是那些所谓的文化人,你饿他个十天半月,侥幸不死的话,给他一块嵌着几颗豆子的大便,他也会当宝贝。这倒不是说,文化人有多贱,人的本性而已。

呵呵,说通读二十四史的老毛没文化,那看和谁比,和陈寅恪这种大家是差点;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就是爬到珠穆朗玛峰上给他提鞋,恐怕也不配。

家园 说得好,不过陈寅格能和毛主席比么?小鸡怎能和雄鹰相比??
家园 好多知识分子就是这样

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读了一些书,就以为自己是文化人,不得了,别人都没文化,哈哈。

家园 所以闹革命不能靠小资产阶级。
家园 咱们不是比文化么?

老陈还是非常牛的,连康生都极为心折。

吃一口饭到直肠都七拐八折的,何况建设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人就是喜欢把历史拉直,来表现自己的睿智,事后诸葛亮就是比事前诸葛亮牛X嘛,不过这么讲的话,现在的科学实验都应该停止,天天拍脑袋自己想就完了,实验失败的,别人还好说你没文化,呵呵。爱迪生的灯丝就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嘛。

对于一些言行是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实际环境的,这个道理谁都知道,那些事后诸葛亮也知道,不过为了展示自己的睿智,就把这个道理给忘了。嘿嘿,忘得好!

家园 如果有文化的标志是博士、硕士,那么毛泽东文化水平不高

如果文化是一个扩大的范畴,是政治、军事、思想、宗教、民族等等概念的延伸和融合点,那么我认为毛泽东的文化水平挺高,至少比那些只会搬弄洋教条,只会掉书袋的人高。

后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启迪,可是,不能因此完全责备前人为什么没有我们这样聪明。

家园 【注意】你怎么又在这里多嘴

而二奶不好好当,出来就惹事!

毛泽东在天安门上,面对前门,哪个老火车站周围不就是八大胡同嘛,烟筒是给嫖客们烧茶的,主席能不高兴嘛!

家园 幽默 真是幽默
家园 我的看法

我没有否认毛在某些方面的素质很高,但如果只讲文化水平,很难下定义。即使是硕士博士也只是对某一专业的某一课题有深入的了解。我只是认为毛的思想在治国方面有很大的缺陷。

如果说后世看前人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话,实际上那历史还有什么研究的价值呢?以史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平心而论,当时北京的确需要大量就业,兴建工厂是一种解决办法,难道其它的工作就不能创造就业了?如果要建工厂,就一定要有烟囱?有很多业态的作坊、工厂对城市有更小的影响,为什么不考虑呢?当时的新规划我觉得未尝不可啊,距离旧城又不太远,以新城养旧城,见效虽不是特别快,但是长远多了。就事论事,觉得当初有这样一个选择在旁边,比直接做一个奇思妙想要容易多了,没采纳很可惜。所以我总觉得说白了还是有经济与文化眼光的问题。虽说人都有缺点,虽说事后诸葛亮不太好听,现在只是觉得当初的决定太急功近利了,有点大跃进的味道。

这些观点毛不是不知道。记得开国大典的梁思成么?我觉得他对共产党的某些做法失望极了。中央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宣传是当初准备攻打北平前找梁询问哪些古迹不能打,一下就让梁感受到人民军队的高水平文化了。但是宣传中好像没提解放十多年后当初梁在地图上标的古迹基本上都拆的差不多了。拆西直门前梁找中央反映情况,中央趁他一个不在就把活赶完了。

所以我认为毛sir的军事指挥水平很高,中国政治方面文化水平很高,经济、纯文化水平、人际关系水平一般。(后一点是我平时对他各种运动的理解,先塞过来)。总体来说,只谈文化水平,他还是不高的。这个跟什么小学文化水平还是博士的没什么关系。

聊个题外话,觉得毛的思想还没太脱离农民,像个有才干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比如打了胜仗就建国之类的,毛后来也承认,当初不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好的多。只不过好像这个人的自我批评更习惯跟自己做。

家园 不过,我对毛把大学里的社会科学类统统砍掉很不解

莫非他认为自己的语录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

家园 砍掉了么?

那是院系调整啊……办学思路发生了变化。

家园 当时拆老城墙也有客观原因

不拆掉,除非另外规划新城,否则北京市没法继续发展;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另外规划新城有诸多的困难。西直门箭楼不是白拆的,拆下来的大木头后来维修天安门的时候用掉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