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两性关系的供求(上) -- 只爱你

共:💬48 🌺1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两性关系的供求(上)

  (本文的题目看似严肃,甚至带着点社会学或者历史学的味道,其实,还是本人的忽悠。希望大家本着看忽悠的心情轻松自然,拍砖的时候也最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人类社会大致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的分法,也许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不要紧,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原始社会又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至于可以明确划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年代或者事件,至今还有很多争议,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常说的五千年历史目前是没有明确证据支持的,不过有人从姓氏的起源试图来解释两系的划分,也是很有意思的。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中,神农氏还是母系氏族,因为姓氏是神农,农者,是跟花花草草有关的;到了轩辕氏就有了畜力了,说明生产力大大进步了,这时候应该氏父系氏族了。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狩猎手段和工具都还很简陋欠缺,于是主要的食物是来自采摘野果,女字的最初来源也是一个人弯腰采摘的象形文字。这时候男性空有一把子力气没处使,女性的先天优势就主导了食物的收集和分配,于是也就主导了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由于女少男多,而且根据考古的证据那时候的男女性别比例大概是2:1左右,如果是固定婚配制度的话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一半的男性是没有配偶的,这是什么概念,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现在有四亿光棍儿,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天下大乱,肯定的。于是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的部落都实行走婚制,说的粗浅些就是“共产共妻”,当年国民党就是这么宣传的,说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共妻,于是很多有家业妻妾成群的人都怕了,跟着光头就跑到岛上去了。有人说,原始社会是共产共妻,怎么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共妻,和着人类社会发展了一圈又回去了?!社会关系是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占有紧密相关的,至于共产主义是不是共产共妻这谁也不知道,毕竟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是吧,还不是瞎操心的时候。

  咱们再接着说原始社会的走婚。由于那时候生产力极为低下,一个人是不可能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的,所以只能采取群居的方式。人们基本上没有剩余食物,所以那时候是原始的公有制,什么东西都是大家的,谁家也没有余粮,自然也就没有家庭和私产的概念。有了吃喝之后,人类勉强生存的需求暂时满足了,然后就是性的需求了。很小的时候,不是很懂孔老二说的“食色性也”,于是朴素的理解成“好色是本性了”,后来学了标点符号之后才明白原来“食色性也”应该是“食、色,性也”也就是说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类的本性。多年之后马斯洛把这些都归在了最基础最低等的生理需求里了,也算是对老夫子“性也”的最好诠释了。所以在当时是不可能产生长期稳定的两性关系的,这是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当然人口的性比例也是很重要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决不会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至于什么时候出现的重男轻女,当然应该是在父子关系确认和牢固之后。原始社会的走婚的两性结合方式,也就注定了不可能产生准确牢固的父子关系,因为恐怕是母亲都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是谁。那时候,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孩子都由集体养育,大家所有的东西都是共有的,也没有私有财产之说。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在私有财长出现以前是不可能有长期稳定的两性关系,也就更不可能建立起父子关系。

另外,考古学的证据也证明了古代人通过武力来争夺配偶的可能性――不少古代男性的头骨都是有明显凹陷或者裂痕的,很可能是石块或者木棒打击而成的,那时候还没有板砖,不用担心像现在一样被人拍砖。但是并不是你赢了一场决斗就可以一直拥有这个配偶了,为什么呢,这就取决于食物的供给。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不是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阶段,人类勉勉强强的生存下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所以男性不可能有多余的食物可以一直维护长期的两性关系;女性属于稀缺“物品”,一边是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护长期的两性关系,另一边还有其他人一直虎视眈眈。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是吧,所以一般那个时候都是流动式作业。当然社会发展到后来还是有这种流动式作业,只不过形式有所变化,本质还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各位看官里有人说了,为什么女性这么势利,谁有吃的就跟着谁,为什么从古至今就没有本质的变化,现在是谁有钱就跟着谁――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会坐在自行车上笑。没办法,人类自古就是这样。人们不是常说“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吗,就是这个道理。不用忿忿然,这是人类历史发展所选择的,要想改变这个现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变性别比例。古代人用的什么办法呢,就是――兔子我吃不了窝边草,就去外面吃。于是,就有了人类最古老的战争――部落间为了争夺食物或者女性进行的战争。于是有人从部落外掠夺来了女性,就想长期占有了,但是还是行不通。为什么呢,还是问题的本质――没有足够的食物。因为古代人类在部落内实行公有制,食物是按人头分配的,因为抢来的外族女性不算在本族人内,所以没有份饭;如果你想独占,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问题只有两种解决办法――节流或者开源。

节流就是自己少吃或者不吃,省下来的食物来养活配偶。这条路短期是可以的,长期是行不通的――一来自己不吃饭没有力气来保护自己的配偶,二来饿着肚子的时候性的需求也会降低,这就是所谓的二欲之和大约是个常数――由此引申的说法就是“饱暖思淫欲”。所以节流不行的话就只能开源了。开源需要用额外的劳动去获取食物。由于这些食物不是集体劳动所得,所以不用归于集体所有,于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就开始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催生到底是先有剩余食物后来慢慢发展有了私产还是由于需要维持长期的两性关系不得不付出额外劳动所得呢,俺还是倾向于后者的,毕竟,人类,确切的说男性在荷尔蒙的驱动下是勇往直前的,人们常说的“色胆包天”就是这样。

私有制出现之后,带给人类社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父子关系的确定。

元宝推荐:老马丁,
家园 男女性别比例大概是2:1

这个比例形成的原因有解释吗?

那时女婴不容易活下来,还是当时的生活条件易于产生男性后代?

家园 大概是因为

生存环境严酷,女性更难生存吧。性别应该不会被环境决定吧,起码不会这么明显吧。

家园 问个问题,那解放以后,留在大陆的妻妾成群的怎么解决的啊

大陆婚姻法应该是强制一夫一妻的,有重婚罪一说,那么那些留在大陆的还有妻有妾的,是怎么解决的啊?总不会都跑台湾去了?或者,留下一个,其他的遣散?

家园 妻妾愿意留下的保留原样。
家园 【原创】两性关系的供求(中)

  私有制出现之后,长期的两性关系得到了保证,于是子女的抚养也慢慢由集体抚养变更为家庭抚养了。这样一来,父母与子女相互认知就得到了确认和加强,于是父母,尤其是父亲开始有了子女,尤其把儿子看做是自己生命延续的想法,再于是,父亲就会千方百计的把私有财产积累下来让儿子去继承。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尧舜禹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说明那个时候还是原始集体主义的部落制,所以采取的是禅让制,因为还没有明确的父子关系和私有制概念。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可作为文史资料来看。后来经过发展,到了夏启,他推翻了禅让制,开始了权力的继承。于是中国第一个朝代也就产生了。夏朝的建立从另一个角度上可以看作是私有制的确立和父子关系的传承的明确开始。而后的朝代更替,基本上都按照父子相传的规则延续,而实质上王权或者皇权是一种私产的极致。

  私有制出现之后,女性的地位逐渐被削弱直至彻底的成为了男性的附庸或者私产。这一点明确的体现在了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上了。

  一般说到古代,人们很容易说到男人的三妻四妾――严格说来这是不准确的,古代的男性只能有一妻,妾只是作为附庸或者私产依附在男主人身上。妻妾的身份更是差别极大。这一切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建立在财富的占有上面――有钱人妻妾成群,穷人讨不上老婆。自古以来,听到的多是因为穷娶不上老婆的,很少或者没有因为长得不帅娶不上老婆的;若是相反,如果你是有钱人,不管你是七老八十还是缺胳膊少腿,照样有成群的美女送上了。说明了两性关系的匹配是跟财富相关的。另外一方面可以得到的佐证就是,古代的小老婆,或者说妾很多时候被叫做偏房,或者二房三房什么的。这说明,要想妻妾成群首先要有很多房子,妻居正,叫做大房,妾居偏,住偏房或者外宅。不知道为什么经过变迁,现在改成二奶三奶了。其实现在的二奶就是以前妾的翻版,不管你承不承认。无论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的组织形式,于是财富的分配必然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财富的集中也主导了两性关系的更加不平衡。当人们――历史上基本上是农民们――的两个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话,就会发生农民起义,打破当时现有的格局,来一次财富和两性关系的重新分配,于是又能天下太平N年直至下一次大规模起义的爆发。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就是不断的循环,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然后新平衡成了另一个旧平衡,就再被打破。

  这其中,对两性关系供求矛盾的一个妥协手段就是妓女的出现。当大量女性被集中到有钱人那里闲置以后,两性关系供求的矛盾逐渐激化。如果有大量的男性娶不到老婆或者性需求得不到缓解就会引发急剧的社会变化。于是妓女作为公用资源就出现了--当男多女少的时候,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就像是最初的走婚制一样――大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这样的组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性的供求矛盾。如果,你粗略看一下中国的历史,就会知道哪个阶段中国是没有妓女和妾的――对了,就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前三十年。为什么呢?是因为那时候是教科书上的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什么特征,公有制,对了。公有制的财富没有两极分化,绝大多数人都占有差不多的财富,于是两性关系的供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平均,于是,自然也就不需要其它形式的再分配了。而到了后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于是二奶――这个变相妾也开始出现了,再后来,变相妓女也变得势不可挡了。所以我说,卖淫这个问题是单纯禁不了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两性关系的供求发生了变化。有人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私有制,为什么没有二奶。西方的“妾”是另一个变种,是以“情人”的马甲出现的。不管穿什么马甲,其本质都是差不多的。更何况,西方国家的高离婚率从本质上讲增加了两性匹配的流动性,所以没有几奶的必要--他们只要有旗就行,不需要中国式的红旗不倒。而现在中国这个问题的出现和发展,跟另一个问题也是息息相关的。

(待续)

家园 以此类推,爱情也要服从于供求关系

这个看法,应该是会被女权主义者,文学青年,和一切憧憬美好的人们,猛烈的拍砖的。

家园 估计和分娩有关

医疗水平底下,孕妇死亡率高,所以女性平均寿命低。即便男女出生比例1:1,女性人口比例也会严重下降。

家园 对头,造反3要素:能忽悠的落魄文人,敢玩命的糙汉,性比例

失调。。。。。。

家园 西方的情人为啥不是二奶呢?

照样的是吃男的,喝男的,住男的

一样都有供养关系

怎么人家就只是情人呢?

家园 考古“砖家”的话也能信?

请举个哺乳动物或动物雄性多于雌性的例子,实在无法理解2:1的人类能够在自然界生存。

家园 这是我数据引用的出处

北京大学陈铁梅教授对中国新时期时代32处墓地的人骨鉴定进行了统计,得到的男女性比整体值为1.75。知原先生对人骨鉴定超过50例的26处新石器时代墓地进行统计,得到的男女性比平均值为1.82。另外,姜涛先生也曾根据有关资料做过一个关于史前时代20个考古遗址的性比统计,其中性比高于3的有3个,高于2的有4个,高于1的有11个,只有青浦崧泽与华阴横阵的性比低于1,为0.7。最后的平均性比为1.85。三组性别比例统计数字分别为1.75,1.82和1.85,平均在1.8左右,基本相近。这些数据已足以说明,史前时期男子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女子,大约2名男子才可以对应1名女子。

家园 另外

原始社会的女性更容易被动物吃掉,可能尸骨无存了。根据考古墓地的推论可能是有所偏差的,不过性别比例失调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吧。

家园 再说一遍,请举个哺乳动物或动物雄性多于雌性的例子

从染色体遗传上也无法说明比例2:1.希望砖家能弄清样本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极少样品的2:1比例绝无法推翻群体1:1的零假设。看样子50%的男人都在战争中死了,否则绝无法说明目前1:1 的比例是如何来的。

家园 这个并不矛盾吧

短时期的性别比例失调是可能的,从长期来看,肯定是大致1:1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