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分钱给最穷的屁民是打倒美帝的最佳武器 -- forger

共:💬50 🌺20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和现实不符啊

你的这些资料都不知道是转了几手了,

每次回国一趟,发现又是一个大变样,人们现在比以前敢花钱了,退休工人的工资年年涨,大家还是敢花钱的,

客观的讲,现在中央的政策对屁民的生活改善很多,挤压最大的是小白领,这也是这帮人没事干成天骂yd的原因。

yd在他能做的范围内已经做的不错了,不能总是要求十全十美

家园 几个月前的文章,没更新啊,哪是最近?
家园 分钱给屁民不拉动经济?这个思路倒是蛮新颖的,朱总理就是这

个思路

所以他给公务员们分钱 因为给公务员们涨工资可以拉动经济

当然 朱总理 的经济也是搞的 最烂的几年

家园 谢谢楼主!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江苏启东,我有个同学

因为南通在苏北算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他们那企业非常多,启东市的政策,大学生毕业回家乡工作的,由政府每个月发500工资,发一年。

家园 回老家,到处是车子,村村通修的真是时候
家园 现在农村攀比之风比较严重。

前些年还好,只是攀比些家用电器:冰箱啊,电视机尺寸啊之类的,家里只要有青壮年的,每个摩托车代步,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这两年已经上升到房子、装修、微型车了。特别是自去年汽车下乡以来,有的甚至借贷买车。

不得不感叹,前些年你要去信用社或银行借个几千1万块都困难,现在你要不借3、5万人家都还不大高兴。

家园 花,问问深圳注册资本200万以下的公司,有哪些是不偷税的

特别是贸易类的。如果你需要税务发票的话,人家会告诉你含税价。。。真正和这些公司打过交道的都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家园 不知道是不是不一样,还是您不大了解。涉农资金不过县级财政

涉农资金不过县级财政的,都是统一由下面办理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账户,由省级财政统一划拨的。还有就是现在很多资金都不会是直接拨付的,一般都是直接打入财政或某款项专用账户,如果是现金的话,比如申请某县局某笔款项,不是去某县局领钱。而是到县局办理手续,然后拿到县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去办理支票,然后去银行拿钱。

家园 我们这里的补贴又不一样。

像汽车下乡这些的补贴是不到农民手里的,而是补贴到厂家那里,农民买的车是减免了补贴那部分的,但是车辆购置税那里还有减免。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才会依据发票由财政补贴给农民。

家园 额,是办张卡,老人的钱是办的信用社的,低保的是办的农行的

我只知道不经过乡一级。。是不是省级发的我就不清楚了。。。

家园 他们已经用房价支付过税收了,偷税天经地义!
家园 任何中国问题都要注意中国极其变态的地区差距

当你在魔都大消费小消费的时候,魔都的真正产能都已经转移了,留下的只有房地产游戏了。在真正的生产基地-中城市(以后会是小城市),广大的工人生产者的消费能力一直是最低限度的。

纯粹是生产太多了,消费涨这么点是杯水车薪。也就是说,其实咱们生产了那么多,完全可以消费更多的,完全可以不满足于眼前这点增长的。

在大城市是物质极大丰富,在中城市就是消费能力极大的压缩。

以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现在中城市生产,魔都消费。

现在的中国不是生产的太多了,而是高中课本里的相对需求不足:

一边是资本家的牛奶倒入大海,一边是工人的孩子营养不良。

当你在魔都里消费的时候,请注意三大魔都的人口只有全国城市人口的20%。而另外的80%的人口的工资仅仅只够温饱而已。

只有生产出更多的东西,让物价因为供给继续下降,广大城市工人们才能用有限的收入买入更多渴望已久的消费品:儿子缠着自己几个月想买的玩具,为老婆一年多没变动过的衣橱增加一件新衣服,为自己增加一副梦里想过无数次的100元左右的新鱼竿……………

家园 先给花,同时商榷

苏北接受了苏南的产业转移到是名正言顺,但是内地更广大地区仍然是缺少产业支撑,只能靠国家的转移支付混日子,大片的地区仍然是非常的潦倒。地区间的极大差异一直是中国最现实的经济困难。为此,中部西部数亿人这辈子仍然要过苏北十年前的日子。

家园 之所以举苏北为例子

一方面是因为是我家乡,我自己的感受有切实说服力

另一方面也就是你说的,西部数亿人这辈子能要过苏北十年前的日子。

这一点,是没有办法的,产业转移总是一级一级的转移

就如同整个世界,先是由美国转移到日本,然后由日本转移到四小龙,四小虎,然后转移到中国一样。

值得期待的是,最终他转移到了中国

所以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再到西部也是可以期待的。

只是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中西部观念的解放

如今我经常在中部几个省出差,所见所闻让我很是感慨,中部很多人的思维跟苏北十年前很相似。

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思维,不仅保守,用封建都可以形容

只是大趋势之下,总是会改变

到如今,江苏是往苏北转移产业。苏北也总有一天会被逼的继续往更穷的地方转移。

中西部所需要做的,首先是思维转变,其次是交通。

其他的都会跟着顺理成章的过来

今天又重温了一下《血钻》这部电影,非洲大陆上那蒙昧混乱的状态看下来,发现中国的问题终将不是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