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M2与通胀 -- MRandson

共:💬103 🌺433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简单地说企业依靠贷款而生存

本身不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所以M2 只能不断增加,一收则企业和银行一起倒掉。M2的增量和GDP的增量不匹配本身也说明的是同样的问题。至于这种完全不理性的经济行为为什么不能得到制止,其实是很明白的事。

家园 你已经知道了实际GDP再算的话

先把名义GDP除以P得到实际GDP,再用M2除以实际GDP得到P?

这是什么?

这样的算法我可以先说P是1亿,到最后不还是能自圆其说。

家园 关键是这个证明不了

而安德森用这个数据的目的,无非只是为了证明货币超发了

货币今年超发,马上或者稍后就会体现在GDP中,超发越多名义GDP越高,可以看一下用津巴布韦币算的GDP。

所以你用M2/GDP怎么能证明超发了呢?

家园 我没有证明超发。

我也没有想证明超发,我只是说M2/GDP是金融深化的象征,是经济货币化的象征,我感叹一下它高了,只是想抒发一下“啊,中国年轻了!”或者“天朝威武”或者“KC好红啊”之类总在我心中萌动的激情而已。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至于存款是怎么来的,一笔贷款怎么变成存款,一笔正常的由存款变成的贷款在到期之后还会不会以M2的形式存在,这个问题安德森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或者我用一种通俗的话来表述,1、银行的钱是可以循环用的,只有在你借给别人收不回来的情况下除外。2、银行还没借给别人的钱,统计时不能算钱。

至于有没有超发,超发了会不会通胀,会不会引起资产泡沫和物价高企,仅仅通过存贷手段就达到或接近于某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特殊时期的M3除鸡的屁水平有没有风险,这都是大家见仁见智的事情,很多人觉得泡沫没问题,泡泡浴还很享受。

当然我也觉得他为了计算方便,用GDP的价钱,来代替了GDP的价值,GDP到底该值多少钱,多了想象的空间,有欠精确,但那是GDP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而我谈的只是M2/GDP,对费雪方程能不能约分没有兴趣。

家园 我不是指你

家园 你没有理解GDP的概念。

“GDP是一段时间内所有经济活动创造的总的价值增加值”这话错了。按照你的表述,应该是:GDP是一段时间内所有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创造的总的货币化的价值增加值。(譬如全职太太的工资是不记入GDP的)。正是有了货币化这一前提,费雪方程(MV=PT)才有意义。而GDP有名义GDP和价格调整后的GDP之分,前者可以近似等于PT,后者则是T。M是个存量,是个和某一时点对应的存量。V在短期内是个常量,在长期则是变量。

把M2和三个季度的GDP相比(假定值为A),实际是有意义的。某一天的M2与当天的GDP比(假定值为B),同样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你不能把A和B简单相比,那是没有意义的。你要把1978年的A和2010年的A相比。把1978年12月1日的B和2010年12月1日的B相比,这是你就会发现意义在何方了。

此外,判断货币是否超发,根本点在P上,只要价格不回头的上涨,货币一定是超发的。而1978年到现在,一只包子从1毛涨到了2块,那货币大量超发这一论断和普通人的生活常识是相符的。

家园 请问你的GDP是指什么?

把M2和三个季度的GDP相比(假定值为A),实际是有意义的。某一天的M2与当天的GDP比(假定值为B),同样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你不能把A和B简单相比,那是没有意义的。你要把1978年的A和2010年的A相比。把1978年12月1日的B和2010年12月1日的B相比,这是你就会发现意义在何方了。

你这段话中的GDP是指名义GDP还是价格调整后的GDP?

如果是指名义GDP,那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告诉你,这没有意义.而如果是指价格调整后的GDP,那么价格如何调整就太重要了,特别是在时间长度达到30年的情况下,这其中的误差根本无法消除.所以最后还是没意义.

家园 无论名义GDP还是价格调整后的GDP,都是有意义的。

读贴仔细点。“而GDP有名义GDP和价格调整后的GDP之分,前者可以近似等于PT,后者则是T。”

所以,名义GDP/M2=V,价格调整后的GDP/M2=V/P。

如果货币没有超发,那么P=1。这两个值应该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只要有价格调整,那么货币一定超发。

家园 这个您有误解,单位是不同的

您可以看看美国的国民收入数据,非常详尽。

名义GDP的单位是当期美元。实际GDP的单位是基期美元,目前的基期好像是2000或05年的。

当期美元和基期美元的经济含义是不同的。

家园 你说了等于没说

货币超发根本用不到上面的公式大家都知道.

我所说的是你根据上面的公式根本算不出货币超发了多少.

价格调整后的GDP=名义GDP/P

把这条等式代入 价格调整后的GDP/M2=V/P。

得到 名义GDP/M2=V

也就是说P是被约掉的没有意义.

家园 不是这样的

老兄在概念上有点饶糊涂了:

把名义GDP除以P得到实际GDP,这个说法是对的。

再用M2除以实际GDP得到P,这个说法是错的,你看费雪恒等式:MV=PT。

所以M/T=P/V,得到的不是单纯的P,而是P/V,V是货币流通(周转)速度。当然,在数学上可以把1/V看成P的系数,但这个系数有明确的经济含义。

楼主的论述有些不严格的地方,不过分析得很有价值。

家园 我看你是被楼主绕糊涂了

再用M2除以实际GDP得到P,这个说法是错的

这是楼主说的,可不是我说的.

家园 基期美元在概念上就是个实际量

基期美元在概念上就是个实际量、代表实际产出,而不是名义量,虽然看起来它也是个货币符号。

为什么要用基期美元来代表实际产出?因为实际产品的单位不同,没法直接相加,所以只好用基期美元作为所有产品的统一单位。

所以说基期美元和现期美元(名义量)的经济含义不同。因此,实际GDP和名义GDP的经济含义也就不同。

家园 所以我说楼主论述有不严格的地方。

但这个不严格的地方影响不大。

就像我上一层楼说的,“在数学上可以把1/V看成P的系数”,所以可以说M/T得出的是P再乘上一个系数。

在这个系数保持稳定的情况下(V经常是比较稳定的),基本没影响;V什么时候会变、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这就是大课题了。

家园 根本不是不严格,而是完全不对的

按楼主的算法,P是求不出的.如此简单而已.他算出的那个5.7倍鬼知道是什么东西.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P.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