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来与重耳兄争鸣一下,揭开《诗经》的面纱---《周南》 -- 弦音醉舸

共:💬21 🌺1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麟之趾》反应了“麒麟送子“的民俗祈祷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周人原居西北,那时的西北,水草丰美,适宜鹿类的生长。麒麟的特征,有羚羊与牛以及鹿的结合。而牛本身与羚羊就近似,或许在古代生活着一种在孔子时代已经接近灭绝的羚羊。而在汉代画像石麒麟图案就是画了个羚羊,要知道,汉代可是曾经捕获到过一只麒麟的,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

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兽的形象出现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专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

中国旧时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按麒麟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麟者”。

家园 您真是超过余秋雨的大师啊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中,分别指代“华”、“实”、“叶”。

如果原文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将桃花收集,有益于家;收集桃子,有益于家中室人;收集桃叶,有益家人。

这么描述,您能理解了么?读古文不应该先入为主,应当从文字本身出发,而不是想象。

想当年余秋雨大师把“致仕”解释为“踏上仕途从政为官”,开创了古文今解的新境界。现在您把“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翻译为“将桃花收集,有益于家;” 真正是远超余秋雨大师啊。佩服佩服。

家园 我觉得没必要吧

每一个字我都给你解释的清清楚楚,您愿意抱着自己原有的观点不变是您的自由,但何必挖苦讽刺呢,这就能显示您的正确了么,我怎么觉得是虚弱呢,学术就因此不能探讨了么

家园 周公的魅力

金景芳先生说:“孔子一生所向往的是西周,心目中所最崇拜的人物是周公。”这体现在《论语》所记的有关言论中: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0)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1)   

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或‘道不行’,这个‘道’不是别的,就是周道;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或‘礼以行之’,这个‘礼’也不是别的,就是周礼。”

疏解完《诗经.周南》,便知“郁郁乎文哉”的“文”字,乃是周公所依据前代和民俗所制定的核心价值观。《周南》与《召南》乃是周公召公分陕而治下两个不同区域的诗歌集,故来自陕东的王畿之诗称为《周南》,来自陕西的王畿之诗称为《召南》。

家园 《周南》篇结束

《召南》篇见下:弦音醉舟:揭开《诗经》的面纱---《召南》

家园 喜欢这样的解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