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对人性的现实又有了点进一步的了解 -- 捣蛋鬼狐狸

共:💬7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我对人性的现实又有了点进一步的了解

抱歉,这个接近于牢骚贴,实在不知道贴哪,就放在这儿,挨几块板砖,让我清醒清醒。

我是受过严格研究生教育的人。 自己的专业水平不高,但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严重渗入骨髓,有意无意地在生活中运用。 但凡讨论问题,都从基本假设开始,运用逻辑,一步一步推导,综合不同假设,各种方法所总结出不同的结论,给出自己的阐释及观点。 但我发现,这个在现实中越来越行不通。 而自己身边发生的麻烦中,过于理性的态度也可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先是在一个网站中洗礼,在拍砖挨砖的过程中认识到(那个网站)大多数网民都是非常不理性的。 来到西西河,也冷言旁观过几次战役,水平比以前那个网站要高,但总归非理性的因素,不能说占上风,至少可以说是有很大影响。这里绝对不是批评西西河的任何一个网友或现象,只是作为论据支持以下的论点。

最近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与西西河完全无关),具体就不说了,以免不必要的对号入座。 我认识一个博士,按理说也是受过严格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人。 他以前做的一些事让我觉得这个人有心胸,对人对事大度,有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两天跟他私下里讨论一个关于很多人利益的问题(就算得出结论也对现实影响不大)。 我们观点不同,这很正常。 但是他既不从他的假设开始推导结论,也不说我的假设和推理的过程有什么问题,只是攻击我言语中莫须有的感情因素。 就算我做了让步,他仍然是那种“你不同意我,就不该发言”或者“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你怎么讲道理我就是不讨论你的道理”的态度,最后可以说到了那种恼羞成怒的程度。 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当然了这也都是我的一面之辞,肯定夹杂了我对这件事的主观态度。

这件事作为孤立的事件倒也没什么。 只是让我对现实中的人性又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读了研究生后,觉得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应该这么考虑问题,世界会变得很美好。 在网上生活过后,知道了没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普通人都是非常不理性的。 想让大多数人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是天方夜谭. 现在又要退一步,有些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研究生级别的人也是非常不理性的。

在这件事之前,我对人的理性化的程度并没有抱太高的幻想(毕竟已经在网上受过洗礼了)。 事实上,以我对历史非常有限的认识,人类似乎从绝对非理性经过文艺复兴走到了非常理性的一边,现在又在回归非理性。 这种回归在我看来实在又有点过头。 也许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人性就该是这样在绝对理性与绝对非理性之间摇摆吧?

我现在在理念上能认识到,现代人绝大多数都是非常不理性的--看一看选举过程中,选民双方的辩论就一目了然。就算是接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人,也不可高估。 但在内心深处,仍然不能接受这一现实(再一次证明非理性的力量之强大)。 写下此贴,也许有利于我从心底里更接受这个现实吧?

家园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时候不存在理性讨论的基础

所谓的理性讨论,特别是学术研究中的理性讨论,是建立在两个重要基石上的,一个是理论体系,另一个是观测数据;哪怕是假设检验,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很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指的是社会现象)都不具备这个条件,首先是社会科学领域(姑且承认是广义的科学吧),并没有一个经长期验证有效的可以预测较大规模人群行为模式的理论,个体和家庭倒是很容易,往往就是追求生存权和生存质量。但是人数多到千人以上的,我不知道有什么理论是长期验证有效的,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现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都是事后诸葛亮。其次,现在的社会,绝大部分资源和人力还是服务于生产的,用于研究社会行为的较少,因此大部分观测数据都是受限的,而且往往都无法精确描述观测对象边界条件,这种情况下,数据失真度显然很高。

我本人和朋友在社会生活方面争论始于大学期间,也终于大学期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我得出的结论跟楼主相似,但不同。我认为人和人之间之所以在社会生活问题上很难达成妥协和一致,并不是因为逻辑能力不足或者思维习惯不好,基本的原因是人与人的个人生活经历差距过大,因此从价值观到社会体验都不同,而偏偏没有什么权威资料或者数据能够让人彻底信服,既然没有一个讨论的基础数据,又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社会原理,这种讨论如果不流于情感宣泄和咬文嚼字那才是不可思议。

正如楼主提到的和那个博士之间的讨论,既然对方到了“恼羞成怒”的程度,我可以肯定滴说,楼主情绪必然也比较激动,并且可以肯定楼主在讨论过程中,自觉不自觉滴充分应用了“辩论”技巧。这是我和同学争辩之后反省的结果,这种情况下,没有理性可言。

家园 兄台的说法很有见地,花之

首先承认我的错误: 如兄台所指,我当时确实比较激动。虽然所用语言都合乎交流规范,但是确实比较激烈。 我猜,致使对方恼羞成怒的是直接引用对方的话证明对方自相矛盾的一段。 我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做这么极端的事,因为以前做过两次,虽然“赢得了辩论”,反而会严重激怒对方,不可能解决问题,。 我当时虽然心底知道这个后果,但仍然忍不住写下这一段,足见当时我也失去了理智。

我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存在理性辩论基础”仍然保留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可以修正为,“现实生活中虽然存在理性讨论的基础,但很多时候不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 . 理性讨论是行为方式,达成共识是沟通结果。 强求(达成共识的)结果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选择方式是针对任何条件下都是可行的。 非理性讨论会把很多可以通过理性讨论达成共识的情况变成敌我双方的对立。 我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遵守几条基本原则,是可以做到理性讨论的。(这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几条,未必完整)

1。 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进行人身攻击。而如果双方出于Good faith,不去追究字里行间的感情因素和细枝末节, 是可以做到不流于情感宣泄和咬文嚼字,而且能做到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的。

2。 互相确认出发点(基本假设)与价值观。 诚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造成出发点的不同。 如果双方的出发点或价值观完全不同,那么就不应该进行下一步的讨论,而是应该退一步讨论出发点或价值观的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讨论未必一定要达到共识。 而是起到互相了解的作用。

3。 要自圆其说。 从双方各自的假设出发,遵循逻辑与已知法则,进行的推导,直至结论,不应该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 通过讨论,至少要剔除自己以为明白但是实际不明白原理或事实以及想当然所造成的逻辑错误或漏洞。 也就是说我的结论是符合我的出发点和我的利益的。

4。 确认对方从假设到结论的推导过程。 这一点与2和3是一致的,在这里强调一下,是说明了解对方在说什么的重要性。

理性讨论的最后结果有两种情况:

1。 达成一致或妥协--这是最好的情况。

2。 讨论双方修正了自己从自己的出发点最后得出的逻辑推理过程,但是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达不成共识。 但是可以在双方各自自圆其说的条件下做到:我理解你的出发点和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也理解我的出发点和为什么那样做。 这样可以做更容易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选择。 有分歧但是不会没有必要地把内部矛盾变成敌我矛盾。

家园 理性只是幻觉

观点是在是太过偏颇,无法苟同。人类都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到现实的一个映射,对于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你所谓的理性,严密的逻辑,的确可以起到说服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要对一个社会问题进行讨论,人们都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进行进行评价,无论他们的说辞是多么的不合逻辑,其情感却绝对是真实的,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综合的考虑所有人的观点,从制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民主,从算法的角度而言,这是通过比较每一个单元的局部最优然后得到全局最优的过程,忽视别人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说教,无论你使用的是宗教的方式,还是使用所谓科学的方式,都是一种非理性。

家园 0

这点在给羽欣的回帖里说明了,不再赘述。

我同意主观判断问题(Normative)是不可能统一方法的。但是对于局部的实证问题(Positive)应该是可以客观地从假设得到结论。 例如供求关系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应用题的方式得到答案的。 至于你接受不接受应用题中的条件假设,都是可以商榷和详细讨论的。 这样的讨论未必会说服任何一方, 但是会使双方更深刻明确地认识问题本身。

但是如果某人说出:”因为社会主义好,所以人性本善,所以社会主义好”的循环论证, 我真的不能理解如何可以用人的不同经历或者感情因素来Justify这个谬误。在此诚心请教。 (注:我举这个例子只是用于论证,我并没有认为社会主义不好,也没有真的认为“人性本善”可以推出“社会主义好”)

另外“通过比较每一个单元的局部最优然后得到全局最优”,似乎有些问题--参见“囚徒困境”。

家园 99%的人不理性。你看方寒事件中不理性的人有多少?
家园 部分赞同

我个人的观点,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任何争论和讨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即自己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思维模式,以及结论。切忌把影响甚至改变对方的观点作为目的。争辩是为了互相了解,而不是灌输思想,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有收获新思想的喜悦,也会有被人理解的喜悦,一举两得。

通宝推:乾道学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