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财富论——诗书画 -- wild007

共:💬133 🌺54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财富论——诗书画

什么是财富?大部分人我想第一印象就是钱,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钱能通神,社会里的一切包括房子车子位子乃至人本身都可以用钱来衡量,故而财富和钱画上等号没什么问题。我们今天也看到了这样的社会问题很多,那么一个问题油然而生:财富是否天然或必然等于钱呢?

早在西晋时期,中国社会就进入到金钱主宰一切的阶段,“钱神论”也就在那个时代浮出水面。虽然那时还没有“金融”“经济学”这些时髦的玩意,但本质上,钱能办到绝大多数事情,社会里的大多数人也都成天围着钱转,恰如今天的世人每天谈论的中心都是股票和收入。不过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放任钱主宰社会的一切,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将财富从“钱”中剥离,其中有个标志性人物,叫:嵇康。

钱与权都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甚至就是一体两面,而嵇康则既不畏权也不爱财,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文辞音乐和养生上,并藉此带动整个社会的潮流。在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带动下,钱和权在诗词歌赋和养生学面前望而却步,各种名家涌现,并不为世俗权利所左右,反而权利要反过来拼命巴结这些名家。

在嵇康之后,尤其是唐开科举以后,诗词、书法和绘画开始占据中国话语权的高端。一个人有没有才德,这三项占据很大的成分。从技术角度分析,诗词是一种“填字游戏”,书法和绘画虽是一种技术,但难度也有限,后世伪品比比皆是其实就透露出仅在技术环节,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并不突出。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如果能擅长其中之一者,就可以登堂入室,即便贫寒出身亦可以让权贵以礼相待。很多诗人更是可以轻易玩弄附庸风雅的富商乡绅,让他们出钱还丢人,而且事后还发作不得。这就造成一个有趣的局面,在古代中国,钱和权在诗书画面前黯然失色。拥有诗书画其中一绝之人,不仅很容易出仕,而且到处都能得到有识之人的资助。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有才德的人拥有支配财富的主动权,而衡量才德的标准,大体上诗书画占据了很大比例。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的确是一种高难度的才学,智力低下者肯定做不好,而书法和绘画则很考验一个人的恒心,而有恒心的人一般都能比较沉稳地处事。一个人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再加上道德风评(其实就是诗书画界内的道德互保),就可以定位一个人的才学和品德。这种才学和道德的标准令统治阶层也只能跟着民心走,王公贵族们也纷纷学起了诗书画,而这直接造成那些只知吃喝玩乐或者天生鲁钝的贵族子弟自动靠边站,丧失进入权利核心的资格。

从社会结构分析,血统和裙带其实都无伤大雅,只要统治阶层的才学和品德都能达到一定标准,是否世袭或是是否固化根本都不重要,反正位子上只有有合适的人能把事情做好,不至于官逼民反,那么何必计较固化不固化。当然我们也知道,社会会乱固化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就是位置上绑定了一堆道德无下限且“何不食肉糜”的纨绔。

财富的原生态是一种多样性的事物,比如钢铁、住房、菜肴、路灯、搀扶、喜悦、感动等等等等,包括实质有用的东西和真实的情感,但是现代社会用一堆花花绿绿的纸片甚至干脆就是一串电子符号,就将财富的本源给遮蔽了起来。作为分配手段的纸币,其本质和诗书画是一样的,却无疑是一种最低级的方式,偏偏今天的人都还吃这套,却不知道其实自己可以有能力左右财富的分配判定。民心说得学术一点是话语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共识。今天的民众的话语权都被媒体和各种单一价值观教育所左右,其实是被剥窃了。我们无法自己来决定什么值钱什么不该值钱,只会被动地被花花绿绿的票子呼来喝去,成天在票子堆里钻研,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票子的话语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可以不用期待嵇康复活来给我们一盏指路明灯,我们已经有网络,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让千千万万个嵇康站出来,民心的复活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

家园 过去的教育成本比较高,琴棋书画是毁灭人才的变相托福
家园 书画成本高,但诗词不是

现代不一定要依赖这些东西,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一个:筛选才学和品德。纨绔一般没有恒心,野心家则大多急功近利,故而需要恒心和智力的东西比较容易筛选出沉稳之人,而沉稳之人再能和道德捆绑一下的话,“钱本位”和“权本位”就比较容易突破了。

其实血酬定律也是类似的思路,只是比较短效且基本已经触及社会底线了。

家园 诗歌需要扎实的文化功底,徐特立把田产买了才买了十三经

诗歌需要扎实的文化功底,徐特立把田产买了才买了十三经

那时候印刷已经很发达了

按老残游记描绘,文风不错的东昌府(地级市),连五经都需要预定

还有好的老师

总不能把且夫、尝谓拿出来供瞻仰吧

家园 别把竹林七贤捧得过高

很大程度上就是无法进入核心政治圈的士族粪青。天天干的事情无非就是喝酒聊天出游玄谈尔。如果没有一个底层阶级的供养,魏晋风骨就是句空话。

千万个稽康出现的结果就是,要有亿万个劳苦大众出血汗来供养他们。

家园 实际上把艺术作为一种修养

是和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的。艺术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东西,不是用来耍玩的东西,而是一种展现滚滚红尘之真实的手段。

资本主义就有资本主义的真实,这个真实对艺术提出了一种根本性的要求——消灭一切孤芳自赏的贵族现象。不仅仅是消灭贵族这个凭借血统的阶级,更是要消灭能够形成贵族意识的一切——“哲学”、“艺术”和一切的高级教养,而把世界简化成为“买”和“卖”的交易原则。

无论是否满意这种变化,可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所必须接受的命运,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通宝推:空格,
家园 西河就是个标杆

讲清流,讲素质,现在的西河还是中文论坛的佼佼者这点大家不会反对吧。

那么,大家觉得西河有可能自己养活自己而不变质,铁手可以靠它吃饭?

(广告,包养都行,只要不影响独立性)

正面证明貌似已经有了一些:曾经的西河大牛如陈经,老萨,亲王等等打出名号後,或出书或成网络名人所在多有。不过是否真能靠笔杆子为生(而不被收编)就不知道了。

古代的公关包装,商业炒作手法如何?靠诗书画出头的,搞民政搞经济也不见得多靠谱,更多食古不化的清流腐儒。至于韩寒之类的就更等而下之了。

我觉得重点不是制度,是社会上升通道多元化。政府不应该垄断所有机会。

家园 多元的上升通道和多元的财富分配模式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社会把事物变得简单化条理化,其后果就是上升通道和财富分配也大幅度趋同,最后几乎都统一到金钱博弈里。这样的好处是社会的组织力大为强化,弱点则是社会潜能被过度开发且多样性丧失。现在潜能过度利用的后果开始显现,环境惩罚和能源危机是最重要的两项。多样性丧失的后果还不明显,但西方科幻电影里一票的机器人把人类逼到墙角的影片还是给我们提了个醒。

与西方相比,中国很早就注重分配模式多样化,东方式博弈的结果是从来没有恒定的贵族,大家祖上都富过,于是就比较在意于各活各的精彩。但蒙古的出现对中国文明的打击非常沉重,元时中国文化其实并不处于绝对优势,虽然我们很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但元朝以后,中国文化明显走向内敛,到清时更是极致。其实明清文化里已经含有非常多的西方元素,清时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模式更是大踏步向西方靠拢。

诗书画的用处其实本文已经说明了,它们主要的目的是多一种财富分配模式,同时,逼迫王公贵族加入这个游戏,在练字与修养学识中,提高贵族的恒心和认知水准,算是一种“高级趣味”,与今天只知喝酒攀比玩女人比,其实就是把贵族们“作恶”时间缩短。

家园 理解偏了

竹林七贤的所为开创了社会财富分配模式的变革。汉晋时,中国还和西方一样是贵族的天下。少数的贵族肆意挥霍财富,还有恃无恐地依据血统蔑视百姓,而嵇康站出来逼迫贵族收敛他们的所作所为,并将士族与百姓间的鸿沟打破。

诗书画其实充当了撬起血统制的急先锋角色,虽然两晋放弃了曹操的“唯才是举”,但民间争夺话语权的努力从未停歇。百姓之所以这么看重竹林七贤,也就在于他们提供了一种百姓和贵族平起平坐的可能方式。这种努力最终在隋朝时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废除而结成正果。

本文选取诗书画和竹林七贤的用意并不是指照搬其行为,而是希望通过这个事例的借鉴意义来寻找突破今天钱或权本位桎梏的方法。

通宝推:富华,
家园 你的整个计划的用意我都明白

你的想法就是塑造一个文化道德意义上的典范模型,然后按照这种模型去改造社会。您所作的类似于北大张祥龙搞的儒家村,关于这个情况您可以去了解一下。结局总归很杯具。

但是我总是不断地去做牛虻,盯那么几下,想指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政治是一种现实的事务,不能仅仅只是思想实验。

其实问题不仅仅是您思考的这个思想实验本身是否可以自洽(这个尚有待讨论),更重要的是如果自洽的话,如何去向现代性资本主义植入这个东西(要注意,这可不能仅仅局限于泛泛而谈了,而是要将之社会工程化,分解成可以操作的流程,让人能够认识到其具体可操作性)。

家园 你真是说反了

把世界简化成买和卖后,被消灭的恰恰是平民的自主意识。

贵族最喜欢简单的东西,把一切都简化成买卖关系后,贵族可以轻易地用数字游戏或信息优势玩死平民,从此平民再无翻身之日。

任何一个纨绔,哪怕没怎么读过书,成天吃喝玩乐,在简单的统计数字面前,还是可以轻易地管理平民的。而没有“哲学”“艺术”这些“高级趣味”,贵族们大把的时间干什么去?不更加以折腾平民为乐?

你要说这世界没有贵族,那美国那TOP1%是什么?人家家族或许不长,可也是从五月花上就开始世袭的。今天的西方世界,说白了就是1%拥有大部分财富产权,然后他们用其中的一部分放在斗技场,在丛林法则下,不管用什么招数,谁胜出谁获得一个位置,这些人就象股市里的1赚,努力成为1%的帮凶,一起制造人为短缺,把8亏们需要的东西搞成天价后,让8亏们把自己卖了还要帮忙数钱。

贵族和1赚们最害怕8亏不守规矩,尤其是还要自创规矩的8亏。象中国开始露出牙齿对美国说不了,美国就坐立不安。

今天的中国处在走西式统治路线,还是还政于民的节骨眼上,民如果自己没啥想法,那么中国的贵族就自动产生了,他们会很乐意地和花街一起搞掉一批美国的TOP1%,然后腾出位置来让中国1%加入,大家一起继续玩转地球,只是资源当然不够14亿中国人进中产,那么在中国搞个更加残酷的斗技场,中国重新回到九品中正制以前的世界吧。

家园 写得不可能这么快

最近一直在纠结先写什么,因为整个系统太过庞杂,不太容易找到重点,更要命的是很多观点需要磨合过,不过有些粗略的想法可以先放出来,如果有人能一起写就妙了,呵呵。

这套理论是有着力点的,其实在中国社会里两股力量的关系很多人没去梳理。那就是民心和吏心。官心我们就不指望了,正职们现在是既得利益者,有空的很少。

整套理论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我们当然知道传统社会领先世界至少1000多年,里面没有点奥妙是不可能的,而随着了解的深入,的确发现很多现代社会根本无法比拟的社会思维,可以说,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猛,但是西方人在社会层面毕竟当了太久“土包子”,很多地方他们虽然拼命补课了,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当然也有可能是本人见识不够,不过好歹写出来看看)。

中西方在统治思路上,有一个比较明显而致命的差别,东方是一种复杂的层次管理,在各个层面都会撒一些“谎”,而西方是中比较直观的管理模式,各层面几乎都不撒谎,他只在本源层面撒一个大谎。比如基督世界就很典型地以“有神还是无神”作一个分水岭,而现代社会则以丛林法则,利益至上作为终极评判。反正按西方思路,你大体上只要认可了他们的基本准则,接下去一些推论全部顺理成章,整个社会“简单、合理”得一塌糊涂,唯一不足的就是老出“意外”,需要五花八门的补丁和理由来解释。

在本源层面,东方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单一和有限本源的系统误差都太大了,由此造的模型其准确度还不如瞎猜。东方不用模型,但是博弈都尽量偏向一种“协同”博弈,这就使得虽然过程很难预料,结果却往往非常类似。而协同博弈的基础,就在于博弈中的关键人是“道德人”居多还是“理性人”居多。可以说丛林法则之下,产出的基本都是理性人,而道德人生产成本可能比较高,但应用成本远低于理性人。所以由此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社会充分博弈,那么道德人系统会自动回归,这个不是瞎想,而是中国古代社会已经上演过多次,比如春秋战国后,五代十国后。

家园 你说的这个我看了,大概是要吸收儒家

学问与修身并重的那一套。但是说实在的,儒家的这一套适合天下大定搞内部治理,但是真不适合和人拼命搞扩张。

玩儒家这套,中国必再次落入半殖民地社会。

实际上儒家也并非天然性的不好,但是搞政治总归要讲究时也、势也。我也和您打了不少口水仗,其实不是说对儒家有偏见,只是说儒家不合当下时宜了。

儒家思想有没有可能再放光彩?我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那至少要等到天下一统,全球力量得到整合的地球帝国成立之时。那时候的时势就需要人类的自我约束,并且才有可能在政治上实现这种自我约束。否则儒家的自我阉割,对于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当代国际格局,无异于自取灭亡。

通宝推:盲人摸象,
家园 樊迟请学稼

del

家园 简傲 第 二 十 四 摘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