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运轶事(35)我要投诉 -- 忘情

共:💬59 🌺3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都是有钱人,怎么都好办

对有能力出国的高素质富有人群来说,根本就没那么多问题,解决方法有无数种,用卡只是解决方式之一。但社会没发展到某一程度,很多人都只用现金,这个现实不是无视这些人就能解决的。这个"很多人",在中国就是好几亿。

家园 也说说高铁有感

和您正相反,我年前去北京出差,来回高铁。感觉高铁最大的市场还是在中、短途,长途稍有些不适合。我从西安上车后一看,几乎是专列啊——一个车厢就8、9个人,坐我前面的一家三口还一口四川话,我还纳闷怎么马上过年了,还有四川人去北京,结果车到华山站人家一家三口下车了,感情人是图方便,坐高铁逛华山来了。

看到这我十分怀疑这高铁不赔才怪,同去的一个哥们也问列车员这个问题,人家小姑娘信心满满的说会上满的。我等以为人家撒谎,结果车到洛阳后还真得上满了,基本上都是中短途的旅客,而且前脚下车,后脚就又有人上车了。回来更加惨,坐的是最慢的那趟高铁,光正定机场就停18分钟,车上基本上都是短途旅客,可是苦了我这起点到终点的了,生生做了7个多小时硬座。

家园 说实话,售票机这玩意根本不是高科技,关键是速度和稳定性

使用方法上越简单越好,机上操作的步骤越少越好

这块还真是得跟日本学学

日本的售票机,不管JR、私营电车也好,地铁也好,用触摸屏的很少,很多还是最普通的按钮式的

路线图、从本站出发到各个站的金额,都在售票机上方的墙壁上以醒目易懂的方式写着呢。查好金额后投钱,按一下面板上显示该金额的按钮,票和找零就出来了

触摸屏的也不过就是在屏幕上显示各种金额的按钮。按钮做的很大,屏幕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这几点大概是国内的售票机需要注意的吧。我没用过国内高铁售票机,具体不清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哈哈哈哈!武汉的筒子

握个爪!据说今年底地铁三号线通车,从武昌火车站到武汉站,如果真的如期通车的话再不用受的士的气了

家园 事实上这个不是有无钱的问题

我想更多的是大家对消费支付方式的习惯性的问题。我站在他国的土地上,是需要我去适应他国的消费支付方式,而不是一个人的富有与否可以决定的。

对于该国的人民来说,他们同样有相对贫富差距,他们之所以接受在某些自助机上仅限持卡支付,更多是因为持卡人群的普遍性。这点您说得很客观,中国可能上亿人群并不习惯于持卡消费。这个的原因很多,不是铁路部门所能解决,也不是我想在这儿探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助机这个问题。自助机的使用从其根本目的来说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持卡人群引向自助机也可使非持卡人受益。自助机对现金消费的可靠支持面对更大的技术挑战,所以目前来说自助机“暂不支持现金支付”可能也算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个措施。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一个实例。手机缴费的自助服务机好像就只支持持卡消费,好像没听人抱怨过。

不过,既然说到现金支付的问题,在银行有一个类似的情况,自助存款。在银行非营业时间如果出现错误,可以拨打应急号码,会有服务人员到现场,需要的时间可能比较长。不一定现场解决情况,可以记录情况,后续处理。这就和持卡消费时的出错处理类似了。

说这么多,可能都是大家已经考虑过的,不一定有可行性。很多时候对真正做事的人来说,外人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我这个外人的话大家就随便一听吧。

家园 今天使用了一下自助售票机,感觉很有改进的必要

今天第一次乘高铁,事先在12306上订好了车票。理论上可以凭身份证直接进站上车,但是咱一没经验,二是怕万一遇上读卡器识别故障什么的会影响行程,所以还是把票取出来更放心。

取票也是在自助售票机上完成,按照我的想法这个过程应该也就跟在自助售票机上买张地铁票差不多,不会比到机场自助办理值机更麻烦 —— 实际上吧,这件事儿多少还真有点儿麻烦。

麻烦之一,比起虹桥机场出发楼层设置的自助值机终端来说,虹桥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放置位置不是太方便 —— 如果咱业余人士不方便评价它是否“合理”的话。今天我花了不少时间(前后不少于15分钟)来寻找自动售票机在哪儿。实际上,整个虹桥火车站的出发楼层布局大有可以吐槽之处。当然也有可能是咱第一次来不熟悉的缘故,以后来的次数多了说不定也就习惯了。

麻烦之二,这个售票机的人机界面设计得相当的不亲民。要说咱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平时捣鼓些新生事物上手从没觉得有啥困难障碍什么的,可是这回我真是盯着屏幕仔仔细细看了老半天(绝对大于3分钟)才研究明白如何进行取票的第一步操作。要我说取个票,第一步按个“取票”键,再把身份证放上去验证一下,下一步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 可是这个“取票”键它到底在哪里呢?这还真不是咱反应迟钝,实际上当我傻站在那儿使劲琢磨“Where is 取票键”的时候,旁边两台售票机前购票的乘客也在做着跟咱一模一样的动作 —— 对着屏幕发呆。左边一位干脆还把他的身份证递过来想让我帮着把票给取出来,可是那时候连我也还没整明白不是。后来才发现,可能前面一位乘客被购票界面给彻底绕晕之后连票也不买了直接落荒而逃,所以屏幕就一直停在购票界面上 —— 因此得先按一下“取消”按钮回到主菜单,然后才能选择“取票”。

之后的操作倒是挺简单,很快地我的票就打印出来了。这时候我左边那位乘客也顺利拿到了他的车票,但要是每个人来取票都得先花上三五分钟来研究一下脑筋急转弯,这效率也太低了。

不过有一句说一句,高铁的乘坐体验真心不错,感觉比磁悬浮还稳。

家园 通了咋样?

通到另个灾区,武昌站的士更牛X呀!其实平心而论,武汉高铁站的的士要规范点,毕竟在市区外路途远,不好挑客!要是在南站,嘿嘿,说去南湖花园都开不了口!

家园 开通时间短,自然坐的人少,参照武广

忘记是哪年第一次坐武广,长沙之前根本就没有几个人。

不过现在,短途买站票的都大把。

以前做坐D字头的都少,现在就是大年初一武汉到宜昌都人满为患。

家园 2011秋天,我自以为聪明

买了下午4点的票到武汉,结果长沙上来一个家伙,抽烟把车抽停。

还有,按照我自以为是的经验,8点半可以出站,起码还有公交嘛,结果,当时武汉站的公交都是8点收班,那个时候出租车笼子里里外外挤了两趟车的人,等我走来走去已经9点,不好意思找人帮忙,去公交车站碰运气,正好一个郊县车出站,不带客,我厚着脸皮上去,好说歹说让人家把我带进城,再坐出租。

家园 一回生二回熟嘛。

这种事儿我也碰到过, 不过在德国。刚开始的时候,也像你这么发蒙。德国全是触摸的,不像楼上那位说的日本。

家园 我几次坐高铁的体验

从北京到西安的高铁开通后,出差的原因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坐了好几次。高铁的上座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春运开始前也很少有空位。(我坐的是G87,就是时间最短的一趟。)感觉高铁还是挺适合中短距离的乘客。座位比较舒服,两排之间的空隙足够大,腿可以很自然的放下去。(这比飞机上的座位舒服多了)。车很平稳,一路310km/h的速度还是很爽的。乘车也算方便,除了北京西站进站口(因为实名制要检查证件效率很低队伍很长)不太方便外,其它的都满意。(不过送的矿泉水在北京西站是拿不到的。)

存在的问题就是,高铁站的大部分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公交换乘不很方便,为此会耽误很长的时间。当然,对于商务人士,打出租车比较多的人来说,这个也无所谓了。呵呵。

家园 不一定有坐票。可能从有坐票到无坐的改变机器出故障吐不出钱

啦。

家园 这么高级啊

我在Bank of America的ATM上存支票,机器把支票吃了,说是不能处理,而且也不能把支票退给我,然后给了个电话。打过去,问我支票一共多少钱,可以先把钱打到我帐上,45天之后给个最后答复,我后悔没说个一百万美元,45天的利息也能赚不少了。45天后,他们找到支票了,竟然不提供支票的扫描图片...

家园 民航晚点又不是机场的错,更不是航空公司的错,人家还委屈着

中国的航班晚点,大多都是空中管制的原因。有一次坐汉莎航空的飞机,关上舱门后硬是等了2小时才起飞。就算最守时的德国人,到了中国也没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