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二胎 -- kaywell

共:💬126 🌺310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正的有门路的公务员,二胎指标算个什么?

老舅曾经跟我说,不是非要个二胎,而是你弄不来二胎指标,人家觉得你没路子,手段就来了。

二胎指标,很多方法可以搞到。搞得到的人,那才是真正的统治阶级。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公务员,和老百姓差别不大。这次西平县针对公职人员的社会抚养费再征收,就说明了这个。大家都是羊,只不过,老百姓是野羊,随时吃;小公务员是饲养的羊,备荒。

家园 最后一句不认同

在大城市有什么便宜可占?

我个人认为大城市的便宜在于免费的图书馆,可是免费的图书馆真想能够享用的到,需要上海户口,最差也得是人才引进的居住证(这个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有这个学历,到哪个城市不可以让子女更占便宜)

那些可以真正起到占便宜的文化设施,还真得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

上学是享受不到的,除非有房产,当一个人可以买得起一线城市的房产时,这说明其相应配套为这个城市做的贡献,绝不仅止于一套房子而已。

他们才是真正为一线城市做着无私的贡献,却收获甚少的人,而这个城市并不尊重他,也不尊重他们的子女,一任这些孩的童年在污染的马路间串行,这是多么可怜的孩子们呢

家园 你不知道外地人在城市读书有多难吧?不光是交钱就行的
家园 我确实是在县里上的高中。市里独生多我知道的,之前我的一个

帖子里也写了。

但我的学生可都是90后。我在学校里工作,附近卖小吃的,学校里开小店的,小孩子基本上刚上小学或者没上小学,基本上是两个。而我每年要评助学金的,要收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一个班独生最多三分之一吧。我就一个班级独生子女达到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大概10个人。那个班级巧了,用一个同事的话说,富二代比较多。

体制外和体制内有个根本的区别,体制外享受的是金钱的好处,孩子多了败就是了。没见过不败的家。张艺谋生的多,他的遗产分的就越多。体制内享受的是体制给的好处。就好象铁路过去规定子弟当兵退伍后可以安排工作一样。你可能说这个工作不是多好啊,工资也不怎么高啊,但铁路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自己子弟进去多了,外边来的就少。这样,一个系统就相当于近亲繁殖了。你认为这样有好处吗?对,这里边的铁路工人不是食利阶层(我从来都没用过计划生育约束食利阶层这个说法)。但你真的认为这样好?

至于说自己生的少给人腾地方,我还是那句话,我从高中开始,见到的,只有体制内在遵守独生政策。体制外没几个人遵守了。除非你认为中国的“体制内”有十几亿,那样的话,确实是独生是给人腾地方了。你认为“体制内”有这么多人吗?

至于说体制内普通人拿钱少还只能生一个的问题,解决很简单啊,辞职,到体制外去,想生几个生几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样不就可以了吗?

通宝推:花大熊,
家园 目前的计划生育实际上通过降低人口再生产支出压低了工资率。

造成一个阶段的总剩余增大,客观上有利于食利阶层。

家园 媒体嘛,总是想吸引眼球,怎么坏怎么说。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不那么简单,每年都有大量的投入去研究。

  我一位朋友,南京人口学院的教授就参与了这个,每年天南地北要跑很多地方。

  他最近的一篇论文或者说是报告吧,就提出建议要逐渐放开二胎。

  实际上现在已经放开了一部分,全国除河南以外都已经允许双独家庭生二胎。上海走得更快一些,已经允许单独家庭生二胎。

家园 外地人在城里上学已经放开。

至少在南京已经可以同等上中小学。

家园 你的样本还是经不起统计

但我的学生可都是90后。我在学校里工作,附近卖小吃的,学校里开小店的,小孩子基本上刚上小学或者没上小学,基本上是两个。而我每年要评助学金的,要收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一个班独生最多三分之一吧。我就一个班级独生子女达到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大概10个人。那个班级巧了,用一个同事的话说,富二代比较多。

就算一个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剩下的三分之二都生两个,那就从这个班来说,这个班的父母,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67,还是远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现行计生政策施行三十年后,最大的影响就是破坏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潜意识的认为生一个才是对的。包括您,也是这样认为的。认为只生一个是正常的,非独生子女才是不正常的。

至于说自己生的少给人腾地方,我还是那句话,我从高中开始,见到的,只有体制内在遵守独生政策。体制外没几个人遵守了。除非你认为中国的“体制内”有十几亿,那样的话,确实是独生是给人腾地方了。你认为“体制内”有这么多人吗?

至于说体制内普通人拿钱少还只能生一个的问题,解决很简单啊,辞职,到体制外去,想生几个生几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样不就可以了吗?

你的说法还是经不起推敲,所谓的体制内人员,包括国家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军人、警察、教师等。这部分人并不是少数,总共加起来的人口,至少上亿人口,想想看,中国党员数量就有8000万。这上亿人口都是成年人口,中国一共13.7亿人口,按六普数据,15~59岁年龄段的人口是9亿多人,如果再去掉15~2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成年人口应该不到9亿。也就是说,至少占中国成年人口总数大约八分之一比例的成年人口被严格限制只能生育一胎。更何况,体制内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想辞职就能辞职的。而体制外的那八分之七,是真的想生几个就能生几个的么?就算按你们班的小样本调查,剩下的那八分之七,生育二胎和二胎以上的比例也就大约在三分之二的样子。而你的班级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呢?

事实上,按六普数据,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8,远低于你们班1.67的水平,更远远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是刻不容缓的事。生几个孩子,并不是个人和家庭的事,这是事关民族和文明延续的根本大事。要我看,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放开二胎的问题,而是必须逆向操作计划生育的问题。我看十到二十年内,必须逆向操作生育政策,要对那些不愿意多生的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才行。必须确保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这才是正常的生育观念。

通宝推:杨微粒,发了胖的罗密欧,
家园 所谓的计划生育限制食利阶层是最美丽的谎言

先不说真正的食利阶层是不是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就算食利阶层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金字塔底部的大幅度压缩,首先崩塌的就是社会金字塔底层的结构,一旦社会金字塔底层的结构崩塌,那城市中产的基础就不复存在。城市中产根本不能幻想一个社会,在底部崩塌的情况下还能有所谓的向上通道。

退一万步讲,就算中国人口减少了,社会还能正常保持运转,那市场怎么办?不能指望一个七八亿人口的中国,还能保持13亿人口的市场吧。随着市场萎缩,那整个社会的蛋糕就会萎缩,而所谓的上层食利阶层是不可能出让利益的,蛋糕萎缩,受冲击的最大的还是中产的利益。

城市中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眼光只向上看不往下看,从未想过计划生育长期压缩人口再生产,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严重动摇了整个中国社会金字塔的塔基。说白了一句话,这世界上从未有过压缩自己民族人口而达到强大的例子。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确有其存在的必要,压缩人口再生产可以暂时提高生产效率嘛。但这种手段只能暂时使用,决不可用来自我压缩人口,那就是本末倒置了。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放开人口政策。

通宝推:杨微粒,发了胖的罗密欧,何求,
家园 允许双独生二胎,这是一直以来的政策,又不是最近才放开的

十年前如果放开二胎的话,还可以慢慢过渡。现在的话,不仅仅是放开二胎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逆向操作计生政策的问题。

家园 只生一个好不是潜意识,是现实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可及资源远远多于他们的父母,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所得到关注远超父母。这当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初衷之一。而另一个现实是,独生子女家庭为此要付出非常大的投入,与此同时,升学、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却没有一丝减缓。因此,现在愿意同时负担两个以上子女高养育费用的家庭,恐怕很少。有这个能力的家庭,恐怕也未必甘冒如此风险。以后某个时代,如果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成本大幅度降低,我想才可能再次出现大量多子女家庭。

比如,社会两极分化是可能途径之一。穷人家孩子上学不多,不怎么花钱,以后只能做一些简单工作,而且只有这样的机会,那么贫困家庭很可能就愿意多生多养,子女长大以后由于血缘联系,更愿意、更容易互相帮助,增进整个家族存活繁衍的机会。

家园 不错,我看你有时候很明白么,

家园 广东这边,除了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以外,

绝大部分都是二胎;即使是在体制内的,也有不少想方设法生二胎

家园 嗯,真正想了解的就是有调研有理论的说法

在网上常常出现貌似有理,但想法偏激的言论,让人无法相信。所以想听听河里有识之士的观念。

作为我个人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松对于如我一样性别的人的严格而紧密的管理,这个我感觉真的太浪费个人的时间和政府的人力了。

家园 赞南京

我同事的宝宝除了不是上海户口,而同事及家长交的各项社保税金费用都远在上海平均水平以上,可是他们小区的排队却要排在上海户籍之后,而虽然小区的学校正在扩容,但看到他担心的心态,还是感觉不公平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