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二子开店》与现代中国转型史 -- 普罗丁

共:💬14 🌺63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整理】《二子开店》与现代中国转型史

歡迎收聽特殊專題

《二子開店》與中國現代社會轉型

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設這樣一個特殊專題,可能關心歷史研究的同學已經猜到了

今天,我們從陳佩斯的代表作《二子開店》講起。

這部經典喜劇,拍攝于1987年,六四事件前夕

到今天,陳佩斯仍然在話劇舞臺和導演崗位上努力。雖然他的戲越來越沒人看。

那么,《二子開店》這部中國當代戲劇的代表作,為何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至今讓人難忘呢?

原因有二:

1.創作人員的優秀

2.準確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沖突

這兩個因素,在現實中,往往是一個因素。

《二子開店》中的幾個主角,幾個年輕人,看似普通,實則都不普通。

那個時代,中國的各大城市,都出現了很多失業青年。跟今天大同小異。

影片中有5個年輕人,兩個我們很熟悉,一個是二子,一個是英子。

其他三個,我們叫做A,B,C

A是梁天演的,我們應該還記得,一頭雜亂的長發。

梁天或A,當時從事什么職業呢?

假冒的秩序維持人員。

他的身上,裝有各種虛假的行政標志。

工商,稅務,交通,掃黃打黑,等等

假冒協管。

B和C的情況,比他還慘。

B的父母離婚了,老媽又找了一個。對B和妹妹都很不好。

所以他和妹妹的生活都非常艱難。

C干脆從小就被拋棄了。

顯然也是出現了巨大的家庭風波。

從整個文革到當時,中國大城市的家庭婚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有各種原因,包括愛情自由和性解放的原因。

但是,中國的所有現代歷史學家中,沒有一個認真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什么叫做“婚變”呢?

片中的美女英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和參考。

在70-80年代,中國的工廠,有很多還是技術人員唱主角的。

這些技術人員,有些被打成了右派,逐漸緩過來了。有的一直堅持著,形成了自

己的力量和團隊。

英子,就在她少年的時候,愛上了這樣的一個技術人員。

從年齡上看,很有可能就是她的師傅。

她年輕漂亮有活力,又有共同語言,所以很快跟師傅二人出雙入對。

(演英子的演員是安雯,即老版紅樓夢的晴雯)

英子有一定的文化,又是北京人,處處超越了她師傅的原妻。

原妻被迫動用“組織”力量,擊敗了英子。

而且,一有機會就傳播各種謠言,試圖讓英子徹底無法翻身。

總之,家變,失業,公然的人際斗爭,是那個年代的主題。

那二子的爹,陳強,為啥沒有家變呢?

因為他退休前,一直是某國營小廠的廠長。

雖然不貪,但是地位尊貴。而且他妻子也賢惠。

這幾個年輕人,面臨共同的生計和發展問題,于是湊到了一起。

他們對于原有的社會模式,有共同的反感,甚至仇恨。

如果他們遲遲找不到工作,從片頭反映的情況看,就很有可能形成黑社會。

形成直接對抗社會和體制的力量。

當然,就算是黑社會了,也會存在吃飯和創業的問題。

就像日本和臺灣的黑社會。

所以,他們聚集起來,決定做一家旅店。

當時,已經是80年代,所謂的“商業大潮”,已經開始幾年了。

那個時候要做這樣的生意,容易嗎?

做的人多嗎?

二子有一個朋友,由年輕的劉佩琦飾演。

他就剛剛做過生意,結果是慘敗。

賠錢不說,還關了三年監獄。

在中國很多地方,這樣的人,屬于徹底完蛋一類。

他后來做了泥瓦匠。

所以,當時的社會,仍然沒有多少人支持和欣賞自己創業。

放眼全世界,開店,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一件不能再普通的事。

為什么到了中國,就變成一件千夫所指,甚至可能要命的事??

為什么如此艱難,但是仍然有那么多年輕人,勇敢地嘗試自己開店?

這無疑是《二子開店》試圖認真回答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年輕人是主力。但是,也并非只有年輕人。

在離開體制,自己創業方面,二子英子他們意外地獲得了一支同盟軍。

誰呢?

剛剛離開體制的老人們。

以陳強為代表的老人們,在體制中摸了一生,獻出了全部的青春。

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體制是個什么東西。

大量的老人們,在街邊上掛一個鳥籠,聚在一起扯蛋,打發人生剩下的時間。

就算如此,他們也覺得非常快樂。

當然,這樣的覺悟,必須是離開體制以后才會有。

而陳強是堂堂的國企之長,卻心甘情愿,擔當“比家美”客店的普通員工。

原因很簡單,哪怕只是燒燒開水,登記個客人,也比原先的體制內工作實在的多。

所以,打通開店的一些政府關節,也是由這樣的老同志來做的。

如果沒有這支同盟軍的出現,二子他們的開店和創業,幾乎必敗無疑。

但是,就算兩群人精誠合作,仍然會面臨大量的難關。

資金,政府許可,社會的基本認可,客戶的尋找,客戶的支持態度,這些是幾乎所有創業都必須的。

場地的租用,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但是片中把這個問題通過一個神秘的“老馬”而帶過了。

在他們所在的小街道社區,似乎遵循誰先到,誰先得的原則。

所以梁天敲定了鼓勵私營經濟的老馬,基本就長期解決了場地問題。

當然,我們知道,現實中遠遠不會這樣簡單。

創業,面臨的第一個具體問題,是營銷。

這是一個技術含量極高的工作。

營銷的第一步,是給自己定名。定位。

如何給企業或項目定一個好名,這比給人起名復雜的多。

二子英子他們都有些文化

他們順嘴就能說出中國古代的王朝典故

懂得宮廷內部的復雜關系

他們在店門口,還貼上了帶有“孟嘗”二字的對聯

想要借用自由的戰國時代的精神,來鼓勵客戶的入住。

中國太大。一個外地客人來到北京,不容易找到歸屬感。

見到“孟嘗”,就似乎既有親切感,又有高貴感。

在亂世中,這樣的高貴就意味著安全。

但是,這些年輕人卻很難想到一個合適的店名。

因為店名,其實也就是合法性。你們憑什么要開這家旅店呢?

這個問題要說起來,可以非常的復雜。

沒想到,一個最民間,最基層,最“沒文化”的人,卻提供了最好的店名。

B的那個小妹妹,還在上小學。她說,這里“比家美”。

這三個字,其實是相當震憾的。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全世界最重視家庭的地方。

現在,一個小女生,從自己父母離異的家庭中,感覺不到多少真實的溫情了。

于是簡單的三個字,把所有這些年輕人的心聲,給概括出來。

同時,這個店名還將傳向社會,傳向那些共同質疑家庭的組建模式,試圖闖蕩社會的人。

文革結束以后,虛偽的封建式共產主義,已經不再可能。

一種以企業,以社群為基礎的新型共產主義理想,正在建成和實踐之中。

這些企業將把各個家族中的精英和叛逆者,集中起來。

當然,他們也必將會碰到大量的現實問題,有些是非常非常殘酷的。

有些問題,還爆發在他們之間。

究竟有哪些具體問題?

他們或其他人,能夠解決嗎?

通宝推:在跋涉,
家园 用拼音用拼音

汉字看得隔应

家园 【整理】二子开店与现代转型(二)

===========================================

二子和英子他們,開始面臨幾個創業的具體難題

第一個,就是營銷。

今天的所謂中國商業,是經營掛帥,銷售掛帥的時代。

不懂營銷的,趁早別考慮創業。

可問題是,難道營銷真是能夠“學會”的東西嗎?

營銷究竟有多么復雜的內涵?

昨天,我們講到了第一大點,命名。

光是一個名字,就讓眾多的創業人,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因為沒有一個容易記住的,有內涵的名字。

名字,通常分成兩部分,是個偏正結構。

XXX公司

XX酒店

兩部分都非常重要。

昨天我們講到了第一個部分。

“比家美”是個有個性的名字。

容易記,又含有非常深刻的理想和現實意義。

當然,稍稍庸俗了一點。

不容易吸引高端客戶。

但這與該客店的經營宗旨,是一致的,即主走平民路線。

總之,這個偏正結構,前半部分起的不錯。

后半部分,同樣非常復雜。

我們知道,很多歐洲美國的品牌,是沒有這個偏正結構的。

他們就一個詞,或者兩三個字母

這樣,美感方面都比較出色。

而中國從當時到現在,都是官僚經濟

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國土資源部門、安全部門等等,出于各種考慮,總是要求你說明自己的“性質”

當然,還有同樣可怕的用電用水等部門。(名義上是“公司”)

所以,中國的所有新產業,無一例外,必須有這個偏正結構。

那這就有些頭大了。你是叫“比家美公司”呢,還是叫“比家美酒店”呢,還是“比家美旅館”呢?

因為,按照相關部門的法律和政策要求,叫什么,相關的費用和義務都是不同的。

這個問題,在現實中可以相當復雜。但是電影畢竟是藝術,把這一步大大簡化了。

電影里叫做“比家美客店”

好聽是好聽,而且有古意

可惜,如果在現實中注冊,根本不可能。

全中國,找不到一家叫做“客店”的賓館。

原因很簡單,政策條文上沒有這個。

所以,你一定得在“賓館”和“旅館”之間選擇一個,不管它有多難聽,多不合適。

讓我們假設,它叫做“比家美小旅館”吧

為了增加這個“小”字,你多少還得想想辦法,托托人情。

就這樣,創業的第一大步,命名,終于算勉強完成了。

從此,你的旅館將按照相關規定,接受有關部門的定期檢查。

有時不是他們來,是你得去。

旅館,顧名思義,是旅客住的地方。

那本地人,青年男女,就不宜入住了。

如果發現有人開鐘點房,從事不明業務,或年齡未滿18歲,那對不起

你得接受嚴厲的檢查和罰款。

總之,從你有“名字”那一刻開始,你就在相當程度上加入了體制。

認可體制的所謂管理。

第二個大問題:客源

也就是其他行業需要重視的“客戶”問題

旅客從哪里來?不用仔細想也能想到。

當然是火車站,汽車站。

由于經營的對象選擇問題,他們沒有考慮機場。

當時的全國各地,如同今天一樣,有很多人上北京辦事。

有些是公事,公家報銷,那一定是住上檔次的賓館。

有些是私事,而且不想聲張,就會考慮便宜的小旅館。

從這個角度說,二子他們選擇做旅館,基本是穩賺的生意。

盡管如此,也并不容易做。

片中講到了一個肥胖的河南客人。

片中不只一次出現“河南”,這是有用意的,后邊會講到。

這位肥胖的河南男子,在北京火車站下車,被二子接到了。

二子說,我們客店不遠,而且便宜,而且免費接送。

這三句話,就是三個營銷要點。

其中,只有第三句是實話。

當然,電影里邊為了正面謳歌他們,把這些細節僅僅暗示出來。

二子用人力三輪車,載著胖客人,就往客店騎行。

騎到崇文門附近,他已經覺得體力不支了。

騎到東便門橋下,那里正在修路

(我以前的單位就在附近,所以我熟悉:)

到處是亂糟糟的,而且路面條件惡劣

二子踦過了這一帶,實在踦不動了。因為街上連點樹蔭也沒有。

而胖客人發現并不近,連呼上當。

這個時候,幸虧英子步行過來看他們,也帶來了美女的溫暖。

二人的戰斗友誼和愛情,也就在困難的條件下發展著。

當時還是下午。等騎到客店,已經是晚上了。

而這個時候,客人究竟愿意不愿意住,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們從常理判斷,都這么辛苦了,你再怎么也會住下。

但這只是他們的常理。客人的邏輯并不一樣。

你越殷勤,他越懷疑你們有陰謀。\n果然,最后這胖客人在驚慌中跑掉了。

所以,營銷絕不是一門能夠從書上學到的知識。

順便說一下,這胖客人來北京做什么呢?

研究清楚這個問題,才知道客源的保障。

他是來治病的。就是因為太胖,被老婆逼來北京治病。

當然,這是他的說法。有沒有內情,我們后邊還會分析到。

北京的醫院,專家云集,聲振華夏。

所以,全國各地的病人,尤其是病人家屬,都希望前往這個醫院的圣城。

而看病需要花很多錢。所以在住店方面,往往就節約一些。

所以,專門在火車站等待具有看病傾向的客人,必然是二子他們工作的主要內容。

B和C二位主角,整天就騎著三輪車,扛著牌子,在火車站附近旋轉。

當然,后來也聯絡到了一些包車公司和旅行團,可以更加高效地運輸客人。\n但是,主要的客源方向和營銷模式,沒有太大的變化。

誰讓你的名字叫“旅館”呢?

第一個月,非常辛苦,但終于過去了。

到這一天,他們開始發工資。

每人領到了500元,基本是平均化的分配。

這些年輕人歡天喜地。說明那個時候,500元不少了。

500元究竟是多少呢?有一個參考數據 

B的妹妹的學校的校服,是大約20元一套。

可見500元還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從平均的分配,可以看出他們平時的分工,是比較雜亂的。

基本上有事就做,不分什么角色。二子和英子,是兩個說話管些用的角色。

當然,說到這里,就引出了比家美客店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陳強,究竟在里邊干嘛?

他真的是只管燒水嗎?

企業運轉的最關鍵項目:財務,究竟是如何管理的?

其中是否有嚴重的管理風險存在?

家园 不仅不用拼音文,居然还敢用光荣伟大正确的正体字!!!

“你也配姓赵?!”

通宝推:倒海翻江卷巨澜,西行的风,三笑,
家园 再往后的《傻帽经理》更透露出一种尖锐

当然,或许是太尖锐了,也是赶的时候不对,折了自己的刃。

家园 总统老牛了!
家园 马娘娘摸得,我咋摸不得

宁氏床能占多大硬盘?1个G?

家园 膜拜中……

深度……

这就是传说中的深度……

好深啊……

凌乱了……

家园 总统,

你又调皮了……

这位普大师让我不由自主的使用醉寺体……

因为我低下的汉语言能力,真的不能表达我复杂感受的万分之一……而我……又不擅长拼音文字……

嗯……哦……啊……

家园 【整理】二子开店与现代转型(三)

上次講到,比家美客店的經營,有幾個關鍵問題。

一是營銷,二是財務管理。

營銷方面,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就是服裝。

一般認為,公開門面的經營,最好擁有一套制服。

胖大叔營銷的失敗,使二子他們痛定思痛,決定改善自己的外部形象。

他們發現,衣服穿差了,再說多少好話,做多少好事,也沒用。

其實他們原來穿的衣服,比如英子的衣服,并不難看。有些還挺好看。

雖然不難看,但是風格差異太大。

比如英子是時尚歐派的,二子是樸素派的,梁天是半潮不潮派的。

還有陳強,純粹是無門無派。

白色的背心,可以穿整個夏天。

所以,對于這些人,制服的意義還是重要的。

可問題是,什么樣的制服才好?

如果公開討論,幾乎可以肯定,100個人有100個想法。

可如果不討論,強行穿著,又不利于調動積極性,和穿出制服的氣質。

怎么辦呢?

二子決定,向高級賓館求援。

當時的高級賓館,全部是國營的。

雖然國營,但是品味方面還并不太土。

不像今天的國企,土得掉渣。

二子搞來了一套可能是北京飯店作廢的制服,非常滿意。

是什么樣子呢?

這套衣服,一眼看去,就能看出一個巨大的問題。

“不政治”

“反政治”

因為這是典型的仿美軍制服。

小而歪的帽子,代表著美國人的自由主義精神,或者對猶太人或穆斯林的嘲弄。

美國人和崇美的國民黨,長期是當時政權的敵人。死敵。

所以,雖然改革開放幾年了,但是這樣的服裝,一定是容易引起某些人反感的。

因為審美是一種有慣性的存在。

所以,從這幅圖,我們能夠看出二子為了讓他們穿上新制服,廢了多少力氣。

當然,最終在英子的陰謀調動下,此事成功了。

但是付出的代價,絕對不小。

可見,營銷也好,企業文化建設也好,都是非常有難度的工作。

難也得做。這是創業人的命。

當然,唯一的好消息是

一旦穿上了,穿習慣了,中國人往往會迅速接受相關的價值和審美。

讓他脫掉,他還不干了。

就變成這個樣子。

眼尖的同學會發現,這里出現了兩個女人。

另一個也很重要,稍后介紹。

然后,我們來討論復雜的財務問題。

相當復雜。

陳強在其中的角色,至關重要。

陳強并不是任何人任命的財務總監,CFO

但是他深入地參與到財務管理之中。有兩個主要原因:

1)他是項目的資金擔保人。

他經過老婆的勸說,同意拿出2500元,交給工商部門做擔保。

萬一出了各種問題,哪怕跟此店經營一點關系也沒有,相關部門都可以用錢說話。

所以,陳強在名義上和事實上,是此客店的第一出資人。

不要小看2500元

這是流動資金,貨真價實的錢。跟那些房產之類的固定資金,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在商業社會,一個人能夠支配的流動資金的多少,決定了他的社會地位。

2)由于出了錢,陳強對于旅館的財務,就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壓力和責任感。

而且,他擔當國企領導多年,深知國內各企業的財務,往往是一本爛帳。

所謂爛帳,就是所有企業的資產數額,都是虛的。

不是假的。是虛的。

跟我們的GDP是同類的東西。

虛和假的區別,兩三句話不容易說清楚。有過企業經驗的人,容易領會。

一定要說,那就是“虛”的就是不可靠的。

有的時候,這種不可靠未必一定是壞事。

但企業要想長期生根和發展,這絕對是毒霤。

要管理這種“虛”帳,只有一個辦法。

就是像陳強這樣,處處小心,處處經手,生怕出事。

像防賊一樣,防著所有員工。

很多工廠今天也是這樣。男員工離廠,可以脫掉衣服檢查。女員工,狠不得也要多摸上幾摸。

當然,如此防范,也不可能防掉所有問題。

尤其是企業做大了,錢多了,一定會出問題。

在片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典型案例。

有不少外地到京發展的藝術人才,住在比家美客店。

這些藝術人才,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抽煙。

還有一個也是共同的愛好:要面子。

于是,他們沒事的時候,就自己在屋里進行創作,或者討論。然后需要人“幫”他們買煙。

創作中,據說不能斷煙。斷了靈感就沒了。

于是B,C他們就承擔了跑腿的工作。

當時的香煙,有貴的,有便宜的,跟今天一樣。

藝術家的煙還動輒比較高級,十多塊近20元一包。

所以,跑腿的人,賣煙的人,理論上存在共同分利的巨大可能性。

如果一個人每天抽五包煙,那利潤空间就可能是巨大的。

陳強同志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問題。

所以,他躲在自己的鍋爐房中,隨時注意敵情的變化。

一旦有買煙的活動發生,他就奔出去,搶過錢來自己辦理。

他這樣做,有三個理由:

1)他是出資人,跟旅館的利益最一致。不會坑害旅館。

2)他是過來人,處理財務問題有經驗。

3)他形象樸實,言語厚道,自認為人們容易相信他。

如果出現經濟糾紛,這種第一感的信任,可能非常重要。

他就像是所有人的長輩,不會隨便欺騙。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今天中國的各大小企業,往往墮落為“老人企業”,有它的必然性。

可是,畢竟也有些人,很反感這套老人主義。

它不但窒息了企業的生機,而且讓客戶也覺得不爽。

于是,一個住戶暗中慫恿,說陳強貪了他們的煙錢。

這種懷疑感不斷升級,后來導致了開店以來的最大事故和風波。

陳強一方面努力為自己辯駁,另一方面,拿出了老派革命家的毅力和作風。

主要是一種一不怕丟臉,二不怕死的精神。

最終,依靠一家人對他的堅強信任,而挽回了敗局。

這個“好人”,好財務,的確是成功了。

可是,在變態的財務體系下,有多少人能堅持到他這一步?

所以,兩個結論:

1)中國企業的財務管理,非常非常非常難。

2)明確的財產責任和CFO非常重要。

而財務問題的根本解決,必須要靠拼音文的普及。

因為“會計”這種東西,這種專業,來自蘇格蘭,拉丁字母的世界。

說完了幽暗的財務問題,我們回到一個比較明快的話題。

究竟《二子開店》這部電影,除了講企業的經營和創造,有沒有當時中國社會和歷史的一般反映?

當時的北京和中國,如果說“轉型”是一個事實,那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又是什么,導致了兩年后的那場舉世注目的北京血案?

===============================================

(上边有两副图,请去这里看:http://www.yingxiongzhujiu.com/thread-2863-1-1.html)

家园 <<Erzi Kaidian>>

Huanying shouting teshu zhuanti

<<erzi kaidian>> yu zhongguo xiandai shehui zhuanxing

weishenmo zai zhege shihou, she zheyang yige teshu zhuanti, keneng guanxin lishi yanjiu de tongxue yijing caidaole

jintian, women cong Chen Peisi de daibiaozuo <<erzi kaidian>> jiangqi.

zhebu jingdian xiju, paishe yu 1987 nian, [**]shijian qianxi

dao jintian, Chen Peisi rengran zai huaju wutai he daoyan gangwei shang nuli. Suiran ta de xi yuelaiyue meirenkan.

namo, <<erzi kaidian>>zhebu zhongguo dangdai xiju de daibiaozuo, weihe jiuneng qude juda de chenggong, zhijin rangren nanwang ne?

家园 请用拼音文来普及你的观点,以身作则
家园 【整理】二子开店与现代转型(四)

以上三講,我們分析了二子、英子、二子他爹等人進行創業的背景、戰略、和具體問題的處理。

他們的經驗,可以提供今天的創業家以大量的參考。頗具價值。

同時,我們必然會思考一個問題。

這部電影的上映,到六四-事件的暴發,僅僅隔了兩年。

當時的各種社會矛盾,在兩年中,逐漸積累,以致釀成了那場震驚世界的慘劇。

人身的傷亡,恐怕還在其次。該事件對于中國人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

尤其是對于50-7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

六四事件標志著他們全部夢想的破滅,信仰的喪失。

今天的種種社會變態,種種黑暗,在相當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這次事件。

那么,當時拍下的這部優秀的電影,優秀的劇本,能夠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呢?

我們能夠從中發現一些跡象,一些轉型的巨大困難,是無法克服的嗎?

是哪些矛盾,最終導致了事件的激化,和理想的喪失?

我有至少四個方面的發現。

1)北京與地方矛盾的積累和激化。

我們曾經提到,在北京開客店,主要招納的就是外地客人。

這些外地客人,來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在片中,明確了來源、身份和地方語言特色的,是兩個河南人。

一個是我們已經熟悉的胖大叔。他來北京治病。

但是,當陳強認真地盤問他來京的目的時,他緊張了。

他先是很拘束地一一回答問題。

表現出對于首都人士的過份尊重。

后來,當陳強明確質疑,認為他未必是來治病的時候,他激動地跳了起來。

然后,幾句不合,拔退就跑。

在這里,他究竟是否來治病,變的不那么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為什么雙方都對河南人進京如此敏感?

為什么一有人懷疑他有其他目的,他就受不了?

原因應該是很明確的:很多河南人來京,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呢?無非兩種。昨天的藝術家是為名,這些河南人,當然是為了利。

中國一直是一個體制社會,從北京到河南鄭州,是這體制上邊的兩個結點。

往下,一般市,縣,鄉,村落,還有很多級。

任何一級出現了利益分配問題,或其他矛盾,唯一的辦法是找上級。

所以上訪也好,告狀也好,求官也好,送禮也好,對于體制人都是尋常的事情。

而如果一些人,已經在北京扎下了根基,有了豐富的人脈,那么他的同鄉或朋友就會源源而至。

我的家鄉四川,在這個方面也是表現杰出的。

當年利用北京的四川飯店,籠絡了很多川籍開國大員。

河南人,當然不笨。

不但不笨,河南還有豐富的傳統文化,首都文化,體制文化的傳承。

所以,他們比其他各省都首先明白,和北京建立關系,有多么大的價值。

所以,隨著文革和階級斗爭的結束,隨著改革開放,河南人紛紛行動起來。

把一些首都官僚還不太樂于插足的事,首先接納過來,站在了改革的潮頭。

片中的另一個河南人,是個美女。

她來北京又做什么呢?

嫁人。

嫁北京人。

二子的那位朋友,我們說過了,其實問題不少,還蹲過長達三年監獄。

可是,這位河南美女愣是同意。

具體為什么,片中沒有交待。當然,劉佩琦還是有一點帥的。

雖然只是個泥瓦匠。

當時的梁天,覺得超級不可思議。就這號人,也能娶到地方美女?

其實,他們的婚姻,一半以上是由變態的體制促成的。

北京是宗教中心,政治中心

那么,也就必然是經濟中心,資源中心,一切的中心。

河南人本來就屬于北方文化,所以靠向北京,是最自然的選擇。

總之,在他們的帶領下,全國各地人民展開了體制內部的資源爭奪戰。

爭奪的核心,不是水平,不是素質,而是誰跟北京官員有關系。

高等教育,也是爭奪體制資源的重要手段。

進入了大學,尤其是北京的大學,就占有太多的優勢地位。

至少,成為北京人,在當時沒啥問題。

所以,我們討論的第二個方面,就是教育問題。

當時的教育,出了什么問題呢?

出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文革期間,教育是基本處于癱瘓狀態的。

毛澤東藐視中國教育,認為讀書不如參加社會實踐。

漢字的拼音化,也只進行了一半。沒有徹底改變教育的低水平。

改革開放以后,毛的觀點被批倒,重新招收教師和學生。

于是各地的充滿追求的青年,涌向北京。

但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啥?他們來的目的又是啥?

只是來搶飯碗嗎?

沒有人認真地回答這些問題。

很快,北京各院校就出現了目標混亂,資金不足的問題。

他們考慮的問題,不是如何教書育人,而是如何滿足這一張張年輕的嘴。

教育資源的分配緊張,首先波及北京的中小學。

他們開始沒錢了。這意味著更大范圍的混亂。

意味著北京市民的緊張和反抗。

B的妹妹,在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得到一個消息。

他們將要制作新的校服,這對于學校的形象很重要。

但是,做校服需要各種資源。這資源,國家不拔了。

那,只好從學生家長那里來。

小妹妹哭哭啼啼,找她哥、二子,最后來到二子他媽處哭訴。

感動了好些人,才把區區20元的校服費解決。

政府、教委無法有效地分配經費,教育產業化的基因,已經啟動了。

產業化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眾多優秀學子,辛辛苦苦修煉到了大學畢業,卻馬上要被拋出體制,拋向社會!!

無法在體制內謀得任何一個體面的崗位,而要和原本成績很差的年輕人,重新開始競爭!

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時中國和北京的社會矛盾,還有第三個方面。

能源。

中國的整個北方,冬季都會長期降到零度以下。

東北三省尤其厲害。

如果沒有暖氣,很多地方就容易死人。

尤其是老人和病人。中國人體質本來就差,尤其是體制內部的蛀蟲。

所以,當時的能源建設,以滿足北方各省,尤其是北京一帶的暖氣為首要目標。

北京開的會又多,高官顯貴又多,都需要暖氣。

導致嚴重的供不應求。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敏感,所以片中不敢多說。

只是告訴我們,二子把掙到的2000多塊錢,準備全部投到冬天的供暖上。

比家美客店的規模并不大,充其量也就五個房間。

比家美的經營收入,居然無法滿足這五個房間的冬季供暖!

而且連10度以上的溫度,都無法保障,導致客人紛紛離去。

足以證明,當時首都和各地的能源緊張到了什么程度。

說到底,在北方城市能夠生存下來,都是體制賞賜給你的。

你還求什么發展,創什么業呢??

以上,我們討論了幾個令人壓抑的社會矛盾激化的問題。

明天,我們繼續討論兩個比較積極,比較熱情的方面。

愛與性。

謝謝

===================================

家园 【整理】二子開店與現代中國(五)

以上三講,我們分析了二子、英子、二子他爹等人進行創業的背景、戰略、和具體問題的處理。

他們的經驗,可以提供今天的創業家以大量的參考。頗具價值。

同時,我們必然會思考一個問題。

這部電影的上映,到六四-事件的暴發,僅僅隔了兩年。

當時的各種社會矛盾,在兩年中,逐漸積累,以致釀成了那場震驚世界的慘劇。

人身的傷亡,恐怕還在其次。該事件對于中國人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

尤其是對于50-7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

六四事件標志著他們全部夢想的破滅,信仰的喪失。

今天的種種社會變態,種種黑暗,在相當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這次事件。

那么,當時拍下的這部優秀的電影,優秀的劇本,能夠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呢?

我們能夠從中發現一些跡象,一些轉型的巨大困難,是無法克服的嗎?

是哪些矛盾,最終導致了事件的激化,和理想的喪失?

我有至少四個方面的發現。

1)北京與地方矛盾的積累和激化。

我們曾經提到,在北京開客店,主要招納的就是外地客人。

這些外地客人,來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在片中,明確了來源、身份和地方語言特色的,是兩個河南人。

一個是我們已經熟悉的胖大叔。他來北京治病。

但是,當陳強認真地盤問他來京的目的時,他緊張了。

他先是很拘束地一一回答問題。

表現出對于首都人士的過份尊重。

后來,當陳強明確質疑,認為他未必是來治病的時候,他激動地跳了起來。

然后,幾句不合,拔退就跑。

在這里,他究竟是否來治病,變的不那么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為什么雙方都對河南人進京如此敏感?

為什么一有人懷疑他有其他目的,他就受不了?

原因應該是很明確的:很多河南人來京,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呢?無非兩種。昨天的藝術家是為名,這些河南人,當然是為了利。

中國一直是一個體制社會,從北京到河南鄭州,是這體制上邊的兩個結點。

往下,一般市,縣,鄉,村落,還有很多級。

任何一級出現了利益分配問題,或其他矛盾,唯一的辦法是找上級。

所以上訪也好,告狀也好,求官也好,送禮也好,對于體制人都是尋常的事情。

而如果一些人,已經在北京扎下了根基,有了豐富的人脈,那么他的同鄉或朋友就會源源而至。

我的家鄉四川,在這個方面也是表現杰出的。

當年利用北京的四川飯店,籠絡了很多川籍開國大員。

河南人,當然不笨。

不但不笨,河南還有豐富的傳統文化,首都文化,體制文化的傳承。

所以,他們比其他各省都首先明白,和北京建立關系,有多么大的價值。

所以,隨著文革和階級斗爭的結束,隨著改革開放,河南人紛紛行動起來。

把一些首都官僚還不太樂于插足的事,首先接納過來,站在了改革的潮頭。

片中的另一個河南人,是個美女。

她來北京又做什么呢?

嫁人。

嫁北京人。

二子的那位朋友,我們說過了,其實問題不少,還蹲過長達三年監獄。

可是,這位河南美女愣是同意。

具體為什么,片中沒有交待。當然,劉佩琦還是有一點帥的。

雖然只是個泥瓦匠。

當時的梁天,覺得超級不可思議。就這號人,也能娶到地方美女?

其實,他們的婚姻,一半以上是由變態的體制促成的。

北京是宗教中心,政治中心

那么,也就必然是經濟中心,資源中心,一切的中心。

河南人本來就屬于北方文化,所以靠向北京,是最自然的選擇。

總之,在他們的帶領下,全國各地人民展開了體制內部的資源爭奪戰。

爭奪的核心,不是水平,不是素質,而是誰跟北京官員有關系。

高等教育,也是爭奪體制資源的重要手段。

進入了大學,尤其是北京的大學,就占有太多的優勢地位。

至少,成為北京人,在當時沒啥問題。

所以,我們討論的第二個方面,就是教育問題。

當時的教育,出了什么問題呢?

出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文革期間,教育是基本處于癱瘓狀態的。

毛澤東藐視中國教育,認為讀書不如參加社會實踐。

漢字的拼音化,也只進行了一半。沒有徹底改變教育的低水平。

改革開放以后,毛的觀點被批倒,重新招收教師和學生。

于是各地的充滿追求的青年,涌向北京。

但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啥?他們來的目的又是啥?

只是來搶飯碗嗎?

沒有人認真地回答這些問題。

很快,北京各院校就出現了目標混亂,資金不足的問題。

他們考慮的問題,不是如何教書育人,而是如何滿足這一張張年輕的嘴。

教育資源的分配緊張,首先波及北京的中小學。

他們開始沒錢了。這意味著更大范圍的混亂。

意味著北京市民的緊張和反抗。

B的妹妹,在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得到一個消息。

他們將要制作新的校服,這對于學校的形象很重要。

但是,做校服需要各種資源。這資源,國家不拔了。

那,只好從學生家長那里來。

小妹妹哭哭啼啼,找她哥、二子,最后來到二子他媽處哭訴。

感動了好些人,才把區區20元的校服費解決。

政府、教委無法有效地分配經費,教育產業化的基因,已經啟動了。

產業化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眾多優秀學子,辛辛苦苦修煉到了大學畢業,卻馬上要被拋出體制,拋向社會!!

無法在體制內謀得任何一個體面的崗位,而要和原本成績很差的年輕人,重新開始競爭!

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時中國和北京的社會矛盾,還有第三個方面。

能源。

中國的整個北方,冬季都會長期降到零度以下。

東北三省尤其厲害。

如果沒有暖氣,很多地方就容易死人。

尤其是老人和病人。中國人體質本來就差,尤其是體制內部的蛀蟲。

所以,當時的能源建設,以滿足北方各省,尤其是北京一帶的暖氣為首要目標。

北京開的會又多,高官顯貴又多,都需要暖氣。

導致嚴重的供不應求。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敏感,所以片中不敢多說。

只是告訴我們,二子把掙到的2000多塊錢,準備全部投到冬天的供暖上。

比家美客店的規模并不大,充其量也就五個房間。

比家美的經營收入,居然無法滿足這五個房間的冬季供暖!

而且連10度以上的溫度,都無法保障,導致客人紛紛離去。

足以證明,當時首都和各地的能源緊張到了什么程度。

說到底,在北方城市能夠生存下來,都是體制賞賜給你的。

你還求什么發展,創什么業呢??

以上,我們討論了幾個令人壓抑的社會矛盾激化的問題。

明天,我們繼續討論兩個比較積極,比較熱情的方面。

愛與性。

謝謝

===================================

前邊幾天,我們分析了1987年,也就是中蘇恢復建交之前,中國社會的深刻矛盾。

當時,中國還屬于一個特別的類型,叫做“社會主義國家”

或者“準共產主義國家”

僅僅兩年以后,中國悲劇地發現,這個類型不存在了。

一直到今天,中國也沒整明白自己屬于什么國家。

從來沒有一個單個國家,說自己屬于某類型的。

毫無邏輯。

當然,這是后話了。當時中國還屬于一大類的國家。有很多“兄弟”。

所以,中國當時面臨的很多矛盾,是這些“兄弟”共同的。

但是也有很多矛盾,是中國人自己搞出來的。

尤其典型的,是扯蛋的中國教育。

今天我們在最后一講中,討論一個比較輕松愉快的話題。

這部影片,反映了當時中國人的何種情愛觀?

人類最普通,而又最神秘的愛和性,在中國轉型的過程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我們一直沒有涉及一個問題。

究竟這開店的事,最初是怎么想到的?

創業,它的原動力,是什么?

這事和梁天有關。

我們知道,梁天也就是A,一開始把自己變成了假冒執勤人員。

有時候威風,有時候會很慘。

但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動力,使他走向了開旅館的道路。

他早就認識英子。他們幾個,從小都是伙伴。

他非常清楚,也有意地靠近了解了英子當初是怎么成為第三者的過程。

他無法阻止英子成為師傅家庭的第三者,也無法阻止師傅老婆對英子的報復。

后來,在整個社區,英子成為敗類的代名詞。

照這樣發展下去,他和英子各將走上一條徹底墮落之路。

小三是一條不歸路。今天的眾多小三們,都在證明這一點。

他要加入黑社會,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相似的可參看《紅樓夢亮點全析》中的尤家姐妹部分。

此時的梁天,似乎成為唯一可以拯救英子的人。

因為只有他還在關心英子,從內心里相信對方的善良和可救。

這種頗有些盲目和神秘的聯系,成為了比家美客店存在的原動力。

當然,B對妹妹的愛,也是一種動力。但是無法和這樣純粹的男女之愛相提并論。

往往在這些困境的極致中,愛情會呈現它強悍的一面。

當然,梁天一直不承認自己喜歡英子。

這成為事件升級的一個導火索。

中國人也經常如此,不把事情搞得很大,死也不承認愛情。

何況梁天的不承認,有自卑的一面。

在比家美的發展和大量合作中,英子的地位,也在變化。

雖然二子經常被種種矛盾搞的狼狽不堪,但是在英子心中,二子的形象卻高大起來。

糾結式英雄,這也是中國愛情的常見狀態。

而這個愛情,跟梁天對她的愛情如出一轍。

1)長期暗戀

2)努力幫助對方,甚至覺得自己是救世主

3)自卑,死也不說

但是,女人和男人有一個最本質的區別。

敢擔當。

在矛盾激化的時候,你會發現,出來擔當的一定是女人。

英子逐漸意識到,這三角戀情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她也逐漸明白梁天默默付出了多少。

但是,必須解決。

她很“隨意”地,找了一處街邊花園,跟二子談心。

這個環境的選擇導致了一些問題。畢竟,中國社會缺少男女戀愛的私人環境。

以英子的性格,承認愛二子要容易一些。

但是,一種復雜的考慮和糾結,使她玩了一個小花招。

她說:二子,在“我”和“你”之間填一個字,你會填什么字?

我多次分析過,漢語的“我愛你”三個,完全不合漢字背后的文化傳統。

詳見《紅樓夢亮點全析》情愛真相一節。

所以,嚴格地說,中國人是無法表達出真正的愛意的。

甚至,中國人有沒有純粹的兩性之愛,都是一個值得認真討論的問題。

總之,英子表達愛意做到這個份上,已經是社會能夠承受的極限了。

現在的關鍵是,二子怎么選擇?

二子會如何回應英子的愛意呢?

他和梁天是發小,所以這三角處理,也的確不好辦。

但這不是重點和關鍵。關鍵在于,他如何表達自己。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多少讓人震撼的一幕。

二子的愛,竟然是通過性的暴力來表達的!

當然,情況有一定的復雜性。

當時英子覺得大事不好,于是走出了她能夠走出的最后一步。

她要去跟長期破壞她的愛情的師母拼命。

但是呢,她又沒有立刻去。

她心中保有最后一點理性。于是她作出拼命的樣子,一邊化妝,一邊刺激諸男。

她似乎在等待一個奇跡的誕生。

奇跡真的發生了,因為從“老好人”二子身上,竟然爆發出權力和性的雙重暴力。

二子忽然下令,讓B和C協同控制英子。

然后,他忽然從身后抱住英子,拖到沙發上。

(由于廣電部門的反復要求,抱的位置比較適中)

然后,他大聲命令,讓B和C一起脫掉英子的鞋。

當時,中國的幾億觀眾,一定都和年幼的我一樣,看的目瞪口呆。

從未見過這樣赤裸表達兩性暴力的場面。

但是,又都覺得這一幕合情合理,恰反映出人心深處的性追求。

沒有人提出疑問:要控制住英子,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一定要使用這樣野蠻和性感的手段?

非理性、權力、性、控制,在這一刻全面表達。

當然,也有愛。根子還是愛。

所以結果還算比較圓滿,沒有搞出強奸事故來。

獲得了愛的信心的英子,也瞬間強大起來。

她竟然依靠自己的獨特地位和擔當,發出一個命令。

讓兩個跟她有關的男人,一起去獻血。

不是血脈膨脹么?放放就好了。

最終,在三人的和諧歡快的關系中,比家美客店迎來了似乎光輝的前程。

結論一:一切創業都與愛有關。

特指男女情愛。

結論二:過不好情愛關,創業必敗。

《二子開店》的講課,到這里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難免會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

究竟中國人的產業發展,創業商業,怎么變得如此困難?

中國人的革命與解放之路,為什么好像永遠也走不到盡頭?

這個問題的原因,必須回到30年前,才能夠解決。

那一年,叫做1949年。

西方當時的一個小說家,已經寫出了一部深刻揭露東方體制惡性的世界名著。

沒記錯的話,他叫做喬治-奧威爾

而中國人,卻似乎在一片懵懂之中,迎來了自己的“新中國”

當時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請持續關注長篇課程 《中國通史》現代部分,謝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