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大陆与香港之争是两条根本道路之间的争执 -- 曾自洲

共:💬34 🌺19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并不是自由经济学,而是微调控,定向定点调控。

人力有穷,应该抓大放小,抓难放易,损有余补不足。大体应该是这个思路,

集中资源和注意力处理主要经济矛盾。

产业布局政府参与、扶植、控制产业体系中上的难点,投资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组织规模大,以及敏感的产业或行业,简单的交给私企,看重的是他们的效率以及风险。因为低门槛,固然使得私企的参与灵活高效,但是风险也高企,最终会形成低利的局面,对价值规律不会有太大的扭曲。其中门槛高的产业,天然就处于被需求的一方,中小型私企往往也缺乏实力,本身附带的话语权就更高,何况政府有参与影响。当然某产业门槛高低是相对的,这要求政府必无论何时须走在时代最前列,所谓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还是非常对的。

损有余,补不足,那是一直在做的,要求做到不能一刀切,而是行业,分地域,分行业内部不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产能,这个方面政府也是正能做到抓到放小,万千行业,而且在时间空间也总是动态变化的,看准了才能下手,看不准下手是乱下手,但是高瞻远瞩、有能力、有精力者有限。因此还是抓大放小,不是因为这样更好,而是做不到。其他的还是交给市场,靠市场的更求规律带动。

与其说是靠市场,不如说靠的是经济体系的自发运行规律,就像水往低处流,当然人也可以用机器上游的水抽到下游,但是浪费的很。市场能做的人力主动当然会起作用,与强制运输,不如开沟修渠,立法律,制标准,调结构,监资产。用机器抽水当然可以,但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用机器抽,人力投送,浪费不说,反而会更慢。这个时候不如趁机发展国有资产,对外抢掠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声誉;对内向产业中高端深耕,对优质资产产业进行并购,当经济运行达到瓶颈期,市场容量开发渐渐趋于缓慢或停滞时,再趁势而起,顺势而为,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经济成分。

通宝推:gzpi,
家园 李克强抓了什么大,布了什么局?补了什么足?

李克强什么都没有干

他在任上就做了几件事

1,与周小川一起紧缩货币

2,取消政府审批

3,以混合所有制为名的私有制

4,搞投机者可以开皮包公司的上海自贸区

等等,除了这一些他还搞了什么?

所谓产业布局,所谓抓大,他干了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干。

比方说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哪个产业他出头进行布局了

放小他倒是放了,问题在于小企业资金实力就那么一点,技术实力就那么一点,他还想象着什么大量的小企业一起搞创新云云---没有龙头企业克服主要技术困难和资金瓶颈,高科技行业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突破不了,靠小企业这些资金本来有限和技术实力有限的去冲击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

你对市场的理解还不错,确实市场上人的趋利如同水之趋下,这个说法包含了中华的传统智慧。

但是你接着的比喻偏颇了一些,在人的趋利如同水之趋下的时候,人可以做的不仅是把水往高处去抽,人可以做的是引导水流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就像一座山一样挡住了水流,导致本来很低洼的地方,水就是流不过去,那么政府就应该组织人力把那座山给搬走,至少要办一个水利工程,这就是政府该做的作用。

当然可以继续的引申,什么是经济体系中的水(人的趋利)经济体系中的火(火热的激情),经济体系中的土,经济体系中的木(自由生长的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金(组织严密的大型企业)等等。

其他三个我们暂时不说,就说水和火,所谓水火既济,人要趋利(水)也要有创业的激情(火),水火交融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经济格局

在计划经济时代,共产党的鼓动,激发起了人们的创业激情,引发了熊熊的创业的火,相对的来说,人的趋利这样的水被严重克制,火太旺而水不足,到了1959年以后,火旺而水不足,达到了一个顶峰,从气候来看就是全国性的大旱灾(火旺缺水),在经济层面上也是这样,结果就导致了罕见的全国性大灾荒。

五行这个东西对于分析经济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家园 那是一时的方法,更要看那些钱拿去干什么了

香港地产富豪多啊,大陆的房地产钱大部分都搞基建去了。你以为这10来年疯狂基建的钱是哪儿来的啊?

家园 搞基建是好事,但是不能通过畸形的房地产来搞基建

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其实是朱镕基的做法,就是政府发行国债,用项目收益和相应的财政收入来慢慢还国债。

而中国则走上了放任房地产投机,结果在房地产投机中,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地方政府依靠卖地来维持地方财政的邪路。

换句话说,基建的钱应该来自更健康的实业,而不是畸形的房地产。

家园 老兄从哪些现象看出香港困局源自中下阶层没了希望 ?

我看到的自回归以来每次闹腾都是由精英阶层挑动的,最响应这些闹腾的都些是丰衣足食丶高薪厚禄的中产和既得利益阶层。

闹的口号不外乎这几个 :捍卫香港法治丶捍卫言论自由丶捍卫新闻自由丶争取民主等。中产港灿们认为, TG 最恐惧的就是法治丶言论和新闻自由丶和一人一票的普选,所以 TG 千方百计要严防在香港落实一人一票的所谓民主,以防惹起大陆人仿效的骨牌效应。回归前已经有港灿精英提出最佳抗拒共产政权方法就是民主抗共。

所谓民主抗共只是挂羊头而已,卖的狗肉其实就是港独。四个月前 TG推出的「一国两制」白皮书,里面给司法界定下规则是 「司法爱国」。在香港当太上皇的司法界立马不干了,老子咋就要爱你的国 ? 于是上千名法律界人士上街游行,同样的事曾经发生在1999年的人大释法,当时人大强调基本法解释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而不在香港法院。( 维基解密披露美国外交电文指出,第一次释法后,终审法院五名常任法官曾考虑集体辞职抗议。最终因忧虑新委任的法官可能能力不足或缺乏独立性而没有实行 ~~ 其实忧虑这个太上皇位落入亲中派手中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次占中闹剧的幕前策划人,三人中有两人是大学的教授,香港的大学教师工资之高是世界前列,据说香港一个普通教授的工资比牛津丶剑桥等世界级大学校长工资还要高。 除了发起的所谓占中三子外,其他支持的还有18个大学学者,不具名支持的学者不计其数。而逢中必反的中小学教师协会 (教协)是负责或明或暗地煽动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支持或参加罢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概括地说,不管反23条立法,反国教还是这次占中,来来去去都是这一帮掌控着司法丶教育丶文化丶媒体等的普世派精英阶层,目标只有一个 ~~ 去中国化,香港本土化,否定 TG 的主权,把 TG 拒于香港核心权力之外。

拥护反中反共普世派闹腾的多是事业有成,活的滋润的中产阶层,而不是你以为的没了希望的中下阶层。没了希望的阶层闹个屁,还不大声呼吁 TG 取消一国两制, 来一个香港式打土豪,分田地。

家园 秀才造反

兄台说的在理,但秀才造反,没什么可怕的,根本还是在于中下层。

秀才造反,就如烟火,但这些烟火落在了火药桶里,就会酿成暴炸,中下层的绝望,才是易燃物,甚至火药桶。

举个例子,与几个河南民工比较熟悉,都是二十几岁,家里普遍有两三个孩子,就问,为啥不计划生育?这些人答道,多生几个孩子,老了可以分担养老负担。俺就问,那么买房,上学的压力,不是太大么?这些人答道,反正在城里也买不起房,读书是能读到哪里,算哪里。

实质上,很多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对未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因此,及时行乐的思想很普遍,也不怎么存钱,好烟好酒好衣服,有钱就买,没钱,甚至借钱也买。

据俺观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农民工中,是比较普遍的,今后,中国中下阶层的生育率,会上升不少,而基础教育的情况,会更严峻。

大陆的中下层,关键在于进城,在于教育,不能进城,没有好的教育,将会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边缘挣扎,这些过多的流动人口,对于稳定与发展,都是危害极大的。

而香港的中下层,要比大陆好很多,但因为香港缺少实业,因此,只能在中低端服务业徘徊,这些人最怕就是大陆劳工涌入香港,大陆的消费和投资,对这些人好处还是更多的,住房也可申请公屋,生活压力相对而言,比中产阶级要小。

反对大陆最严重的是中产阶级,和缺少生活压力,更缺少希望的的学生,中产阶级成了社会的夹心阶层,这种现象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通病,而没有生活压力的学生,往往在思想方面会比较激进,没了希望,甚至会陷入狂热。

只是中产阶级,和学生闹事,没有中下阶层的广泛参与,是成不了什么事的,而香港的中下阶层,现在是一种矛盾心态,理性告诉他们,离不开大陆的消费和投资,感性又让他们对现状,对未来,有很多不满,很多焦虑,因此,很多人也希望闹一闹,希望能有些改变,但又怕没有更好,反而更糟。

凤凰卫视的邱忠海,讲了一件事,说在广州坐出租车,开车的司机是广州本地人,就说,如果毛现在复生,要闹革命,他绝对参加。邱是西方的信徒,大吃一惊,问道,你生活过的不好么?那司机答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是感觉没什么希望,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儿子也基本如此,因此,希望改变,即使冒一定的风险,也值。

社会垄断,阶层固化,甚至两极分化,阶级对立,让很多人都没了希望,不管怎样勤劳节俭,也难以改变命运。

中产阶级和学生,因为受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蛊惑,而开始聚集,甚至发泄,但不做中国人,要独立,却背弃了中下阶层的意愿,这与八平方时,弄得自由女神像一样不着调。

可以说,普世价值并不可怕,只是中产阶级和学生宣泄的媒介,而能够集结中下阶层意识形态,才是最可怕的。

普世价值的可怕,不在中产阶级和学生,而在统治阶层,这些人如果中了毒,或是为了权力,而实行西方教条的自由民主,那才是灾难性的,典型的就是苏联解体。

香港的统治阶层,根本上还是中共,因此,只要中共中央不是中了毒,犯了糊涂病,就问题还不大。而中产阶级和学生,没有中下阶层的参与,也成不了什么事。

那87枚催泪弹,将很多中下阶层也激发了出来,要么是港府犯了糊涂,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后来,还不错,没有什么过激的动作,现在又拒绝与学生会谈,也是正确的,但当时根本就不应该答应会谈,拖下去,拖到影响了中下阶层的生活,就是胜利,如果中下阶层,站到了学生的一边,就是大失败。

政治,向来两头最危险,统治阶层是权力斗争,中下阶层是阶级斗争,这两种才是政治的根本,而中产阶级和学生,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者,没有统治阶层,或中下阶层的呼应,成不了什么气候。

通宝推:何求,muqi,花大熊,
家园 举个例子,

与几个河南民工比较熟悉,都是二十几岁,家里普遍有两三个孩子,就问,为啥不计划生育?这些人答道,多生几个孩子,老了可以分担养老负担。俺就问,那么买房,上学的压力,不是太大么?这些人答道,反正在城里也买不起房,读书是能读到哪里,算哪里。

这种情况往往是太聪明或者太失望的人这样想的!想想底层人民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对的!

其实底层教育的问题不是进城就能解决得了的!而是要最大可能的保证升学的“公平”,或者直白的说公平向底层倾斜!不拘一格“招”人才!

家园 知道怎么回事也做不到

温家宝都说,他当年上大学,农村的学生很多,现在,却很少。前些日子,李克强也说,大学招生,要向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上面不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而是做不到。

中国的城市化,原比想象的艰难,城里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至少平均差两套房,这就是一百万元,到一千万元的差距,这个差距绝对是农民工无法自己填补的,也是国家无法填补的。

李克强刚上台,总是提城镇化,现在,又再提就地城市化,没有产业的支撑,就地城市化就是扯淡。

农民工在农村,经历了一次解体,难道还要在没有产业支撑的中小城镇,辛辛苦苦买套房,再经历一次解体么?

因此,在农村多生孩子,或是咬牙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买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以产业分布的两极分化,与城市结构的两极分化为基础的,有房有工作的城里人,与无房的外地人和农村人,仅是房产差距,就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旦普选,无房的外地人与农村人必然会赢得全国的选举,而城市人,和东部沿海地区,则会赢得地方的选举,泰国的故事,将会在中国上演。

中国的工业化,已经不成问题,但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将会更严峻,房产这一急性问题,就难以解决,还有社会保障的慢性问题,西方主要是被社会保障的慢性病,拖垮的,中国却同时面临两大病症。

贪官和资本家,其实反而给农民工提供了进城的机会,如果不是资本家开更多的工厂,官僚热心的征地卖地,农民工连进城打工的机会都没有,买房的希望更少。城里的中下阶层,可以反贪官,反资本家,进城的农民工,如果也跟着反,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土地私有化,民主普选,将会大量减少工作机会,和农民工进城的希望,也必然会加大城乡社会矛盾,大大减缓发展。

家园 毛当时应该主力搞制度制衡,如上下两院,而不依赖权威制衡。
家园 英国还是有决断力的。

英国投票脱欧了,现在还准备硬脱欧,说明英国的决断力还是可以的。

美国如果是特朗普上台,说明美国的决断力也不差。

比英国留给第三世界的烂摊子强多了。

家园 曾自州先生:差22天就有八个月啦!未曾见您吭声!

就这一段可不行呀!再多讲两句吧!

感谢先!

家园 首先,香港没有经济学家 :-)
家园 不会翻墙,上不来西西河

不过最近太忙,上来了也说不出什么。

家园 这是我在国内上西河路径

https://ccthere.net/action/mbox

家园 【商榷】香港的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

不能说tg不依靠工人的力量,目前香港最大的工会组织工联会是tg在香港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

问题是香港的社会结构比较特别,香港目前已经不是一个工业城市,劳工阶层(说的已经是广义的劳工,包括底层服务业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力量相当弱势,在刚刚结束的立法会选举,工联会丢掉了超级区选的议席,反对派的工会组织工党(职工盟)更加是惨败,亲台的工团早就没有什么政治声音。要“打土豪、分田地”,依靠什么力量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