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大陆与香港之争是两条根本道路之间的争执 -- 曾自洲

共:💬34 🌺19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中国大陆与香港之争是两条根本道路之间的争执

    土共发展经济与那些帝国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上的区别是:土共追求的是一种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方式,帝国主义追求的是高利润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tg的经济发展就是处处挑战垄断打破垄断,竭尽所能形成技术突破。而帝国主义则是维护垄断,选择的技术突破路线也尽量不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同时形成新的垄断。

    具体到香港的发展路径,土共和香港当地人最大的区别就是,tg认为应该降低土地成本,扩大商业面积供给,从而扩大上香港的经济规模。而香港的富豪们显然不可能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而且他们能量不小,通过房屋抵押贷款几乎绑架所有的香港人。所以,香港反对一切扩大土地供给的商业开发计划。香港这样发展不用什么“占中”,早晚的趋势就是臭港死港。香港最近爆发的驱蝗运动其实就是香港的接待能力严重不足,已经开始显现出臭港死港的趋势了。

    所谓的“占中”其实正对土共的下怀,正好可以把香港富豪所拥有的商业地产砸烂,砸醒香港所谓的中产阶级千尺豪宅梦。重新建立起香港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香港和大陆统一了对发展道路的认识,香港才能真正的搭上大陆经济发展的便车,才能真正的以大陆的经济发展为荣。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对抗黄丝带弄出一个蓝丝带来。我看现在的港府一点儿也不急于处理“占中”问题,没准儿港府那帮人正在憋了一个新的发展计划,彻底把什么中环九龙扔到一边儿去。

    香港一方面是房价高企,弄得大家只能做千尺豪宅梦,另外一方面又是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没有开发,而这种状况居然能够被绝大多数香港市民接受。这个问题不解决香港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至于什么九龙中环的租金更是高得吓人,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以容忍这样高的租金,而香港却安之若素,认为是理所应当。这些都是英政府在管理香港时给香港留下的毒药。

    香港的富豪,如果现在聪明的话,应该赶快组织人,举着红旗把占中人士全部包围。这样也算是给中央政府一个交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弄些黑帮人士,弄些所谓的蓝丝带,去和占中人士打架。这样做梁振英明显不买账,却反过来维护一种僵局。

    所以其实对于中央政府而言,香港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些民主派,而是那些垄断地产利益的富豪。现在占中人士通过打击富豪们的商业地产,来威胁tg。tg心想,干我屁事。

    通宝推:土拨鼠yuanap,大众河蟹,
    • 家园 现在大陆不正在走香港的房地产绑架经济的老路吗?

      房地产价格高到工薪阶层一年只能买一平方的价格。

      所以目前的香港问题根本不是你所设想的问题,要是中共有你这样的觉悟还好。

      现在的香港问题就是思想问题,就是心病,是香港人中了普选的这个形式民主的心魔。

      • 家园 那是一时的方法,更要看那些钱拿去干什么了

        香港地产富豪多啊,大陆的房地产钱大部分都搞基建去了。你以为这10来年疯狂基建的钱是哪儿来的啊?

        • 家园 搞基建是好事,但是不能通过畸形的房地产来搞基建

          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其实是朱镕基的做法,就是政府发行国债,用项目收益和相应的财政收入来慢慢还国债。

          而中国则走上了放任房地产投机,结果在房地产投机中,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地方政府依靠卖地来维持地方财政的邪路。

          换句话说,基建的钱应该来自更健康的实业,而不是畸形的房地产。

      • 家园 tg非常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现在其实已经能看出来tg的意思了。那天我有时间从头到尾捋一遍,算是抛砖引玉,大家讨论讨论。

        • 家园 李克强政策就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放任自流的政策

          香港经济的畸形化本身就是因为政府放任自流,所以没有与新加坡台湾韩国一样集中发展起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导致的。

          • 家园 并不是自由经济学,而是微调控,定向定点调控。

            人力有穷,应该抓大放小,抓难放易,损有余补不足。大体应该是这个思路,

            集中资源和注意力处理主要经济矛盾。

            产业布局政府参与、扶植、控制产业体系中上的难点,投资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组织规模大,以及敏感的产业或行业,简单的交给私企,看重的是他们的效率以及风险。因为低门槛,固然使得私企的参与灵活高效,但是风险也高企,最终会形成低利的局面,对价值规律不会有太大的扭曲。其中门槛高的产业,天然就处于被需求的一方,中小型私企往往也缺乏实力,本身附带的话语权就更高,何况政府有参与影响。当然某产业门槛高低是相对的,这要求政府必无论何时须走在时代最前列,所谓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还是非常对的。

            损有余,补不足,那是一直在做的,要求做到不能一刀切,而是行业,分地域,分行业内部不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产能,这个方面政府也是正能做到抓到放小,万千行业,而且在时间空间也总是动态变化的,看准了才能下手,看不准下手是乱下手,但是高瞻远瞩、有能力、有精力者有限。因此还是抓大放小,不是因为这样更好,而是做不到。其他的还是交给市场,靠市场的更求规律带动。

            与其说是靠市场,不如说靠的是经济体系的自发运行规律,就像水往低处流,当然人也可以用机器上游的水抽到下游,但是浪费的很。市场能做的人力主动当然会起作用,与强制运输,不如开沟修渠,立法律,制标准,调结构,监资产。用机器抽水当然可以,但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用机器抽,人力投送,浪费不说,反而会更慢。这个时候不如趁机发展国有资产,对外抢掠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声誉;对内向产业中高端深耕,对优质资产产业进行并购,当经济运行达到瓶颈期,市场容量开发渐渐趋于缓慢或停滞时,再趁势而起,顺势而为,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经济成分。

            通宝推:gzpi,
            • 家园 李克强抓了什么大,布了什么局?补了什么足?

              李克强什么都没有干

              他在任上就做了几件事

              1,与周小川一起紧缩货币

              2,取消政府审批

              3,以混合所有制为名的私有制

              4,搞投机者可以开皮包公司的上海自贸区

              等等,除了这一些他还搞了什么?

              所谓产业布局,所谓抓大,他干了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干。

              比方说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哪个产业他出头进行布局了

              放小他倒是放了,问题在于小企业资金实力就那么一点,技术实力就那么一点,他还想象着什么大量的小企业一起搞创新云云---没有龙头企业克服主要技术困难和资金瓶颈,高科技行业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突破不了,靠小企业这些资金本来有限和技术实力有限的去冲击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

              你对市场的理解还不错,确实市场上人的趋利如同水之趋下,这个说法包含了中华的传统智慧。

              但是你接着的比喻偏颇了一些,在人的趋利如同水之趋下的时候,人可以做的不仅是把水往高处去抽,人可以做的是引导水流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就像一座山一样挡住了水流,导致本来很低洼的地方,水就是流不过去,那么政府就应该组织人力把那座山给搬走,至少要办一个水利工程,这就是政府该做的作用。

              当然可以继续的引申,什么是经济体系中的水(人的趋利)经济体系中的火(火热的激情),经济体系中的土,经济体系中的木(自由生长的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金(组织严密的大型企业)等等。

              其他三个我们暂时不说,就说水和火,所谓水火既济,人要趋利(水)也要有创业的激情(火),水火交融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经济格局

              在计划经济时代,共产党的鼓动,激发起了人们的创业激情,引发了熊熊的创业的火,相对的来说,人的趋利这样的水被严重克制,火太旺而水不足,到了1959年以后,火旺而水不足,达到了一个顶峰,从气候来看就是全国性的大旱灾(火旺缺水),在经济层面上也是这样,结果就导致了罕见的全国性大灾荒。

              五行这个东西对于分析经济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 家园 一个香港的经济学家如何评论香港的地产霸权

      香港没有地产霸权

      看来大英帝国果然阴呀。他并没有将地产权集中在一个点上,而是拆成了很多个小的权力,从而把香港彻底捆住了。

      举个例子,香港人都说房子很贵,这是香港很重要的深层次矛盾。要解决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因为主要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香港已发展使用的土地只是香港总面积的21%左右,有79%都是没有开发的。

        我们都知道香港不是没有地,有很多的地,但是动不了。为什么动不了?比如说最近的发展新界东北计划,总是会有一些人反对的,反对的人相对于香港总的人口是很小的,但是反对声音很大。而且从法律过程来说,香港特区政府要推动什么事情,涉及一大堆不同的群体、不同利益的集团,得让他们同意才行,这和香港过去的民主发展过程有关。

        再举一个例子,香港的工厂大厦面积总共有10平方公里,目前香港商业大厦总共只有4平方公里。香港经济绝大部分来自商业活动,香港已经基本没有工业,为什么工厂还有10平方公里,商业大厦却只有4平方公里,这本身已经不合理了。

        工业大厦跟商业大厦有一些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消防要求。香港很重视法律,但是有些时候这些条例被推到极端就变官僚,不是尊重法制这么简单,什么东西都不能动。官僚跟法制怎么界定清楚要平衡,如何既尊重法制,经济又能够发展,这个问题我看香港特区政府还没有解决,而且情况越来越麻烦。

        董建华(香港前特首)年代,政府拿地去发展好像没有什么难度,我问过张炳良(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为什么现在不行?他说其实董建华当时拿的地是港英年代已经拿到的,而且困难度远远比现在要低。

        所以十年来香港所谓民主的发展造成的局面也不见得是香港更加民主,很多很琐碎的条文把什么东西都绑住,而且每一个利益集团都有权利,比如一件事要获得十个机构批准,每一个机构都独立于其他九个,一个批了不代表另一个会批,每一个利益集团也可以叫做独立的垄断。

      而且从文中看,港英政府拿地容易,而港府拿地基本不可能。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制度,看来英国人当年撤退的时候在香港狠狠踩了一脚刹车。所以香港现在困局其实是英国一手造成的?

      • 家园 首先,香港没有经济学家 :-)
      • 家园 从香港的法制说起

        香港的困局,主要并不是英国人造成的,也不是房地产大亨造成的,根本的原因来自中下阶层没了希望,法制没了根本。中下阶层没了希望,主要是因为香港实业的空心化,已经不可逆转,这方面,大多数人都明白,法制的没了根本,是因为政治转变,却是大多数人没有看明白的。

        很多人说,香港的最大优势是法制,呵呵,好像法制是自然天成的。

        人类社会的法制,只有两种一是统一法,即大陆法系,二是制衡法,即英美法系。

        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属于英美法系,也就是制衡法,但这只是假象,因为制衡法,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制衡,但香港的法制却不是自上而下,而是源自英国的自上而下,实质上是统一的制衡法,统一才是根本,制衡只是表象。

        这种情况,与毛的晚年的制度设计,即“老中青结合,左中右结合”,是十分相似的,毛希望统治阶层既相互制衡,又相互统一,但这种政治结构,只是毛造就的,而其他人,无论是林彪,邓小平,还是华国锋,都是不可能驾驭的,因为,老革命,和右派的实力过于强大,中青年,左中派,都主要是毛扶持的结果,所谓老中青结合,左中右结合,尽管打破了老革命,和右派建立的等级官僚身份制度,但所谓的制衡,只是毛绝对的权威而造就的假象。

        因此,毛一去世,老干部和右派就翻了天,同样,英国移交权力,香港的法制就丧失了根本。

        那么,中国的中央政府能不能扮演英国的角色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英国是香港的殖民地宗主国,与香港民众基本不相干,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中国却是香港的祖国,是当局者,权力却是来自人民,一方面,中央的权力没有通过公开的程序实现,另一方面,即使普选,中央的权力也会被地方的民众所架空。

        中央政府说,台湾的命运,由全中国十四亿人民说了算,台湾人说,台湾的命运,由台湾两千三百万台湾人说了算。

        中央政府说,香港的占中是非法的,香港有人说,不是普选的政府,就不是合法政府,制定的法律,也是非法的。

        统一法,统一于什么?应该是统一于中央政府,但即使是实行大陆法系的台湾,陈水扁,和马英九,所谓的台湾小“中央”,都不能实现权力统一。

        制衡法,制衡于什么?香港社会两极分化,不能均衡,更不可能实现制衡,结果就是碎片化,每一块土地,每一点利益,都被既得利益绑架了。

        没有工业,就不可能发展,法制碎片化,就难以稳定,香港的将来,发展就不要谈了,即使稳定,没了大陆输血,根本就难以维系。

        中国大陆的法制,主要是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共的官僚体系为政治架构,虽然贪腐盛行,强横霸道,但相对而言,还是有权威的,只是中央有派系之争,又被地方政府架空,歪曲,形成了政令难出中南海的困局。

        恶法,胜过无法,混蛋,胜过混乱,这是人类法制史的根本经验,主要表现在统一法方面,作为混蛋的大英帝国离开了,香港社会又不可能实现自我制衡,再加上没有工业,难以自我发展,只能一地鸡毛,陷入混乱。

        香港的乱局,才刚开始。

        • 家园 毛当时应该主力搞制度制衡,如上下两院,而不依赖权威制衡。
        • 家园 老兄从哪些现象看出香港困局源自中下阶层没了希望 ?

          我看到的自回归以来每次闹腾都是由精英阶层挑动的,最响应这些闹腾的都些是丰衣足食丶高薪厚禄的中产和既得利益阶层。

          闹的口号不外乎这几个 :捍卫香港法治丶捍卫言论自由丶捍卫新闻自由丶争取民主等。中产港灿们认为, TG 最恐惧的就是法治丶言论和新闻自由丶和一人一票的普选,所以 TG 千方百计要严防在香港落实一人一票的所谓民主,以防惹起大陆人仿效的骨牌效应。回归前已经有港灿精英提出最佳抗拒共产政权方法就是民主抗共。

          所谓民主抗共只是挂羊头而已,卖的狗肉其实就是港独。四个月前 TG推出的「一国两制」白皮书,里面给司法界定下规则是 「司法爱国」。在香港当太上皇的司法界立马不干了,老子咋就要爱你的国 ? 于是上千名法律界人士上街游行,同样的事曾经发生在1999年的人大释法,当时人大强调基本法解释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而不在香港法院。( 维基解密披露美国外交电文指出,第一次释法后,终审法院五名常任法官曾考虑集体辞职抗议。最终因忧虑新委任的法官可能能力不足或缺乏独立性而没有实行 ~~ 其实忧虑这个太上皇位落入亲中派手中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次占中闹剧的幕前策划人,三人中有两人是大学的教授,香港的大学教师工资之高是世界前列,据说香港一个普通教授的工资比牛津丶剑桥等世界级大学校长工资还要高。 除了发起的所谓占中三子外,其他支持的还有18个大学学者,不具名支持的学者不计其数。而逢中必反的中小学教师协会 (教协)是负责或明或暗地煽动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支持或参加罢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概括地说,不管反23条立法,反国教还是这次占中,来来去去都是这一帮掌控着司法丶教育丶文化丶媒体等的普世派精英阶层,目标只有一个 ~~ 去中国化,香港本土化,否定 TG 的主权,把 TG 拒于香港核心权力之外。

          拥护反中反共普世派闹腾的多是事业有成,活的滋润的中产阶层,而不是你以为的没了希望的中下阶层。没了希望的阶层闹个屁,还不大声呼吁 TG 取消一国两制, 来一个香港式打土豪,分田地。

          • 家园 秀才造反

            兄台说的在理,但秀才造反,没什么可怕的,根本还是在于中下层。

            秀才造反,就如烟火,但这些烟火落在了火药桶里,就会酿成暴炸,中下层的绝望,才是易燃物,甚至火药桶。

            举个例子,与几个河南民工比较熟悉,都是二十几岁,家里普遍有两三个孩子,就问,为啥不计划生育?这些人答道,多生几个孩子,老了可以分担养老负担。俺就问,那么买房,上学的压力,不是太大么?这些人答道,反正在城里也买不起房,读书是能读到哪里,算哪里。

            实质上,很多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对未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因此,及时行乐的思想很普遍,也不怎么存钱,好烟好酒好衣服,有钱就买,没钱,甚至借钱也买。

            据俺观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农民工中,是比较普遍的,今后,中国中下阶层的生育率,会上升不少,而基础教育的情况,会更严峻。

            大陆的中下层,关键在于进城,在于教育,不能进城,没有好的教育,将会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边缘挣扎,这些过多的流动人口,对于稳定与发展,都是危害极大的。

            而香港的中下层,要比大陆好很多,但因为香港缺少实业,因此,只能在中低端服务业徘徊,这些人最怕就是大陆劳工涌入香港,大陆的消费和投资,对这些人好处还是更多的,住房也可申请公屋,生活压力相对而言,比中产阶级要小。

            反对大陆最严重的是中产阶级,和缺少生活压力,更缺少希望的的学生,中产阶级成了社会的夹心阶层,这种现象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通病,而没有生活压力的学生,往往在思想方面会比较激进,没了希望,甚至会陷入狂热。

            只是中产阶级,和学生闹事,没有中下阶层的广泛参与,是成不了什么事的,而香港的中下阶层,现在是一种矛盾心态,理性告诉他们,离不开大陆的消费和投资,感性又让他们对现状,对未来,有很多不满,很多焦虑,因此,很多人也希望闹一闹,希望能有些改变,但又怕没有更好,反而更糟。

            凤凰卫视的邱忠海,讲了一件事,说在广州坐出租车,开车的司机是广州本地人,就说,如果毛现在复生,要闹革命,他绝对参加。邱是西方的信徒,大吃一惊,问道,你生活过的不好么?那司机答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是感觉没什么希望,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儿子也基本如此,因此,希望改变,即使冒一定的风险,也值。

            社会垄断,阶层固化,甚至两极分化,阶级对立,让很多人都没了希望,不管怎样勤劳节俭,也难以改变命运。

            中产阶级和学生,因为受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蛊惑,而开始聚集,甚至发泄,但不做中国人,要独立,却背弃了中下阶层的意愿,这与八平方时,弄得自由女神像一样不着调。

            可以说,普世价值并不可怕,只是中产阶级和学生宣泄的媒介,而能够集结中下阶层意识形态,才是最可怕的。

            普世价值的可怕,不在中产阶级和学生,而在统治阶层,这些人如果中了毒,或是为了权力,而实行西方教条的自由民主,那才是灾难性的,典型的就是苏联解体。

            香港的统治阶层,根本上还是中共,因此,只要中共中央不是中了毒,犯了糊涂病,就问题还不大。而中产阶级和学生,没有中下阶层的参与,也成不了什么事。

            那87枚催泪弹,将很多中下阶层也激发了出来,要么是港府犯了糊涂,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后来,还不错,没有什么过激的动作,现在又拒绝与学生会谈,也是正确的,但当时根本就不应该答应会谈,拖下去,拖到影响了中下阶层的生活,就是胜利,如果中下阶层,站到了学生的一边,就是大失败。

            政治,向来两头最危险,统治阶层是权力斗争,中下阶层是阶级斗争,这两种才是政治的根本,而中产阶级和学生,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者,没有统治阶层,或中下阶层的呼应,成不了什么气候。

            通宝推:何求,muqi,花大熊,
            • 家园 举个例子,

              与几个河南民工比较熟悉,都是二十几岁,家里普遍有两三个孩子,就问,为啥不计划生育?这些人答道,多生几个孩子,老了可以分担养老负担。俺就问,那么买房,上学的压力,不是太大么?这些人答道,反正在城里也买不起房,读书是能读到哪里,算哪里。

              这种情况往往是太聪明或者太失望的人这样想的!想想底层人民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对的!

              其实底层教育的问题不是进城就能解决得了的!而是要最大可能的保证升学的“公平”,或者直白的说公平向底层倾斜!不拘一格“招”人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