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苏联4%的自留地生产了25%的产值,包产到户战胜人民公社 -- mcpssx

共:💬164 🌺769 🌵8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太明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水利的话是针对你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水利也没有饥荒,是在告诉你,之所以没有饥荒,并非是因为没水利,而是因为有水利,包括毛时代遗留的水利遗产。

化肥、农药、种子、机械、水利,都可以提高农产量,怎么会没有弥补性,不太能理解你的思路。喝水不能弥补面包,但米饭可以啊。

现在的it产业和毛时代怎么会没有关系,第一批计算机的弄潮儿,包括联想的创始人,不正是抱着毛时代的苏联计算机学出来的?

包产到户从人民公社继承的东西是: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是承包制的根本基础,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

家园 我说的是米饭、面包都不能代替水,化肥再好等替代水利么?

现在修的水利说明修水利不需要人民公社,毛时代的水利又荒废了。

现在的it产业和毛时代怎么会没有关系,第一批计算机的弄潮儿,包括联想的创始人,不正是抱着毛时代的苏联计算机学出来的?

问题没有毛时代,一样有计算机可学,台湾it产业也很发达,计算机是美国发明的。

包产到户从人民公社继承的东西是: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是承包制的根本基础,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

根本不需要这个基础,本来人民公社之前就到户了。

家园 苏联化肥足不足无所谓,因为我主贴说的是自留地4%

占了25%的产值,总不能说苏联化肥都给了自留地上去了。

家园 这些人没见过2005年以前中国大部分农民的辛苦与屈辱,

净他妈的在扯淡!!

清明后我老家开始下谷种了,可是还没有到雨季,秧田的水从哪里来?20世纪60年代建的水库在这个时候只开闸放一点点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过去的用水方式是:人力解决——绳子捆住一个水桶,两个人就那样扯水浇灌秧田!因为没有钱打机井——成本太高!这种救水模式从我爸小时候就有,一直到我有孩子了还存在着,对农民而言,那个时代先进了?高尚了?

楼主可能没有从事一天的农业劳动,更不要说农业生产了,这么关心农业,关心“人民”,你装什么道德啊,你拿什么批判啊!

通宝推:侯登科,发了胖的罗密欧,hullo,
家园 工农兵商学的公社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思想的体现

设想一下,你去人才市场找了几千个农民,又会农业,又要开工厂,还要办学校,还要搞武装,这不是扯淡么?我不说别人了,就让毛主席自搞,也搞不定,他是全才么?

还要设想一下,毛主席时期人才根本无法自由流动,更可见这个设想的乌托邦了

家园 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民公社的时候农民是跑不

掉的,毛主席时代既然那么好,为什么反而限制你出来,2005年之前不好,人家为什么反而让你自由离开呢?

家园 主要是他的毛主席时代在天国里,不在人间
家园 刘邓是坏银

呵呵,总之毛是没有问题的

家园 可以用华为模式重建人民公社

华为模式是员工是股东,员工离开就自动退股,股份不搞平均主义,

重要贡献的员工股份特别多。

家园 你们这个搅混水的劲头还真是足

不论别人说什么,你们最后都能扯到什么自由、什么个人生活的苦闷上去

这种低水平的言论能不能就别说了,无聊

家园 你能学会就事论事最好,扯那么远。
家园 你这浑水搅的

我们村单干之前也没有大饥荒啊?我的体验是单干以后效率更低了,本来可以用抽水机的,反而回去用古老的水车,本来可以用引水工程从水库调水旱涝保收,现在变成看天吃饭。本来有通电,现在变成连电都没有了,照明用煤油灯,你说是进步还是退步?

家园 我来解释一下为啥单干就没电了

以前是村里统一收电费,没有人能逃电,因为村里有办法制约,比如从集体分成里扣,或者扣公分。单干后基层组织涣散,没有办法制约,有的农户拒绝交电费或拖延,这样摊到老老实实交电费的农户就成本太高,最好大家都不交,所以就被断了电。

家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兄台反映的情况很真实。11年我正

好在贵州看到大旱的影响:有一个村子本来很好的灌溉渠因为两户人家赌气,导致几百亩绝收。村干部感慨人心散了不好办啊。

不过哪怕老人也承认,当年包产到户大多数人也是真心向往的:毕竟当时的机械化水平体现不出集体化的好处,大家偷懒的害处却很明显啊。所以这也是历史的局限吧。

家园 去哪个农村啊?这回复颇不专业啊。

你至少要说明地点,时间,才能确定找到主体去提问噻。

就算是社会科学也是科学,也要采样,也要统计学分析。

要是有人说,我问了,公社解散前粮食也够吃。你怎么办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