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由一道求教于知乎的数学题发散开来 -- 皖江吴郎

共:💬123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你问的不是预期亏损,是结果

预期的话,是个区间,但现在交易已成,自然是明确的结果。但结果取决于问题是怎么问的。我认为你的问题本身问得不严格,所以造成对结果的不同判断。因为不止你同事,还有我和河里几位都对你的说法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你应该对自己的提问不严格认真反思一下,而不是指责别人缺乏可信度和顽固。

家园 起点:顾客进店前一刻;

是啊,谁把进货的时间当作起点了?关键是王小姐卖了多少钱。

如果王小姐卖了45块,那么她在鞋上面就没亏,只亏在100块假钱上。她卖了60那她就只亏了85,因为她卖鞋赚了15块。

所以卖鞋本身的亏损是在交易中实现的。

顺便说一下,河里省市一级的状元不少

家园 他就是无赖,说他篡改题目还不认

自己白纸黑字写的:

六、王小姐可以说自己一共亏了115元吗?

完全可以!

不认。

题目的问题就是:

请问:王小姐一共亏了多少元?

跟他说了别扯顾客和邻铺。题目问得就是‘王小姐’。

不认。

然后篡改题目和问题:

请问:(在此过程中)王小姐一共亏了多少元?

顾客和邻铺未经历的“一共”,只是王小姐自己一个人的“一共”。

扯东,扯西,就是不看原题,还要篡改。

家园 既然是认可起点是顾客进店前一刻,那好:

先举例帮助理解。

同样的一双鞋:

甲店:A以10元进货,B以50元卖出,盈利40元;

乙店:C以20元进货,D以55元卖出,盈利35元。

如果认为盈利是在卖的环节实现的,D是不是太冤了?比B多买5元,盈利却比B少5元。

盈利是在买卖中实现的,就知道:乙店C和甲店B拖累了各自的盈利能力。

——————分割线——————

对于王小姐来说,她在题意里经历的过程就是:卖鞋+换币(为了找零)+赔偿(邻铺百元真钞)。其中,换币和赔偿的总得失,对邻铺为0,对王小姐也是0。

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王小姐就卖了一双鞋,只是收了百元假币并自己找零。

那么,卖鞋的过程中,王小姐用一双鞋跟顾客交换了30元现金。即:一双鞋=30元现金。

这个交换行为,是没有所谓盈亏概念的。

只有把买鞋的过程(王小姐用45元现金跟交易者交换了一双鞋),跟卖鞋的过程联系在一起,才能说:王小姐在整个经营中亏损了跟顾客无关的15元。

家园 引用别人的东西,不是随心所欲引用的!!!

虽说不强制要完整引用,但引用的程度,最起码不能让第三者对原作者的本意产生错误的理解啊。

你所引用的,在 六、王小姐可以说自己一共亏了115元吗?里,内容如下:

六、王小姐可以说自己一共亏了115元吗?

完全可以!

但不能说在此过程中自己一共亏了115元。而是此前亏了15元,此中亏了100元,总计亏了115元。

这里的“一共”,非在此过程中的“一共”。

在此过程中,对于三者而言,满足交易过程的同时性,是三者的“一共”。

而将此过程的起点提前至王小姐进货该双鞋之前一刻,则同时性被打破了,所提前的那段过程,只有王小姐经历了,而顾客和邻铺均未经历。

顾客和邻铺未经历的“一共”,只是王小姐自己一个人的“一共”。

我看你似乎打算一条道跑到黑了,咋就理解不了别人的逻辑呢?100的逻辑,真的那么高深么?

为辩而辩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对于这个纯数学题,你我又不是在数学界需要争学术地位的数学工作者,真的犯不着因为辩论而人身攻击!

最后,我是认真的、坚信100才是正解的。

家园 人的思维逻辑是在讨论中不断明晰和严密起来的,

至少我如此。

关于王小姐假币亏钱数学题,我的观点和逻辑以给旧时月色河友那两个帖子及之后的讨论帖为准。

之前的帖子,逻辑虽然在我头脑里是清晰的,但形成的文字说服力不佳。

河里有不少状元,对我来说是好事啊。或许,他们的存在,要不能使你们清晰的知道115为何错了,要不能使我清晰的知道100为何错了。

在此之前,我坚信正解是100。

如果权威有完备过程证明确正解是115,我在本贴公开承认我错了;如果正解是100,你们这些河友要大度承认自己错了哦!

家园 这个交换行为,是没有所谓盈亏概念的?

你开玩笑吧?我拿十块钱换你家房子怎么样?你也不亏我也不赚,呵呵。盈亏的概念就在于差价,卖价决定盈亏。希望你也仅仅是数学上面喜欢钻牛角尖而已。。。

家园 好奇问个问题,如果客人给的是真币,就没有亏损了吗?

假设没有发生假币问题, 那么:

王小姐是卖鞋的,一双鞋进货价45元,甩卖30元。

顾客来买双鞋,给了张100元,王小姐没零钱,于是找邻铺换了100元。

请问:王小姐一共亏了多少元?

你的答案是0元吗?

家园 进货价45元是干扰项,理解这个有点难吧?

你的题目,最后一句给完善一下,将其省略语给补上,有意见吗?

即变成:

请问:在此过程中,王小姐一共亏了多少元?

——————分割线——————

首先要明确“在此过程中”的内涵:

起点:顾客进店前一瞬;

终点:顾客拿鞋和找零出店后一瞬;

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卖鞋+换零。

王小姐跟邻铺的交换,忽略不计。

王小姐跟顾客的交换是以一双鞋交换了30元现金。

所以,在此过程中,关于这双鞋,只有被交换为30元现金的过程(卖鞋),不存在关于这双鞋的盈亏概念。

关于这双鞋的盈亏概念,只有将买卖两过程联系起来后才产生,才有:盈亏=卖出价-进货价

题目请问里的一共,是不包括王小姐买鞋这个过程的。

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背景介绍里的进货价45元,其实是没用的,同假币换零里邻铺一样,都是干扰项。

最后,你问的这题答案,我认为正解是0。

如果回到我的题目,多了个假币亏钱,正解是100。

家园 很好,再问一个问题,如果王小姐有足够零钱呢?

那么:

王小姐是卖鞋的,一双鞋进货价45元,甩卖30元。

顾客来买双鞋

请问:王小姐一共亏了多少元?

你的答案还是0元吗?

家园 请问:该题考察什么呢?

原题考察的是,做题者能否排除两个干扰项而得出正解。一个是普通难度的干扰项,即假币事件里邻铺因素;另一个是比较高难度的干扰项,即进货价45元其实是无须理会的背景介绍。

你简化的前一题,好歹还换币因素,但作不了干扰项,只是丰富了卖鞋的过程,而没法将过程的起点提前至进货前一瞬。

你这题简化到只有卖鞋的过程,这只适合小朋友做,因为小朋友理解不了盈亏概念是关于买卖完整过程的,只需要明白45-30=15就好。

如果一共只包含卖鞋这过程,不包含买鞋那过程的话,正解依然是0。

为什么理解这个逻辑就那么难呢?

家园 很好,你终于上道了,该题考察的就是进价,卖价,亏

这道题的核心就是:

1。一双鞋进货价45元,

2。甩卖30元

3。亏多少

其他假币/零钱都是干扰项,可以忽略,然而上诉三个要点不可忽略,否则这道题就不存在了,试一试省略进货价45元:

王小姐是卖鞋的,一双鞋甩卖30元。

顾客来买双鞋

请问:王小姐一共亏了多少元?

请问有这么出题的吗?想问什么?

家园 没有盈亏概念,是指卖鞋这个交换过程,

,也指王小姐进货买鞋这个交换过程,但不是指王小姐以鞋为经营活动的整个经营过程。

整个经营过程中:

买鞋:用45元现金交换一双鞋;

买鞋:用这双鞋交换30元现金;

盈亏核算:30-45=-15

一双鞋,在非交换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非以货易货的交换中,其价值表达为价格。

盈亏概念是买卖过程中卖价与买价这两种价格的计算。

家园 在盈亏概念上,你还是不上道啊。
家园 例子白举了啊,还卖价决定盈亏呢?

盈亏的概念在于买卖过程中的价格差值,卖价和买价一起来决定盈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