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如何看待汉能的全太阳能电动汽车? -- ywa13

共:💬43 🌺13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挣大钱的都是死多头

之所以叫死多头是因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一个成功天知道有多少多头已经死了。要么有爸比,要么命好的逆天,只能学习不能复制

家园 从其概念车的照片看,不可能跟踪阳光

照片上显示太阳能电池组是敷设在引擎盖,车顶,后备箱盖这几个地方。不可能弄成追踪太阳方向的可动装置。即使是安装在地面上的太阳能电站也只实现一个维度上的太阳追踪。汽车上弄这个难度和成本太高。

另外跑题一下。发电面板面积方面,假设车长5米,车宽1.8米,总的投影面积就是9平米。前后风挡玻璃的面积占去三分之一,6平米倒是做得到。不过我估计这算是上限了,除非不要后风挡。后方观察全交给摄像头。那样还能进一步增加电池面积。

家园 太阳能肯定不是唯一的能量来源

一定可以连接电网来充电,所以李河君的汽车这方面倒不会出问题。

车子的轻量化是肯定的,但不能一下子太轻。两辆车相撞,较轻的那辆车有更大的动量改变,也要吸收更大的动能,这是囚徒困境,必须有一个联盟来协调, 或者国家制定法律,限定最大重量,或者较重的车交高额税,反正必须有一个调节机制。

家园 独立思考和理性逻辑的力量

国内会忽悠和被忽悠的人都太多了。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才。回国见在发改委的同学,学历都是博士了,聊了几个他们在推的项目(产业升级,帮房企转行)没几个觉得可能成功的,比如精准医疗啊物联网之类,都是被忽悠了,但是一折腾就是几亿。其实就是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训练。国内最近这些大忽悠太多了,比如习总一上台就去深圳参观的哪个隐身材料研究,比如拿了国家科技一级奖的某软件操作。都是骗子啊

这个太阳能汽车的概念极其幼稚,违反物理和商业直觉,居然河里还讨论纷纷,只有陈王兄还能独立思考,值得赞。

家园 6000吨变成原料了

你给出的链接里说是6000吨原料,跟6000吨成品不一样啊。而且碳纤维生产技术和大批量碳纤车身生产技术是两回事啊。

不过既然你有内部消息支持,倒不必在bmw身上过多纠结,毕竟主题是汉能。

家园 确实是这样。

bmw可以拿做i3的下脚料生产碳纤车轮。但即使如此也不便宜。仍然不是我这屌丝消费得起的。

家园 完全没有必要

这个伺服跟踪是以前太阳能电池太贵的产物,现在完全不用。多几个板就行了。

家园 你判断的没错,但是结论可能反了

这个项目一定是为了解决充电动车的短板么,会不会有其他的商业动机? 商业活动有时是很复杂的,这些人智商高于普通人这个我相信,因此对于他们在做有些不合规律的事,更要跳出框框去想。

家园 在人口稠密地区占地面积是最重要因素

不用太阳追踪系统,占地面积太大了

家园 说的好

如果转换效率能到靠汽车上那点面积就能到给汽车充电,李河君还需要去搞对他这么陌生的汽车吗?直接把太阳能电池板卖给光伏电站都做不过来了,全世界都得来抢他的电池板,股价能飙上100倍,哪至于到在香港靠关联交易来给上市公司托利润的地步。

主楼上写的,那是把实验室中的、最好的、理论上的数据全部结合在一块搞出一个最好看的东西,然后就当成实际量产可行的产品了。

至于说首富必然聪明绝顶、必然算无遗策,穷鬼不要评价云云,我只能呵呵了。

原因?给个最简单的动机:搞个大新闻,炒作股价。

再说了,为什么必须推断到他心里想什么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呢?

家园 陈王兄,一个提示

其实光伏电池作为动力的问题相当大,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效率,这个常常被人忽略。

什么意思?

就是效率太低。无论是哪一种太阳能电池,给出的效率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测试结果。真实的光电转换效率要低得多。毕竟,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状况要收到天气和环境的制约,日照的强度和角度在大多数时间都是不理想的。所以,按照30%的转换效率来计算一部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很不靠谱。打对折都不一定够,可能要打2折。

家园 光伏电池不可能作为直接电池驱动电机的

先不讲效率,即使效率够,比如燃料电池都不可能, 内阻太大。今天的燃料电池汽车也是燃料电池发电,充进一个锂离子电池, 然后锂离子电池驱动电机。

今天的电动车,峰值功率动辄200kw,以300V电压计算,峰值电流666A,200mohm的内阻就要消耗88kw的能量, 导线早就融化了。

薄膜太阳能电池达到30%的效率是有可能的,过去一直认为单结太阳电池理论极限为31%,做N层(N为无限)把带宽覆盖到整个波长幅度,那你会得到最多不高于68.2%的效率, 最近的研究发现, 一个光子最多只能打出一个电子空穴对"的限制不合理,实际通过冲击电离的方法,已经能做到一个光子打出多个电子空穴对了;其次,能量小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能量也能通过“激子”间接吸收。这个理论上限还可以略有突破。

而太阳常数是每平方米大约1367瓦特。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x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我国平均年辐射量大概5200MJ/m2, 平均170W/m2, 但考虑到晚上没有辐射,中午五小时的峰值辐射肯定超过400W/m2, 用300W/m2来做计算可以接受。

近50年来中国地面太阳辐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外链出处

家园 逻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