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说的都是直的 -- 给我打钱87405

共:💬48 🌺11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我说的都是直的

点看全图

家园 自省

什么叫自省?就是自我认知、自我检测、自我调整。

当然,从整体来看,没有绝对自我,只有相对自我,好比1cm这个单位,它是相对的。

但是到下一层面,我们可以说,自我是一个绝对概念。好比在1cm和2cm的关系中,2cm是1cm的2倍,1cm是个绝对标准。

这也就是说,自我的形成,是一个相对过程,所谓相对过程就是个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之中,在“我”与“非我”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相对之下的绝对自我。

那么,仅仅是互动就能形成自我吗?不能。因为自然和社会比个人大,个人往往成为自然和社会的附属品,简单说就是随波逐流。

要形成自我,还需要时常自省。

比如,坐了一会,自行检查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而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了一书,自行检查看书时间是否太长不利于保持思维清晰。

孔子说,一日当三省,这是在说人需要自省。不自省,就不会形成自我。

不自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假设这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较少,他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不是太懒惰,就是太勤奋。

假设这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较多,他就没有自己的轨道,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来生活、工作、学习。

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没有自省能力的人,是非常依赖权威的。

在过去,社会情况相对简单,权威的自律性比较高,故而整体来看“还算好”。

在今天,社会变得复杂而多元,加上权威的自律性不高,一些没有自省能力的人,就有一种“失去了太阳”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极容易被一些权威俘获,从而逐步发展成脑残粉。

这种权威,有些是实体的,比如像高晓松。

高晓松宣称,喜欢看自己节目、读自己书的人,都是有修养、有知识的人。

而高晓松的粉丝对此颇为受用。

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高晓松的这个说法是一个模版:

只要喜欢我的,就是有眼光的,只要不喜欢我的,就是没眼光的。

这个模板有极强的排它性。

有极大的危害。

另一种权威,是无形的,比如享乐主义。

实际上,这种无形的权威也用同样的模版来吸粉。

支持享乐主义的,就是会生活的,不支持的,则是loser。

一般来说,选择无形权威的,往往是一些有社会经验的,所谓看破红尘的一些人。

这些人看起来是有独立性的,其实仍然是没有自我从而对权威有极强的依赖,虽然他们对实体的权威感到失望,但是“失去太阳”之感仍然非常强烈,故而很容易发展成为无形权威的粉丝。

从某种角度来看,人人都可以称之为某某人或者某某思想的粉丝。真正的区别在哪呢?

有自省能力的人,要么不会将自己锁在某个明星的周围或者某种思想的圈子里,要么即便在圈子里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适度的调整,而后者则是常见的,这是因为完全没用自省能力的人数量极少。

也就是说,自省能力比较高的人,会比较开放,他的具体表现是他会在多种圈子之间穿梭,并且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

简而言之,自省能力越低,越容易出现被锁死的情况,最极端的是被自己的惯性锁死,常见的是被某个有形或无形的权威锁死。

锁死的人,会有极强的排异性,他们会发展出一套理论来“支持”自己,排斥所谓的“非我”。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一些人过了一些年有了大变化呢?给人一种脱胎换骨之感呢?

这实际上一种错觉。这种人,只不过是从甲圈子换到了乙圈子,换圈子的路径是多样的,比如处在不同的年龄段,换了工作,偶遇,等等。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变,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会有某种所谓的信仰,并且有所谓的坚定——换了圈子之后便会将之前的信仰完全的抛弃。正因为如此,他们时常有“重生”之感。

打个比方讲,你会发现这类人,在某一段时间,坚定的喜欢吃西瓜,并认为除了西瓜之外一切都是坏的,下一个时间段,坚定的喜欢吃香蕉,并认为除了香蕉之外一切都不值得去吃。

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人生并没有积累,没有阶段,只有不同的时间段。

因此,不难发现,最需要自省的,就是自己的固化、封闭程度。社会中往往有一种说法,要打破原有的圈子,砸烂原有的枷锁,实际上,这种说法在执行面来看,只是换汤不换药,历史只是在不断的重演。

真正的成长乃是如一个三角形“吸收消化”一个新的顶点之后变成了四边形。

真正的成长是一种扬弃,是一种结构上的改变,是融合与重组。

我以为,应当特别注意自省与反思的区别,反思往往是从碗里跳到了杯子当中,反思往往极其“健忘”,同时也极其“暴力”——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

我们中国人提倡天人合一,人应当向天学习。可是,到底学什么呢?就是天的这种包容的态度,没有忘掉过去,也不存在重新开始,三角形变成四边形,原来的三个顶点仍然还在,只是所占的比例与以前不同了。

生物之所以多样,就是因为地有一颗极其包容的心,地在不断的成长啊!地也是在向天学习啊!

家园 最后的晚餐

这是最后的晚餐,但又并非是最后的晚餐。

话从哪说起呢?还是简单聊聊商品交换吧。

假设,甲城会造汽车,乙村会种水稻,并且甲城的人需要稻米,乙村的人需要汽车,并且双方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那么交换就会发生。

在这里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从表面上看汽车是富含先进技术的产业,但在交换中两个行业是对等的。用一句中国俗话来说,就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甲之所长即乙之所短,甲之所短即乙之所长,双方“理当”平等,可是为什么仍然有许多人坚持认为造汽车比种水稻高级,进一步认为分配时前者应该拿大头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认知上的偏见,混淆了绝对与相对,将绝对中的优势带入了相对关系中。

另一个原因是短缺的事实存在。比如甲城只能制造50辆汽车,而乙村需要100辆,同时乙村种植的水稻完全满足需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乙村有非常大的可能出现内讧,竞相降价以求得先机。这种短缺,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所谓客观的,就是指一个新兴产业在初期总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所谓主观的,就是今天大行其道的饥饿营销,有意压缩产能,制造出短缺假象。

然而,饥饿营销并非是新鲜事物。比如在古代,一夫多妻制之所以成立,关键在于“绝对意义上的好男人”短缺。并且经由一个目前尚不太清楚的阶段,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男性因为是社会性生产的主力军,故而整体大大强于女性,如同汽车比水稻高级。二者共同确立了一夫多妻制的合法性。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男性强于女性的观念,往往流行于中上阶层,也可以简单说,是所谓的主流理论界对这一观念有很强的偏好,在靠下的阶层,也就是在实践层中,女性并不总是接受这种观念,女性的对策往往是不争论而靠实力说话。

现在我们很容易发现,在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大体可以说是1:1,也就是说,“造物主”并没有“制造”出任何一方的短缺。换而言之,“绝对意义上的好男人”之所以短缺,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因为偏见,因为战争,因为掠夺。我甚至有一种很深的怀疑:男性为了保住自己的既有利益,有意宣传“牺牲”精神,并通过实际行动消灭或者矮化一部分男性,制造出短缺现实,并且巩固了男性比女性强这一观念。哪怕就在今天,一些讨不到老婆的年轻男性也是十分热衷于战争的,尽管只是发发“嘴炮”。

事情总是会发生改变的。

在我们经历了自由平等观念的流行、革命、妇女解放等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社会中出现了小鲜肉和剩女现象。到底是什么推动了社会的变化呢?恐怕目前还不知道。但能知道的是,小鲜肉和剩女现象的背后是“女性的崛起”。一些大胆的女性开始与男性建立女强男弱关系。一定要注意,女强男弱关系和男强女弱关系,既有不同,也有相同。不同是显著的,相同的是什么呢?仍然是一种支配从属关系。这实际上是我们多数人的一贯作风,并非是要改变一种关系,而是要改变自己在这一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现在来让我聊聊小鲜肉和剩女现象。有一个前提不可忽视,那就是夫妻关系受社会总关系影响,尽管是“一对一”,但双方建立平等关系的家庭仍然是少数,多数还是一种支配从属关系,这种支配从属关系依赖于双方的差值。尽管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这个差值到底有多大时最为稳定,但是完全可以推想出,小于或者大于某个合适的差值,这种支配从属关系就变得不稳定了。大量的女性走进社会,带来的是女性整体实力的上升,从宏观层面上看,男性与女性的差值在变小,而观念却还“走在改变的路上”,从而对支配从属关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剩女现象是这一冲击的其中一个“成果”,剩女们发现自己不容易找不到能支配自己的优秀男性,同时又“恍然大悟”般的意识到自己可以模仿男权,找一个或者几个年轻(往往代表着弱势)男子结为各式各样的伴侣,这就是另一个“成果”——小鲜肉。但这让人感到焦虑。焦虑的根本在于选择的多元,并且在夫妻或者说男女关系中,另一种选择即女强男弱是“负值”,与传统认知是背道而驰的,是阴阳颠倒的。所以,大概可以做这样的猜想:即便取“负值”也逐步被大众所接受,变成了一种正义,即不论正负号只看差值大小,仍然不能有效改善焦虑。这就是过犹不及。当一个人只需要一种时,出现了两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自由是许多人无法驾驭的,所谓“百受其利,必受其害”,就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所有的中产焦虑,都是这个原因,“可上可上,可左可右”。这里所说的中产,并非只有一种维度。

师生关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师生关系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这种形式下的支配者与从属者之间的差值显然要比“一对一”来得大。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兴起,一些传统教师,也就是“知识硬盘型”、“复读机式”的教师,明显的“镇不住场子”了。旧学校有两种对策。一种是降低学习和考试难度,比如北京、上海的高考题就比其它地区要容易一些。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种极坏的对策,然而“坏中有好”也是需要注意的,但这个问题就不在此处展开了。另一种对策是提高教师方的素质,这里也有几种具体办法,其一从高等教育下撤一部分教师,淘汰最末端的教师,其二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其三是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实际上这三种办法在现实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只不过在操作层面来看,还要考虑其它要素。然而在如今这种贫富悬殊不断拉大(这本身是男性利用市场“战争”来维护男权既得利益的结果)的背景下,学生和家长都等不了这种缓慢的变革,于是,首先是课外班和培训机构的不断渗透,然后是网络教学的强势插入,并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站在今天,完全可以预见到,哪个国家率先从教育这个领域突围而出,哪个国家就会在未来收获甘甜的果实。

“战争”从未谢幕,这一次胜利的天平会倒向哪一方呢?我想,一些旧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们,恐怕还不知道自己是在享用最后的晚餐吧。

通宝推:也要崛起,
家园 我们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我有一个自认为了不起的答案:我们处于一个暴发户时代。

大概可以说,这一时代是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的。

首先登场的暴发户是欧洲,接着是日本,然后是苏联,苏联之后是美国,再之后是中国。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代有一些特质:

嫉妒特别的流行,

“作”与“造”极其普遍,

听到捷径两个字就两眼放光……

暴发户的时代,就是一个暴发户站起来,然后躺下,接着另一个暴发户站起来,然后又躺下,此起彼伏。人类社会仿佛是在做仰卧起坐。

当然,也可以当成是老天爷在打地鼠。

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循序渐进难道不是一种万能真理吗?

不是。循序渐进并非是一种万能真理,它只是其中一条腿。

还有一条腿,就是“基因突变”,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暴发户。

可以预见的结果至少有两种:

突变不成功,整个人类就此退出太阳系。

突变成功,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等待我们的命运是什么呢?

只有天知道。

家园 对暴发户一词的一些解释

其实我并不认为这个词很准确,基因突变也不准确,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因为人类社会是独特的。

用暴发户,目的是为了便于从个人角度理解,用基因突变,是为了便于从人类整体理解。我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并没有褒或贬的意思。

如果说循序渐进是必然,那么基因突变就是偶然。一个个体暴发户,有没有可能引发巨变呢?其实我们今天是不能下定论的,我是指一些暴发户是不是有可能改写他的(记忆)遗传信息?但若将体量放大N倍,上升到人类社会的演变进程这个层面,是不是就有相当大的把握说,这样的暴发户时代有相当大的可能会改变人类社会的“基因”呢?比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就有很大的可能在原有的“基因序列”中插入一段新的代码。那么历史中一些文明的灭亡,是不是其实是突变失败呢?是不是原因在于体量不够大呢?这都是需要思考需要去搞清楚的事。

家园 活错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一个关于高考的补充

目前在北京就读的外省学生,将来会特别悲惨。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北京所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实是个假象,是多数人沾少数人的光。

否则,为什么北京的高考题要比其它省份容易得多?

真要是教师处于整体高水平,那么比赛当然就会难度 更高。

所以北京真实的教学质量,在多数这个方面,是非常低的。

他们是靠降低难度,以及提前获取考题这种所谓的天然优势来造假的。

可是,对于目前在北京就读小学初中、将来要回到原籍参加高中学习和高考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惨剧。

完全可以预见到,这批学生回到原籍之后,会遭受双重打击,学习成绩比不过大多数学生,打架打不过大多数学生。

我猜想,几年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校园暴力在高中频发。

家园 地区性培养方向有差别,跨区必然存在悲剧的可能性

拿个美国的中学生和北京的中学生来类比北京的中学生和外地的中学生就可以理解这种差别带来的悲剧。美国的中学生来北京参加高考,忽略语言的差别,也是要悲剧的。

北京的孩子4岁多一周8节兴趣班(极端的10节),相当累。不能说这么多兴趣班对未来的成绩、人生幸福指数有多大用处,只能说孩子、老师、家长都不轻松。同样的时间,外地孩子用来补习语数外,应试成绩肯定杠杠的。

当然走哪条路家长是可以选的。

家园 嗯,所以中国古代有道德评判

如果道德评判为负,那就不算人了,自然也就没人权。所以法不外乎人情,因为除了法,还有人与非人的高纬度评判。这玩意并不纯粹是“糟粕”,现代为了强调法制的好处,片面宣传古代的“封建落后性”,这其实也是个误区。

家园 毛主席肯定没说过“人的唯一属性是社会性”

较个真。应该是主要属性或者根本属性。

家园 可选有限

早些年搞素质教育改革,初衷也许是好的。城里的孩子没有什么生活,原始积累很少,脑子不大灵光,类似于古代贵族教育的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是一个补充。然而事与愿违,“顶层模仿师”们大概忘了高考仍然是主题,所谓素质教育变成了各种投机活动,学琴是为了走特长生的捷径,学奥数是为了凑齐奖状数量,诸如此类,想来大伙都是清楚的。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学生综合素质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是逐年下降。可是像北京这样先行先试的城市是如何反省的呢?降低考试难度,教师带头作弊。据说北京接下来打算取消中考——小学挖了六年的坑,初中怎么填?不光是北京如此,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不同;不光是中小学如此,高校也是如此;不光是中国如此,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如此。这是一股风潮,可选余地不大。

家园 我也较个真

其实我不接受“唯一”,但凡“唯一”都容易变成迷信。

家园 政策的变化并没有降低家长和孩子的投入

目前没有消息说要取消中考。小升初倒是有划片直升的,这刺激了小学和对口初中都还不错的学区房价飙升,要是小学好对口初中不好但还想上个牛初中的话,只能小学拼命学拼命考,我前面说的那个每周十几节班的就是这种情况。所谓兴趣班,是在本来语数英学习之外另加的,不是学了这个就不用学那个了,投入只多不少。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三十年前炒的比现在还热呢,家长基本上都在少年宫给孩子报才艺班,但高考的时候除了分流走艺术生的,没听说谁拿才艺加分特招。这几年感觉素质教育已经降温了,才艺累计最多加5分,这对学习中游的孩子没任何作用。

当前教育政策把老师的负担大大减轻,原来老师的工作有一半转移到家长身上,社会舆论转向,导致老师不管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学生负担其实还那么多,对于家长来说,课堂内容大幅削减,但考试超纲是常态,看看补习班蓬勃发展就知道有多少内容从课内转移到课外了。

当前诟病的不应该是素质教育,而是在课堂孩子都学什么,考试都考什么。学的简单考的难,老师的工作体现在哪里?

最近忙隔了好几天回复,可能有点偏离主题,说哪算哪吧。

家园 古代人选择自由权大,这完全是个美丽的误会

在封建旧社会,百分之95的人根本没有选择权,祖祖辈辈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而已。

所谓可以选择做农民,也可以选择做官,那只不过是一小撮地主的权利。

家园 嗯,只有读书人才算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