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家园 张三

不太清楚法律解释,大概是张三罪重些,毕竟是实施强奸计划,李四只是临时起意,哈哈!

事实都是一样!

张三
家园 张三犯了一项罪,李四则是两项

张三从头到尾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去的,因此闯入民宅为手段,只记一项罪名,强奸未遂。

而李四就不一样了,他既是入侵他人住宅,亦是入侵他人身体(未遂)。

家园 所以法律是法律解释的权力

一个有预谋的犯罪和一个没有预谋的犯罪,为何非要刻意回避第一个也是私闯民宅呢?

这种诡辩除了法律界自嗨之外,普通人是不认账的!

家园 一个必须掌握的核心公式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而,这句话是不对的。它不对在哪呢?在于它把一枚硬币硬生生的剖成了硬币的两个面,所以,它的【所谓】对立面就是:毛之不存,皮何以存?

我们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以为,事情的原本是,皮离不开毛,毛离不开皮。这就类同于,有的人既可怜又可恨,而不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或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要公式。这个公式有非常多的具体应用,这里只讲四个。

第一个应用场景:如何考察一个团队是否有前途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有一段记叙,大意讲的是边区的几个农民凑一块发牢骚,在场的一个年轻人听不去,表示“这不好那不好你们可以走啊”,结果农民立刻表态“绝不离开边区”。

我以为,斯诺在边区见到了许多人许多事,他之所以把这一段所见写进他的书中,是有他的用意的。那么,斯诺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我认为他想表达的是,“毛”尽管有牢骚,但并不想离开边区。也就是说,斯诺在表达,边区的政策是成功的。

我们考察一个团队是否有前途,不是去看它的核心成员,恰好相反,我们要看这个团队里的“边缘人”,也就是“毛”。如果能hold住这些“毛”,那么这个团队就有前途。反之,这支队伍是一定要完蛋的——当最外一层“毛”脱离之后,原先的倒数第二层“毛”就变成了最外一层,也会脱离。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最外层的“毛”,一定是需要你去争取它的。他们之所以是“毛”,就是因为他们是“墙头草”,你不去争取,别人就会把他争取走。换而言之,我们是通过考察一个团队的“毛”,来考察这个团队的核心领导团队是否懂事。核心领导懂事,就明白要花大力气来团结“毛”,不懂事的领导就视“毛”为草芥。光是明白,还不够,还要能“做到”。因此,考察一支队伍中“毛”的动向,就完全可以判断出这支队伍是否有前途。比如说,我们如何去考察班主任呢?我们就要看他这个班上的差生是怎么一个动向,而不是去看他班上的优生。

第二个应用场景:化学反应

这个就容易多了。对于一个原子 而言,什么是它的“毛”?最外层的电子。如果某个元素最外层的电子很容易逃逸,那么这个元素我们就说它活泼。

第三个应用场景:置装

我们都有同样的切身体会,那就是全棉的衣服穿着舒服,纯羊毛袜子穿着暖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毛”。

全新的棉制品穿起来都 是非常舒适的。可是时间一久,就不那么舒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毛”被洗掉了。越洗“毛”越少,“毛”越少就越不舒服。为什么夏季的服装最多只能穿两季呢?这是因为夏天衣服洗得勤。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不会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大牌、精品,再怎么精品,也禁不住洗。我买 T恤,几乎不会超过50,最多穿两季。

有的人脑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比如他会花5000块去买一件羊绒衫,但他也知道洗多了这衣服就不保暖了,于是不洗。可是,不洗怎么行呢?穿在身上,会沾上体味,也会沾上其它外来的异味——比如做饭会有油烟味。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花5000元买一件所谓的精品,不如买10件500的,我穿一季就扔了。

这就是“衣不如新”。衣服就是要经常更换的。

顺带 说一句,如今我们人类的科技所制造出来的化纤织物,统统都是没“毛”的,穿着身上,如同穿着铁板——柔性铁板它还是一块铁板啊!

第四个应用场景:如何考察一个人是否可交?

对于一个个体而言,什么是他的“毛”呢?就是他身上的小毛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身上的小毛病很在乎,很重视,那么他最外层的“毛”就不容易脱落,他就是一件不会掉“毛”的毛衣,自然是暖和的,一直都很缓和。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身上的小毛病不以为然,那么他就相当于只能穿一季的全棉T恤。我们跟这种人打交道的感受是什么呢?每况愈下。为什么N多夫妻越是到后来,越是看对方不顺眼呢?就是这个道理,两个人都是“掉毛”的,并且掉得很厉害。

今天就讲这个四个应用场景。

最后,让我把公式再说一遍:

你可以在脑海中画一个圆,圆心就是核心价值所在,就是“皮”,而圆周就是“毛”。“毛”是一定有逃逸倾向的,所以必须要想方设法、富有耐心的去争取“毛”——甚至要做到每一根“毛”都不能轻易放弃的程度。

如果不这么做,这个圆就越来越小,越来越萎缩,最后就会变成一块“白板”,一张没有毛的皮。

通宝推:青菜园子,
家园 几点补充

哈哈,今天这篇文章有朋友读了之后表示“十分受用”,让我再多讲几个具体应用,以便加深印象。如果我拒绝,那就是却之不恭了。

知道为什么今天N多人容易患上皮肤癌吗?ta天天用脱毛剂、脱毛膏啊。没有了毛的皮还能禁得住风吹日晒?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玉,而不喜欢钻石?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对“天鹅绒”更有好感?为什么屏幕是替代不了银幕的?

这是因为钻石发出的光是没有“毛”的皮,而从玉、天鹅绒、银幕上反射到人眼中的都是漫射光,漫射光就等同于有毛的皮。

一支队伍是如何越来越壮大的?一个人是如何越来越强大的?

一支队伍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那就是因为它的核心领导有超强的吸引力,如此一来,起初最外层的“毛”不再动摇,反而是趋向坚定,这样很快就会吸引到新的“毛”——这些“新毛”就变成了最外一层。反复如此,就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这是在讲一支队伍。我们看美国恰好相反,它是倒行逆施。就拿美国黑人来说罢。他们并非是原住民,是被吸引过去的“毛”,可是美国白人或者说美国精英对待这些“毛”是什么态度呢?

而对于一个人而言,他是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惜自己的羽毛”。

什么又叫“爱惜自己的羽毛”呢?就是拒绝同流合污,不会整天跟一些宵小凑在一起;就是重视自己身上的小毛病,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那么,什么叫又拒绝同流合污呢?就是不看朋友圈,因为“辣眼睛”;就是不当杠精,因为“杠不赢”;就是不三天两头凑一起发牢骚,因为“牢骚太盛防肠断”。

什么叫“勿以恶小而为之”呢?就是刚一屁股坐下来,突然想起来还有事要办,就立刻站起来,而不是自我辩解说“坐一会怎么了”。就是摆出一副“葛优躺”的架式之后自己意识到这样做不妥,于是立刻坐正,而不是“再躺一会怎么了”。

什么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呢?这,还需要我说吗?

家园 “皮毛关系”的后续

不论是蠢还是坏,这世界上N多人都盯着精英、优生,对吗?所以,其结果必然就是最后只剩一张无毛的皮。

我闺女所在的乐团就是这样的,如今完全是在粉饰太平,实际上呢?实际上已然难以运转,但所有人都假装“岁月静好”,老师、学生、家长。

事情走到这一步,再蠢的人也知道回天无力了。

所以怎么办呢?把窗户纸捅破?

我们中国2000年的历史是怎么回事?所谓的改朝换代,就是不断的有人把窗户纸捅破,可是捅破了之后,马上就有人把窗户纸重新糊上去。

我闺女跟我说起她学校发生的一桩事。有一次,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就在会议期间,有一个学生跑到讲台,“夺取”了麦克风,ta向全校师生说:学生天天假装来上学,老师日日假装来教学,请问,这事大家真的不知道吗?问题是太假了,假得受不了啊,连学校食堂的饭都是假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沉默了很久。

过了一阵子,来了一个“彪形大汉”,他冲上讲台,将该学生驱赶了下去。紧接着,台下的学生开始纷纷议论(我闺女当然只能听到学生在说什么),说东说西说了一堆,其实都在说,“这个学生是傻子吧?要么就是疯子。”

看明白了吗?N多人,不管他是朝廷里的大官,还是所谓的平头百姓,他们都是自觉自愿的,要去维护,这层窗户纸的——我这句话本身难道不是捅破窗户纸吗?

我女儿跟我说完之后,我就“嘲讽”她:你的书白读了吗?当年英国流行假白面包,后来有一个化学家把这件事给捅破了,结果怎么样?结果大家“震惊”了片刻之后,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而那位揭露真相的化学家是什么命运呢?被迫逃离英国。不逃走,就会被人杀死。

这个世界上N多人,不论他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是光着腚的皇帝。一个孩子高叫道:“啊!皇帝怎么光着身子出来了?”皇帝听了之后,反而更加挺胸阔步了。

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捅破窗户纸是无意义的咯?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只能这么说,回顾我们中国2000年的皇帝官僚史,不断有人以赴死的姿态去捅窗户纸。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这些人,个个都“心里有数”,此去必定是“有去无回的”,并且,搭上的不止是自己的性命,还有自己的族人。

2000年啊!2000年才诞生了一个毛泽东。毛泽东就不是捅破窗户纸这么简单了,毛泽东是造反呐,是革命呐。所以为什么说干革命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呢?想干革命吗?那就得做好准备去死,必定是九死一生的。

我干不了这种事。我是个穷者。我只能捅自己的窗户纸,革自己的命。为什么有的人不敢跟我瞎BB呢?因为他一看就明白了,我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革自己的命那是不眨眼的。尽管我对别人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如果把我惹急了,那我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所以他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就不敢跟我瞎BB了。

我也只能说,人类记录自己的历史越是丰富,时代的车轮越是向前走,后面出现的义士就越是难能可贵。

为啥啊?因为他妈的历史看得越多,就越是明白,窗户纸你给他捅破了,马上就有成群的人自觉自愿的重新糊一纸窗户纸,这他妈的无异于蚂蚁撼大树。

你这一边是前赴后继的去捅窗户纸,他那一方是源源不断的糊窗户纸。你这一边势 单力薄,他那一方人多势众。干不过他们呀!

干不过也要干。这就叫牛逼。

啥叫牛逼?牛逼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道九死一生,却义无反顾。啥叫真正的勇士?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革命的,就是真正的勇士。

那么,什么叫穷者呢?穷者就是不牛逼,只能革自己的命。

家园 读书读到想把书撕个粉碎是怎样一种体验?

明神宗朱翊钧在大臣的“逼迫”下十分不情愿的让朱常洛当了太子,于是朱常洛就搬到慈庆宫去住了。

后来有一天,慈庆宫闯进来一名陌生男子。该男子手持一根枣木棍,见人就打,一直打到慈庆宫的前殿。这是叫闻讯赶来的太监们给拿下了,否则真有可能把朱常洛给打死。

朱常洛是谁?朱常洛是朱翊钧的亲生儿子,皇长子,但并不是皇后所生,也不是明神宗的爱妃郑贵妃所生。朱常洛后来继位了,就是明光宗。他当皇帝有多长时间呢?不到一个月,20来天,就挂了,并且很有可能是被人毒死的。

为什么这名陌生男子能够如此轻松的闯入皇城禁地呢?

其 一、所有的内宫侍人都知道皇帝对他这个皇长子是什么态度,所以慈庆宫一向都没有守卫,就两个老太监看门。

其二、有人引路。引路的人,就是皇帝宠幸的郑贵妃那的太监,刘成和庞保。

这要说起来,是证据确凿、无可抵赖了吧。可是皇帝最开始是怎么表态的呢?他说这位男子是个疯子,杀了就OK了——实际上,“疯颠男”一说是一些所谓明白皇帝心思的大臣提出来的。

然而其它大臣们不同意。大臣们说,开朝200年来,没有这么办案的,犯人自己都招了,是谁指使的,犯人自己都承认了,根本就不是什么疯子。皇帝没办法,于是又想了一条“对策”:只能把招供书里直接涉及到的人,给杀掉,其它人,不能动,所谓的不能殃及无辜。也就是说,要将这位张姓男子,以及他所供认的刘成和庞保两个太监杀掉。大臣们仍然不同意如此结案,但皇帝坚持己见,并且作势“龙颜大怒”。大臣们一看,“得,我也不说了,就这样吧。”

你以为真的会这样吗?如果真的把两个太监杀了,那不相当于承认了背后的主使是郑贵妃吗?那不相当于承认了皇亲国戚在干涉朝政吗?

所以后来又变卦了。这次是怎么变卦的呢?皇帝实在不好意思出来遮羞,就指使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被暗杀的那个对象,朱常洛出来说话。

朱常洛怎么替这两个太监辩解的呢?他说,这两个太监平时比较刻薄,所以张姓男子就怀恨在心,于是持棍闯入宫中,以此泄愤。这样来看,两个太监最多就是“做人不行”,并没有什么阴谋诡计。

朱常洛的话音刚落,就有大臣实在是受不了,当场“暴笑不止”!

大家想象 一下,这是怎样一种场面!!!

我看到此处,就差一点把书撕了个粉碎,就跟一些人受不了要砸键盘一样。我就跟一头困兽一样,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气得发抖。

那个受不了的大臣,叫刘光复,他是一名御史。实际上,他并没有“暴笑不止”,而是高呼:“皇上极慈爱!皇太子极仁孝!”皇帝当然听懂 了,于是大叫锦衣卫何在,然而,没有一人应答。皇帝更加恼怒,于是命太监将刘光复当场逮捕,将他押下去听侯发落。当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站出来替刘光复开脱,意思是说,这就一SB,皇帝您不要跟他计较。

我很生气,我很愤怒。我就在问我自己,我为什么要愤怒呢?这都是他妈的陈年旧事,这他妈的跟我八杆子打不着啊。

幸好当时我身旁没有人“招惹”我,如果有,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管得住自己。

转天我又把自己批评了一顿:如果我因为愤愤不平,就找别人泄愤,那我岂不是跟朱翊钧这个狗皇帝一样?我岂不是也变成了一条狗?我读了这么一段骇人听闻的历史,就如同被疯狗咬了一口,于是我就得了狂犬病?

哎,做人难呐。想做到出于污泥而不染,难于上青天。

家园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手刃了朱翊钧

其实不是手刃,而是我拿一把羊角锤把他锤死了,不是一下了锤死的,我折磨了他几个月,我把他的每一根骨头都给敲成了软糊糊。我感到十分的过瘾,这个害人精,这个袒护自己、包庇自己、纵容自己的、卑鄙无耻下流的害人精,我终于杀死了他。

然而,我居然在梦中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做白日梦,做黑夜梦,全他妈的是幻想!我肩膀上扛的究竟是什么脑袋?这个脑袋要它何用啊!我就想做梦,我连他妈做梦都做不好。

于是我很生气的“醒”了过来。

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你啊,就是个娃,还没有长大呐。知道什么叫化悲痛为力量吗?你懂吗?你真的懂吗?

我无言以对,我一句话都不敢说。是啊,我还没有长大,天真,幼稚。我总以为,我见得多了,我听得多了,我见怪不怪了。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仍然会愤怒,我会愤怒到通过做梦来泄愤。

怎么办呢?to be or not to be?大哥,不要骗自己了,这根本就是个虚假的问题。要么,假装活着,要么,真爱,谈什么生存与毁灭!

我骗不了自己,我必须要学会化悲痛为力量。

家园 全是人民艺术家

皇帝、太子、一众文武大臣,个个都是人民艺术家。唯独这个刘光复功力太浅,居然笑场了。方从哲说他是个SB,我认为没有说错。

这个刘光复后来怎么样了?

“梃击案”发生于1615年,刘光复因为表演功力不够,被关了5年,1620年才得以释放。然后他就回家读书去了,估计跟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一个思路。刘光复是1620年正月初一给释放的。朱翊钧恐怕在那时已经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何必为难一名不合格的人民艺术家呢?

1620年,明光宗继位——另一位人民艺术家,朱常洛。他是八月登基的,九月就挂了。为啥挂了呢?吃了一颗红丸。这就是著名的“红丸案”。

明光宗登基后赐官刘光复光禄寺寺丞,可是刘光复还没有上任赴官,就死了。

家园 明朝的世界真没法看

有时真觉得还不如满清。当然,满清也是一群糟货。

家园 五十步笑六十步,六十步笑七十步,七十步笑七十一步
家园 还以为你是用尿把他呲死的呢
家园 看来你不知道后来李闯王把福王给煮 了吃了

跟鹿肉一块煮的。

福王就是朱常洵,朱常洵就是朱翊钧宠幸的郑贵妃的儿子,也就是皇三子。这个朱常洵比朱翊钧还要过份。朱常洵的儿子叫朱由崧,南明第一个皇帝就是他。

家园 那些大臣也很可恶

拥戴一个废物点心当皇帝,一个月就挂了,还成为上层巨大分裂的一个因素。

家园 你的系列文章都很奇怪

虽然其中60%我认为你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但是剩下40%却让我觉得启发很大收获颇多。

没错,是启发。

这40%的量虽然比不上那60%,

但质方面是压倒性的优势。

难道我怕碰到有缘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