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2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的意思是

改开之后,大寨最终也走资了,没再搞公社了,算大概公分了。

家园 懒厨同学,我又要来捣蛋了,呵呵

郭凤莲在这段日子,开始冷静思考。她回忆说,虽然大寨是中国农业的标杆,但除却荣誉因素,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并不高。辉煌时期,大寨村民每人每年能分配到一斤半小麦,小麦奇缺;过年包饺子,也用玉米面做皮。她开始痴迷地阅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著《复活》——大寨需要复活。

在西河,通常我们只讨论了经济问题。

实际上,前30年中国之所以比较稳定,(特别是文革时期)是因为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封锁了外部世界的消息!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人民,不要说压根就不知道我们的对手--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就是对苏联和东欧集团的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根本不清楚!因为中国政府不让中国人民知道啊!这当然是四人帮的错! 它们对中国人民的政治高压和严厉管制,导致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就是高级干部,都不了解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就是东欧人民的生活水平,都远远的比中国人民好啊。。。更不要说,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水平 啊。。

1980年代初期,中国上演了一部东德讽刺电影《部长轿车的风波》,内容是:

哈奈斯是东德某工厂的高压线安装工人,在自己的双胞胎儿子出生后,由于之前的车挤不下家庭的所有成员,他和同事们谈起了买车的问题。不久他的同事们在购车处看中了一辆报废的海鸥牌轿车(苏东国家高级轿车,相当于当时中国的“红旗牌”),为此他决定回去和老婆商量。同时,因为这辆车已经报废,他也去和工厂的经理商量了这一切,但经理以车已报废坚持反对。

最后,同事提出自己的亲戚可以把车修好,而卖车方却觉得工人要买部长的高级轿车是问题,所以特别做了级级的请示。最高领导以事情太小为由而没表态,但下面却因为讨论得太含糊而同意了这一切。

结果,奇迹出现了,在路口明明已经违反了规则,可警察竟还移开标志牌客气放行。回去后,老婆马克西惊呆了,她先是指责了丈夫的荒唐,继而又提议干脆买辆新的,可最后得出的结果却是:就算卖掉这辆也不够买辆便宜的(这辆本来更贵,只不过这次碰上的是过期货才特别降了价)

高级车的优待

车子上路了,警察们竟主动跑来开道,饭店经理也主动跑来提供了高级房间。哈奈斯本人最难解决,他住的房间竟已有一位贵客住上了,这下顿时让经理犯了难,哈奈斯同意让他也跑去请示。买球票时因为拿了东德马克就没法进去,可当哈奈斯开出了那辆车,门卫立刻放行了。

但是妻子却很不喜欢这辆车,哈奈斯无奈只能处理,但是厂方却拒绝退换已卖出的车,换给别人不是被以为开玩笑;就是嫌车税太高,结果到处都没能换掉。

工人哈奈斯有了辆部长轿车,这件事一时间成了邻居们的笑料。无奈下哈奈斯只好在家里建起了车库,这下暂时隐藏了这辆车的存在。不久,他开着车出去,结果竟被一个酒会当成了重要客人,还有人问他的儿子究竟他父亲是谁。而老婆马克西请托儿所照顾双胞胎时,对方本来已经嫌弃她要托付两个,但因为这辆车也还是违心同意了。就连上东德特色天体海滩时,大家也因此对这辆车议论纷纷…… 作者:安德烈伊唯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281305 出处:bilibili

看见没? 东德的普通工人,当时(电影在东德上演时间:1979年6月)都可以买得起家用小汽车,比中国人民的生活好多了吧?

结果呢?

电影拍摄完成(1979年6月)的十年之后,东德政权就垮台了。

想想这个,再想想大寨人民过年一斤半小麦包饺子,好笑不?好笑在,当时的中国人民,还不知道自己多么的幸福呢。。

这还是和东德人民比生活水平,如果和西德人民比生活水平,呵呵。。。

改革开放40年了,总算是赶上了很多了。。

目前,去年中国人均GDP是1.25万美元(历史性的超过了俄罗斯),美国是6万美元,新加坡也是6万美元,巧了。

家园 【原创】要全面的看问题

前三十年,中国的人口多,科技、种子、化肥水平不行,农民种地的收成也不会好。

后三十年,科技水平提高、高产种子出现、化肥厂建多了化肥得到大量的运用,收成自然就好了。

国内目前的高产种子,都是在前三十年组成的科研组努力下的结果。

拿前三十年与工业国家去比,是非常不准确的。

家园 这个最开始是说大寨是否给了农民好处,

这您该同意吧。

另外,我不是很赞成大概工分这个话,从技术上说,除非在特定情况下计件,农活大多很难计件,因为有质量要求,所以工分这种形式难免。

家园 加拿大的钾肥连铺10年。

中国土壤缺钾,中国印度是加钾的头两客户。

五矿曾(ˇˍˇ) 想~买个矿,被人家断然拒绝。

家园 继续捣!

这样河里才会热闹!

家园 其实解放初期土共就给农民分田了

这个好处更实在。

说大寨在初期给了农民好处当然是事实,那是因为把农民组织起来后,有了更多的产出,农民的生活对比之前有了改善,这种改善,是他们付出劳动后应得的,这点我不会否认。

但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更好的制度,让农民发挥更大的潜力,让他们的生活改善得更多呢?

说个小事,上周出差,同行有个东北的朋友,他父母在东北的农村,七十多岁了,老两口侍候着几百亩地,种东北大米,现在的做法是,每个环节有各种专业的公司,帮他们插秧,施肥,打药,收割,最后出售,基本不用两老辛苦。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在深圳上海,也不用怎么操心。

这种制度,是不是比计算工分,更让农民获益呢?

我感到困惑的是,按照传统的剥削理论,这两老,算不算不劳而获,是不是地主阶级呢?😏😏😏

家园 我们就是战略火箭军--“捣蛋部队”的。。哈哈

其实,文革期间,大寨的老百姓过年发一斤半小麦包饺子,大伙儿还觉得生活很幸福,要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可是,他们知道中国的敌人--美国及其同伙们的人民的真实的生活水平吗?

文革以后的1979年,王震同志率团访问英国,他看到英国普通工人家里都普遍有小汽车,他不敢相信,他还以为是英国政府搞的欺骗手段来忽悠中国人的。连他这样级别的干部都不了解西方国家 的真实情况,可见中国当时(文革时期)的信息闭塞和信息管制、思想管制有多么的严重。不敢把西方的真实情况告诉老百姓啊。。

当时的中国,对自己的对手---美国及其同伙的真实情况,从上到下都不了解,这和现在的西方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不是一样的糊涂么?

家园 幸福感其实是对比出来的

不去对比国外,改开前比解放前要好,自然会满足。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亲历过改开前的情况,看数字以为那个时代更好。。。。

家园 可笑,这是中国工业化对农村的回馈 -- 有补充

这是中国工业化对农村的回馈,没有前30年人民公社化农民的极度奉献,中国哪来的工业化?

现在新中国已经70年了,分田到户也过去40年了,拿现在的工业化水平去跟建国十几二十年的工业化水平比,还要脸不?

其三,

每个环节有各种专业的公司,帮他们插秧,施肥,打药,收割,最后出售,基本不用两老辛苦

这不就是人民公社要做的事么?被分田单干推迟了几十年。

告诉你1975-1978年的农村是什么样的:

种子革命即将开始,1975年大量的农业县组织农技队伍到海南岛繁育良种,随后在本地建立育种体系,杂交水稻正在或者即将开始推广,远缘杂交小麦也将开始推广;

以水库+配套灌溉渠系经过2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已基本建成,开始进入使用和维护阶段,渠水已到田边,农田柴油动力和小水电电力也开始普及到农田,农业机械化的水利和动力体系已开始形成;

经过20年的建设,大批的农田由原来的盐碱地、低产田被改造成了中产田、高产田,原来只能种一季的被改成了双季甚至三季田;

60年代末各县开始建立农机站和农机配套体系,1975年农机站开始下放到公社,开始给各大队提供农机服务,这个过程被分田单干中断了,分田单干后各地的农机数量都明显下降,而且很大比例是转向运输,而不是农业耕种;

肥料也不用说了,四三计划的大化肥即将产出大量的化肥,中国农村的肥料即将由农家肥、绿肥唱主角转向有机肥和化肥并重,甚至化肥唱主角的阶段。

更需要指出的是,前30年的农业和后30年的农业有着本质不同:

前30年的农业,不仅要给新中国的工业化输血,农业的发展也主要是靠农村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

而改开后的农业,跟前30年相比,基本上是躺平的,耕作基本靠前人的红利,良种+化肥+水利,农业本身则基本上是靠国家的工业化输血。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 -- 补充帖

更需要指出的是,前30年的农业和后30年的农业有着本质不同:

前30年的农业,不仅要给新中国的工业化输血,农业的发展也主要是靠农村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

而改开后的农业,跟前30年相比,基本上是躺平的,耕作基本靠前人的红利,良种+化肥+水利,农业本身则基本上是靠国家的工业化输血。

应该说,后者是新中国工业化的目标,但没有前者,就不会有后者。

家园 逻辑错乱

你要证明的是,中国不需要经过那么苦逼的过程,可以更快地实现工业化。

家园 有啥可笑的?

你还是没整明白公社制度跟包产到户的最重要的区别在哪。

要不,你去问问现在的农民,有谁还愿意按工分来计算收入?

家园 我一向认为工业化过程极为痛苦

如果当年让人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农民这么爽,会更痛苦。

这个就是我说的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意思。

见前补充 4755526
家园 对比的结果应该是

既然前面的苦逼过程是必由之路,

那么对比的结果就应该是感恩前人挖井栽树,而不是嘲笑前人SB。

就不说忘恩负义之类的道德判断了,起码是对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完全无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